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科姆

出版時間:2003-2-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詹姆斯?珀迪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譯林世界文學名著·現(xiàn)當代系列。 本收采用現(xiàn)實主義、夢幻、黑色幽默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有點類似怪誕的流浪漢小說。小說描寫一名十五歲的男孩馬爾科姆,坐在人間一家大酒店的長凳上,癡癡地等待他的父親到來。后來遇見一名占星師,指點他如何踏進人間社會,隨后結(jié)識了歌星、畫家、竊賊、殯儀館工作人員等各式人物,但都難以溝通。最終成了一名女歌星的第三任丈夫,又因酗酒、縱欲而早喪。小說借男子等待父親暗喻對未來的期待,其結(jié)果卻是一場夢魘,諷喻美國社會人性的扭曲,有一定的認識作用。

書籍目錄

從笑謔中見苦澀,于荒誕中見現(xiàn)實(代譯序)
1 長凳上的男孩
2 伊斯持?布朗
3 克米特和勞蕾恩
4 二次訪問
5 第三個地址
6 大亨來訪
7 “這兒沒我可做的事了”
8 吉拉德夫婦走訪克米特
9 第四個地址
10 一幅肖像開始繪制
11 吉拉德夫人對抗愛蘿莎
12 吉拉德夫人發(fā)表演講
13 愛蘿莎棄約
14 “給我留下吉拉德夫人這個稱號”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馬爾科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如果硬要給這本書在荒誕與真實中選一個標簽的話,那我只能選擇真實。
      雖然譯序里反復強調(diào)荒誕,但譯者卻沒有闡述其中內(nèi)在的邏輯真實,我想這大概是一種不得已的理性回避,而這種所謂的理性其實是因為種種感性經(jīng)驗的給譯者帶來的顯明的觀感。當然這就使譯者在解讀時,選擇了荒誕作為其標簽而沒有重視其潛藏的真實了。
      我在這里首先說明一下本書使用的手法,它選擇了大量的對話來串聯(lián)本書所有章節(jié),也選擇對話來交代故事。而對話本身會因為敘述與轉(zhuǎn)述的頻繁使用如枝蔓一般叢生,無法顯得緊湊與一脈,這種閱讀方式與傳統(tǒng)的小說閱讀大相徑庭,與劇本的方式更為接近,但既然是部小說,它就負載了遠比劇本可承擔的精神內(nèi)涵,這也構(gòu)成了這部書的獨特美感與一種新的閱讀體驗。
      上訴所講并沒能說明這種外在的荒誕與內(nèi)部真實的聯(lián)系,但只有先將它的敘述方法上的特點說出,才能給出我所謂真實的原因。因為整部書的情節(jié)始終是對話,那么它自然省去了對話以外的內(nèi)容,或說是在對話以外選擇了一言概之的方法交代。如果說《列寧格勒交響曲》用了不斷地漸強來顯出整部作品的氣概,那么這些漸強之間每個音符都不可缺失才連成了一種整體;而《馬爾科姆》只是從一部普通的敘事歌曲中截取了若干音符給人傾聽,而這些音符在表象中也就顯得無序化了。但這種無序化其實就充斥人的一生,所有孤單的事件,因為偶然的因素組合在了一起,才能構(gòu)成我們經(jīng)歷的種種苦樂酸甜。所以,當書中末尾,吉拉特夫人為馬爾科姆遺憾之時,暗示了這種循環(huán)與關(guān)聯(lián),也在影射書中人物的同時影射了我們自己的生命。
      那么,這些與所有負重隔絕所留下的輕逸,就像卡爾維諾所說的一樣,最終指向了真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