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為賊

出版時間:2010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小寶  頁數(shù):36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部書評集。作者乃知名書評人,也是老資格的販書人,洞明世事,走筆老辣,評論的,多屬近年坊間尋??梢姷淖x物,或文學,或歷史,或學術,或文化零屑,或飲食男女,一百三十余篇文章,依類編排。期望雅者見雅,俗者見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作者簡介

小寶,本名何平,男,上海人。

書籍目錄

文學 時尚讀品 城市浮華生活的表征 自鳴得意 有特點的自戀也是一種才華 夜店人物  有時也很積極 黑詩 文化革命確實卓有成效 毛尖 海上風華 吵架 女人總能占上風 高陽 好寫妓女與才子的作家 木心 粗糙時代的精致 《盛世》  難得的知識分子小說 快樂 “長期興奮,長期沒急著。 李敖 老而不死是為賊 “亦是好的”   都市文學中的鬼氣 “娼”與“倀”   表演與行動的張力 《小團圓》 2009年出版界最成功的商業(yè)案例 文壇廿四郎 韓寒應該更有出息 ……歷史與記憶學術與知識分子文化雜談飲食男女余話

章節(jié)摘錄

文壇廿四郎|韓寒應該更有出息讀過韓寒的博客,我去買了一本他新出的小說《一座城池》(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小說寫得很爛,不如他的博客。韓寒博客最好的部分就是那些粗口,他玩文字、玩諧音、押韻、對稱……很有心得,能把那些粗口編排成流利的打油詩。他在小說中并沒有一展所長,不像在博客里那么放肆,只是偶然有一些好的造句,比如“流傳是比流產(chǎn)更可怕的事情”一類。其他的小說元素,諸如故事、情節(jié)、人物,他的新書里也基本沒有,要是有也糟糕到不值一提?!兑蛔浅亍纷叩氖怯^念小說的路子,韓寒沒讀過多少書,腦子里未必有很多觀念,于是觀念小說蛻變成牢騷小說和罵街小說。作者想找茬打架的魂靈游蕩在書里的每一頁,到處尋找最刻薄的話,逮誰罵誰,見什么滅什么。作者猶如拖著一麻袋板磚上街,見到櫥窗不管三七二十一,砸了再說,砸的對錯不論,那種誰都不吝的姿態(tài)還挺有種。順便說一說,韓寒罵街夠勇猛,但不夠爽快;他姿態(tài)很好漢,但他的書不夠好玩。他受制于他的教養(yǎng),詞匯不夠豐富,句型缺少變化。他會把“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錯寫成“剝奪政治權利終生”。還有些話不一定算錯,讀起來卻很別扭,例如書里的人物不說“不一定”,而是說“不定的,不定的”;只在(飯店)包間吃飯,他寫成“是不吃無包間之飯的”。這些枯澀的自創(chuàng)詞語可以視為中學語文教育失敗的證據(jù)。然而,從長遠看,我覺得韓寒應該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根據(jù)《一座城池》,以我的閱讀經(jīng)驗,我猜測作者至今為止還沒有談過一次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戀愛。他的書里寫到若干女性,不過看得出他對女性世界非常陌生。你再看他在博客里對徐靜蕾那種仰視景慕的態(tài)度,我想他生活中缺少一個真正的女人。誰要在韓寒面前充當老師他真的會急,臟話粗話會脫口而出,但他其實很需要一位或幾位成熟的女人教會他生活。只有享受了大號愛情以后,男人的生活才算真正開始。如果那個時候韓寒還在寫小說,他的故事會大不一樣。他現(xiàn)在的故事,和任何人的生活——包括他自己的生活無關。二十四歲的韓寒的新小說特別一般,賣得卻一點都不差。書商號稱給他開出一張200萬的支票,首印50萬冊。這大概是中國書市,甚至是全世界書市的通例,或者叫通?。阂驗閷懙迷悖再u得好。他在中學生市場本來就有很旺的人氣,很多人慕名而來。而他的那些鐵桿書迷應該和他一樣,正在經(jīng)歷內(nèi)心騷動找不到出口的青春苦悶期,讀他莫名其妙的書可以獲得同氣相求的呼應。假設這本書是他的對頭的作品,又不留神撞進他的書里成了他議論的靶子,我估計韓寒會用一種不屑的口氣說:寫得那么差,怪不得賣得這么好,供應紙張印書的造紙廠能夠發(fā)一筆小財啦,現(xiàn)在市面上比那些紙走得更快的只有草紙。如果韓寒才十八九歲,剛寫下一部流行小說,無論那本書有多少毛病都不必苛責。但他已經(jīng)二十四歲了,還在得意自己的字賣得貴,那么有心的讀者就應該知道,有人同樣二十四歲,書比他寫得好,賣得更好。日本作家村上龍,二十四歲那年發(fā)表他的處女作《無限近似于透明的藍》(張唯誠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這部小說創(chuàng)造了一個月大賣100萬冊的記錄,而且它的銷售長盛不衰,三十年賣了350萬冊。