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傳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包冬冬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前言

  城市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最美妙、最高級、最復雜而又最深刻的產(chǎn)物。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幾萬甚至幾百萬人曾經(jīng)或正生活、工作在那里。城市更不是沒有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短暫生命,它如運動中的歷史車輪一樣,有來處,亦有去處,也如其他生命般在不斷的發(fā)展更新中成長與壯大?! ∮腥苏f,城市是復雜的生命體,決不能簡單地將之視為單個的博物館,但這決不意味著忽視城市的昨天。當我們在筆者的引領下回歸城市歷史之時,觸摸到的是真實的瞬間,或許也會體會到今日某些現(xiàn)象的前因后果。因此,回望過去是有價值的?! 』赝裁??上個世紀50年代梁思成曾說過:“構成整個北京的表面現(xiàn)象是它的許多不同的建筑物,那顯著而美麗的歷史文物……它們是個別的建筑類型,也是個別的藝術杰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這種類型、各個或各組建筑物的全部配合,它們與北京的全盤計劃的關系……”對保護與建設的關系,他說:“一面重文物及歷史傳統(tǒng),一面估計社會的發(fā)展方向”,要注意“對文物及社會新發(fā)展兩方面的顧全”。這些思想顯然不只是為北京量身打造的,中華大地上的諸多歷史文化名城,同樣也有著壯美的“位置部署”和整體文物環(huán)境。  欣賞城市的歷史,古建筑、紀念建筑物、民居、遺址遺跡以及反映城市發(fā)展階段的代表性建筑物、獨具歷史價值的風景名勝、較完整地承載某一歷史時期特色的地段與街區(qū)、體現(xiàn)歷史上城市規(guī)劃成就及反映城市發(fā)展歷史的規(guī)劃格局,以上種種,它們或已消失,或已飽經(jīng)滄桑、殘缺不全,又或沒有了任何蹤跡。如西安的大明宮,一部《大明宮詞》,將一段凄美的家族史、王朝史回旋激蕩于大明宮中,而今,這座西安市北郊的龍首原上的瑰寶也只留有遺跡一片了。盡管如此不幸,但它卻在消沉的廢墟上吟唱著隋唐盛世的贊歌,勾勒了由宮殿延展而成的城市的壯美與性格。再如葉圣陶先生所稱的“眼前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的蘇州,城中令文人雅士、退隱官僚、富商大賈流連忘返的拙政園、留園、五峰園,元末起義者張士誠與妃子聲色其中的錦春園,都依舊屹立在原址上,見證著昔日的浮靡與憤懣,更流暢地展現(xiàn)了作為一座江南城市的蘇州的歷史脈絡。再看當年“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城中鎮(zhèn)國寺東碑亭下,高大的青石碑上的清光緒三十年《補修鎮(zhèn)國寺并九問廟碑記》,陰陽兩面均密密麻麻地刻著功德主名號及975家捐銀商號。近千家商人的生活印記,幫助后人遙想城市當時的風貌,更可證明城市歷史中那段各色人物活躍的歲月,承接了城市的前世,亦開拓了城市的未來?! ∫蚨鳛楝F(xiàn)代人,不能因為實體的缺失或殘敗,而忘卻它們曾有的存在價值,反而應從城市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城市規(guī)劃等方面全方位、多層次出發(fā),將它們刻在城市厚重的歷史記錄中。  以上所列僅是書中涉及城市的極少部分,其他城市中還有以故宮為命名原點的北京、“東南文化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九州腹地”的洛陽、水做之城——廈門、時尚之都——香港、水性古鎮(zhèn)——鳳凰等等,帶你逐步領略華夏大地眾多名城的魅力。

