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作者:隋肖左 頁數(shù):300
Tag標簽:無
前言
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1797年3月4日,他接替卸任的華盛頓成為美國總統(tǒng),但四年后的選舉中敗給杰斐遜,退出政治舞臺。 約翰·亞當斯前任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后繼者杰斐遜又以《獨立宣言》起草者和混亂的私生活而成為美國歷史上熱門人物。約翰·亞當斯,不可避免地被這兩人光輝所掩蓋,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被忽視和缺乏公正評價的一任總統(tǒng)。 研究歷史的人,大致會贊同下面這句話——時勢造英雄。在美國歷史上,也呈現(xiàn)出這樣的規(guī)律:困難的時代造就好的總統(tǒng),艱險的時代則造就偉大的總統(tǒng)。約翰·亞當斯當政期間,正是年輕的美國的成長時期。在當時,獨立戰(zhàn)爭已經(jīng)勝利結(jié)束,體現(xiàn)新大陸人民意志的憲法體制也早已確立。美國的領(lǐng)導者不必再每天面對英國的武力威脅,而是全力開展國家建設(shè)、完善政府執(zhí)政。在這種情形下,一個總統(tǒng)想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四年任期時間顯然是太短暫。于是,約翰·亞當斯就像一個不合時宜的客人一樣,被人們尷尬地擺在華盛頓和杰斐遜之間。 本書將要揭示的,是完全不同于固有歷史評價的事實。如果說華盛頓創(chuàng)立了美國的歷史,那開啟美國政治的正是約翰·亞當斯。 在約翰·亞當斯被人遺忘的政治生涯里,其實處處閃耀著光輝的歷史亮點:正是這個人極力推動了美洲獨立事業(yè)——推舉華盛頓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與親英派在大陸會議上頑強斗爭、促成《獨立宣言》起草和簽署……也正是這個人,用勇氣智慧調(diào)停了1797年與法國的沖突,挽救年輕的美國于危險之中。幫助美國得以獨立,然后挽救美國于危難之中,僅此,約翰·亞當斯就該得到歷史的高度評價。 當然,他對美國的貢獻絕不僅限于此。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于1825年3月4日成為美國的第六任總統(tǒng)。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對父子總統(tǒng)。他和其妻子阿比蓋爾近54年的婚姻生活也處處充滿了愛和溫情,成為了年輕夫妻學習模仿的典范。 約翰·亞當斯活了91歲,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美國總統(tǒng)。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不僅僅只有枯燥無味的政治活動,更多是他充滿傳奇色彩的多彩人生。比如,15歲獨自一人騎馬去哈佛大學考試,不善交際反而抱得美人歸,最反感英國卻又為英國士兵辯護,親自創(chuàng)立美國最早的海軍,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與杰斐遜同一天逝世……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jīng)這樣評價約翰·亞當斯:“專業(yè)的政治活動與一場足球賽其實一樣,成功不是所有的事情而是惟一的事情。亞當斯可能不是一個成功者,但當他死去之后,整個美國都陷入了懊悔之中?!?/pre>內(nèi)容概要
《約翰·亞當斯傳》美好隋肖左編著,1735年,約翰·亞當斯生于馬薩諸塞州布倫特里(現(xiàn)今的昆西)一個農(nóng)民兼補鞋匠的家中,他是第五代美國人。1755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哈佛學院。1758年開始從事法律事務(wù)的實踐。
1774年,開始步入政壇,作為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參加大陸會議。1779年,為馬薩諸塞州起草憲法。1778年,任美國的歐洲外交官。
1789年,在華盛頓擔任八年總統(tǒng)期間,他一直任副總統(tǒng)。1797年當選為第二任總統(tǒng)。
由于他任職期間在內(nèi)政、外交方面均無明顯成就,因而在1800年大選中敗于杰斐遜。
1826年7月4日,在獨立宣言50周年紀念日這天,亞當斯與杰斐遜同時去世。
約翰·亞當斯享年90歲零8個月。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少年
1.上帝的選民
2.亞當斯家族
3.求學哈佛
4.活潑的青年教師
5.毀譽參半的職業(yè)
6.少年情懷
7.與阿比蓋爾結(jié)婚
第二章 革命
1.印花稅法風波
2.亞當斯家族當選議會代表
3.波士頓傾茶事件
4.費城之旅
5.初識華盛頓和杰斐遜
6.第二次大陸會議
7.“愛國者”與“親英派”的斗爭
第三章 獨立
1.前夜
2.1776年7月2日
3.《獨立宣言》的誕生
4.華盛頓的戰(zhàn)爭
5.兇險的海上旅程
6.在巴黎
7.不公正的待遇
8.荷蘭人的貸款
9.不辱使命
第四章 家庭
1.在荷蘭的勝利
2.與英國的正式談判
3.夫妻團聚
4.出使英國
5.長女出嫁
6.回國的前夕
第五章 革命
1.當選副總統(tǒng)
2.參議院里的誤解
3.連任副總統(tǒng)
4.出任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
5.睿智的聯(lián)邦黨人
6.競選失敗
第六章 隱退
1.農(nóng)場的平淡時光
2.阿比蓋爾去世
3.最后的旅程
附錄 約翰·亞當斯大事年表
