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王智汪 頁數:31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論戴震與荻生徂徠》主要內容包括:徂徠學和戴學的產生和特點;戴震和徂徠的方法論比較;戴震和徂徠的人性論比較;徂徠的道論等。
作者簡介
王智汪,1971年生,安徽樅陽人,歷史學博士,淮北師范大學副教授,蘇州大學博士后。曾在《南亞研究季刊》、《歷史檔案》、《中共中央黨校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北方論叢》、《貴州民族研究》、《西藏大學學報》、《學術界》、《甘肅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國家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文獻綜述 三、相關說明 引言 第一章 徂徠學和戴學的產生和特點 第一節(jié) 德川幕府的建立及統(tǒng)治特點 一、德川幕府的建立 二、幕府統(tǒng)治的特點 三、朱子學思想適時的運用 第二節(jié) 獲生徂徠和古學派 一、盛世衰歌 二、荻生徂徠的生平 三、古學派的形成經過 四、徂徠學立論的基礎 第三節(jié) “學亡道喪”與乾嘉考據的產生 一、明末清初與“學亡道喪” 二、考據學的復古以求解放 第四節(jié) 戴震和乾嘉考據學 一、戴震生平 二、戴學的特點 三、吳派和皖派 第五節(jié) 戴學和徂徠學形成的時代背景比較 一、政治上中央集權與二元政治比較 二、幕府的“文治天下”與乾嘉的“崇儒重道” 三、兩國都同時面臨西方叩關 第六節(jié) 小結:戴震和徂徠對儒學發(fā)展的貢獻 第二章 戴震和徂徠的方法論比較 第一節(jié) 戴震對“義理”的體認方法 一、考據成為戴震的方法論 二、由考據轉向義理 三、考據學之真“理”與理學之假“理” 第二節(jié) 徂徠對“道”的體認方法 一、合物名 二、立其大 三、信圣人 第三節(jié) 戴震和徂徠的方法論比較 一、“窮理”和“敬天” 二、“即物”和“分理” 第四節(jié) 小結: “格物”與“古文辭” 第三章 戴震和徂徠的人性論比較 第一節(jié) 戴震對傳統(tǒng)人性論的總結 一、中國古代人性論發(fā)展歷程 二、戴震人性論基本內容 三、性與智愚說 四、性與理欲說 第二節(jié) 徂徠與傳統(tǒng)人性論的瓦解 一、“內圣”和“外王” 二、“公”與“私” 三、圣人有情 四、道德和政治 第三節(jié) 小結:道和人性 第四章 徂徠的道論 第一節(jié) 天理的破滅 一、天理內在的喪失 二、天理外在的失落 第二節(jié) 道的統(tǒng)名 一、道之內涵 二、“大”與“小” 第三節(jié) 道的來源 一、圣人的作為 二、圣人的作品 第四節(jié) 道的開示 一、戴震和徂徠對道的體認 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第五節(jié) 道?華夷?鎖國 一、道的政治地位 二、道與尊王攘夷 三、道與鎖國 第六節(jié) 小結:殊途同歸“人道” 第五章 戴震的道論 第一節(jié) 戴震道論的特點 一、道在六經 二、道的統(tǒng)名 三、道與實事求是思想的萌芽 第二節(jié) 理欲之辨與思想啟蒙 一、理欲之辨的歷史真相 二、理欲之辨的現實啟發(fā) 第三節(jié) 德川后儒和乾嘉后學 一、德川后儒 二、乾嘉后學 第四節(jié) 小結:考據學是清人的精神家園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第一節(jié) 德川幕府的建立及統(tǒng)治特點 江戶時期的文化特征之一,就是儒學的勃興。幕府體制日益鞏固,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日趨安定,使日本有可能從容地對自古以來從中國傳人的文化進行反芻、消化和吸收,并繼續(xù)大量地吸收近期及明清以來的文化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江戶時代是有史以來日本文化同中國最密切的時期,江戶時代日本儒學者圍繞朱子學派為主流的理學的爭論,百家爭鳴,各種學術思想劇烈碰撞,帶動了江戶文化的繁榮。與之類似,此時中國,正處于明末到清中期的歷史時期,即明朝萬歷中期至清朝嘉慶初期。梁啟超認為,明末清初的絢爛思潮,可以與歐洲的啟蒙思想相媲美。胡適也說過,這個時期,“可算是中國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代”。余英時提出,這些思想的出現,“我們可以稱它作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很多學者都主張在明末清初的中國思想界,不比同時期的歐洲的思想界遜色多少。 一、德川幕府的建立 16世紀后半期,是日本從長期紛亂割據的南北朝、戰(zhàn)國時代開始走向封建國家的統(tǒng)一的過渡時期,此時的日本權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憑借經濟和軍事的優(yōu)勢,加緊對戰(zhàn)國諸大名的征服,鎮(zhèn)壓農民起義,逐步實現了全日本的統(tǒng)一。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死后不久,開始施行“太閣檢地”,將全國土地集中在手里后,一部分作為直轄領地,另外大部分土地則封賜各大名,稱為知行國(封地),受封者有統(tǒng)治知行國的特權。豐臣秀吉對檢地的貫徹非常堅決,在給地方的“朱印狀”(蓋有紅色將軍官印的執(zhí)照)中明確指示:不管是城主、土豪還是百姓,凡敢反抗檢地者,全部殺掉,即使整個一鄉(xiāng)或兩鄉(xiāng)也當如此。1598年,豐臣秀吉死,原是豐臣秀吉下屬的德川家康開始了稱霸全國的大業(yè)。秀吉死后,家康開始是以首席大老的身份來往于伏見城與大阪城之間,頤指氣使,傲視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四大老及前田玄以、石田三成等五奉行,雙方矛盾迅速激化。與此同時,通過聯姻等籠絡手段,家康暗結加藤清正、福島正則、伊達政宗等武將集團和東國大名,伺機殲滅石田、毛利等政敵。1600年7月,家康下令兵發(fā)會津,討伐與石田聲氣相通的上杉景勝。待石田、毛利等在大阪調集軍隊欲兵戎相見,家康立即停止討伐會津,揮兵西進,與之決戰(zhàn)。9月15日以家康為總大將的7.5萬東軍與毛利輝元為總大將的12.8萬西軍在美濃國(今岐阜縣)不破郡的關原會戰(zhàn)。西軍兵將雖眾,但肯出力死戰(zhàn)者不多,加之指揮混亂,關鍵時刻小早川秀秋臨陣倒戈,以至全線崩潰,東軍大勝。家康捕殺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等,將毛利輝元等西軍大名的領地削減大半,用來封賞東軍諸將。生殺予奪之權悉歸家康,從此奠定了德川氏稱霸天下的基礎。慶長八年(1603年),家康效法源氏及足利氏,迫使皇室封他為右大臣和征夷大將軍,在江戶開設幕府。
編輯推薦
《論戴震與荻生徂徠》介紹的主人公是戴震,他是清代乾隆年間百科全書式的著名學者、大思想家、巨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