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

出版時間:2010-10-25  出版社: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美崎榮一郎  頁數(shù):224  譯者:黃瓊仙,陳惠莉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成功的人是把失敗經(jīng)驗寫在筆記本,然後重新出發(fā);  成長的人是積極改變工作習慣,善用筆記本樂趣無窮;  成就夢想的人是不怕競爭,勇於實踐學習進度?! 〕晒φ吆推胀ㄈ俗畲蟮牟顒e在於「筆記的使用方式」!  奧運選手有成績可循,才可以一再破紀錄!  超級營業(yè)員勤做筆記,業(yè)績急起直追!  暢銷作家靠筆記本記錄靈感,基測滿分掌握筆記重點登上第一志願……  《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獨創(chuàng)金三角筆記術,你一開始做筆記,就分出勝負!  金三角→記事筆記本+母艦筆記本+行程筆記本,三種筆記術緊密結(jié)合。  顛覆習慣→隨時記、隨時撕、隨時就要忘,不會增加腦容量的負擔,為下一步衝刺?! 〗^佳搭配→善用便利貼、不同顏色的筆跡,掌握效率!  事半功倍→獨家提供30種好用文具清單,都是作者長期實踐的最優(yōu)推薦?! 」P記本不再只是筆記本,是改變?nèi)松鯔C的關鍵!  你上Google搜尋,只能搜尋別人的經(jīng)驗,  唯有自己的筆記本,才是經(jīng)驗累積的獨家財富,  不論成功或失敗,全部記下來,你會有意想不到的人生禮物!

作者簡介

  美崎榮一郎  1971年於日本橫濱出生,在大阪長大?! 〈筅娓⒋髮W研究所工學研究科畢業(yè)後,一直任職於花王株式會社。設計商品領域相當廣泛,從Attack、New Beads、Wide Haiter等的日用品系列到化妝品牌Raycious、Fine Fit皆有涉獵,以產(chǎn)品負責人之姿開發(fā)自家公司產(chǎn)品,也積極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fā)商品。與Nikon共同開發(fā)的多視角影像解析系列,電視臺或新聞媒體皆爭相報導。在私人活動方面,為其他公司社會人士主辦多場讀書會與交流會,NHK等的多家電視臺、雜誌、書籍皆有報導。舉辦築地早餐會、山手會、misaki2.net.cafe等活動,每個月召集超過150名的社會人士參與,彼此交換工作業(yè)務以外的資訊,目前已募集了超過1000名與工作無關的社會人士,而且還組成了聯(lián)繫網(wǎng)路。因為在各行各業(yè)都擁有廣大人脈,被大家稱呼為「超級上班族」。作者認為讓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於工作的記錄方法,也就是筆記本使用方法。嘗試過1101手帳、能率手帳、Zaurus軟體、PALM軟體、Google Calander、100日圓筆記本整理術等多種方法,並且予以改良,以工作為實驗範例,耐心地奉行這個方法至今?;钣锰摂M與數(shù)位結(jié)合的筆記術部但成為他行動力的泉源,更是他成功的源頭,堪稱活躍世界的最佳社會人。

書籍目錄

序 Chapter 01 如何將筆記本運用於工作上? Chapter 02 工作用筆記本的挑選方法.使用方法 Chapter 03 以筆記本為工具的工作術 Chapter 04 以筆記本為工具的時間管理術 Chapter 05 自我投資的筆記術 Chapter 06 數(shù)位筆記術 Chapter 07 使用於工作筆記本的推薦文具 後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0條)

 
 

