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田兆元 編  頁數(shù):23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民族風情》一書介紹了拉薩、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恩施、鳳凰和麗江六個具有獨特民族風情的中國城市。本書探討了中國的民族概念、城市與民族生活及民族發(fā)展的關(guān)系;凸顯出民族風情城市的美麗自然景觀、多樣性城市建筑和多彩民族生活畫卷;展示了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費孝通先生語)中,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如何共同造就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烏魯木齊——塞上都會烏魯木齊,這個地處亞歐腹地的生活著53個民族人民的城市,有著天山戈壁的雄渾剛毅,有著草原牧場的柔美動人,有著西域絲路的獨特風情。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如邊塞詩般壯麗,似萬花筒般絢爛。呼和浩特——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有大漠孤煙,有成群牛羊,有悠揚牧歌,有昭君出塞,有金戈鐵馬,有林立召廟;有東胡、匈奴、林胡、樓煩、烏桓、鮮卑、蒙兀室韋、蒙古等民族先后生活在這里。多種文化兼容并蓄鑄就了高原青城的獨特魅力。拉  薩——雪域佛國    拉薩,是藏語中“神佛所在的地方”,是藏傳佛教文化的中心,是一座建在海拔3700米的世界屋脊上的充滿信仰力量的城市。即使是第一次踏入這座城市的人,也依然可以感到一種震撼,一份寧靜,一重思考。恩  施——深山神話恩施,東瞰江漢,西抵渝蜀,南控瀟湘,北通豫陜,江清似鏡,翠山環(huán)繞,是一顆隱于清江的璀璨明珠,是一片迥異都市的世外桃源。在這里生活的漢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5個民族,共同書寫下一段深山神話。鳳  凰——神秘湘西    鳳凰,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五溪苗蠻之地”,是微笑淡然的“鄉(xiāng)下人”沈從文的故鄉(xiāng),是“文化貴族”陳寶箴的故居之地,是沱江環(huán)繞的精致古城,是萬千人心中的郁郁邊城,是一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麗  江——納西古城    麗江,雪山融水環(huán)繞古城,石橋民居鱗次櫛比,洞經(jīng)古樂悠揚回響。泡吧、艷遇、享樂、閑逛、發(fā)呆……與現(xiàn)代都市人少能體會的休閑幸福相關(guān)的詞匯會一下子涌入腦海,似乎所有的美好都在這里匯集。

作者簡介

《民族風情》由著名民俗學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dǎo)師田兆元教授主持撰寫,田教授現(xiàn)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國漢民族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海上風民族民間文化論壇主編,中國文化史專家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

