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何芳川教授紀念文集》編寫組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 (2007-06出版) 作者:《何芳川教授紀念文集》編寫組 編
內(nèi)容概要
《何芳川教授紀念文集》主要寫了何芳川教授逝世后他的學(xué)生們對他的追悼與懷念?!逗畏即ń淌诩o念文集》在體例方面,參照同類文集的一般編輯原則,并特別考慮到周年祭紀念文集的通行編輯慣例,分為圖片頁、何芳川教授生平、悼念追憶詩文、挽聯(lián)挽詞輯錄、唁電唁函輯錄和附錄6個單元。
書籍目錄
何芳川教授生平/1何茲全先生挽詞(手跡)/5一 悼念、追憶詩文深切緬懷芳川同志 閔維方/9半生坎坷談笑去一流才氣筆端來 ——痛悼我的師長何芳川先生 吳志攀/11我對“雙打冠軍”搭檔的思念 岳素蘭/15懷念我的師長何芳川校長 郝平/21哭芳川! 齊世榮/27交上人生完整的答卷 張?zhí)N嶺/29芳川,沒有走 趙匡為/31憶何兄 舒運國/36難以忘懷的思念 朱耀廷/38哭芳川! 朱懋鐸/41附:朱懋鐸夫人李載琳函回憶何芳川先生 吳景平/43深情懷念何芳川先生 王玉德/47驚悉何芳川校長逝世(詩) 韓文驥/47灑向人間都是愛——憶何芳川老師點滴 梅雪芹/48憶芳川先生 侯建新/51遙祭何先生先生千古 王立新/55悼念何芳川老師 劉宏/56深切懷念何芳川老師 鮑昭大/57悼念何芳川老師 邵擁軍/59追憶何芳川老師 張佳坤/61別了,我的好老師 黃永文/63何老師作訪問學(xué)者那一年 程華/65稿約——何芳川師周年祭 楊華/67懷念“平民校長” 沈家凱/69沉痛哀悼敬愛的何芳川老師 廖理琳/7l你在哪里?(詩) 鄭培凱/72給芳川大哥的一封信 唐翠滇/73挽詩 植田渥雄/74敬愛的何校長,您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 北京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部全體同仁/75沉痛悼念何芳川校長 北京大學(xué)教育基金會/77敬愛的何校長,我們永遠懷念您! 北京大學(xué)對外漢語教育學(xué)院/79何芳川教授與北大校史館 馬建鈞、郭衛(wèi)東、周爽/81何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婦女中心沉痛悼念老主任何芳川教授魏國英/84致何校長 崔芳菊/86寸心匯百感萬語凝兩聯(lián) 程郁綴/88難以忘懷的朋友 吳同瑞/90一聲“再見”竟成永別!——沉痛悼念何芳川副校長 何淑云/93永遠的記憶 趙敬/95憶在北大五十年的師生情誼——悼芳川 陳炎/98懷念何芳川校長 傅增有/101憶學(xué)友芳川 李謀/107悼芳川(七絕 )顏芙、沈昆朋/110附:作者函悼芳川 梁英明/111回憶何芳川教授二三事 楊保筠/112深切悼念敬愛的何老師 李寒梅/115您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北大考古學(xué)科發(fā)展的歷史上——沉痛悼念何芳川教授逝世 李伯謙/116“我先撤了,我發(fā)著燒呢” 李淑霞/122永恒的四季一一深切悼念何芳川教授 胡堅/123哭何芳川教授(詩·聯(lián)) 盧永磷/128痛悼芳川,緬懷老友的激勵 謝龍/129沉痛悼念何芳川老師 王海明/131點滴紀念何芳川教授 丁偉忠/132永遠的師長 王勇/134悼念何芳川老師 李洪權(quán)/137七月五日八寶山別何校長歸來(詩) 李海軍/138悼芳川師(詩) 牛大勇/139何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王春梅/140深切的懷念 馬克垚、耿引曾/143憶何兄芳川 王天有/141回憶齊心合力研究非洲史的歲月 鄭家馨/149緬懷摯友——何芳川教授 梁志明/154嘔心瀝血鑄精品——《中外文化交流史》一書的籌劃與寫作 林被甸/158深深懷念摯友芳川兄 王曉秋163悼何芳川先生 房德鄰/166自有格局在胸——芳川兄的治學(xué)特色 宋成有/167高山流水巧相識——懷念副校長何芳川教授逝世一周年 許杜美/172懷念芳川大哥 錢乘旦/175屬“虎”又屬“兔”的何芳川 王紅生/180師情友誼點滴在心頭——懷念何芳川教授 董正華/183沒有來得及說出的謝謝 朱孝遠/189人格的豐碑一一深切懷念何芳川教授 王立新/191我跟何老師做博士后 臧運祜/193一支紅色圓珠筆 王利軍/198無盡的思念 梁文華/200追憶何先生 孫靖國/204先生雖逝,風(fēng)骨長存 鄒建業(yè)/205送何老師 趙自勇/207我的老師是天的順民 ???208緬懷恩師何芳川 楊光/214懷念我的老師何芳川教授 包茂宏/218師者如斯,逝者如斯;如親化雨,如坐春風(fēng)——紀念恩師何芳川先生 劉然玲/226心香一柱祭恩師 喬印偉/232老實做人踏實工作——我對老師的回報 張明亮/245仁者風(fēng)范——追憶恩師何芳川先生 高艷麗/251音容風(fēng)貌永留心間——追記何芳川老師 盧凱望/256憶我的恩師——何老師 吳春麗/258憶恩師何芳川先生 董仲瑜/260老師。