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學導引

出版時間:2004-4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沈國玲 武霞  頁數(shù):249  字數(shù):23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正當我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為中心的教育,實施“知識、能力、人格”的培養(yǎng)模式的時候,由我校文法學院顧鈺民教授主持并發(fā)動幾十位教師,共同編寫一套《大學人文社科叢書》,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因此,我很樂意應約寫這個序言?! ∵@套叢書出版的意義在于合乎當前倡導的素質(zhì)教育的方向。人的素質(zhì)當然可以有不同的區(qū)分方法,但大致可分為政治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知識素質(zhì)、技能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諸方面。但歸根結蒂,主要是在“為人”和“為學”兩個方面。在“為人”和“為學,,之間,“為人”比“為學”更重要?!盀槿恕本褪鞘紫纫_立做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愿意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鑄造崇高人格的最為直接的教育內(nèi)容之一。  這套叢書出版的意義還在于合乎當前倡導的文理滲透的方向。學科的發(fā)展,一是沿著學科前進的方向,去推動學科向理論縱深或更多應用方面去開拓;一是探索在學科交叉中,去尋求培育新的學科發(fā)展突破口。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復合型的人才將更受社會的歡迎,因為這種人才更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我很贊成楊叔子院士的說法——“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殘缺的人文;而沒有人文的科學,也是殘缺的科學?!币虼?,針對我校理工學科較多的狀況,開展人文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介紹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并以理論為基礎提供公關實踐的指導。主要內(nèi)容包括:公共關系的概述和歷史、公關的主客體及其手段、公關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程序、分類公關活動的策略、公關形象的塑造、公關專門機構和人員的要求等。每章后附有思考題和案例。本書可作為學習公共關系的教材和培訓用書。

作者簡介

沈國玲,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獲哲學學士學位,2003年1月獲法學碩士學位?,F(xiàn)任同濟大學文法學院講師。長期從事公共關系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武霞,女, 1972年生,法學碩士。1998年畢業(yè)地同濟大學,主要從事世界政治與經(jīng)濟,公共關系學業(yè)等學科的科學與研

書籍目錄

序第一章  公關概述:公共關系和公共關系學  一、公共關系的含義  二、公共關系的本質(zhì)及其管理職能  三、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及庸俗關系  四、公共關系與廣告和營銷  五、公共關系學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二章  公關歷史:公共關系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歷程  一、現(xiàn)代公共關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  二、現(xiàn)代以前的類似的公共關系  三、公共關系在美國的孕育、興起和成熟  四、公共關系在世界的傳播和展開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三章  公關主體:組織及其公關目標  一、組織的含義及其特性  二、組織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  三、組織的公共關系目標  四、組織整體形象的塑造與評估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四章  公關客體:公眾及公眾心理  一、公眾的含義和性質(zhì)  二、界定和了解公眾的意義  三、公眾的分類  四、公眾心理分析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五章  公關手段:信息傳播  一、傳播的一般過程及其特點  二、傳播媒介的基本分類及其特點要求  三、傳播方式  四、傳播效果分析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六章  公關原則:誠信和效益  一、公共關系必須注重公眾利益原則  二、公共關系必須遵循求實守信原則  三、公共關系必須講求效益原則  四、公共關系必須貫徹科學指導原則  五、公共關系必須實行雙向交流原則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七章  公關程序:“四步工作法”  一、公共關系的調(diào)查和研究  二、公共關系戰(zhàn)略與計劃的制定  三、公共關系戰(zhàn)略與計劃的實施  四、公共關系效果的評估  思考題  案例及案例思考第八章 公關分類:公共關系的類型第九章 公關塑形:CI戰(zhàn)略第十章 公關機構:組織與人員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伯尼斯運用社會科學的成果,從理論上闡述了公眾和輿論對于一個組織而言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組織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應該是“投公眾所好”,即遵從公眾的要求。它要求組織應根據(jù)公眾的心理需要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宣傳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公眾及輿論的真正理解和支持。這就是公關傳播規(guī)律的科學總結。也是公關實務的操作依據(jù)。他提出的“公關咨詢”正是反映了這種主動的、有計劃的、投公眾所好的思想。所以,公關咨詢可以看作是溝通工商業(yè)組織和公眾利益的橋梁,可以使組織的決策更有利于公眾利益,也可以把組織的合理政策及行為向公眾解釋,以期獲得相互的好感和信任?! “殡S公關理論的發(fā)展,公關實踐在這一時期也頗有成就。造就實踐成果的是時代的巨變:一是1929年起的經(jīng)濟危機的恐慌,形成人們對信息的渴望。二是世界大戰(zhàn)迫使政府利用公關手段。這使該時期的公關實踐突出表現(xiàn)在這兩方面的實務中: ?。?)20世紀30年代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tǒng)推行名為“新政”的社會改革活動中,其工作班子實踐了良好的公共關系。20世紀30年代的經(jīng)濟危機威脅到幾乎全體美國人,羅斯??偨y(tǒng)是在“爐邊談話”中宣布關閉銀行、延期付款等意味著文明崩潰的事實,他是在微笑中推出他的“新政”,社會法、勞資公約等,這使那些驚惶失措的不幸者對社會秩序重新建立信心。他在政府和大眾之間,并促使員工和企業(yè)主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通過坦率真誠的解釋和持續(xù)不斷的交流來重視公眾的利益。最終塑造了總統(tǒng)的良好形象和“新政”的美妙情景,從而贏得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公共關系學導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