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作者:郭捷 編  頁數:354  字數:43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為了使學生與其他讀者更好地了解、學習、探討本課程的基本內容,研究勞動法學與社會保障法學涵蓋的基本制度與法學原理,現就學科的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學習目的與要求等,作以下簡要的說明。一、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體系(一)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任何種類的科學都具有各自獨特的研究對象,作為法學這種社會科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勞動法學自然也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如何確定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我們認為應遵循這樣的原理:“每一門科學都是分析某一個別的運動形式或一系列互相關聯和互相轉化的運動形式的”,這一原理昭示人們,要確定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就應明確勞動法學是分析什么“個別運動形式”以及與這種運動形式相聯系又相區(qū)別的運動形式。據此認識,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分析勞動法產生、發(fā)展和實踐的運動規(guī)律及其與鄰近法律部門的關系。對前者加以分析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深刻認識勞動法的規(guī)律,并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實現對現行勞動法的進一步完善;對后者加以分析研究,并上升到理論層次,將有助于確立勞動法(學)的獨立地位。所以,勞動法產生、發(fā)展及其實踐的運動規(guī)律和勞動法與鄰近法律部門的關系,都是勞動法學的研究對象。

內容概要

21世紀,我國的高等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知識經濟的到來,中國加入WTO,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決策,以及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0年以來,我院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的進一步轉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意見的出臺,專業(yè)結構的調整,教學計劃的全面修訂,以及新一輪課程建設工作的啟動,都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學質量乃至整體辦學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材作為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改革成果的重要載體,是我院新一輪課程建設的重點。為了適應培養(yǎng)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目標的要求,學校決定由教材委員會編審和規(guī)劃出版一套能夠聚合時代特點,反映學校教學、科研最新成果的高質量系列教材。這套教材由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承擔編寫任務。第一批審定出版的教材,均為各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和方向課程,共計23部。    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首批教材將在近期出版;其余課程的教材,也將由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之后,陸續(xù)出版發(fā)行。我們力求教材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新穎性和適應性,也希望這套教材能夠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簡介

郭捷,女,1955年12月生,山西永濟市人。西南政法學院本科畢業(yè),后獲法律碩士學位?,F任西北政法學院副院長,法學教授、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勞動法學會副會長。
撰寫有《論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略論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及其法律調整的歷史演進》、《勞動

書籍目錄

前言上編  第一章 勞動法概述    第一節(jié) 勞動法的概念及調整對象    第二節(jié) 勞動法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jié) 勞動法的地位與作用    第四節(jié)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jié) 勞動法淵源及其體系框架  第二章 勞動法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勞動法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外國勞動立法簡況    第三節(jié) 中國勞動立法概況    第四節(jié) 國際勞動立法  第三章 勞動法律關系    第一節(jié) 勞動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jié) 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    第三節(jié) 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    第四節(jié) 勞動法律關系的客體    第五節(jié) 勞動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第四章 促進就業(yè)制度    第一節(jié) 促進就業(yè)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勞動力市場和職業(yè)介紹制度    第三節(jié) 職業(yè)培訓制度    第四節(jié) 特殊勞動者的就業(yè)保障制度  第五章 勞動合同制度    第一節(jié) 勞動合同概述    第二節(jié) 勞動合同的內容    第三節(jié)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四節(jié) 勞動合同的履行、變更與終止    第五節(jié) 勞動合同的解除  第六章 集體合同制度    第一節(jié) 集體合同概述    第二節(jié) 集體合同的內容及形式    第三節(jié) 集體合同的訂立、履行與終止    第四節(jié) 工會  第七章 工資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工資概述    第二節(jié) 最低工資制度    第三節(jié) 工資制度的改革和工資形式    第四節(jié) 工資的集體協商    第五節(jié) 工資保障制度  第八章 勞動安全衛(wèi)生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勞動安全衛(wèi)生概述    第二節(jié) 勞動安全法律制度    第三節(jié) 勞動衛(wèi)生法律制度    第四節(jié) 勞動安全衛(wèi)生管理制度    第五節(jié) 特殊勞動保護制度  第九章 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    第一節(jié) 工作時間制度    第二節(jié) 休息時間制度    ……  第十章 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第十一章 勞動監(jiān)察制度  第十二章 違反勞動法的責任下編  第十三章 社會保障法概述  第十四章 社會保障法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十五章 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社會救濟制度  第十七章 社會福利法律制度  第十八章 社會優(yōu)撫法律制度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勞動法以市場經濟為其存在的基礎,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及工人運動的高漲,勞動法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均得到了發(fā)展,并趨于完善。社會主義國家也非常重視發(fā)揮勞動法的功能與作用。市場國際化的趨向,使國際勞動法成為各國勞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節(jié)勞動法的起源自從有了國家與法,勞動關系作為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成為法的調整對象的一部分。但調整勞動關系的專門法——勞動法,卻是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才開始出現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前沒有專門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在古代奴隸社會,奴隸完全沒有人身自由,奴隸只是物。在封建社會,勞動者也沒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不能擺脫對剝削者的人身依附,因而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之間的關系,不只是單純的勞動關系,更存在著人身和財產的所有關系。所以,在古代各國的法律中,雖然已經有了調整勞動關系的規(guī)范,但這些規(guī)范并不能離開調整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而存在。專門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起源于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需要兩個前提:一是廣大的農民和手工業(yè)者被剝奪生產資料后淪為可以“自由”出賣勞動力的勞動者,二是剝削者手里積累了大量貨幣資本。在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資本勢力還不夠強大,單憑經濟的強制還不能滿足資本家獲取最大限度的剩余勞動,因而需要憑借國家權力來給予保護,于是出現了歷史上最早的“勞工法規(guī)”。具體來講,在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最早的英國,為了強制被剝奪了土地的農民從事雇傭勞動,以滿足新興的工場手工業(yè)對勞動力的迫切需要,曾經頒布過許多強迫勞動的法律。同時,英國政府為了幫助資本家加強剝削工作,還制定了許多強制工人接受苛刻勞動條件的法律。在14世紀到18世紀中葉,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先后制定了類似的法律,以保障資本家能夠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勞動。當時人們把這種“血腥立法”統(tǒng)稱為“勞工法規(guī)”?!皠诠しㄒ?guī)”雖然是調整資本主義勞動關系的法律,但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因為其與現代意義上的勞動立法的宗旨背道而馳。

編輯推薦

《高等政法院校專業(yè)主干課程系列教材?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是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