您走好!——深切緬懷何芳川老師 姚運梅/263……二 挽詞、挽聯(lián)輯錄三 唁電、唁函輯錄四 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今年中秋節(jié),是何芳川副校長病逝后的第一個中秋佳節(jié)。10月1日。我與吳志攀常務(wù)副書記一起,到何校長家里看望了他的夫人陳老師。看到何校長生前那幾幀神采奕奕的照片,我從內(nèi)心涌起一股感傷之情。我仿佛感受到:何校長那顆對北大、對親朋好友、對未競事業(yè)充滿了無盡眷戀的心仍在跳動。痛失學(xué)長,哀思低徊,悠悠往事,歷歷在目。寫下這篇文字,引用何校長生前使用頻率較高的“雙打冠軍”一說,憶敘我們共事中的一些軼事。以追思他的談笑風(fēng)生、幽默快活和大家風(fēng)范?!半p打冠軍”現(xiàn)如今有許多職業(yè)。常常用“搭檔”來描述工作上并肩攜手的合作關(guān)系。無論什么職業(yè)都需要好的搭檔,好搭檔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讓工作中多一份輕松和勝算,讓彼此都有享受工作的愉悅。何校長在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班子中主管文科建設(shè)期間,我在黨委分管組織工作。在文科院系或機關(guān)領(lǐng)導(dǎo)班子換屆或干部調(diào)整時,時常需要我們不斷溝通磋商,于是我們成了工作上的搭檔。由于工作上的默契,也由于何校長知道我喜歡打乒乓球,所以他常常戲說:我和素蘭是“雙打冠軍”。每言及此話題時,我便會開心地補充強調(diào)一句:“是混合雙打冠軍?!焙涡iL從領(lǐng)導(dǎo)崗位上退下來以后,我們又友情“搭檔”了一把:那是2005年3月,我的一位最要好大學(xué)同學(xué)的女兒準備結(jié)婚,送什么禮品既珍貴又不落俗套呢?讓人頗費思量,躊躇難定。我突發(fā)奇想,如果將新婚夫婦的名字(楊巍、翁元元)嵌于其中,撰寫一首“新婚祝福詞”,豈不是既喜慶又蘊含心意,還不同流俗嗎?
后記
2006年6月29日.我們的老師、著名歷史學(xué)家何芳川教授遽然辭世,這是中國史學(xué)界、北京大學(xué)和歷史學(xué)系的重大損失,所有驚悉噩耗者與我們的心情一樣.為失去如此一位好領(lǐng)導(dǎo)、好老師、好同事、好朋友而感到巨大悲痛。何芳川教授逝世消息傳出后。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和亞太研究院收到了大量的唁電唁函、挽聯(lián)挽詞和悼念詩文。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曾將2006年7月5日何芳川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舉行之前所收到的上述資料,整理匯編成《沉痛悼念何芳川教授——唁電、唁函、悼文、挽詩、挽聯(lián)匯編》(下稱《匯編》),并于告別儀式當日在現(xiàn)場散發(fā)。《匯編》在第一時間如實反映了各界的對何芳川教授逝世哀悼、思念和緬懷之情,其所輯內(nèi)容,言語質(zhì)樸、情感真摯,閱讀者無不為之動容,許多同志并提出建議,希望能將這方面的文字內(nèi)容收集齊全,日后整理成書出版,以茲永久紀念。此建議與我們的設(shè)想不謀而合。何老師逝世,我們這些在不同時期先后師從或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弟子和同事,悲痛之情實難以言表。在治喪期那段哀傷、忙碌的日子里,我們便已商議和籌劃征集各方稿件,編輯出版《何芳川教授紀念文集》(下稱《紀念文集》)之事,藉表達對老師追憶和感念的同時,繼承他留給后輩在治學(xué)、育才等方面的寶貴精神遺產(chǎn)。我們將此設(shè)想向歷史學(xué)系和亞太研究院領(lǐng)導(dǎo)匯報后,立即得到熱情支持和鼓勵.遂于2006年8月間成立了由???、包茂宏、楊澤瑞、聞立欣、梁文華、彭湘蘭(按姓氏筆劃為序)組成的《紀念文集》編輯組,決定向各方征集紀念文章,并與已收到的追悼懷念文字資料分類、匯總,在《匯編》既有基礎(chǔ)上擴大規(guī)模、編輯成書,計劃于何芳川教授逝世周年之際正式出版。9月10日,編輯組發(fā)出征稿啟事。
編輯推薦
《何芳川教授紀念文集》是由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