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姜清波 頁數(shù):257 字數(shù):3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19世紀,整個世界接受了一種社會模式,那就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世界模式,因為所有社會都處在深深的危機之中。當然,我們可以從國外學習某些獨特的技術,但就總的社會模式而論,卻沒有一個可鑒用。或許,我們應該記住毛主席的勸告:我們能從反面經(jīng)驗中學到某些東西。的確,全世界有許多值得我們觀察、考慮并可以從中得益的反面經(jīng)驗。每塊大陸、每個地區(qū)的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問題,他們有責任拿出自己獨特的解決辦法?!祟惖那巴救Q于人們的覺悟程度……——[美]斯塔夫里阿諾斯本書是在筆者的博士畢業(yè)論文基礎上修改整理而成的。之所以選擇對歷史人物進行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法國第二代年鑒學派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Braudel,1902-1985)的研究風格引領了很多西方學者去追隨。②一提及年鑒學派及新史學,人們很容易會想到長時段、結構分析、包羅萬象的總體史研究。這種歷史觀在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物質(zhì)文明、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③中得到了充分的闡釋。資本主義興起的歷史在他的研究方法之下綜合地展現(xiàn)出來,這是布羅代爾的成功之處。
內(nèi)容概要
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在唐代被稱為“三韓”。目前學界對于入唐三韓人的研究多著眼于唐朝和新羅的文化交流方面,所以,對入唐三韓人進行系統(tǒng)探討,從新視角審視唐與三韓的關系,是本文的出發(fā)點。在學界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筆者充分利用正史記載,并結合石志資料、野史、筆記小說、各種文集和雜記等等進行論述。在論述過程中,側重對“人”的相關情況(生平、出身、家庭情況、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生活追求)的探討。
作者簡介
姜清波(1973),男,山東海陽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工作于暨南大學華人留學文化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外關系史研究。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三韓人的入唐概況 第一節(jié) 高麗人入唐概況 一、唐朝之前中原與高麗之間的人口流動情況 二、高麗人大規(guī)模遷入唐朝內(nèi)地 第二節(jié) 百濟人入唐概況 一、唐以前中原和百濟之間的人口流動情況 二、百濟人大規(guī)模遷入唐朝內(nèi)地 第三節(jié) 新羅人入唐概況 一、唐以前新羅和中國之間的人口流動情況 二、唐代新羅人進入中國概況 第二章 入唐三韓使者考論 第一節(jié) 入唐高麗使者考論 一、高麗遣使入唐概況 二、對高麗遣使入唐的三階段分析 三、乾封三年之后的高麗國存在狀況探析 第二節(jié) 入唐百濟使者情況考論 一、百濟遣使入唐概況 二、百濟王室成員充任入唐使者的原因 第三節(jié) 入唐新羅使者情況述論 一、新羅遣使入唐概況 二、新羅入唐使者的作用 第四節(jié) 新羅對唐納質(zhì)宿衛(wèi)述論 一、新羅納質(zhì)宿衛(wèi)的初因 二、新羅入唐宿衛(wèi)者的職能演變 三、新羅遣質(zhì)宿衛(wèi)的過程和宿衛(wèi)學生概況 四、新羅宿衛(wèi)者的在唐期限 五、新羅宿衛(wèi)者的作用 六、總結 第三章 入唐的原百濟、高麗王室以及權臣事跡考論 第一節(jié) 唐朝對原百濟王室、高麗王室及權臣的安置 一、唐對百濟王室的安置措施探析 二、唐對高麗王室及權臣泉氏家族安置措施探析 第二節(jié) 高麗王室后裔和百濟王室后裔在唐(武周)朝事跡述論 一、高麗王室后裔事跡考論 二、百濟王室后裔事跡考論 第三節(jié) 高麗權臣泉氏家族成員在唐(武周)的不同命運 一、泉男生墓志略考 二、泉男產(chǎn)與泉獻誠在唐事跡比較考略 三、對武則天評價問題的管見 第四章 兩《唐書》列傳記載的三韓籍蕃將事跡叢考 第一節(jié) 兩《唐書》立傳記載的高麗人仕唐事跡評述 一、高仙芝事跡考略 二、王思禮仕唐事跡評述 三、割據(jù)的李正己家族 第二節(jié) 史書中列傳記載的百濟人事跡述略 一、兩《唐書·黑齒常之傳》及學界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概述 二、黑齒俊事跡略考 三、對黑齒常之冤獄昭雪之事的分析 四、黑齒家族其他成員事跡考述 第五章 未被史書列傳記載的三韓籍蕃將事跡叢考 第一節(jié) 散見于史籍記載的仕唐唐三韓人 一、有關高延壽、高惠真的幾個問題 二、高文簡、高拱毅降唐及降唐原因 三、沙吒忠義的族出及事跡考——兼及沙吒相如的仕唐事跡 四、似先義逸事跡略論 第二節(jié) 志石資料和筆記小說中所見的三韓人事跡考 一、高性文家族的事跡考 二、高玄事跡考 三、高足酉事跡考 四、沙咤(吒)利的仕唐事跡述論 五、難元慶事跡概述 六、李元佐事跡 七、張詠、金清事跡 第六章 參與發(fā)動或平定唐朝宮廷政變的三韓人 第一節(jié) 唐中宗時期參與(平定)宮廷政變的三韓人 第二節(jié) 