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作者:馬清溫 頁數(shù):171
內容概要
科學技術水平是知識經濟時代評價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標準??萍妓礁邉t國力強盛,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信息、軍事諸方面均會占據(jù)優(yōu)勢;而科技水平低則國力弱,就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大舞臺上處于劣勢。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也強調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益激烈?!币虼?,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已為世界各國尋求高速發(fā)展時所共識。我國將“科教興國”作為國策也表明了政府對提高科技水平的決心。博士研究生朝氣蓬勃,正處于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最為活躍的黃金年齡,同時也是我國許多重要科研項目的中堅力量,他們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高校、一個科研院所乃至我國科研的整體水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每年一度的“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評選工作是對我國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集體檢閱,已被看做是博士研究生的最高榮譽,對激勵博士勇攀科技高峰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北京林業(yè)大學不僅積極參加“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的推薦工作,還以此為契機每年評選出三篇校級優(yōu)秀博士論文并設立專項基金全額資助論文以叢書形式出版,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對推動學??蒲兴降奶岣邔l(fā)揮重要作用。 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來看,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高質量地向社會輸送人才備受世人關注。提高培養(yǎng)質量的措施很多,但在培養(yǎng)中引入激勵機制,評選優(yōu)秀博士論文并資助出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博士生和導師可據(jù)此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確立自己的學術地位;也可激勵新入學的研究生盡早樹立目標,從而在培養(yǎng)的全過程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
作者簡介
馬清溫,男,1969年出生,博士,研究員。中國植物學會古植物分會副理事長,北京植物學會理事。目前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從事科研和科普教育工作。曾從事植物學,藥用植物學、普通生物學,以及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從事植物學和藥用植物學相關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大型科普展覽項目2項,發(fā)表論文30余篇。2001年和2003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三等獎各1次,2007年獲第九屆北京青年優(yōu)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書籍目錄
1 引言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2 角質層的獲取 2.3 角質層的顯微觀察 2.3.1 利用光學顯微技術觀察植物的角質層 2.3.2 利用電子顯微技術觀察植物的角質層 2.4 數(shù)據(jù)的獲取和統(tǒng)計方法3 杉科植物的表皮結構分析及比較 3.1 杉科現(xiàn)生植物的表皮結構 3.1.1 水杉的表皮結構 3.1.2 北美紅杉的表皮結構 3.1.3 水松的表皮結構 3.1.4 落羽杉屬植物的表皮結構 3.1.5 杉木屬的表皮結構 3.1.6 臺灣杉屬的表皮結構 3.1.7 柳杉屬的表皮結構 3.1.8 巨杉的表皮結構 3.1.9 密葉杉屬的表皮結構 3.2 杉科植物的枝葉特征和表皮結構分析 3.2.1 枝葉特征 3.2.2 葉表皮細胞 3.2.3 氣孔分布 3.2.4 氣孔方向和大小 3.2.5 A-型氣孔器 3.2.6 應用表皮結構鑒定化石植物應注意的問題 3.3 結論4 氣孔參數(shù)的穩(wěn)定性及其影響因素 4.1 植物的氣孔參數(shù)分析 4.1.1 水杉和北美紅杉的氣孔參數(shù) 4.1.2 水松的氣孔參數(shù) 4.1.3 落羽杉屬植物的氣孔參數(shù) 4.2 影響氣孔參數(shù)的因素 4.2.1 環(huán)境因素對氣孔參數(shù)的影響 4.2.2 植物本身影響氣孔參數(shù)的因素 4.3 結論5 利用杉科植物重建古環(huán)境 5.1 杉科現(xiàn)生植物的分布和生存環(huán)境 5.2 杉科植物的歷史地理分布 5.3 利用杉科植物重建古環(huán)境6 中國的紅杉屬和水松屬化石植物 6.1 紅杉屬化石植物在中國的發(fā)現(xiàn) 6.1.1 標本描述 6.1.2 比較與討論 6.1.3 化石標本產地的氣候分析 6.2 中國撫順始新世的水松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 6.2.1 標本描述 6.2.2 比較與討論 6.2.3 化石標本產地的氣候分析7 結論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2 材料與方法 2.2 角質層的獲取 現(xiàn)生植物的條形葉和披針形葉,葉尖向前,近軸面向上,用雙面刀片輕劃右側葉緣,便于分開和區(qū)分葉片的遠軸面和近軸面。將劃過的葉片置入水中浸泡軟化后放入冰醋酸(99%)和過氧化氫(大于30%)各半的混合液,60℃水浴至葉肉變白,清水漂洗至中性。部分葉片用三氧化鉻的水溶液處理至角質層與葉肉部分分離,清水漂洗至中性。用解剖針分開葉片遠軸面和近軸面的角質層,用小毛筆刷去葉肉及纖維,甘油封片或制成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的樣品?! ∨_灣杉、日本柳杉和柳杉等植物的條狀鉆形葉,葉片先端有時向近軸面彎曲,側面觀呈鐮刀狀。葉片橫切面呈四棱形,背腹面距離大于兩側間距。葉片置入水中浸泡軟化,經過離析處理后的葉片,從彎曲的葉片外側或內側展開葉片角質層比較容易,同時也容易獲取完整的大塊的葉片角質層。用解剖針分開葉片角質層,小毛筆刷去葉肉及纖維,甘油封片,從彎曲的葉片外側開始展開角質層,封片中部2個面為近軸面。兩側為遠軸的2個面。從彎曲的葉片內側刮開角質層,則封片中部為遠軸的2個面,兩側為近軸的2個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