把村上龍的書和韓寒的書比較著讀,你明顯感到這兩位文學青年的差距比中日兩國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差距還要大。村上龍一點都不賣弄小聰明,他誠實地記錄了他噩夢般的殘酷青春,記錄腐爛的生活和潰爛的感覺。他同樣誠實地記錄了他的青春理想,這些理想并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幅接一幅宏大壯麗的電影畫面?!澳请娪耙欢ㄏ衩婢薮蟮溺R子,所有看它的人都會映在這大鏡子似的電影中。”二十四歲的村上龍是日本憤青,寧愿堅守腐爛的生活也不和現(xiàn)實妥協(xié)。他的理想雖然虛幻,但充滿雷霆般的力量,仍然不向主流低頭:“這不是一部片尾女人走在林蔭道上、勃拉姆斯的音樂悠然響起的電影?!表n寒在博客里和人吵架,十分蔑視所謂的“文壇”。其實對大多數(shù)老百姓來說,韓寒才是文壇。他們花費一點碎銀兩買到的文壇消息就是韓寒的小說。問題是現(xiàn)在的文壇,不管姓什么,比老百姓的無聊生活還要無聊。對文學有所期待的讀者,真的希望二十四歲的韓寒出息成二十四歲的村上龍。李敖|老而不死是為賊五月買到李敖的新書《虛擬的十七歲》,花了兩個月讀完。不是因為好吃要細嚼慢咽緩緩品味,而是因為粗劣寡淡味同嚼蠟才淺嘗即止。讀了100頁已經(jīng)興趣缺缺(全書一共575頁),只是出于小市民的算計心,心疼買書的花費,才勉勉強強時斷時續(xù)把全書看完?!短摂M的十七歲》以情色小說為號召,買書的第一沖動也是想觀摩一下七十衰翁的色情想象。但一撕開像安全套一樣密閉的塑膠書封,讀上兩頁,你馬上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了。如果《虛擬的十七歲》可以自稱是色情小說,那么電影《赤壁》完全可以自稱是《索多瑪?shù)?20天》。全書唯一的肉感部分是通篇的肉麻——宣傳中說這本書“每五六頁就有高潮迭起的內(nèi)容”——每兩千字必有一見的“高潮迭起”不是顛鸞倒鳳翻云覆雨,是作者肉麻的自我吹噓。全書出現(xiàn)最多的詞匯是“大師”(作者的代稱)。隨處可見的都是這樣對話:“大師的腦細胞,一定有特異功能,幫你形成了大頭腦。外面都贊美你有大頭腦。我有一個怪念頭,有精子銀行,難道不該有腦細胞銀行嗎?如果能開發(fā)出你大師腦細胞銀行成品,大量生產(chǎn),科學植入,該多么有趣!”“世界這么大,也許有一天,有人證明你大師的全面性偉大”。大師說:“我太聰明了,我不可能不知道……”寬容地說,偶爾的肉麻,還不失為有趣,但三十多萬字從頭到尾反反復復一成不變的自舔自品就有點惡心。另外,大師自證高明的橋段設計得也很拙劣。打個比方,大師的崇拜者(書中人物除了大師就是大師的崇拜者)隨便提到“椅子”,大師馬上接口說椅子在古文里怎么說,英文里怎么說,法文、拉丁文、梵文、希伯來文……里怎么說(只要你手邊有足夠多的字典,你就能湊出足夠多的說法),然后崇拜者一臉仰慕地贊嘆:大師你太厲害了,這么多高深的知識你怎么能夠脫口而出!大師意猶未盡:你提到了“知識”,知識在古文里怎么說,英文里……(再抄一遍字典),于是崇拜者崇拜到連死的心都有,以身相許根本不值一提,以身相殉都難表拜服之忱……有志于自我表揚的文學青中老年,這一招可以作為入門初步?!短摂M的十七歲》里還是有若干性幻想的段落。出人意料——同時也令人反胃的是,作者性幻想的主要對象竟然就是作者自己。作者一再強調自己的粗壯龐大,但又心虛地不敢一試,杜撰了不少能舉而不舉,可奸而不奸的大話。如果草草地把書翻一遍,或多或少你會以為書中十七歲的女主角是向七十歲的作者求奸不得恨恨而死。在性愛這樣的體能領域內(nèi),肉身凋謝的大師還敢自封為奧運會冠軍,真的應了孔子的預言:老而不死是為賊。從幾年前的《上山?上山?愛》開始,李敖就自創(chuàng)了一種小說格局:用一個不倫不類的情色故事,把從前的媒體散文再發(fā)表一遍,賺第二輪稿費。書中的大量情話,都是很不得體的媒體舊文?!短摂M的十七歲》如法炮制,只是故事越發(fā)不倫不類,情話越發(fā)大而無當。新書中所謂的學問,所謂的思想,無論是聊電腦,聊人工智能,聊人生,聊情愛……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浮談無根,間或有一些語言文字上的小聰明,但根本而言不成體統(tǒng)。除了作者以外,沒有人會以為這些是什么學問思想。這大概是李敖真正的悲哀。他在書中寫道:“我是中國自古到今最獨來獨往的、也最能獨來獨往的偉大知識分子,不入黨、不阿從、不曲學、不逃世、不寒酸、不孤憤。我是偉大的自大狂?!惫们页姓J李敖的“六不”,但問題是,除了自大狂以外,他還是什么?無傳世之學、無傳世之功、無傳世之德,他憑什么自大?就連色情小說,都比他的本家李漁差三百檔。他豈止“六不”,他簡直什么都不是。李敖?jīng)]有傳之后人的學問,但他本人很有可能成為后人研究的學問。他是當代中國文化人自大自戀的標本。中國文人的自大和自戀,應該是未來中國心理學社會學研究中的顯學。平心而論,在那些自以為是的中國文化人里,李敖讀書最多,文字最好。

