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羅貫中
內容概要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羅貫中根據(jù)晉人陳壽《三國志》和南朝人裴松之為《三國志》所作注文中引用的大量野史雜記,并汲取平話雜劇中若干故事情節(jié)寫作而成的。羅本刊刻于明嘉靖元年(1522),共為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前有弘治八年(1494)金華蔣大器(庸愚子)序,梓行后時人“爭相謄錄,以便觀覽”(庸愚子序),新刊本亦隨之大量出現(xiàn),見諸于后人著錄的主要有:
十二卷本系列一一
《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志通俗演義》,明萬歷十九年(1591)金陵周曰???;
《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志通俗演義》,明夏振宇刊刻;
《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圈點三國志傳通俗演義》明鄭以楨刊刻。
二十卷系列一一
《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明萬歷二十年(1592)余氏雙峰堂刻,署書坊仰止余世騰批評;
《新刊校正演義全像三國志傳評林》明萬歷間余象斗刻;
《新刻京本補遺通俗演義三國全傳》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熊清波刊;
《新鐫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三國志傳》明萬歷三十三年(1606)鄭少垣聯(lián)輝堂三垣館刻本;
《重刻京本通俗演義按鑒三國志傳》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閩建楊春元閩齋刊本;
《新鍥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三國志傳》,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鄭世榮刻本;
另外,還有明萬歷間喬山堂刻《新鍥全像大字通俗演義三國志傳》;明刊《新刻湯學士校正古本按鑒演義全像通俗三國志傳》;明天啟三年(1623)黃正甫刻《新刻考訂按鑒通俗演義全像三國志傳》;明刻《新刻音釋旁訓評林演義三國志史傳》;明富沙劉榮吾刻《新鐫按鑒全像鼎峙三國志傳》、明雄飛館合刻《英雄譜》本《三國志》;煙水散人編次本《三國志傳》;江夏湯賓尹校正《全像通俗三國志傳》等,以上二十卷本系列,大多以羅本為底本,內容變動不大,書名亦大同小異。明末李贄把羅本二百四十回則合并為一百二十回,不分卷,題為《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后來的鐘惺評本《三國志傳》,吳郡寶翰樓刊本《三國志真本》,清初吳郡綠蔭堂覆明本《三國志》,清藜光樓南槐堂刊本《三國志》,均出于此本。
作者簡介
作者:(明代)羅貫中
書籍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fā)矯詔諸鎮(zhèn)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zhàn)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zhàn)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催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zhàn)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 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zhàn)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 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奮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y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云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zhàn)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孔融日:“公乃漢室宗親。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何不與融同往救之?”玄德日:“備非敢推辭,奈兵微將寡,恐難輕動?!笨兹谌眨骸叭谥忍展ё妫m因舊誼,亦為大義。公豈獨無仗義之心耶?”玄德日:“既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后便來?!比谌眨骸肮形鹗拧!毙氯眨骸肮詡錇楹稳缛艘玻渴ト嗽疲骸怨沤杂兴?,人無信不立?!瘎浣璧密娀蚪璨坏密?,必然親至?!笨兹趹剩堂芋孟然匦熘萑?,融便收拾起程。太史慈拜謝日:“慈奉母命前來相助,今幸無虞。有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有書來喚,不敢不去。容圖再見?!比谝越鸩喑?,慈不肯受而歸。其母見之,喜日:“我喜汝有以報北海也!”遂遣慈往揚州去了。不說孔融起兵。且說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且說欲救徐州之事。瓚日:“曹操與君無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日:“備已許人,不敢失信。”瓚日:“我借與君馬步軍二千。”玄德日:“更望借趙子龍一行。”瓚許之。玄德遂與關、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后,往徐州來。卻說糜竺回報陶謙,言北海又請得劉玄德來助;陳元龍也回報青州田楷欣然領兵來救;陶謙心安。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未敢輕進。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卻說劉玄德軍到,見孔融。融日:“曹兵勢大,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輕戰(zhàn)。且觀其動靜,然后進兵?!毙略唬骸暗殖侵袩o糧,難以久持。備令云長、子龍領軍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備與張飛殺奔曹營,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比诖笙玻?,會合田楷,為掎角之勢;云長、子龍領兵兩邊接應?!笔侨招?、張飛引一千人馬殺人曹兵寨邊。正行之間,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于禁,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那里去!”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于禁敗走。張飛當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陶謙急令開門。玄德入城,陶謙接著,共到府衙。禮畢,設宴相待,一壁勞軍。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玄德。玄德愕然日:“公何意也?”謙日:“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
編輯推薦
《三國演義(經(jīng)典線裝本)(套裝全4冊)》是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