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蔡駿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冬至前夜,“我”接到了朋友求救的E-mail,當“我”趕到朋友處的時候,朋友已經(jīng)跳樓身亡了。接著,不斷有人神秘地自殺,所有的遇難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經(jīng)常登陸一家叫“古墓幽魂”的個人網(wǎng)站。當你進入“古墓幽魂”的那一刻起,就再也無法自拔了,死亡的陰影將隨時隨地的籠罩著你。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源于一百多年前發(fā)生在紫禁城里的愛情悲劇。所有這些謎,直到最后一頁才能真相大白,然而,噩夢才剛剛開始……
作者簡介
蔡駿,生于上海,摩羯座。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已在海內(nèi)外出版《地獄的第19層》、《荒村公寓》、《旋轉(zhuǎn)門》、《蝴蝶公墓》、《天機(四季)》等長篇小說十三部。并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如《第十九層空間》、《荒村客?!?、《魂斷樓蘭》。截至2008年12月,蔡駿作品在中國大陸累計發(fā)行達350萬冊,連續(xù)四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的暢銷紀錄。
書籍目錄
病毒蘆葦蕩殉天寶大球場的陷落卷簾人食草狼綁架十個月亮兩個夢蔡駿詩歌精選總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冬至前夜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開始歡度他們的圣誕節(jié),而東方人的節(jié)日則是冬至。當然,嚴格地說,冬至算不得節(jié)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間的,而是另一個世界的,也就是中國人所謂鬼魂的節(jié)日。但相對于圣誕節(jié),西方人也許更喜歡圣誕夜,并冠之以種種美麗的稱謂,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過冬至前夜是比較晦氣的,尤其是對于偏好于傳統(tǒng)的老人們而言。從科學(xué)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實的漫漫長夜,天黑得特別早,也特別冷,太陽總是若有若無地掙扎著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懼癥一般急急地躲到地平線以下去。才下午6點,天空已是一片漆黑,幾乎連月亮都找不到了,我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烏黑的天空,心中忽然有了種奇怪的感覺。我匆忙地拉上窗簾,打開電腦,開始上網(wǎng),今天的網(wǎng)上沒什么特別的消息,我和我的一個朋友聊了一會兒,就下了線。我開始寫一篇新的小說,剛寫了個開頭,原本想好的靈感卻突然枯竭了,再也記不起來,我總覺得今天不對勁兒,于是打開了郵件箱收郵件,總共只有一封新E-mail,發(fā)件人是林樹,我的一個老同學(xué)兼好朋友。內(nèi)容很短——我的朋友當你收到我的這封信以后,立刻就到我家里來一次,馬上就來,一分鐘也不要遲疑,好嗎?我現(xiàn)在來不及了,快,你一定要來。林樹他什么意思?讓我晚上到他那里去,這么冷的天,這么遠的路,他那兒離我家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呢,這不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發(fā)出的時間,距現(xiàn)在只有半個小時。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深夜11點了,難道真有這么重要的事?會不會開我玩笑?不過林樹不是這種人,他這種比較嚴肅的人是不太會跟別人開玩笑的,也許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我在房間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還是決定去一次。出了門,發(fā)現(xiàn)地上有好幾圈黃色的灰燼,不知是誰家燒過的錫箔,我特意繞道而行。走到馬路上,才發(fā)覺天氣要比我想象的還要冷,風不知從什么地方竄出來在半空中打著唿哨。商店都關(guān)門了,開著的便利店也是了無生氣的樣子,人行道上幾乎沒有一個行人,就連馬路上的汽車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車等了很久,清楚地數(shù)著在空曠的黑夜里回響的自己的腳步聲。終于叫到了一輛出租車。
后記
你是燈想你時你就是那盞我額前的日光燈你的光亮是從巴山夜雨時那西窗的燭火中瀉出的或是從那夢中醒來的詩人所牽腸掛肚的短松岡上一輪十年生死后的明月里化成于是光線竟成了一片片桑葉而我化作了秋蠶細細咀嚼著你的芬芳吐絲作繭自縛化蛹囚禁于自己的天牢里直到你的微笑從燈光中溢出我已是破繭而出的蛾子了舞動著雙翅急切地一頭撞在燈上再慢慢地死去想你時你是燈這首小詩,由藍色的圓珠筆寫成,躺在一個黑封面的記事本里。這頁紙如今早已泛黃,底下記錄著寫詩的時間:1的7年10月24日——那一年,我十九歲。1990年7月,當我剛讀完小學(xué)五年級,擁有了一個厚厚的寶藍色封面的記事本。我在第一頁寫下兩行字“當初升的太陽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使夏日晨曦中的一切都變得生機勃勃?!薄@篇短文的題目叫《上海的早晨》。記事本里的第二篇文章是一個短篇小說,題目叫《一生何求》(大概是當年一度喜歡陳百強的關(guān)系吧),內(nèi)容卻是越南戰(zhàn)爭中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落款時間是1992年1月。在我十六歲中考之后,記事本里的文章就越來越多。雖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但若沒有那時心底的憂愁,便不會有那么多文章留在記事本里,也不會有1995年8月寫下的第一首詩——以后大約三年多的時間里,我總共寫了數(shù)百首新詩,但這期間能夠發(fā)表的,總共也不過三四首而已。1996年,寶藍色的記事本就被我寫完了。我換了一個黑封面的本子,寫的幾乎全部都是新詩,大約用三年的時間寫完,如今與寶藍色的本子一起被我收藏在書櫥中。你們開頭看到的這首小詩,被我收入在這套文集的《病毒》之中,作為“蔡駿詩歌精選集”的第一首,也是整套文集所收入的創(chuàng)作時間最早的一篇作品。很抱歉,我僅僅選擇了二十余首新詩。絕大部分在我二十歲左右完成,最早的寫于1997年,最晚的作于2008年1月——那是我在印度北方旅行時,用手機短信的形式寫的。1999年以后,我?guī)缀醪辉賹懺娏?,因為我發(fā)覺腦子里有越來越多的畫面,這些畫面如此跌宕起伏豐富多彩,以至于無法再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比如《食草狼》最早的構(gòu)思是一首敘事長詩,但最后放棄詩歌而改寫成了小說。
編輯推薦
《病毒》:蔡駿文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