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作者:馬柳穎 頁數:333
前言
在世界范圍內,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已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伴隨著我國社會的轉型,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也日顯突出。面對嚴峻的現實,在采取刑罰措施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趨勢上升的同時,更需要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和人權予以有效保護,從而在根本上尋求有效遏制犯罪發(fā)生的長效機制。長期以來,學界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作了很多探索,其中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成年人犯罪與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進一步分野,學界均已認識到,未成年人犯罪與成年人犯罪是有區(qū)別的,在刑事處遇上應該有差別。其二,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必須更加重視未成年犯罪人的社會回歸問題,因而,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處遇更應特別地強調人性化和人權保護?!段闯赡耆朔缸镄淌绿幱鲋贫妊芯俊芬粫纬芍埃髡咭炎⒁獾搅宋闯赡耆诵淌路▽W研究趨勢,并積極參與這些問題的研究,作了不少積極的探索,發(fā)表了一些前期成果。本書作者既是法學理論工作者,也是法律實務工作者,做過幾年基層法院的法官和十幾年的律師。她利用參與法律制度實踐的機會,廣泛地收集材料,對未成年人犯罪與刑事制度中的若干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從而形成了這樣一部觀點鮮明、新見迭出的佳作?! 段闯赡耆朔缸镄淌绿幱鲋贫妊芯俊返牡谝黄拔闯赡耆朔缸锵嚓P因素”,分析了家庭、教育、社會文化三個方面因素與未成年人犯罪的關系。
內容概要
20世紀以來,未成年人犯罪率普遍增長,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本書從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因素的分析入手,探討了家庭、教育、社會文化因素與未成年人犯罪的關系,進而闡釋了未成年人若干刑事實體制度和刑事司法處遇程序,尤其對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犯罪處罰措施、刑事司法處遇程序等若干前沿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對完善我國有關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x者對象:法學專業(yè)師生等。
作者簡介
馬柳穎,女,湖南衡陽人。畢業(yè)于湘潭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F為南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刑事法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湘華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湖南省衡陽市犯罪學會常務理事,衡陽市法律專業(yè)水平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學、證據法學、律師制度與實務,先后在《現代法學》《法學雜志》《求索》《社會科學輯刊》《時代法學》《法;臺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和摘錄。主持省級課題1項、廳級課題5項、其他課題6項。論文成果獲廳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因素 第一章 家庭因素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節(jié) 家庭結構與家庭功能 第二節(jié) 家庭監(jiān)護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三節(jié) 家庭教育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二章 教育因素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節(jié) 對教育及教育與未成年人犯罪的抽象性認知 第二節(jié) 教育與未成年人犯罪的現實原因分析 第三章 社會文化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節(jié) 社會道德現狀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二節(jié) 傳媒文化與未成年人犯罪 第三節(jié) 網絡與未成年人犯罪第二篇 未成年人若干刑事實體制度探討 第四章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制度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確立的政策理論依據 第三節(jié) 犯罪低齡化和刑事責任年齡制度改革探討 第四節(jié) 轉化型搶劫罪和綁架罪主體刑事責任年齡的合理界定 第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 第一節(jié) 前科消滅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我國的前科報告制度 第三節(jié)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構建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累犯制度改革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處罰措施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處罰措施概述 第二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主刑刑罰措施的改革 第三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附加刑刑罰措施改革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罰處罰的改革第三篇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處遇程序 第七章 未成年人刑事偵查程序探討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偵查程序概述 第二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偵查程序國際規(guī)約和域外立法 第三節(jié) 我國未成年人刑事偵查程序現狀分析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偵查程序建構初步設想 第八章 未成年人的刑事起訴程序探討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起訴程序概述 第二節(jié) 未成年人酌定不起訴制度 第三節(jié) 未成年暫緩起訴制度 第四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第九章 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制度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的內涵剖析 第二節(jié) 我國現行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制度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jié) 我國未成年人審判制度的完善與重構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其次,在其完整性上,家庭結構可分為常態(tài)家庭和異常態(tài)家庭。兩種狀態(tài)的家庭結構都可以從物理結構和心理結構兩個角度去劃分,比如說常態(tài)家庭又可以分解為物理結構上的常態(tài)和心理結構上的常態(tài)。物理結構上的常態(tài)家庭是指父、母、子女三全的家庭,這主要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結構中的完備性,每個角色的成員均不缺位。心理結構上的常態(tài)家庭是指家庭情感結構、家庭情感溝通不存在很多問題,家庭能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下持續(xù)它的生命。這兩種結構上的常態(tài)家庭,子女一般都能得到父母的愛、家庭生活比較溫暖并能獲得正常的家庭教育?! ‘惓B(tài)家庭的情況與常態(tài)家庭的情況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物理結構呈常態(tài)的家庭在心理結構上一般也呈常態(tài),物理結構異常的家庭在心理結構上通常也表現出非常態(tài),筆者將兩種層面上的異常態(tài)家庭放在一起敘述?! 〗涍^日常的社會觀察,異常態(tài)家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1)單親家庭,指的是因為父母離異或一方亡故或長期服刑只有一方與子女生活的家庭類型;(2)再婚家庭,指的是因父母離異或一方亡故后再婚且與孩子共同居住的家庭類型;(3)父母雙亡家庭,指的是因父母雙亡,而與祖父母或叔伯嬸嬸一起居住的家庭類型。對青少年犯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三種家庭。(4)留守家庭,是一種變相的非常態(tài)家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