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作者:網易財經中心 頁數:200
Tag標簽:無
前言
2008年經濟危機的發(fā)生,當一批生僻而專業(yè)的經濟詞匯在開始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時候,中國關注經濟的人群再一次迅猛擴大。他們不僅希望了解全球經濟正在發(fā)生什么,中國經濟正在發(fā)生什么,也迫切地希望了解為什么會發(fā)生,將來又將如何變化。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當看到網易財經頻道的訪問人數在這個時間里三四倍于網民增長速度,就讓我們意識到,互聯網在滿足民眾對經濟知識的需求方面責任重大。2010年初,我們有幸邀請了三位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以及國內在經濟學界聲望最高的幾十位經濟學家,舉辦了2010網易經濟學家年會。集中對中國民眾所關注的經濟問題進行了會診并努力尋求答案。年會超乎尋常地得到了網民的極大支持,他們中有很多人是企業(yè)的經營者和決策者,有很多人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還有很多人是政府機構的管理者,這讓我們覺得在這個時期構筑一個經濟學家與大眾交流的平臺的重要性。然而全球的經濟瞬息萬變,大眾對經濟的了解程度也在加深,僅僅是年度的經濟學家盛會顯然滿足不了大家,于是,我們的團隊策劃了《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訪談節(jié)目。這也正好與網易一直以來做“有態(tài)度的門戶”的內容定位不謀而合。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認為態(tài)度會讓人們對一個事件有更深的理解?!耙庖娭袊边@幾個字,顯示了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希望嘉賓對中國的經濟問題直言敢諫。我們認為,嘉賓發(fā)言越直率,越有利于決策者、投資者了解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越有利于他們做經營、投資判斷。另一方面,我們的節(jié)目宗旨也很明確,那就是支持市場經濟。我們認為,市場經濟是繁榮的源泉,各種背離市場規(guī)律的做法,都將對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挑選訪談主題上,我們都是圍繞經濟中的熱點、難點話題,圍繞那些經濟活動中反市場的不正?,F象進行精心挑選。我們的想法得到了國內外一批著名的經濟學家的支持,他們都是已經成名的經濟學家,在中國經濟界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的研究、意見以及在政策方面直接的參與都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影響。更難得的是他們不僅成為節(jié)目的嘉賓,與網民面對面討論經濟問題,還為節(jié)目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雖然后面書中會非常詳細地介紹他們,但這里仍要特別提及表示感謝,感謝厲以寧、茅于軾、陳志武、樊綱、許小年等教授,感謝他們給予了節(jié)目莫大的支持。這些經濟學家都直接參與中國的改革,和中國30多年的改革歷程相伴始終,有著對中國經濟的深厚研究功力,對經濟運行的狀況非常了解。他們從各自的研究領域、角度,對中國經濟的現狀發(fā)表了許多真知灼見。這也讓《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成為中國覆蓋經濟學家最廣,最有想法和深度的視頻節(jié)目。同時我們還希望,在展示經濟學家們的精彩觀點的同時,也展示他們的個人風格。的確,來網易《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的嘉賓們,每個人都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這些特色通過他們的言論和話語風格體現出來?!兑庖娭袊洕鷮W家訪談錄》得以成為展現經濟學家群像的一個平臺。我想,這在很多年以后來看,也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本書是網易《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系列的第一本,挑選了10位經濟學家的訪談實錄。在這本書之后,我們還將出版更多的網易《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圖書。當然大家也可以登錄網易收看該節(jié)目。我們期待讀者的批評和指正,以使網易《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不斷進步,高質量地為廣大網民服務。最后要感謝網易財經頻道的馮笠峰和鄧新華等編輯策劃團隊,這并非交給他們的工作,但因為他們的主動和創(chuàng)新意識萌發(fā)這個想法,并且非常辛苦地把想法變成現實。網易財經中心總監(jiān) 李鑫
內容概要
這是一群成名已久的經濟學家,在中國經濟界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的研究、意見以及在政策方面直接的參與都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影響,和中國30多年來的改革歷程緊密相伴。
