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編 頁數(shù):443
內(nèi)容概要
《春華秋實:紀念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50華誕》為紀念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建社50周年而作。通過圖表、隨筆等多種形式,新老領導和員工共同回憶親身經(jīng)歷的過往歷史。從1957年的初建、1959年的退隱,1980年的復出,到2007年成為全國大社之一,初創(chuàng)時的艱苦,復社后的艱辛,穩(wěn)健發(fā)展的堅實,飛躍發(fā)展的迅猛,從字里行間,能夠窺見一個勇往直前的團體,一個團結奮戰(zhàn)的團隊。他們在破平房里創(chuàng)業(yè),他們親手蓋起出版大樓,他們建起印刷廠、音像部,他們創(chuàng)出最快的出書奇跡,他們創(chuàng)出連續(xù)三年每年遞增一個億的突破。站在大教育的舞臺上,他們無愧于大學出版社出版人的稱號,也無愧于“先進出版社”稱號。他們以自身的大智大慧,給人啟迪,惠及后世。
書籍目錄
賀詞寄語春華秋實:寫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建社50周年之際 張濟順播撒智慧的種子,服務民族與社會的發(fā)展:祝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創(chuàng)建50周年 俞立中扎根大學出版沃土,構建和諧校社關系:在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聯(lián)合召開的第六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工作會議上的發(fā)言 朱杰人現(xiàn)任出版社領導歷任出版社領導勇攀高峰1997年-2006年初版圖書(種)1997年-2006年重印圖書(種)1997年-2006年全年出版圖書(種)1996年-2006年銷售碼洋增長一覽表(萬元)1996年-2006年回款碼洋增長一覽表(萬元)1996年-2006年上繳國家稅金一覽表(萬元)1996年-2006年上繳學校一覽表(萬元)1957年-2007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職工總人數(shù)曲線回報社會公益募枵睛況一覽表(2000年-2007年5月)1980年-1996年獲獎圖書一覽表1997年-2006年獲獎圖書一覽表崢嶸歲月不平凡的十年 曹伯言高速運轉的機器協(xié)力戰(zhàn)斗的群體:我心中的華東師大出版社 洪本健十年發(fā)行點滴 繆宏才十又三年“質檢”路阮光頁“給您一個智慧的人生”:一條廣告語誕生的故事 師古柏梁體長歌慶華東師大出版社成立五十周年 龐堅往事如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建社50周年、復社27周年感言 郭豫適追憶“東山會議” 萬中一憶復社之初二三事王世云1992年蘇州東山干部編輯會議與我社市場意識的覺醒范劍華進社第一年倪明復社二三事陳裕祥國內(nèi)首套“數(shù)理統(tǒng)計叢書”與核,已、刊物《應用概率統(tǒng)計》的誕生茆詩松用我們的雙手蓋起高樓:關于復社初期的零星回憶葉志方復社初期的發(fā)行生活韓蘭珍孕育幸福錢樂平書香滿苑《英語聽力入門》24年朱文秋我做競賽書 倪明我與“華東師大作家群現(xiàn)象” 阮光頁一部中國圖書獎著作的誕生:《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編輯手記 夏瑋“大夏書系”的品牌之路吳法源選題創(chuàng)新的構思與實踐:從《大學活頁文庫》到《學習自助手冊》:編輯手記之一李惠明做《陳省身文集》的責任編輯倪明在階梯上攀行周潔心理學圖書:與中國心理學同發(fā)展 彭呈軍管理短章出版如水 付江讓傳統(tǒng)出版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王健編輯分流為出版社騰飛插上翅膀 夏瑋“以人為本本”,完善辦公室服務、管理工作 沈桂芳紙張管理心得 曹醫(yī)從卓越邁向輝煌,全面導入CIS戰(zhàn)略恰逢其時-一寫在華東9幣范大學出版社50華誕之際 莊曉明時空對話施蟄存與蜚聲海內(nèi)外的文學名刊《詞學》 劉凌 孔繁榮唐德剛其人其書 河西羅竹風與我社宗教學論著 劉凌流光碎影工作著“快樂著、胡玲理向往與追求 曹利群沉潛與精探-一我與爺商審讀鐘明奇建社五十周年感言丑立本社慶感懷王嘯峰玉屑碎珠 夏瑋編輯側記 李雯教材推廣手記 葉志方招標小記 梁紅京一個社員的記憶 濮陽流光碎影這七年 莊玉輝華東師大社,放飛希望的舞臺: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50華誕 沃群峰我的職場初體驗李朗滿懷愛心,營建溫暖、先進的教工小家 沈桂芳十幾二十年前的事兒季聰人才薈萃2007年8月31日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全社人員名單2007年7月31目前離退休人員名單2007年7月31目前退休聘用人員名單2007年7月31目前已故人員名單崇高榮譽獲獎圖書精萃獲獎音像出版物精萃版權貿(mào)易獲獎圖書精萃裝幀設計獲獎精萃印制獲獎精萃財務獲獎精萃集體獲獎精萃個人行業(yè)獲獎精萃
章節(jié)摘錄
當我們聯(lián)系上袁先生之后,將選題計劃相告,一生酷愛姓氏文化的袁先生興奮異常,他覺得我們的策劃非常有新意,當場答應給叢書提供最新的100個大姓排序,并且還可以將他正在研究的100個大姓的人口分布圖與頻率圖一同提供出來?! ≡谂c袁義達先生不斷的交往中,我漸漸了解到,他在上北京大學生物系時就對中國姓氏頗感興趣,業(yè)余喜愛搜集相關的資料,并注重整理與保存。畢業(yè)后在中國科學院長期從事人類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參加了科學院多項重點、重大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際合作項目,時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人類醫(yī)學和群體遺傳學研究室副主任?! ?985年起中國科學院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合作研究“中國人的姓氏與遺傳多態(tài)性”課題。這一課題是以國際最具權威的人類群體遺傳學專家卡瓦利·斯福扎教授(美國)的“姓氏基因”理論來研究中國姓氏。姓氏群體遺傳學是人類遺傳學的一個新的分支,運用近代自然科學的方法論研究中國姓氏,從而獲得中國人姓氏的分布和傳遞規(guī)律,建立起這一基礎性理論科學的框架。袁義達先生因為自己科研方向與愛好,有幸參與了這一課題的研究?! 《瑏硎钔?,歷經(jīng)16年傾心研究,終于有了成果,那就是他當時正在撰寫的《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和人口分布》。聽了他對自己研究領域以及課題的介紹,我感覺到這將是一部反映前沿科研水平的書稿,于是就向他組稿。由于合作得愉快,他欣然允諾,書稿寫成就交由我來做編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