媒體關注與評論

給報紙寫專欄諒必要受制于人。事關正義,可以請一些暖血笨人沒頭沒腦地發(fā)火;事關風月,可以派一些多情女子顧影自憐;其他無關緊要的,全歸小寶他們了。也不知生成就是這么一支筆還是千錘百煉出深山,小寶好像很適合給報上寫這樣的專欄,就是說光氣人不打架。這也高明。                                                  ——王朔要評“上海三寶”,那小寶絕對逃不掉。他蠻海派的,那種好的海派:靈活,幽默。說話很逗,喜歡裝光棍的樣子,怎么調侃他,他都無所謂,你找不到他的死穴在哪兒。                                                   ——毛尖他的眼光與眾不同,文筆毒辣,可能因為他一直游離在主體之外。他知道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文化趣味。他不是不激憤,但他的激憤比較有個人色彩,他會把一些嚴肅的問題化解成黑色幽默。                                   ——陳村小寶就是個自由主義者,從沒有放棄社會批判的立場,思考很冷靜。你看他現(xiàn)在寫的書評,雖然嬉笑怒罵,但根是嚴肅的。早年間,他正經(jīng)八百地作的那些研究,讓他的思維體系有很大不同。                                ——孫甘露

編輯推薦

《老而不死是為賊》編輯推薦:1. 眾多名家推薦;2. 海派文人的代表作;3. 讀者追讀好書有趣書的最佳指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而不死是為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1條)

 
 