書籍目錄

緒論  當民族與城市相遇一、中國的民族概念    二、城市與民族生活    三、城市演變與民族發(fā)展    四、多民族的城市,多彩的城市    第一章  塞上都會——烏魯木齊一、天山風景    二、古道新城    三、宗教信仰    四、絲路詩情    五、都市風物    第二章  草原青城——呼和浩特一、歷史沿革    二、青城景觀    三、傳奇人物    四、民間文藝    第三章  雪域佛國——拉薩一、拉薩歷史    二、拉薩景觀    三、傳奇人物    四、著名風物    第四章  深山神話——恩施一、巴人傳奇    二、生態(tài)文化    三、名人傳說    四、城市景觀    第五章  神秘湘西——鳳凰一、鳳凰沿革    二、鳳凰名人    三、文化奇俗    四、神秘傳說    第六章  納西古城——麗江一、麗江簡史    二、吾土吾民    三、泡在麗江    四、麗江故事    五、麗江特產(chǎn)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青城景觀  康熙與大召的故事還不只這些,大召的大殿壁上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堪稱大召三絕之一,與大殿上的銀佛和木雕龍柱齊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壁畫《月明樓》,描繪的是康熙在呼和浩特時微服私訪于大召前的豪華酒店月明樓,用膳后卻無銀付帳,欲以腰帶相抵,蠻橫的掌柜不依不饒,要求康熙脫下衣服,留下馬匹,店小二劉三看不慣掌柜的無賴行徑,挺身護帝,與掌柜據(jù)理以爭,提出用自己一年的工錢來付康熙的飯錢,為康熙解圍的故事。后康熙與劉三結(jié)拜為兄弟,將他接至京城,官至三品。畫面色彩鮮艷,人物豐富,神態(tài)逼真,康熙的困窘,掌柜的跋扈,劉三的仗義及眾人的神態(tài)都躍然畫上。而且由于畫面上人物達110個之多,因此該畫不僅是藝術(shù)珍品,也是研究彼時民族民俗、服飾文化的絕佳材料。  大召門口有一口井名為玉泉井,相傳康熙親征噶爾丹凱旋時,行至大召,正值盛夏,人馬饑渴,無水可飲,此時康熙御馬振鬃大嘶,四蹄騰空,落蹄刨地,涌出一汪清泉,因稱御泉井,傳為玉泉井,現(xiàn)在井沿的漢白玉欄桿上的浮雕表現(xiàn)的就是這個傳說?,F(xiàn)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也因此泉所在而得名。傳此泉井水甘甜清冽,來此井汲水者從早到晚,絡(luò)繹不絕。好水泡好茶,因此井周圍也開起了茶館、面鋪,小商販、雜耍藝人云集,使得這一帶更加的繁榮,成為呼和浩特人民休閑娛樂、資訊傳遞的重要場所,就像“天橋”之于北京,“城隍廟”之于上海一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當?shù)?23家商戶一齊獻上了“九邊第一泉”的匾牌,既可見玉泉井名聲之大,也可窺當時商業(yè)之盛。只可惜后來遭到破壞,玉泉井再也沒有泉水涌出,泉水的甘甜只能從老一輩本地人的記憶里去尋找了。不過現(xiàn)在的大召外依然商業(yè)發(fā)達,各種商販賣著旅游紀念品,或是風干牛肉、蒙古奶食、毛皮制品、各色小吃等,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稱為“塞上老街”?! ?  第四章 生態(tài)文化  恩施土家族姑娘的哭嫁和恩施女兒會,代表了恩施土家族最典型的婚戀習俗?!  翱藜蕖本褪窃诨榍暗臄?shù)天,一邊哭一邊唱哭嫁歌。一般是在婚前十天或半個月,待嫁女孩不再出門干活,而是在閨房里擺上方桌子,盛十碗茶,邀請親戚和鄰居家的女子們圍坐,哭著唱嫁歌。不止新娘子一人哭,其他圍坐的人也按一定次序哭,一邊哭一邊傾訴,這樣就形成了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姑嫂哭、罵媒人等形式。一直哭到待嫁的頭一天晚上,更是高潮迭起,女方要選十名姑娘一起哭,這就是“陪十姊妹”。土家族對“哭嫁”非常重視,認為出嫁前姑娘哭得越久,越悲傷,就越賢惠,如果姑娘不會哭嫁,就會受到非議或譏笑?! 《魇┡畠簳?,又稱土家族的情人節(jié),是一枝傳承近三百年的婚俗奇葩。恩施女兒會原生地是恩施市紅土鄉(xiāng)的石灰窖,板橋鎮(zhèn)大山頂響板溪也流傳著這種婚戀習俗。女兒會的時間是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每到這一天,女性可以進行自由求偶、戀愛和幽會的活動。女孩子們穿上八幅羅裙,戴上八寶銅玲和各種銀飾,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背上一些特產(chǎn)山貨或手工制作的東西,到集市上去賣,賣東西是假的,選擇如意郎君才是真。男青年們也趁這個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女孩子,相中了誰,就去買她的東西,如果女孩子漫天要價,那就是女孩子沒看中他,男青年也不再糾纏。在女兒會上,互相看中的男女青年還通過對歌來增進了解,溝通感情,如果雙方如意,就可以幽會了。女兒會把選擇配偶的主導(dǎo)權(quán)交給了女性,是對以男權(quán)為主導(dǎo)的傳統(tǒng)婚姻制度的一種挑戰(zhàn),同時也是恩施地區(qū)古老的男女自由婚戀風俗的新生。如今,恩施女兒會從它的原生地擴大到了城區(qū),涉及的民族也更為廣泛。隨著它的影響日增,省內(nèi)外成千上萬的青年們都趕在那一天來參加女兒會,越來越多的游人來到恩施尋訪女兒會。一年一度的女兒會,人山人海,十分火爆,恩施女兒會已演變成以相親為主體,融物資交流、文藝匯演、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民族盛會?! “凑胀良易辶晳T,過去的土家姑娘出嫁前,要在織布的機臺上為自己制作美麗的土花鋪蓋,這就是土家織錦“西蘭卡普”,“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出嫁當天,西蘭卡普是嫁妝中最為奪目的陳列,供旁人觀賞評價,人們據(jù)此判斷這個女子是否心靈手巧、賢惠能干,所以土家姑娘從十一二歲就要開始學習織西蘭卡普了。“西蘭卡普”所代表的織作技藝古老而精湛,在《后漢書》中,就有關(guān)于“武陵蠻”喜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斕的記載。土家人將他們世世代代積淀下來的對自然的觀察,對宇宙人生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和總結(jié),都鉤織在“西蘭卡普”的精美圖樣中,飛禽走獸、花草蟲魚以及各種幾何紋樣和文字圖樣,以對比鮮明的色彩和對稱反復(fù)的方式呈現(xiàn)在布面上,堪稱智慧和技藝的結(jié)晶。關(guān)于西蘭卡普,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一個女孩子名字叫西蘭,卡普是她織的花布。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織卡普的時候,在上面繡花,四山里的百花都繡完了,就沒看到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繡出白果花,她獨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樹和白果花兒對話,狠心的嫂嫂在阿爸面前搬弄是非,說西蘭半夜在外頭等野男人,喝醉的阿爸一氣之下拿起柴刀把西蘭砍死了。西蘭死時,手里還拿著白果花。后來土家人為了紀念西蘭,就讓女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織卡普,織出來的花鋪蓋,就叫西蘭卡普了。這個傳說反映了土家人對西蘭卡普的喜愛之情?!   〉谖逭隆▲P凰名人  故居中,沈從文與張兆和不同時期拍的幾張合影照都很生動。但是,最動人的一張,應(yīng)該是1982年,沈從文回故鄉(xiāng)時與張兆和的合影。先生滿頭白發(fā),坐在碎石灘上,雙手十指交叉擱在膝蓋上,張兆和站在沈從文身邊,雙手圍成圓圈,彎腰勾著先生脖子。兩人笑得天真爛漫、甜美幸福,像個孩子。其實,更感人而膾炙人口的是鄉(xiāng)下人與大家閨秀一段浪漫、曲折、美麗的愛情“馬拉松”。1928年,經(jīng)徐志摩介紹,沈從文以小學畢業(yè)的資歷走上了中國公學的講壇,主講大學一年級現(xiàn)代文學。班上有一位端莊、文靜、漂亮的妙齡少女張兆和,大家公認為?;ǎ蚰w色略黑,被稱為“黑鳳”。先生對這位學生一見鐘情,隨之情書似雪片般飛到張兆和手中。一天,張兆和捧著一疊老師的情書推開校長胡適辦公室門。將厚厚的情書遞給校長說,沈先生一個教書的老師,怎么可以成天給學生寫這么多信呢?胡適翻開信略略看了下,笑著說,沈先生頑固地愛著你呢。他很有才華,文章又寫得好,你們可以通通信嘛。還有,這些信你可要好好保存,將來會成為珍貴的史料啊!半個世紀后,這話真的讓胡適說中!  這個倔強、頑固的湘西人憑著他的“腳力”繼續(xù)鍥而不舍地堅持他的愛情馬拉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位從湘西五蠻之地一路跑來的運動健將終于感動上蒼——張允和與張兆和姊妹倆分別給沈從文發(fā)了份電報,姐姐的電報也許是世界上最短的電文,只有一個“允”字。一字多義,妙不可言。張兆和則寫道:“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3年,沈從文寫《邊城》時的那年秋,終于和張兆和在北京喜結(jié)良緣。