重要參考文獻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在17世紀初的英國,最早源起于加爾文的清教徒們發(fā)起宗教改革運動,試圖在基督教內(nèi)部進行“純潔”工作。自稱為“上帝的選民”的新教各教派自認為“出污泥而不染”,竭力通過自己在塵世的行為來證明上帝對自己的“恩寵”,在虔誠的清教徒身上,這一點表現(xiàn)得尤為強烈。清教徒們本想在英國推進宗教改革,實現(xiàn)夢寐以求的神圣理想。但是由于他們的主張反映的是新興階級的要求和利益,很難為守舊的以王權(quán)為代表的統(tǒng)治階級所容忍。矛盾隨之產(chǎn)生了,經(jīng)過幾次交鋒,矛盾更加激化,英國王室開始對威脅其統(tǒng)治基礎(chǔ)的清教徒進行迫害,許多清教徒只好離開故土,在海外尋找實現(xiàn)他們宗教理想的新天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1630年到1640年間,從英國本土逃往國外的清教徒約6萬人。在這其中,有一批清教徒集體出逃荷蘭,以躲避迫害和殺戮。在荷蘭,他們不僅寄人籬下,而且下一代對于清教徒信仰和祖國語言日漸淡薄。于是,這群人中的有識之士將最后的期望寄托在遙遠的新大陸,再次出走。他們不畏艱險,橫渡大洋,來到了在他們眼中仍然是荒涼一片的北美大陸。數(shù)萬名美國移民“始祖”的到達翻開了這里歷史的新篇章。就在百年前,哥倫布剛剛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那里沒有國王冰冷的目光,也沒有行刑者手中時隱時現(xiàn)的絞索。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傳教和生活,再不用東躲西藏地茍且偷生。清教徒移居北美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迫于國內(nèi)不寬容的宗教氛圍。但就深層而言,他們中的許多人卻是為了信仰而甘愿放棄國內(nèi)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來到這塊命運未卜的大陸,尋找實現(xiàn)他們宗教理想的“凈土”,“他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不是出于懲罰,而是為了建立一個希望之鄉(xiāng)。他們認為古代以色列人和他們之間的惟一重大區(qū)別是,他們渴望把這塊荒野之地變成“希望之鄉(xiāng)”。抱著這樣美好的希望和堅定的信念,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國清教徒登上了一艘木制帆船揚帆出海。這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船取名叫“五月花”號。他們選擇出海的季節(jié)實在是糟透了,但由于時間緊迫,只好冒險出行。也許是“五月花”這個浪漫而生機勃勃的名字給他們帶來了好運,“五月花”號在海上風狂浪險中顛簸了66天之后,只有一個人死去,但在船上又降生了一個嬰兒,所以當他們于11月9日到達科德角時,船上還是102個人。經(jīng)歷千難萬險之后,這群疲憊不堪的人們在科德角對面的普羅溫斯頓港灣拋錨。此地是一個天然的良港,附近還有一個出產(chǎn)豐富的漁場,可以提供大量海產(chǎn)品。在陸地上有一些小溪,雖然結(jié)了冰,但可以向他們提供充足而潔凈的淡水。而且,在這片土地上居然有人類生活的遺跡,有開墾過的肥沃農(nóng)田,有一些雖然簡陋但能暫且容身的棚子,真是一幅美好而又不可思議的景象。船民看到這一切,只能將這些歸結(jié)于上帝的憐憫。后來他們才知道,這里是一個印第安村落的遺址,由于一場來勢兇猛的天花,這個村落的居民幾乎死亡殆盡,只好遺棄了村落。不明就里的拓荒者按照歐洲的航海傳統(tǒng),首先登上了一塊大礁石(直到今天,每天還會有許多美國人來到這塊石頭前觀禮和膜拜)。這些剛剛踏上土地的人們大聲歡呼,共同慶祝新生活的開始。后來的美國人把他們視為美國最早的開創(chuàng)者。短暫的喜悅過后,現(xiàn)實的問題隨之而來。在“五月花”號船民的眼中,這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大地,冬天的北美萬物蕭索、沉寂而荒涼。往前看,暮色中的土地仿佛被籠罩在無限的煙云之中,遠處的天空低沉而昏暗,一切都顯得無助和兇險;回顧身后,海面上的萬頃波濤化作萬里鴻溝,海浪沖擊礁石的聲音令人膽寒,拓荒者的退路已經(jīng)被斬斷。此時此刻,他們只能獨自面對命運的挑戰(zhàn)和生存的考驗。清教徒移民領(lǐng)袖威廉·布雷德福記載了他們當時面臨的幾乎絕望的處境:“大家如果回顧身后,就只見他們泛渡過來的汪洋大海,它如今成了千重波障、萬里鴻溝,將大家完全隔絕在文明世界之外?!F(xiàn)在除了上帝的精神和慈愛,還有什么能支持他們呢?”在清教徒的眼中,這些困難只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之前上帝對他們的有意考驗,也是他們邁向天國路上所遇到的必然障礙,“美國人是上帝選民的信仰并不暗示著一帆風順地達到拯救。正如《圣經(jīng)》十分明確表明的那樣,上帝的選民經(jīng)歷了最嚴重的考驗。承擔著最難以忍受的負擔”。編輯推薦
《約翰?亞當斯傳》約翰?亞當斯(1735年-1826年),美國第一任副總統(tǒng)、第二任總統(tǒng),綽號“圓球”《獨立宣言》簽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最重要的開國元勛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亞當斯生于馬薩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國人稱這幢房子為“美國獨立的搖籃”。亞當斯從小聰慧過人,有“神童”的美譽。20歲時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1765年發(fā)表文章評擊《印花稅法》,從此參加到反殖民統(tǒng)治的獨立戰(zhàn)爭運動中。1774年當選第一次大陸議會的代表,成為《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成員,被譽為“美國獨立的巨人”。1800年11日,亞當斯完成了美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把首都從費城遷到華盛頓他是第一位入駐白宮的總統(tǒng)他與華盛頓、杰斐遜一起,被譽為美國獨立運動的“三杰”。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