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1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林非,魯迅 頁數(shù):39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精選魯迅作品,以小說、散文、雜文為類分成三編,便于讀者集中閱讀,而又能較全面了解魯迅作品風格。周海嬰先生做序。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 后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 發(fā)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 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 先后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 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 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 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 集續(xù)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 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 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和中國民權保 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tǒng)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chuàng)作了歷史 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 《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 《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 極培養(yǎng)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 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 《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fā) 舉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 重建的魯迅墓題字。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 記》〔二卷〕,《魯迅書信集》,并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后建立了魯迅博物館、 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shù)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 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后被改編成電影。
書籍目錄
序言記憶中的父親/周海嬰上編 狂人日記 孔乙已 風波 阿Q正傳 社戲 祝福 傷逝 離婚 鑄劍中編 復仇 頹敗線的顫動 立論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淡淡的血痕中 無常 瑣記 范愛農(nóng) 《野草》題辭下編 娜拉走后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戰(zhàn)士和蒼蠅 論睜了眼看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紀念劉和珍君 寫在《墳》后面 《阿Q正傳》的成因 無聲的中國 老調子已經(jīng)唱完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流氓的變遷 上海文藝之一瞥 ……
媒體關注與評論
父親對我的教育,就是母親在《魯迅先生與海嬰》一文講到的那樣,“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