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角膜病學

出版時間:2004-8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張仁俊  頁數(shù):621  字數(shù):973000  

前言

就我所知,這是我國第一本較全面論述中西醫(yī)角膜病的學術專著,也是我國眼科關注的一個領域。祖國醫(yī)學源遠流長,在與角膜病的斗爭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淮南子》已有如下記載:“眼有疵,不害于視,不可灼也”??梢姰敃r已有用燒灼治療眼疾的方法。西醫(yī)傳人我國后,從解剖學到手術學,不論在尋找病因、明確診斷和治療手段上都極大地豐富了角膜病學的內容。不可否認,西醫(yī)有其先進性,但也有其欠缺,由于受細胞病理學影響,研究疾病多注重局部;中醫(yī)中藥則從整體出發(fā),以改善全身,防治疾病,但病名不規(guī)范,分型不確切,也是其不可回避的不足。如能兩者統(tǒng)一,中西醫(yī)結合,取長補短,則相得益彰,這對提高角膜病的防治水平將會帶來新的突破。張仁俊、徐錦堂等教授均是多年從事中西醫(yī)角膜病研究的臨床專家和知名學者。以他們的專業(yè)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加上他們博覽國內外近代中西醫(yī)相關研究成果,集中了中西醫(yī)在角膜病研究方面的基礎理論和臨床經驗而成就此書?!吨形麽t(yī)角膜病學》是我國難得的中西醫(yī)結合的學術專著,它可作為中西醫(yī)學院校學生、研究生、教師參考教材,對眼科醫(yī)師,尤其是角膜病方面的臨床工作者確實是一本難得的參考書。

內容概要

  本書分上、中、下3篇共51章,詳盡地闡述了中醫(yī)角膜病學發(fā)展史、現(xiàn)代醫(yī)學對角膜解剖組織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免疫學、角膜緣干細胞、微生物學、遺傳學等最新研究成果,中醫(yī)對角膜的認識,如五輪、八廓、五行、臟腑學說與角膜的關系,角膜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全面闡述了各種角膜病檢查方法,先天性角膜異常,免疫性角膜病,角膜上皮病,各種微生物、寄生蟲等所致角膜炎,角膜融解病、變性、營養(yǎng)不良、內皮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外傷、創(chuàng)傷修復與瘢痕防治,以及角膜病藥理學、常用藥物、中藥學、外用藥、方劑學,角膜上皮細胞、羊膜、角膜、內皮細胞移植,穿透性人工角膜、人工生物角膜、特殊形式角膜、結膜移植術,角膜屈光手術、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手段和中醫(yī)辯證論治原則及方法。適合各級中西醫(yī)眼科醫(yī)師、研究人員、研究生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上篇 第1章 中國角膜病學發(fā)展史 第2章 角膜解剖組織學 第3章 角膜生理學 第4章 角膜生物化學 第5章 角膜病理學 第6章 角膜免疫學 第7章 角膜緣干細胞及其臨床意義 第8章 角膜微生物學及檢查 第9章 角膜病遺傳學基礎 第10章 中醫(yī)對角膜的認識 第11章 五輪、八廓、五行、臟腑學說與角膜的關系 第12章 中、西醫(yī)角膜病常用名詞術語對照 第13章 中醫(yī)角膜病病因病機 第14章 中醫(yī)角膜病辨證 第15章 角膜病中西醫(yī)治療原則 第16章 角膜的檢查中篇 第17章 先天性角膜異?!〉?8章 免疫性角膜病 第19章 角膜上皮病 第20章 病毒性角膜炎 第21章 細菌性角膜炎 第22章 真菌性角膜潰瘍 第23章 沙眼衣原體性角膜炎及沙眼角膜血管翳 第24章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第25章 先天性梅毒性角膜炎 第26章 角膜融解病 第27章 角膜變性 第28章 角膜營養(yǎng)不良 第29章 角膜內皮病 第30章 角膜代謝性疾病 第31章 角膜遺傳性營養(yǎng)不良 第32章 角膜腫瘤  第33章 非機械性角膜外傷 第34章 機械性角膜外傷 第35章 角膜創(chuàng)傷的修復及其瘢痕的防治下篇 第36章 角膜病藥理學 第37章 角膜病常用藥物學 第38章 角膜病中藥學 第39章 角膜病外用藥 第40章 角膜病方劑學 第41章 角膜上皮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 第42章 羊膜移植在角膜病中的臨床應用 第43章 角膜移植的免疫學 第44章 角膜移植 第45章 角膜內皮細胞移植 第46章 穿透性人工角膜植入術 第47章 人工生物(組織工程)角膜 第48章 特殊形式的角膜、結膜移植 第49章 異種角膜移植的實驗研究 第50章 屈光性角膜手術 第51章 治療性角膜接觸鏡 第52章 中西醫(yī)角膜病學研究趨向   參考文獻 附錄 角膜常用正常值  中藥名首部索引 方劑名首部索引 西藥名首部索引 外用藥名首部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二)溫補派在一派火熱論觀點主導下,“溫補派”李東垣(約1180~1251年)不盲從,從實踐出發(fā)提倡內傷學說,治療上重視理脾胃,益元氣。眼科方面,《蘭室秘藏》中特別強調脾虛影響臟腑精氣不能上貫于目則目不明,治療以治本為要。提出了角膜病應重視脾胃的觀點,認為當角膜翳久陷不起,難以修復者,當從益氣升陽法,以升陽舉陷、抗邪外出、以利翳障平復,確系真知灼見。(三)養(yǎng)陰派朱丹溪(約1281~1358年)認為,相火為元氣之賊,陰虛則火動,治病重用滋陰降火之法。眼科方面,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眼黑睛有翳,皆用黃柏、知母”“眼睛痛知母黃柏泄腎火,當歸養(yǎng)陰水”,又謂“眼病所因,不過虛實二者而已,虛者眼目昏花,腎經真水之微也,實者眼目腫痛,肝經風熱之甚也,實者散其風熱,虛者滋其真陰,虛實相因,則散熱滋陰兼之,此內治之法也。”以上學說以局部結合整體為辨證施治原則,并各具獨特的學術見解,因此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角膜病學的病因病機理論和治療學上的內容。元末倪維德撰《原機啟微》,該書從病因病機立論,將眼病分為18大類,以《黃帝內經》等內容為指導,結合臨床經驗,注重整體觀念、辨證處方、內外兼施、攻補互用。隨證加減,頗具特色,亦為后世所推崇。其中“風熱不制之病”是專論角膜翳的,認為風熱是引起角膜翳的主要因素,其翳的表現(xiàn)可為云霧、如絲縷、如稱星、如螺蓋等,治之以祛風清熱為主,方以羌活勝風湯加減。若因脾胃受損、生發(fā)之氣不足,元氣下陷、清氣不升,以致角膜翳陷下者,主張升發(fā)清氣,用柴胡復生湯。在宋金元時代,由于官方首設眼科,從而使一部分醫(yī)家專門從事眼科臨床。因此,在這個時期,眼科學術思想空前活躍,臨床療效與學術水平有了提高,中國眼科從此走向獨立發(fā)展階段。角膜病學也得到了較大發(fā)展,體現(xiàn)在對角膜病的病因病機有了較深入的認識,并首次提出對角膜病進行系統(tǒng)檢查的方法,從而提高了角膜病的診斷水平,對角膜病的治療也有了更為完善的措施。

編輯推薦

《中西醫(yī)角膜病學》由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西醫(yī)角膜病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