編輯推薦

  1.2010年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緊扣這一主題,外研社推出了“城市文化讀本”系列圖書,重點論述賞析這些各具特色的中國城市的歷史、人文、自然風情,并透過城市文化探索其發(fā)展脈絡(luò),了解其文化積淀,這在介紹城市發(fā)展的圖書中獨樹一幟。  2.以歷史進程為主軸,以中國社會變遷為脈絡(luò),在傳統(tǒng)中國 — 近代中國 — 現(xiàn)代中國的“大歷史”框架下,探尋中國城市文化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不同類型中國城市的文化風貌,也為新時期中國城市文化的發(fā)展提供鏡鑒?! ?.書中收錄大量各城市各時代的珍貴圖片資料,四色印刷,圖文并茂,文字優(yōu)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族風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民族風情》拿到手,女兒一見立即非常歡喜,藏寶似地拿到她的房間里翻閱,祖國美麗的城市感染著她,家鄉(xiāng)的風情熏染著她。我所得到的出版社贈送的一本書,現(xiàn)在已成了女兒的藏品。

    精美的圖片,簡潔優(yōu)美的文字,適合愛探險的驢友、城市文化愛好者、青少年讀者快樂悅讀。乘飛機火車,一卷在手,輕松愜意;散步閑座,隨手翻閱,頗長知識。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