  •   好玩的書評
       ——讀小寶書評文集《老而不死是為賊》


    小寶是聞名上海灘的才子,后來又逐步讓全國好些自戀的才子才女膜拜。才子多半有點自負不正經(jīng),隨心所欲,是好玩的型。
      
      《老而不死是為賊》是小寶帥哥的一部書評文集,雖然內(nèi)中不免還是夾雜了幾篇為哥們兩肋插刀的應景文字,也不是想像中那么有趣十足,但不得不說,很有幾篇文字還是很直爽的,又有幾篇文字是好玩的,大體說,有三分之二還多一點頗有可讀性。
      
      小寶說高陽小說喜歡寫才子,寫得最好的人物是妓女。我收集高陽文集不少,讀得并不多,僅《胡雪巖全傳》、《慈禧全傳》等少量小說和二、三本歷史隨筆,但還是敬佩有加,堅信中國歷史小說第一人非他莫屬,二月河也只配給他當某個隔了好幾代的玄孫?!陡哧枺汉脤懠伺c才子的作家》
      
      小寶對《小團圓》也不以然,并對違背張愛玲意愿出版小說的“幾個小男人”,鼓吹這部小說是張愛玲“巔峰之作”的小文人行徑開罵:“愚蠢不是問題,如今還以文字名世都不是聰明人。不能容忍是自覺的愚蠢,妄言欺世,唐突先賢,以為天下人全是傻瓜。別人在奸尸,小文人在邊上高聲叫好,用愚蠢的邏輯證明那是靈肉合一的高潮。這才是文人真正讓人瞧不起的地方?!比绱苏f來,我一直羞愧沒能一口氣讀完《小團圓》,也是自已過份嬌情了?!缎F圓:2009年出版界最成功的商業(yè)案例》
      
      小寶將韓寒與日本的村上龍比較,有些恨鐵不成鋼,稱贊了他的博客文字,但對小說評價“很爛”、“特別一般”,“然而,從長遠看,我覺得韓寒應該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薄绊n寒在博客里和人吵架,十分蔑視所謂的‘文壇’。其實對大多數(shù)老百姓來說,韓寒才是文壇。他們花費一點碎銀兩買到的文壇消息就是韓寒的小說。問題是現(xiàn)在的文壇,不管姓什么,比老百姓的無聊生活還要無聊。對文學有所期待的讀者,真的希望二十四歲的韓寒出息成二十四歲的村上龍?!表n寒的小說沒讀過,博客時評文字讀過幾篇,確實喜歡。村上龍的小說買過《69》和《最后的家庭》兩部中譯本,小寶特別提到的村上龍?zhí)幣鳌稛o限近似于透明的藍》倒沒買到,就是買到的兩部也沒讀,小寶這一比較又勾起了我的閱讀欲望?!段膲ニ睦桑喉n寒應該更有出息》
      
      《維尼與沃爾弗》是英國傳記作家、小說家威爾遜的暢銷歷史小說,杜撰了音樂大師瓦格納兒媳與希特勒的一段情史,甚至還替他們虛構了一個非婚生女兒。瓦格納兒媳生前有十幾小時的電影采訪記錄,斷然否認這段情史。小寶評論說,“小說家卻顧不了那么多。他不要信史,只要性史。希特勒的確是惡魔,可是吃著漢堡包、看著電視八卦新聞長大的新一代讀者不想消費一腦門官司、牽扯很多抽象議題的惡魔,他們需要緋聞化的惡魔?!?br />   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講究“文以載道”,這似乎正好從某種角度揭密了,“文”可能從來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尚。小說和電視劇就可以純屬是消費品,而歷史看起來似乎神圣得很,但實際上也還是脫不開被消費的命運,學者是嚴肅的消費,大眾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怎么好玩就行,歷史小說和歷史電視劇就應該是這種玩法。最怕的是俗人偽裝成學者還假裝特有想象力,搞得四不像,弄得大家都累。這是讀小寶書中一篇書評《小說家筆下的希特勒:緋聞化的惡魔》時想到的一點閑話。
      
      頗值一提的是,小寶對李敖、余秋雨二人似乎前世有仇,今生恨得牙癢癢,實則是將二人作為當世文人墮落的標兵,書中多次直呼其名地將李敖罵為“老而不死是為賊”,繼又打入“言論戲子”又叫“言論表演藝術家”,給余秋雨的冠名也大致不差,愛憎分明,勇氣可嘉。
      