參與唐玄宗宮廷政變的三韓人 一、王毛仲的仕唐事跡 二、李仁德的仕唐事跡 三、王景曜(耀)的仕唐事跡 四、小結 第七章 唐朝商業(yè)領域內(nèi)的三韓人 第一節(jié) 三韓使者在民族、國家交往中的商人成分 第二節(jié) 三韓商人階層在唐朝的活動 第三節(jié) 唐朝境內(nèi)與新羅商人有關的物產(chǎn)、地名及事跡 第八章 入唐的三韓僧人 第一節(jié) 卷入政治事務的三韓僧人 第二節(jié) 與三韓僧侶有關的唐朝地名 第三節(jié) 入唐三韓僧侶的漢語水平考辨 第四節(jié) 三韓僧侶在唐的其它事跡 第九章 唐朝的三韓籍奴婢——兼論唐代的新羅奴與昆侖奴的比較(附:試論唐代的押新羅、渤海兩蕃使) 第一節(jié) 由戰(zhàn)俘而被變?yōu)樘瞥镜娜n人略論 第二節(jié) 試論被劫掠販賣以及因災荒而入唐為奴的三韓人 第三節(jié) 入唐的新羅奴與昆侖奴比較探析 總結 附錄:試論唐代的押新羅、渤海兩蕃使 參考文獻 附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從唐太宗時代開始,直到唐末,這種宿衛(wèi)方式一直存在。由于是基于身份地位的派遣,這些宿衛(wèi)質(zhì)子大多由新羅王室子弟擔任,所以這些高品出身的質(zhì)子相對于“相望于路”的人唐留學生來說,數(shù)量不多。本書后文對此將有詳述。高麗、百濟滅亡后,新羅在擴張過程中支持原高麗舊民反抗唐朝,至少有兩千名新羅士兵被俘。根據(jù)中國方面史書對唐在與高麗、百濟戰(zhàn)爭之間處置俘虜?shù)挠浭?,每當唐朝把?zhàn)俘赦免或放歸本國時,史書就大書特書,以突出宗主國在討逆戰(zhàn)爭中的高姿態(tài)。但這些新羅被俘者在史書中沒有只言片語交代其下落,說明他們很可能被遷入唐內(nèi)地了。遣送留學生人唐學習,也是新羅人人唐的途徑之一。唐代中后期,新羅入唐學生的身份,由王室貴臣子弟壟斷擴展到向全社會的好學者開放,新羅著名文人崔致遠就是放松限制之后的留唐學生。唐后期,新羅學生留學中國竟然也被稱為宿衛(wèi),而且有時候?qū)W成歸國的人士一次就達一兩百人,反映了宿衛(wèi)在羅唐之間其實成了一個形式上的外殼,當然也側面反映出宿衛(wèi)在新羅人看來與其說是一種義務,不如說是一種榮譽。留學生可以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考中的也可以做官。在唐朝的中央朝廷內(nèi)和地方政府內(nèi),都有新羅人為官的史料記錄。這可能是很多現(xiàn)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因此應該給予研究關注。嚴耕望先生認為,從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到五代中葉的三百年間,新羅所派遣的留唐學生在兩千人以上。而馬馳師的《羈旅長安的新羅人》也認為人唐的新羅學生大大超過三千人。留學僧是入唐新羅人的又一來源階層。新羅的僧侶為求法而人唐巡禮,甚至轉(zhuǎn)而入天竺禮佛取經(jīng),他們的行為給唐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新羅的商人們更是利用了接近大唐帝國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或入唐朝內(nèi)地經(jīng)商,或長途販運,在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中國之間構織了一張海上商業(yè)網(wǎng)。另外,還有新羅人因為國內(nèi)災荒和饑饉,或被海盜掠賣入唐,或逃荒到中國,有的人被迫典身為奴,以求食謀生。綜合上述高麗、百濟、新羅人人唐的特點,可以明確他們有以下不同之處:第一,人唐方式不同。
后記
本書是在筆者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成的,博士論文又從碩士論文拓展而來。雖然筆者在寫作時注意論從史出,但畢竟功底淺陋,書中難免有謬誤之處。真誠期待專家學者不吝賜教,這會使筆者的學業(yè)得以再進步。筆者的博士導師紀宗安教授悉心指導了本書從大綱擬定到最后定稿的過程,特別在資料搜集和引見有關專家學者觀點方面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開闊了眼界。2002年的冬天,筆者的碩士導師馬馳教授拿出他一個月的退休金,托人從西安帶給當時還在暨大攻讀博士學位的筆者和同樣經(jīng)濟不寬裕的一位師兄,這種激勵至今銘記心問。兩位導師的為人和治學給筆者的影響是恒久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吳玉貴研究員、陜西師范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的拜根興教授、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的李云泉教授、青海師范大學歷史系的杜常順教授、沈陽東亞研究中心的孫進己研究員和孫泓研究員、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薛平拴教授、暨南大學的劉永連副教授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提供了各種幫助和便利,謹向上述尊敬的師友致謝!暨南大學出版社陳濤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議和意見,本書還得到暨南大學華人華僑研究院第三批“2ll工程”資助項目,在此一并感謝!
編輯推薦
《入唐三韓人研究》:暨南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華僑華人與中外關系項目資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