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 作者:施志偉 頁數(shù):76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在講解傳統(tǒng)書法技法,如點畫、偏旁部首、間架結(jié)構(gòu)和章法的同時,在范字中配畫了毛筆運筆走勢的軌跡,運用筆勢圖解的方法,使書法教學更為直觀實用。從而使學書過程不再感到理解困難。是一本學校書法教學和初學者自學的實用教材。 為了配合教學,還選用原范字的偏旁、部首,運用計算機設計組合拼集了大量的范字,集字匯成常用成語、古詩等,引導學習者舉一反三,加以變化運用,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書籍目錄
一 概述 趙孟頫《膽巴碑》簡介 《膽巴碑》技法特點 毛筆使用方法 執(zhí)筆方法、書寫姿勢、運筆方式 運筆方法二 《膽巴碑》點畫技法三 《膽巴碑》部首技法四 《膽巴碑》結(jié)構(gòu)技法五 書法臨習方法六 書法常用形制與臨創(chuàng)訓練 江上漁者(唐)孟浩然 寒食(唐)韓翃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春日(唐)朱熹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山行(唐)杜牧 絕句(唐)杜甫 望天門山(唐)李白 竹里館(唐)王維 春曉(唐)孟浩然 風橋夜泊(唐)張繼 山居秋暝(唐)王維附:名碑名帖欣賞 趙孟頫《膽巴碑》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方筆與圓筆“方筆”和“圓筆”是根據(jù)不同字體或筆畫形狀采用的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從字體上講,篆、隸以圓筆為主,方筆為輔,楷書則反之。一般以無棱角者為“圓筆”,筆畫的起、收筆或轉(zhuǎn)彎呈弧線形,多用提筆,含蓄而內(nèi)斂:有棱角者為“方筆”,筆畫起、收筆或折處棱角分明,多用按筆,鋒芒畢露。在書法中“方筆”和“圓筆”須結(jié)合使用。3.中鋒與偏鋒中鋒又稱正鋒,是指書寫筆鋒始終在點畫中運行,筆毫鋪開,筆畫兩邊如界,筆畫圓潤飽滿。它是書法的根本筆法。由于筆鋒在點畫中間,因此在向下一筆畫過渡時,能夠做到“八面出鋒”,使點畫之間的氣脈貫通,顧盼有姿。偏鋒,指運筆時將筆鋒尖偏在點畫一邊。寫出的點畫往往有輕重不勻,一邊光滑一邊毛糙等弊病。一般書家以偏鋒為敗筆。4.提筆與按筆提、按為用筆的上下運動。引筆向上為提,在行筆中筆鋒著紙較少,筆畫由粗變細;除收筆外,筆鋒不可完全離紙。將筆下按謂按筆,在行筆中筆畫由細變粗。書法的點畫,線條的粗細、濃淡、節(jié)奏等變化就是在提與按的運筆動作中完成的。此外,在轉(zhuǎn)折時,提按起到了調(diào)整筆鋒,保持中鋒的關(guān)鍵作用。它是創(chuàng)造書法藝術(shù)形象的重要手段。5.一波三折與運筆速度一波三折是指寫捺畫時,起筆要束得緊,頸部要鋪得滿,拓得開,所謂一筆之中有三折筆勢。運筆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可過慢。運筆太快,勢必浮而不實;運筆過慢,必然呆滯無神。不同的筆畫要有不同的速度,橫須慢,豎要快;捺應慢,撇要快;折應慢,鉤須快。一筆之中也應有快慢,如寫一捺,起筆要慢,然后由慢而快,至捺腳又由快而慢,最后捺尖又由慢而快。只有快、慢結(jié)合,寫出筆畫才能既爽利又厚重。
編輯推薦
《趙孟頫《膽巴碑》行楷技法入門》:名碑名帖書法基礎教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