內(nèi)容概要

筆者對《城傳》這本書的選題理解,是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座城市的歷史脈絡,強調(diào)城市歷史中的大變遷。筆者更是初次嘗試以多角度、多側面的寫作手法,效仿影視作品中長鏡頭、多場景切換的影視語言,力求為廣大讀者展現(xiàn)最深刻、最重要的城市演變過程。在統(tǒng)一和諧的華夏文明大背景下,向讀者介紹中華大地上各大城市在每個重要歷史階段的特點,以天下大同中的小不同,以種種變革中的與眾不同來區(qū)分城與城、古城與古城、小鎮(zhèn)與小鎮(zhèn)間的不同,并希望最終能實現(xiàn)將每座城市最經(jīng)典的“傳記”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目標。    筆者只選擇了中國眾多城市中的典型代表。為了能更全面地涉及到特色鮮明的城市,筆者又從六個角度出發(fā),各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歷史悠久的古老國都  北京——城里墻外看京師  西安——漢唐盛世演繹古都輝煌  南京——東南文化地 金陵帝王洲第二章  幾經(jīng)興廢的歷史名城  開封——飽經(jīng)滄桑 屹立巍然  洛陽——“天下之中”的魅力與慈悲  哈爾濱——興建之初 繁榮之始第三章  邊貿(mào)小城的風云變幻  平遙——山西小城的商業(yè)風云  敦煌——玉門關外 大漠明珠  包頭——土包上的經(jīng)商之道第四章  水韻江南的嫵媚柔婉  蘇州——東方水城的園林與絲綢之舞  揚州——美麗的城市閑適的人  紹興——東方威尼斯的酒與橋第五章  恬靜小城的民族傳奇  麗江——納西的城 納西的路  大理——南詔古國 風花雪月  鳳凰——安靜的古鎮(zhèn) 美麗的沱江第六章  海天之邊的城市魅力  廈門——城在海上,樂飄城中  上?!倌甑哪Φ桥c時尚  香港——漁村變天堂  秦皇島——始皇踏足 避暑佳境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蒯祥的設計和才藝深得永樂皇帝的贊賞,民間更流傳著許多關于蒯祥的高超技藝的傳說,“金剛腿”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傳說,緬甸國曾向明王朝進貢一根名貴巨木,永樂皇帝下令把它制作成大殿的門檻。當時有一個木匠不當心,把這木頭鋸短了一尺,這可是一個重大的事故。蒯祥得知后,稍加思索,便命那個木匠索性再鋸短一尺,大家十分驚疑。蒯祥在門檻的兩端雕刻了兩個龍頭,再在邊上各鑲上一顆珠子,把門檻安置其間,用活絡榫頭裝卸?;实蹎査麨楹芜@樣制作,蒯祥答道,因為看到皇上坐轎乘輦出入宮門,若將門檻固定,極為不便,所以特地安裝這個活動的門檻“金剛腿”,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此事轟動一時。蒯祥去世后,人們一直懷念著這位工匠出身的建筑大師,蒯祥在北京住處所在的那條巷也被命名為“蒯侍郎胡同”?! 〉牵陙砉蕦m博物院古建部高級工程師、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曾經(jīng)參加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只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蔡信。理由是永樂十五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guī)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guī)劃、設計和建造了?! ∶稍醭男呐K  爭論仍在繼續(xù),對于是誰設計建造了故宮至今尚無定論,但作為故宮——明時中國古代皇權從南方轉移到北方后的承載者,其問發(fā)出的任何聲音都能令外面的百姓動一動神經(jīng)。這里的磚瓦木石、這里的色彩、這里的空間布局,都昭示著中國人曾經(jīng)的文明意志和理念。于是,今日之故宮就成了明代北京的正中央,方方正正的宮殿,方方正正的北京城?! ∈菧试O計了方方正正的北京城呢?  在12世紀末13世紀初,中國北方活躍著一個游牧民族,唐朝時它被稱為“蒙兀室韋”,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強盛。至1206年,鐵木真正式建立蒙古政權,在斡難河上即位蒙古大汗,被各部尊為成吉思汗。此后,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貴族即向南方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蒙古軍隊第三次兵臨金中都城下,此時的金中都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金宣宗因害怕蒙古鐵騎,在百官極力勸阻下遷都汴京。在通州(今北京通州區(qū)),成吉思汗大軍收降了金右副元帥蒲察七斤,使中都陷于孤立境地。之前留守的丞相完顏丞暉急告南京,金宣宗派元帥右監(jiān)軍永錫、元帥左監(jiān)軍慶壽共率軍3.9萬人,每人攜帶3升米,增援中都。還令御史中丞李英率數(shù)萬“義軍”監(jiān)護糧運,但無奈隊伍行至途中,遭蒙古軍襲擊,糧食也被劫走。中都援絕糧盡,完顏承暉無法堅守,服毒自殺,中都落在了蒙古大軍手中。成吉思汗派來親信大肆搜刮,把大量的金銀財寶捆載而去。此時的蒙古軍沒有想到,這里將是未來王朝的心臟?! 《嗄甑膽?zhàn)爭給金中都帶來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破壞:雄偉豪華的宮闕為亂兵所焚,火月佘不絕,一片片瓦礫荒墟出現(xiàn)在城中;莊嚴富麗的寺廟也在殘破之余,變成了民舍,城郊更是田園荒蕪,蓬蒿叢生,村舍為墟。戰(zhàn)火下幸存的中都居民,在孤城久困之后,饑餓難耐,竟出現(xiàn)了人相食的慘劇。在投降蒙古的漢人將軍的請求下,蒙古統(tǒng)治者允許軍隊拿出糧食,以擺脫饑餓的威脅,才暫時緩解了這一危機場面?! ∵@時已改稱燕京的中都城,只不過是一座殘破的城池罷了。而此后又過了四十多年,情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時候成吉思汗已經(jīng)去世三十多年,他的孫子忽必烈繼承了汗位。中統(tǒng)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抱著消滅南宋、統(tǒng)一中國的勃勃雄心,從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今蒙古共和國哈爾和林一帶)來到燕京城??墒谴藭r城中的宮殿已成為一片廢墟,于是忽必烈決定在舊金中都城的東北郊外選擇新址,營建一座新都城。又以“元”為國號,并把新都城命名為大都。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大都城建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大都?! ∈氛f,忽必烈的政治設計師劉秉忠是一個出家還俗的儒者,為忽必烈設計了元大都。劉秉忠自幼學習很刻苦,“日誦數(shù)百言”。長大以后,先是在朝廷做個基層官員,后棄官投到全真教門下當?shù)朗?,后來又投在虛照大師門下為僧。在這十年之間,劉秉忠身歷官、道、佛三教之門,不僅“兼通儒釋”,對于《易經(jīng)》及宋代道學大家邵雍的《皇極經(jīng)世書》,更有較深的研究。其他如天文、地理、律歷、卜筮等各門學問,劉秉忠也都能博學而深究之。1242年,著名僧人海云禪師奉忽必烈之召,前往當時蒙古政權的統(tǒng)治中心和林,海云禪師邀請劉秉忠同行。這次的和林之行,便成了劉秉忠一生中重大的轉折點。劉秉忠到和林后,多次被忽必烈召見,談論天下大事。由于他學問淵博、見識深遠,深受忽必烈的賞識,被留在和林供職。

編輯推薦

  《城傳:中國名城的歷史側影》通過對城市中有意義的事或物以及人物的描寫,給讀者形象的描繪出城市的發(fā)展軌跡和城市發(fā)展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重大變化,呈現(xiàn)給讀者一本生動而活潑的城市傳記。讓讀者了解城市的過去,感悟城市一路走來的潮起潮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城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很棒,就是書的手感不好。
  •   內(nèi)容不錯,有故事,圖片是黑白的,還可以。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