      另外有些文章應該更有趣,欲知究竟如何有趣,讀者還是自己買本書來細細品味為好,多少也算對小寶才子的支持——現(xiàn)在的真才子很稀罕了。
      
  •   如果“理想國”不組織沙龍,或許會有很多人不認識小寶。自從章詒和、小寶、熊培育和梁道文、陳丹青來過便知了了這些人的厲害。
    小寶過人之處在嬉笑怒罵間把各種的刻薄、挖苦、嘲諷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而這些刁鉆的文章里又流露著智慧與豁達。
    《老而不死是烏賊》是一部書評,卻未在書本身上做文章,而是對與書有關的,甚至作者做了有趣的調侃,卻未失表達的清晰明確,對其書其人的批評也是中肯、客觀。
    第一次看《老而不死是烏賊》是在書店,專注于書本,卻不小心呆了近2個小時。妙趣橫生的行文,看著甚至爽快,內(nèi)心的靈感與想法全都被激發(fā)了,幡然領悟,原來這是一部有益于刺激思想的冊子。
  •   《老而不死是為賊》是小寶帥哥的一部書評文集,雖然內(nèi)中不免還是夾雜了幾篇為哥們兩肋插刀的應景文字,也不是想像中那么有趣十足,但不得不說,很有幾篇文字還是很直爽的,又有幾篇文字是好玩的,大體說,有三分之二還多一點頗有可讀性。
  •   一下午的時間就讀完了。本名為《老而不死即為賊》,這也是本中,就有意思的文章。真是說出了我一直也來的感覺。高中時的“偶像”李敖,現(xiàn)在成了跳梁“老賊”,真是對他對己都覺得漸愧。小寶對他的評價“無傳世之學、無傳世之功、無傳世之德,他憑什么自大?就連色情小說,都比他的本家李漁差三百檔”。外:《北京法源寺》放我箱子里快有十年了,我只翻了幾頁,實在是忍不了李敖有話說版的“梁啟超”。
  •   《老而不死是為賊》使一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書,文字好,見解高,老辣而幽默。
  •   書名以書中一篇文章標題為名。老而不死是為賊這篇文章是評論李敖的,觀點獨到,語言犀利。近年來難得讀到這么爽快的文章。
  •   作者的筆風又好像書名《老而不死是為賊》一樣,犀利不失幽默,見解獨到,是一本值得推薦看的書!
  •   蠻不錯的一本書噢,還沒有全部看完
    評論很精彩,就像封面上的那句話,是作者把書讀透了的灑脫
  •   偶然機會才知道小寶這個人,功力不淺,閱讀面廣泛,基礎扎實,所以評點起來游刃有余。當然,這本書還有個好處,根據(jù)他的評論,有選擇的去買一些書。省了不少功夫。本書可以作為按圖索驥的那個圖吧。。哈哈。
  •   對書的評論視角很獨特,也很智慧,不錯的書評
  •   算是還能看得下去書的一人,就是幽默缺乏癥,這樣的語言和風格是大愛,沒看過什么書評,很幽默。
  •   這次買的幾本書來后,先迫不及待看完的第一本書,一口氣看完的,作者真是博覽群書,先是看了高偉的博客,說小寶是好男,文才也很棒,隨后在網(wǎng)上了解了下小寶,沒看出什么魅力好男人的味道,可是看完這本書后,居然一下子感覺到了這個人的質感、性感。
  •   這是一本評論書的書。知道這本書是在梁文道的“開卷八分鐘”里面的,作者小寶的確功力非凡,看的書也非常的多。讀后受益頗多,也試著去找里面說到的好書。呵呵,又找到一大堆可以看的好書了,爽。
  •   第一次讀小寶的書,讀的很爽快。這樣的書才是好看的書。個人覺得他的才學比姓余的厲害的多
  •   做為上海真正的牛人,小寶可不是韓寒之流能比的。都說韓寒的小說不行,但雜文還成。那要看跟誰比,如果跟小寶比,雜文,我是說韓寒的,也夠寒磣的。
  •   我喜歡。喜歡小寶的書,喜歡小寶的文章,很有意思,充滿閱讀的樂趣。
  •   作者小寶,文筆幽默,筆調詼諧,好看!
  •   此書為書評,多次調侃余秋雨,痛快!
  •   從梁文道的介紹中知道了這本書。買回來一看,果然寫得很有意思。沒想到書評也可以寫得這么出彩。一本好書。
