民主教育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美國] 艾米·古特曼  頁數(shù):389  字數(shù):337000  譯者:楊偉清  
Tag標簽:無  

前言

  就有關教育問題的政治理論而言,最核心的問題是應該如何教育公民,,以及由誰來教育?自從《民主教育》第一版于十年前出版以來,這一問題愈發(fā)引人注目,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如此。在美國政治中,教育居于重大政治問題之列,甚至排在經(jīng)濟、就業(yè)與犯罪問題之前。越來越多的政治哲學家開始著手處理教育政治中那些最為突顯的問題,諸如教育的內容、教育的分配,以及教育權威的分配?! ‰S著人類社會變得比以往更加相互依賴,教育問題也變得日益具有國際性。教育的內容是否更應當呈現(xiàn)文化的多元性,學校是否應當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視野,而不是愛國情感,圍繞這些問題存在著諸多爭論。同時,要求減少公共控制,增強父母對學校教育控制的呼聲也愈發(fā)高漲,尤以美國為甚?! ∶鎸@些相互沖突的教育要求,一個解決方案是讓父母為其孩子決定該如何處理這些沖突。但即便這個看上去非政治的方案,也需要公民以及向公民負責的代表所做出的政治決斷,這個決斷要求分配公共資源給父母,讓父母運用這些資源去執(zhí)行為公眾認可的教育選擇。這同時就要求有另外一個政治決斷,即什么是被公眾認可的教育。除非廢除義務教育,否則我們無法避免就教育的內容、教育以及教育權威的分配做出政治決斷。甚至決定廢除義務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政治決斷。我們也同樣需要一個政治決斷來實行公民底線主義方案。公民底線主義是對父母自主選擇的最近的辯護,也是最強有力的辯護。

內容概要

  這部研究民主教育理論的著作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在一個民主國度里,誰應當掌握公民教育的權利?作者在書中討論了大量的問題:從反對禁書的民主舉動,到教師聯(lián)盟在教育中的角色,以及對私立學校的公共支持,和大學準入機制等民主教育中的核心議題。

作者簡介

艾米·古特曼
  著名政治理論家,政治科學和哲學教授。1976年至200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2004年至今任賓夕法尼亞大學第八任校長。

書籍目錄

修訂版前言導論回歸基礎 為何需要一個理論? 為何需要一個民主的理論? 為何關注教育? 轉換理論為實踐第一章 國家與教育 家庭國家 家庭構成的國家 個體構成的國家 一個民主國家的教育第二章 基礎教育的目標 審議與民主品格 非道德主義 自由主義中立性 道德主義 父母的選擇第三章 民主參與的向度  民主控制的層次  民主社會中的專業(yè)主義  教師聯(lián)盟 ……第四章 民主權威的限度第五章 基礎教育之分配第六章 高等教育之目標第七章 高等教育之分配第八章 校園之外的教育第九章 成人教育結論 政治教育的優(yōu)先性附錄 公民底線主義、文化多元化主義以及國際主義的挑戰(zhàn)參考文獻索引