這本書里,他們直面中國經濟中的熱點、難點話題,直言敢諫,撥開籠罩在中國經濟問題上的重重迷霧,讓讀者了解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因為這些問題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作者簡介
網易財經中心,他們是中國經濟的見證者; 他們是中國經濟學界的中流砥柱; 他們影響決策層的決策;
他們是中國經濟各個領域當之無愧的權威; 他們是 厲以寧 茅于軾 遲福林 陳志武 樊綱 巴曙松 許小年 姚洋 盧鋒 湯敏
讓他們來和你聊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厲以寧:非均衡的中國經濟
第二章 遲福林:中國應改革政府主導型經濟
第三章 茅于軾:中國經濟已陷入兩難境地
第四章 陳志武:中國應大力減稅
第五章 樊綱:中國離現代化市場經濟還很遠
第六章 姚洋:中國經濟應去國家化
第七章 許小年:凱恩斯主義害了中國
第八章 湯敏:中國不會發(fā)生房價崩盤
第九章 盧鋒:中國經濟面臨雙風險
第十章 巴曙松:中國應加快金融開放
章節(jié)摘錄
◎厲以寧:小政府、大社會一直沒有實現 我國原來就沒有完全做到“小政府、大社會”。20世紀80年代提出這樣的口號,是希望能這樣做,政府也為此做了努力,但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來臨,政府的很多行為都必須要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作為緊急措施、臨時措施被采用。我認為不要提國進民退,也不要提國退民進,應該是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平行發(fā)展。國有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應該是市場上合作伙伴,也存在彼此競爭的關系。國進民退對國有企業(yè)有好處嗎?民營企業(yè)被擠垮了,國有企業(yè)能發(fā)展嗎?不可能的!首先,失去競爭對手,國有就很容易恢復到從前那種壟斷、獨斷專行的情況。有民營企業(yè)存在的話,情況就會不同。在我國的經濟中,國有企業(yè)跟民營企業(yè)是互補、合作的關系,國有企業(yè)應該把民營企業(yè)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比如在同一條產業(yè)鏈上,有一些環(huán)節(jié)是國有企業(yè),給它供貨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就是民營企業(yè),兩者是共存共榮的關系。有一些企業(yè)是不同行業(yè)的,這就存在開發(fā)、研究、合作的問題。因此,企業(yè)生存要靠市場競爭來解決,誰有競爭力誰上。沒有競爭力,就要加快自主創(chuàng)新,想靠行政力量干涉,搞所謂國進民退是沒有好效果的?!蜿愔疚洌赫呢斦杖胩嗔? 我知道在中國最近這些年,關于收入不均,還有關于收入差距、收入結構方面的抱怨非常多,這都是應該進行一些思考和進行一些質疑。但是我覺得有一個方面是被很多學者和業(yè)界、社會人士所忽略的,那就是中國最大的收入差距是政府跟民間社會之間的收入差距,而不是民間社會里不同私人、不同私人群體的差距。當然我知道北京也好、上海也好,還是在中國農村也好,不同人之間、不同人群之間、不同家庭之間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這個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覺得更大的、更嚴重的、更加失控的收入差距是在政府和民間社會之間。我覺得很多參與收入差距問題討論的學者和社會業(yè)界人士,首先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政府跟民間社會收入差距不斷惡化這個問題上邊。因為這個是中國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對于社會負面打擊最大的影響最大的不斷惡化的收入差距局面。抑制政府收入不斷膨脹的問題,不只是涉及老百姓口袋里能夠留下多少錢的問題,而且同時也涉及整個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問題?!蚍V:中國離現代市場經濟還很遠 一方面我們市場經濟的基礎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私人經濟還不夠發(fā)展,國有壟斷還存在;我們的金融市場還不發(fā)達;我們的對外經濟還沒有開放,資本向下還沒有開發(fā);人民幣還不可以自由兌換等等,這些離市場經濟還很遠,同時我們的監(jiān)管、調控機制也還很不完善,也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所以市場經濟改革、向著現代市場經濟發(fā)展,進一步推進改革,推進各方面制度的建設,仍然是今后10年、20年,也許30年的重要使命。我們是發(fā)展中國家、落后國家??傆泻芏嗳擞幸环N心態(tài),恨不得今天我就跟美國人、跟歐洲人一樣富有,恨不得一天我們的制度就完善了,沒有那種事情。經濟發(fā)展是一個過程,體制完善也是一個過程。我們是很著急,都很著急,但是人家的體制是幾百年建成的,你剛走了10年、20年、30年,是不可能完善的。我們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已經不容易了。