  •   小寶的書,挺好的
  •   看了小寶的博客才回過頭來買書。
  •   雖然尖酸但不算太刻薄吧。有些東西確實是第一次讀到。閑時也以讀一讀。
  •   書買來就翻看,喜歡,但不敢象平時那樣隨手放,因為家里有小學文化的八十老太,怕她看見.名,不知是寶爺定的書名還是編輯選的? 是很好的書名,但讓我該把它放哪里?.
  •   小寶最有名的一本,只這七個字就太好了
  •   喜歡小寶
  •   終于等來小寶的兩本新著。行文流暢,機鋒時現(xiàn),對李敖客觀評價,對韓寒寬容,對余秋雨不屑。
  •   喜歡刻薄調侃的調調。
  •   你想看深刻有內(nèi)涵的書么?無論是你看過還是沒看過的書,這本書都會給你新的認識。然后列個書單照著作者的順序讀下去!
  •   漂亮的評論書,非常滿意!要是買到的書都是這感覺,簡直是一件特大幸事!
  •   其實,一個人讀書是寂寞的,也使眼界狹窄的。一直很羨慕有導師給開一個書單,讀過以后又可以有高于自己的人進行討論。但那大概是一般讀到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才會享有的幸福吧,太奢侈了,不屬于我等市井小民??磳殸?shù)倪@本書,我就當它是一列書單,是推薦,也使引導。這樣想著,讀來也蠻幸福。
  •   作者有知識,文章有水平,讀者有眼福
  •   唐魯孫吃過一次全蛇大會,“先是吃蛇膽酒,堂倌把四只蛇膽扎在一只銀叉上,一個小銀盤子放著一枚帶把銀針,每人面前一杯烈性酒大半都是白蘭地,由堂倌用針把四粒蛇膽扎破,每只膽放在客人酒杯各滴一滴,最后輪到主人,每只膽要不多不少恰好各刺兩滴滴到主人酒杯里,于是大家鼓掌致謝舉杯,主人此時要對這個堂倌放賞”。很有趣,是不是?
  •   里面都是作者讀書的后感,可以發(fā)現(xiàn)挺多書有意思,開闊視野
  •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還有點幽默
  •   尖酸刻薄,詼諧幽默!
  •   輕松、愉悅間得到享受
  •   看書如此痛快,機會不多。
  •   書的質量很好,也很值得
  •   好久沒有看到這么有意思的書了,文筆犀利,勾引起我的購書欲望
  •   喜歡,里面的內(nèi)容有的令人忍俊不禁。讀罷,就是一詞:“舒服”。
  •   好書,文筆犀利,觀點獨特,作者博覽群書,推薦!
  •   短小,未必精悍
  •   偷走的是時光,偷不走的是回憶!
  •   有些我看過的,會有些共鳴,但很多是我沒有看過的……嗯,就當是長見識了吧!可以當購書指南用!
  •   一流的文字
  •   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
  •   看過也沒多久,怎么徹底忘了內(nèi)容是什么,不過沒有惡劣記憶!
  •   文風犀利,及諸多名家之文,受益匪淺。
  •   像老友泡壺茶,隨便雞零狗碎的聊,彼此愜意,嗯嗯。
  •   依然風趣
  •   寫的有深度
  •   挺有意思的 比那些所謂的新生代作家好多了
  •   不過適合在網(wǎng)上看,因為免費,要花錢的話就要想一想了
  •   挺好的 全新的 很精致
  •   也很直白,并且還可以從書中看到更多的好書的介紹,有點兒像個書單,不錯。
  •   一如既往的好看,對于像我這樣層次的讀者已經(jīng)足夠。
  •   在手機報上經(jīng)??葱┻@本書的片段,覺得不錯就買了,當當?shù)姆詹诲e,挺好的
  •   一本好書,人生的心得體會,值得一看!
  •    為一本書評集寫書評,怎么都讓人覺得有點畫蛇添足,如果我不是拿了寶爺?shù)暮锰?,就是真的閑得沒事干,事實上,很可惜我是后者。
      
