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張振犁 頁數(shù):395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原神話的發(fā)掘和研究工作,已經(jīng)走過30多個年頭了。大量珍寶般的中原民間口承神話的被發(fā)掘,引起了國內(nèi)外神話學界和文化界的關注。中原神話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績(雖然還是初步的收獲),隨著歷史(特別是民間文化史)的發(fā)展,曰益顯示出它的學術價值。從而逐漸受到中外學術界(特別是神話學界)的關注并得到認可。它已在學術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盡管有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共同研究,但總的看,它已受到應有的重視,學界達成了共識?! 』谝陨锨闆r和社會上的反饋,比較一致地希望得到中原神話研究的書籍,來作為學術研究和高校文科教學的教材和參考書??墒?,由于有些書出版時間距今已有20年了,有的也已有10年之久。因此,有的學校(如河南大學文學院)只好采用復印的辦法來解決急需學習教材或參考書的問題,這種狀況已六七年之久。這就是本書以特殊的方式出版面世的原因?! ”緯杖氲膬?nèi)容有三種: 一、《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 此書于1991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坊間很難再找到此書。它主要研究我國古代神話在民間流傳的特點和規(guī)律。它是中原神話研究和發(fā)表考察報告最早的學術專著?! 《?、中原神話探索 這一部分是從1997年至今10余年間為探討神話學及實際研究中存在的學術問題進行討論的論文。有的是學術界存在的老問題;有的是新出現(xiàn)的有爭議的問題;有的是對中原神話研究的來龍去脈的總結與回顧,等等。這些論文由于都是為適應各種需要(學術研討會等)而寫,針對性較強,經(jīng)歷時間也較久。因此,可以從中了解中原神話在研究過程中的感受和認識的變化。這對研究中原神話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反思,也是進行新的研究的準備。
內(nèi)容概要
中原是我國古典神話產(chǎn)生和流傳的典型地區(qū)之一。 許多活生生的珍貴資料的被發(fā)現(xiàn),不僅說明古典神話流變的課題有研究的必要,而且也有了逐步深入研討的可能。尤其像運用現(xiàn)代口頭保存的民間神話,去研究古典神話流變的情況和特點,對我國神話研究的科學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簡介
張振犁,南新密人,教授,中國民俗學會顧問,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師從鐘敬文先生,1955年研究生畢業(yè),任教于河南大學文學院。組織“中原神話調(diào)查組”,開展數(shù)十年的民間神話調(diào)研工作,從事民俗研究和教學,治學嚴謹,研究中原神話的起源和流傳尤其突出,終身筆耕不輟,在國內(nèi)外神話學界有廣泛影響,培養(yǎng)了一批知名學者。著有《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一等獎。主編《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東方文明的曙光》等。2007年榮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終身成就獎。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編 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 序一 序二 序三 導言 中原古典神話流變鳥瞰 一、我國“開辟創(chuàng)世”和“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神話的融合 二、古典神話中出現(xiàn)宗教化和非宗教化傾向-(或世俗化)并存的現(xiàn)象 三、我國著名古典神話的地方化 盤古神話新論 一、開辟神話的世界意義 二、盤古開辟神話在我國的保存和研究 三、中原盤古神話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 四、中原盤古神話的原人哲學觀 五、中原盤古神話的本體層次結構 六、結論 附:中原盤古世系圖 論女媧神話的地方化 一、引論 二、女媧的創(chuàng)世功業(yè) 三、女媧神話在我國的流傳 四、女媧神話在中原豫東的地方化 五、西華縣的“女媧故都” 六、女媧補天與洪水后兄妹婚的“湊合” 附:中原女媧神話流變圖 中原洪水神話管窺 一、洪水神話的世界性 二、我國洪水神話的保存和研究現(xiàn)狀 三、中原洪水神話實體的透視 四、中原洪水神話的文化“積淀” 五、結束語 黃帝神話的傳說和歷史化 一、引論 二、底定中原的涿鹿之戰(zhàn) 三、建都有熊 四、具茨山訪賢求道 五、“祭祀河洛”開國典之始 六、神岳中天王——黃帝神話道教化的面面觀 七、幾個理論問題 夸父神話探原 一、引言 二、夸父神話的原型 三、階級社會前夕夸父神話的變異 四、關于夸父之死 五、《靈寶夸父峪碑記》及關于夸父族習俗的辨析 六、結束語 華夏族系“盜火神話”試探 一、世界各民族火神神話產(chǎn)生的基礎與文化史價值 二、華夏族系“盜火神話”的發(fā)現(xiàn) 三、中原商丘“商伯盜火”神話與普羅米修斯盜火神話的比較 ……第二編 中原神話探索第三編 新密市“中國羲皇文化之鄉(xiāng)”剖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編 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 中原古典神話流變鳥瞰 中原是我國古典神話產(chǎn)生和流傳的典型地區(qū)之一。許多活生生的珍貴資料的被發(fā)現(xiàn),不僅說明古典神話流變的課題有研究的必要,而且也有了逐步深入研討的可能。尤其像運用現(xiàn)代口頭保存的民間神話,去研究古典神話流變的情況和特點,對我國神話研究的科學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都是十分重要的?! ∫弧⑽覈伴_辟創(chuàng)世"和“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神話的融合 神話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便是弄清楚它的發(fā)生、起源和形成的生活、心理的發(fā)展、變化的法則。神話本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除在文獻中固定下來的特殊情況外,在口頭相傳的狀態(tài)(或者叫“自然之潮流”)中,它從內(nèi)容到形式,必然是在逐漸流動、變化和發(fā)展的。而這種變化和發(fā)展,又是受一定的規(guī)律所制約的。因此,我們要提高這方面的研究水平,當前這些民間神話的被發(fā)現(xiàn),就給我們提供了比較有利的條件。例如,我國“盤古開辟創(chuàng)世”和“洪水遺民,再造人類”,這兩組在神話學中具有世界意義的、關于“末世和毀滅”神話,見于古代文獻的有三國時吳人徐整的《三五歷紀》、《五運歷年紀》,梁代任防的《述異記》和唐李冗的《獨異志》。可是,近兩三年來,隨著民間文學發(fā)掘、整理工作的逐漸深入,中原地區(qū)此類神話的異文也相繼問世了。這就使我們大大開闊了眼界,也提出了新的問題?! ?/pre>編輯推薦
《中原神話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吸收、借鑒眾多學術派別有益的養(yǎng)分。山花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30余年發(fā)掘和研究中原活神話碩果,典范的個案調(diào)查報告與研究,論證大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的成功范例,為新的研究奠定基礎,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