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Gandhi.M.k) 頁數(shù):340 譯者:鐘杰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影響世界格局的風云人物,抗拒專制、拯救民權的印度圣雄,喚醒三億人反抗精神的“非暴力之父”。
作者簡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稱為“圣雄”。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國大黨領袖,20世紀非暴力主義倡導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濕奴派,1891年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大學,取得律師從業(yè)資格后回國。1893年赴南非從事律師職業(yè),領導當?shù)赜《葍S民擺脫種族歧視,爭取公民權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后帶領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爭取民族解放,脫離英國人的殖民統(tǒng)治。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為沒有實現(xiàn)印巴統(tǒng)一而深感遺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禱的會場被一名極端的印度教徒槍殺。
書籍目錄
緒言 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之一 一 家世 二 童年 三 童婚 四 做丈夫 五 上中學 六 一個悲劇(上) 七 一個悲?。ㄏ拢 “恕⊥蹈`和贖罪 九 父親去世和我的雙重羞恥 十 認識宗教 十一 準備赴英留學 十二 種姓身份被除 十三 終于到倫敦了 十四 我的抉擇 十五 學做英國紳士 十六 改變 十七 飲食實驗 十八 羞澀保護了我 十九 不誠實之害 二十 接觸各種宗教 二十一 羅摩給弱者以力量 二十二 納拉揚·亨昌德羅 二十三 大博覽會 二十四 當了律師又怎樣 二十五 我的不安 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之二 二十六 賴昌德巴伊 二十七 我怎樣開始生活 二十八 第一宗案子 二十九 頭一次打擊 三十 準備赴南非 三十一 抵達納塔耳 三十二 若干經(jīng)歷 三十三 赴比勒托里亞途中 三十四 更多的磨難 三十五 比勒托里亞第一日 三十六 與基督教徒的往來 三十七 設法與印度人聯(lián)系 三十八 “苦力” 三十九 準備打官司 四十 宗教精神的升華 四十一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十二 定居納塔耳 四十三 納塔耳印度人大會 四十四 種族隔離 四十五 巴拉宋達朗 四十六 3英鎊人頭稅 四十七 對各宗教的比較研究 四十八 做家務 四十九 回國 五十 在印度 五十一 兩種熱情 五十二 孟買的集會 五十三 浦那和馬德拉斯 ……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之三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之四我體驗真理的故事之五告別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們家族屬于班尼亞(Bania)種姓,祖上似乎是賣雜貨的。從我的祖父那輩開始,家族里已連續(xù)三代有成員擔任卡提亞華各邦的首相。我的祖父烏塔昌德·甘地,別名奧塔·甘地,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原是波爾班達的帝萬(Diwan),后由于某種政治紛擾而被迫離開,避難于朱納卡德。他僅以左手向當?shù)氐募{華伯(Nawab)致敬。有人質問他為何如此不恭,他解釋道:“我的右手已經(jīng)對波爾班達效忠了?!弊娓敢騿势薅m(xù)弦。前妻與他育有四個孩子,繼室又生了兩個。我年幼時,并不覺得祖父這些兒子原來并非一母所生。這六個兄弟中,排行第五的名叫卡朗昌德·甘地,別名卡巴·甘地;排行第六的名叫杜爾希達斯·甘地。他們兄弟倆曾先后擔任波爾班達的首相。而卡巴·甘地就是我的父親。他原是王廷法庭的法官?,F(xiàn)在這種法庭已不存在,但是當年卻是調(diào)解宗教首領及其成員之間糾紛的一個極有權力的機構。父親曾先后在拉奇科特和樊康納做過一陣子首相。去世時還領到了拉奇科特的年金。父親結過四次婚,每次續(xù)弦均因前妻去世。他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婚姻中育有兩個女兒。最后一任妻子普特麗白生有一女三子,我是他們最小的孩子。父親忠勇俠義、慷慨大方,十分熱愛自己的宗族,只是性情有些急躁。某種程度上,他有縱情肉欲之嫌,因為第四次結婚之時他已年過四十。不過他為人廉潔,且以在家族內(nèi)外處事公正嚴明而聞名。眾所周知,他對本邦忠心耿耿。
后記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獨立運動領袖,20世紀非暴力主義倡導者。甘地的景仰者之一愛因斯坦曾對他作出中肯的評價:一位不靠外在權威的扶持而成為本民族領袖的人;一位不是憑借投機取巧,也不是憑借技術裝備,而是純粹依靠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而成功的政治家;一位一貫反對使用武力的勝利的斗士;一位智慧與謙遜、果敢與堅定的人;一位將全部力量都用來推動民族崛起與改善民族命運的人;一位用純粹的人性尊嚴對抗殘暴,并在任何時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來的時代,可能極少有人相信,這樣一個血肉之軀曾經(jīng)在地球上匆匆走過。本書是甘地的自傳,是甘地一生見證與實踐真理的寫照,書中記述了他從1869年到1928年間的人生經(jīng)歷。甘地所作的自傳,為的是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非暴力主義,實現(xiàn)自我克制,堅守道德底線,做追求真理的人。甘地一生身體力行實踐著非暴力主義?!胺潜┝Α币鉃椴粴⑸虿粋?。其核心是愛和感化,其方法是“堅持真理”。甘地竭力主張,人應當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即采取自我犧牲和愛的行為,抑制不良感情,首先使自己“善”的本性顯現(xiàn)出來,然后通過感化去喚醒犯錯誤者“善”的本性,使他們改邪歸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政治運動的一項偉大發(fā)明,能夠喚醒人們心中的愛,消除社會上的各種罪惡。本書在進行封面設計時選用了印度RahulGuhathakurta先生所繪的甘地畫像,這幅畫作真實展示了甘地親自實踐土布運動的動人場景,完美體現(xiàn)了他貫徹非暴力主義的基本精神,在此特向RahulGuhathakutta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位智慧與謙遜、果敢與堅定的人:一位將全部力量都用來推動民族崛起與改善民族命運的人;一位用純粹的人性尊嚴對抗殘暴,并在任何時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來的時代,可能極少有人相信,這樣一個血肉之軀曾經(jīng)在地球上匆匆走過?! 柌亍垡蛩固?/pre>編輯推薦
《甘地自傳》教育部推薦書目。新課標同步課外閱讀。介紹了:影響世界格局的風云人物,抗拒專制、拯救民權的印度圣雄,喚醒三億人反抗精神的“非暴力之父”。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