      初次知道此書是在梁文道主持的開卷八分鐘里,短短15分鐘的節(jié)目讓我聽high了,第一篇介紹的書評是《亦是好的》,借胡蘭成之口談張愛玲,我沒讀過胡的東西,倒是對這個人的興趣更大。大概是同為男性,對他的所作所為有一絲絲的“瞻仰”和“崇拜”的意味。當然了,除這一絲以外,還是很鄙視做漢奸這種行為的??傊何牡蓝潭梯d錄的三句,把胡蘭成的形象概括的活靈活現(xiàn),三分舊文人的酸腐,四五分文采,還有二三分機智。總之,整部視頻里都是關于讀書著書一事的真知灼見和寶爺對其它的文化名人的尖刻評論,很是過癮。
      
      欲知詳情,****://v.ifeng****/history/wenhuashidian/201104/8d373a6a-b4a6-4912-a295-576e1ab2854d.shtml
      
      如果你和我一樣,以為此書就是如視頻里所看到的,滿紙都是黑色幽默與荒唐諷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實話告訴你吧,整部書里,你能找到的尖刻評論,梁文道都念得差不多了,如果你想當笑話買回來逗你開心 博君一笑,怕是會叫你失望。
      
      但是,書還是好書的,電視網(wǎng)絡是為了吸引眼球,所以故作驚人語。真正精彩的部分,未見得是寶爺黑色幽默的文筆,而是他扎扎實實閱讀后,對每一本書后總結,這些總結基本上是該書的精華部分,或者是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你看了寶爺?shù)目偨Y后,買不買它們自然心里有數(shù)了。當然了,書評肯定不可能客觀,比如我對《盛世》的評價就沒有寶爺總結的那么高,但是這都無大礙。能有這么大的閱讀量,同時閱讀的范圍涉及通俗、經(jīng)典、傳紀、八卦、鬼怪、經(jīng)濟、學術、美食。兩性關系,真的可謂是天南海北無所不包,有一兩篇觀點不同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我因為被書里面尖酸刻薄的段子吸引,卻發(fā)現(xiàn)買了一本挺嚴肅的雜文集,也算是無心插柳吧。
      
      有時候我會覺得,讀書評和影評是一件很沒意義的事,因為絕大多數(shù)時候,我看評論并非真的想知道作者的觀點如何,而是想看人們?nèi)绾瓮虏垡徊孔髌?,或者對一部?jīng)典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共鳴。有時候為了決定是否看一部電影或一本書時,總是反復花更多的時間去調查它是不是值得我看。當我把所有的情節(jié)線索,人物關系,電影的表征與內(nèi)涵都搞清楚時,我已經(jīng)興趣缺缺。
      