你要搞急功近利,300天、500天就要搞成一個制度,也是注定要失敗的。我們從發(fā)展的角度,從改革的角度,要有一種發(fā)展過程的眼光。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跳躍。 ◎姚洋:我們失去了改革的動力我們的的確確失去了改革的動力,或者說失去了改革的方向,改革改什么,我們不知道。但我自己認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應該是政府的改革。前20年的改革我們基本是市場化改革,把政府的改革給遮蔽了。朱镕基也做了政府的改革,主要是把一些原來直接管理經濟的部委給撤掉了,這做得非常好。但他沒有把國家干預經濟的這只手給捆起來,沒有從制度的層面完成這個改革?,F在突然發(fā)現其他改革完成之后,這只手又松開了,又開始來直接干預經濟了。所以我在那篇雜志里提出“要以結構調整為契機來推動改革”。過去的改革都是一種危機管理,只有發(fā)生危機了我們才開始改革。農村改革為什么要改?我們整個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因為1976年和1977年連續(xù)兩年糧食減產,又要發(fā)生饑荒了,你得給老百姓一個出路。就像萬里在安徽所做的,一人一畝地,你自己去折騰吧,這樣改革就改出來了。國有企業(yè)改革怎么改的?就因為國有企業(yè)全面虧損,朱镕基說要“三年脫困”。怎么脫困?一方面讓一些好的上市,另一些就變成民營。今天這種現狀對政府的直接影響不是很大,比如結構失衡,你說對政府有什么直接影響嗎?直接影響主要是在宏觀層面,通脹壓力太大,他們天天要管理貨幣發(fā)行,這是對政府直接有影響的。從城市來說,我們中產階級的隊伍是在壯大的,緊緊盯住萬分之一甚至更低比例的高收入者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我覺得是如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這才是最關鍵的。你要改善收入分配,就必須要做一些艱苦的工作,要從基層抓起?!蛟S小年:中國進一步改革的阻力來自政府2009年的時候,我曾提出一個觀點“中國需要鄧小平,不需要凱恩斯”,意思就是中國還需要進行一步的市場改革,這是進一步改革的阻力在政府自己。因為政府現在在市場經濟中已經成為利益集團了,改革就要觸動利益,政府又是最大的利益集團,所以最大的阻力就是政府。比如要增加土地供應,剛才我們講了,為了降低房價,必須增加房地產的供應量,增加房地產的供應量,必須增加土地供應,你要想增加土地供應,必須把土地從地方政府手里解放出來,得讓土地進入市場中去,能夠讓市場的力量配置土地。在樓價高、地價高的時候土地自然進入市場中。土地供應增加了,地價、樓價就下來了?,F在這個機制不能用,不能發(fā)揮作用,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政府緊緊地攥住土地。土地都在政府手里,政府不希望低地價,政府希望高地價,為什么?高地價就意味著很高的賣地收入,就有地方財政。因此,中國的房價連著的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問題,土地制度的改革又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你不解決地方政府的利益問題,土地制度改革無法推進,土地制度改革無法推進,房價、房屋供應的問題解決不了,障礙就在這兒。……
媒體關注與評論
好的意見不是多了,而是不夠。本書的價值不僅是因為它匯集了經濟學者們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這些看法有著很多不同,提供了多元的視角。--《財經》雜志主編 何力 多數人看見,少數人看透。但少數人的意見要變成多數人的共識,并不簡單。網聚人的力量,找到大善,找到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創(chuàng)始人、主編劉洲偉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幾年間,經濟學家群體承擔了引領、教導、呼吁的作用,他們在被社會賦予太多光環(huán)的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責任。我想未來他們也許還要面臨更多關于學識、學風、道德等層面的拷問。這就是社會和時代對他們的依賴和期望吧?。吨袊洜I報》總編輯李佩鈺 本書內容獨到且深入,對于了解中國經濟趨勢以及企業(yè)的成長頗有啟發(fā)。--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
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這些年》:我們聽到了太多的關于中國經濟的評價,說中國經濟即將超過美國者有之,說中國經濟將重蹈日本覆轍者有之,說中國經濟日益健康壯大者有之,說中國經濟危機四伏甚至被陰謀者有之。中國經濟到底是什么情況,誰有資格來給中國經濟下個注腳?在《中國經濟這些年》里我們邀請了十位頂級經濟學家,來和我們聊聊中國經濟這些年。其中,厲以寧談改革、樊綱談貨幣政策、巴曙松談金融改革、茅于軾談民生、許小年抨擊宏觀調控、湯敏談亞洲模式……每位經濟學家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權威,讓大師來給我們還原中國經濟真相,把中國經濟說個明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