章節(jié)摘錄

  而且,即便學校的確可以戒絕道德教育,這也并非欲求的做法。民主社會中的公立學校應當照顧到我們作為公民對未來公民的道德教育之利益。①我們作為父母所具有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獨立于我們作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家庭中道德教育的重點可能非常不同于學校中的道德教育。多數(shù)家長希望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能滿足其情感和精神需求的家庭生活,希望這種家庭生活能允許和自己的孩子分享自己特定的價值。無論這一要求分享特定價值的關切是如何的深厚,它卻不必意味著同樣關心如何在孩子之中更為普遍地傳播這些價值。如果能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在該社會中,人們深深地持守諸多不同的價值,而且人們因此可以自由地教授自己的價值于自己的孩子,那么.家長會認識到居于這種社會的優(yōu)點?! 《@一自由依賴于教授孩子對不同生活方式的廣泛的和持久的寬容。就孩子的道德教育來說,單獨行動的家長和集體行動的公民都發(fā)揮著有價值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補的作用:前者可以教導孩子認識到忠誠于特定的人們以及諸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種究竟意味著什么,后者則可以教導孩子認識到自己在一個更大的以及更多元的共同體中的責任和權利。我們最好把民主社會中的道德教育看做是家庭和國家之間的彼此信托,對于那些既理解家庭生活之價值,又理解民主社會中公民身份之價值的每個人來說,這兩者是相互受益的?! ∽杂芍髁x中立性  那么,初等學校如何能夠最佳地滿足這一信托呢?在這個國家中,最常見的答案中有三種答案的理論起點分別源自于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個體構成的國家,家庭構成的國家,以及家庭國家。與個體構成的國家最為吻合的答案是:學校應當教授孩子道德推理和選擇的能力,而不能引導孩子朝向任何55給定的優(yōu)良生活觀念,或朝向任何特定的道德品格(由教導的能力所衍生的品格除外)。正如一個自由的國家必須讓其成年公民自由地去選擇自己的“優(yōu)良”生活,自由國家的學校也必須讓孩子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價值。如果公立學校在公民年幼時誘導他們偏向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那么,自由國家所自稱的中立性就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是一個遮蔽其教育體系之偏頗性的幌子?! ∽杂芍髁x的中立性支持“價值澄清”這一教育方法,而且,這一教育方法在美國的學校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價值澄清方法的支持者界定了學校中道德教育的兩大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并發(fā)展自己的價值。第二個目標是教導學生尊重他人的價值。價值澄清方法的倡導者將其看做是可替代灌輸法的一種教育方式:作為對灌輸法的替代,我和我的同事為學校中與價值處理相關的所有領域引入了這一種過程方法。這一方法關注的是評價的過程,而非對“正確的”價值的傳輸,而且這一方法立基的前提是任何人都沒有“正確的”價值可以傳輸給他人的孩子?! ”M管它明確聲稱價值中立,但價值澄清法經(jīng)常被批評為負載著價值。這一批評并不如通常認為的那樣有說服力。價值澄清法的倡導者無須否認,而且很多人也沒有否認他們所捍衛(wèi)的價值澄清法負載著價值:如果我們鼓勵批判性思考,這就意味著我們珍視理性;如果支持道德推理,就意味著珍視正義;如果提倡發(fā)散性思維,就意味著珍視創(chuàng)造性;如果支持自由選擇,就意味著珍視自律或自由;如果鼓勵“無損式的”沖突解決,就意味著我們珍視平等……如果被召喚到委員會跟前的話,我們只能說價值澄清法不是而且也從來不是“價值無涉的”。價值澄清法的支持者可以承認這一點,而無須擔心自己因道德上承諾教師不應當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學生這一教育立場而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r值澄清法的問題不在于它負載著價值,而在于它負載著錯誤的價值。把每一種道德觀點都看做同樣地具有價值,鼓勵孩子接受一種錯誤的主觀主義觀念,即“我有我的觀點,你有你的觀點,那么,誰有資格決定我們誰對誰錯呢?”這一道德理解沒有嚴肅地對待民主社會中正義的要求。價值澄清法所教導的寬容和相互尊重過于缺乏鑒別性,以至即便是最為熱忱的民主主義者也無法接受。如果孩子來到學校后,信守這樣一種觀念,即“黑人、猶太人、天主教徒,以及/或同性戀者是低劣的人,因此不應當與他們之外的其他人具有相同的權利”,那么,我們需要的是對孩子的觀念做出批評,而非只是澄清?! ∷枰呐u類似于個體構成的國家所遭遇的那些批評。公民所重視的不僅是孩子的理性選擇能力,而且也重視那種使孩子選擇優(yōu)良生活而非低劣生活的道德品格。為了培育優(yōu)良的品格,可以授權老師只尊重為孩子所認同(或踐行)的一些有限范圍內的價值。對孩子的價值不加區(qū)分的尊重既不能被辯護為教育的終極目標,也無法被看做是培育優(yōu)良品格的一個可行途徑。  道德主義  “道德主義”立場源于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家庭國家,它承接我們之上對自由主義中立性的批評,起始于這樣一個觀念,即基礎教育的明確目標就是培育品格,以及限制孩子只能選擇那些值得追求的東西。道德主義者,不管是自由主義的還是保守主義的,都拒絕把自由選擇看做是基礎教育的主要目標。他們著力于塑造一種特定類型的道德品格,然后再輔之以習慣或/和理性的限制,以此使孩子能追求一種優(yōu)良的生活。

媒體關注與評論

  艾米·古特曼寫出了一本振奮人心的書……其最杰出的成就在于她能夠在眾多重大而又復雜的問題中維系一套條理明晰的論證?!  詹亍.克立巴德,《學術》  這本書不尋常,它提供了一種明確的政治教育理論……其理論布局嚴謹,實際的含意得到了完整、嚴密的論證,材料充實,是對美國教育政策中爭議性問題的極富啟發(fā)的討論。  ——瓊·弗拉德,《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古特曼博士試圖用清晰的概念和良好的常識,建立起民主教育的理論。這本書屬于自由主義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可上溯至合眾國的誕生……這是一個隨著立國者開始的傳統(tǒng),今天這個傳統(tǒng)的代表人物是托馬斯·內格爾和約翰·羅爾斯。這是托克維爾頌揚的美國?!  短┪钍繄蟾叩冉逃隹?/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主教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作者是美國一位著名的政治理論家,以政治哲學的角度來談教育問題,所站的高度,當然是那些純粹的教育學者所能比擬的。在民主社會,為了維系民主制度,如何進行公民教育,這不是一個教育問題,而是值得深思的政治問題。
  •   在一個民主與多元主義的社會中,誰有權利進行公民教育?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本書作者是美國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家中的新銳。傳統(tǒng)上,自由主義重視的是個人主義。尤其是強調消極自由的自由主義,基本上強調的是建立制約權力的形式化制度架構。即便是羅爾斯的自由主義,也是在論證偏向弱勢群體的差異原則作為一種規(guī)則的規(guī)則具有某種普遍主義。但是,自由主義的新發(fā)展是超越自由主義中的消極形式主義,而是試圖探究一些超越形式規(guī)則、具有實質內容的行動,例如開展公民教育。
    實際上,中國也有類似的問題。例如,我們時常聽到很多人抱怨我們的教育不行了,因為教育體系中缺乏道德教育,民眾沒有誠信,也缺乏購買責任感等。但是,對這些問題,從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角度進入深入分析,中國的學者就不行了??峙潞芏嗳硕伎床怀鰜肀緯c中國問題的關聯(lián)
  •   值得一讀。不過,作者并非教育學專業(yè)出身卻能對教育學的文獻如此深入,既令我有些佩服同時又有些難過?;蛟S他是英語或文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出身的,這樣想想就稍微安慰些了。
  •   幫朋友買的,朋友還沒來得及細讀,初步意見是可看。
  •   看看國外怎么宣傳。
  •   教育怎么可以不民主呢?我們這里叫教育公平,希望有些人好好看看這個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