      為什么要這樣呢?我感覺自己像一只發(fā)育未完全的雛鳥,等待著別人已經(jīng)消化了,從胃里反芻出來的知識,不想付出時間和精力,只想從閱讀中找到趣味和樂子,雖然沒什么不好,不過想想還是覺得惡心。
  •   太打擊我了,這是第三次寫這本書的評論。第一次是一個多星期前,以為發(fā)表了就關了網(wǎng)頁,誰知道沒有,不知道當當發(fā)什么傻;第二次是剛剛,快寫完了就網(wǎng)頁出錯。捶胸頓足,為什么不能像博客那樣,有臨時保存的呢?(抱怨就已經(jīng)一百字了,希望事不過三)
    買這本書有點巧合,雖然說對書評類算是比較感興趣,例如梁文道的書;原諒我孤陋寡聞沒聽過小寶大名,是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搜索中(一直比較喜歡這個出版社)看到了這本書;又看到下面的評論,呃,大家都說好,也不像是拖;那好,買了!
    2月28書送到,3月中看完;分了兩次看完書,喜歡,收獲有三:根據(jù)自己喜好,從內(nèi)容中列了張購物單;呃,看來討厭余秋雨的人不在少數(shù)(強調,討厭≠不喜歡),我也不是很喜歡韓寒的小說;書里的一句話總結了我的某方面迷思——一直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喜歡,對竹林七賢很感興趣,但是原因從來沒總結出來,直到看了這句(P99),“也許,六朝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后貴氣的歲月”,概括了我喜歡的原因。
    喜歡這種短小的評論,而且也很羨慕:能夠把愛好和職業(yè)結合起來是讓人相當愉悅和歡喜的一件事情。對我,書是愛好;但是上班時的空余時間,又沒法靜下心來看些需要動腦、思考的書,只有在周末;就變成買的書不少(向來不信奉“書非借不能讀”),但是看完的又不多。所以,要努力?。?!
    ps:書里提到的很多書,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和新星出版社的,有點怪。
  •   首先是被題目吸引的,拿到書后感覺不錯,作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是本不錯的書評集。
  •   每篇文章一本書,作者看了好多書,對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事也能聯(lián)系起來,感覺評價還算客觀,是真正看了不少書的人
  •   大部分是書評,寫得比較到位
  •   我以為這是本不假模假式的書評,有人同意嗎?
    總之,看得我好爽快。哈哈。
  •   喜歡小寶的書
  •   對于這樣的書,當然是歡迎的,作者的興趣廣泛,是不錯的薦書人;老實說,前幾篇確實好于后面的~
  •   小寶好像不待見李敖
  •   也行吧·有的人的文章視乎不適合結集出版,不如看他的專欄舒服。
  •   果然賊得很??粗^癮,但又不能說很喜歡。眼光太毒辣,文字不厚道??粗滩蛔「Τ鰜?,作換心情之用。
  •   作者的評論言辭很犀利。能帶給讀者很多全新的視角以及不同的簡介。但前提是,你最好和作者有著差不多的閱讀量。不然有些騙評論是看不大懂的。
  •   書中提到的書,看到的不多。這只是作者對于書的看法,不知道對與不對,但是倒是給我提供了很多好書,感謝。
  •   可以在書中了解更多不同內(nèi)容和風格的書、作者,大開眼界。只可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書都是2005年左右出版的,幾乎已經(jīng)找不到了。
  •   帶幾分幽默
  •   犀利 幽默
  •   上海男人。
  •   書名就很犀利,文章更是犀利
  •   書的質量一般。。。。
  •   這種書,現(xiàn)在好像很時髦,但是要不要買那么多,我矛盾了。要不在網(wǎng)上看看好了。不過寫得還是不錯的。
  •   老公挑選的書
  •   很好的書,犀利
  •   隨筆短文,充滿時代感覺。
    內(nèi)容有時欠佳,深度不夠,
    偶有亮點,可以一讀。
    推薦。
  •   但看不是很懂~
  •   這個真不太懂!
  •   喜歡的這類
  •   給老公買的,他覺得不錯。
  •   又在當當找到一本好書
  •   出乎意料的平淡。沒能像期待那樣的驚喜。紙張質量也很一般。
  •   開心就好,買了也不錯!
  •   包裝與內(nèi)容的版面設計都很有現(xiàn)代雜志的風格,總體說蠻不錯的
  •   ……要想讀好這本書,首先自己本身要有一定的閱讀面,不然很難理解……
    內(nèi)容多是一些書評或者其他雜文……
  •   主要是作者的書評,可以看看
  •   沒有想象中的好,書評太短,隔靴搔癢之論
  •   作者對文化界人、事、書的看法,普通人或者不在文化界混的人其實不太看得懂,我就一知半解地看完了。

    不過其中的一些“讀書淺記”,可以作為書目介紹,有點啟發(fā)。
  •   聽上海的寶爺耍寶逗樂,也不乏是快樂的事情。人說,觀點最重要,這個本就是觀點的集合吧。
  •   買這種評論書的書,可以聽八卦,還可以按圖索驥,擴展閱讀地圖。
  •   像我這種沒讀過幾本書的,慚愧。
  •   還算好啦,但沒有期待的那么好。讀過就忘了。
  •   一般吧,買了很久,不是那種一拿起來就能連續(xù)讀下去的。
  •   沖著腰封老王的一句話來的,結果內(nèi)容也太乏味了。。一些書評兼人評的閑言碎語,太無味了,就是隔壁看了一些書的大叔水平,無聊透了。。
  •   不怎么樣,沒有讓人覺得值得一看的感覺,估計我是不會去翻這本書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