  •     1.要買三個筆記本;
      一個是便簽本或者A7穿孔式筆記本,作為記事筆記本。
      一個是campus筆記本,A5大小,作為航母筆記本。
      一個是日程筆記本
      要買筆??梢圆迦氲酱┛坠P記本里的筆、可擦寫的圓珠筆
      隨身攜帶筆記本和筆
      2.記事筆記、拍照筆記、電話留言筆記
      航母筆記本每一頁分三個模塊記錄:筆記記錄、關鍵詞、概要三欄
      3.會議筆記:記錄3W(who,when,what)
      4.工作筆記:針對工作中的每一個項目做筆記。把任務記錄或點子等記錄在記事筆記本上面,然后把記事筆記本信息整理到航母筆記本里。每一個項目一頁紙。項目的計劃、實踐、總結(jié)等都記在一頁紙上面
      5..航母筆記本的內(nèi)容需要整理到電腦中形成初稿
      6.學習筆記,學習筆記和工作筆記是一個本子,工作筆記從前往后記,學習筆記從后往前記。
      7.研討筆記:一定要記點東西回去,不一定需要記錄很多
      8.A書評:看完一本書,要記錄行動。這類書評稱為Action書評
      9.電話留言筆記:在筆記本一頁的標題貼上留言電話。在這一頁上記錄打電話后需要完成事項j及時間
  •     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個人性,書中所描述的筆記方法是作者個人用得很順手的方法,未必適合每一個人。不過我們讀書或者學習,很多時候并不是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作者的一種勤奮努力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從作者的為人處世中流露出的某種思維方式。用記事本做筆記,其實就是一種利用工具來幫助管理自我的思維方式。極具作者個人性的方法未必適合我們每一個人,但是我們可以借此思考,我們?nèi)绾螌ふ液屠脤ψ约河行У淖晕夜芾砉ぞ?。作者需要三個筆記本,而我們可能只需要一個或者根本不需要,我們做事都是要達到一個目標或者說目的,自己用著順手的、合目的性的工具才是最好的。
  •     重點突出+1排版清晰+1,總分2分,沒多大意思(對于我),適合筆記入門級讀物,我還是比較喜歡evernote配合閃記來管理我的日常生活。不過書中的一個理念還是值得學習的:學生是為了記憶所學而做筆記,而職場人士是為了“遺忘”而做筆記,先記錄下拉以備未來不時之需。書中用不少插圖,還是蠻上心的,不過內(nèi)容不行。
  •     最近想系統(tǒng)學習時間管理,而筆記正是實現(xiàn)時間管理的重要載體。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
      
      這本書主要介紹紙質(zhì)筆記。由記事筆記本、日程筆記本和航母筆記本3個筆記本涵蓋工作、時間管理、自我投資的三方面。
      
      記事筆記本隨身攜帶,記錄日程生活,靈感創(chuàng)意;日程筆記本記錄工作日程和生活日程;航母筆記本是中心,除了集成前兩個筆記本的重要記事和詳細日程外,還是工作會議、學習培訓、項目計劃等等資料的集中地。
      文中的筆記理念蠻好的。教會了如何記錄會議、培訓講座,安排項目進程,展開考證準備等,參加研討會等。日本人的精細一覽無余,不得不讓人感嘆。
      
      在數(shù)位筆記時代,紙質(zhì)筆記的缺點毫無疑問:隨身攜帶麻煩,無法靈活編輯,更難以快速、智能搜索等。但紙質(zhì)筆記大家都會,作者無需在筆記“招式”上過多解釋,更能專注在如何記筆記的理念“內(nèi)功”上。
      
      于是知道了記錄會議的事項,不僅是3w(when,who,what),更講了作為主持會議者或參加會議者應該注意的事項;
      
      培訓講座不是機械的抄錄所講,可根據(jù)科內(nèi)爾筆記法,記錄講座內(nèi)容、列出疑問點、概括概要。
      
      更重要的是安排項目進度和展開考證學習,可事先列出各類分項,并估計總體時間和各分項時間,再按工作時間分配到日程記錄表上,注意預留緩沖時間,最后按日程記錄表執(zhí)行。
      
      還有研討會的提問、搭訕、人脈建立等......
      
      這些理論是不管采用哪種記錄方法都需要了解的。所以,學習記筆記,還是應該看看此書。然后再去研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     這本書中提到了一種新的做書評的方法,作者稱之為A書評,也就是看完書之后寫出一系列要采取的行動。這樣做能夠加快知識到行動的轉(zhuǎn)化過程。
      按照A書評的思路,看完這本《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之后,我們應該采取的行動如下。
      1,準備一個記事筆記本。
      記事筆記本要選擇便于攜帶,便于撕下來的類型。這個筆記本用來記錄當前要做的一些事情,記錄生活中冒出來的各種靈感,to-do-list也應該記在這個本子上。
      2,準備一個航母筆記本。
      稱之為航母,是因為這是最核心的筆記本。這個筆記本最好選擇一些厚點的、大點的類型,我覺得活頁筆記本最合適,方便把資料打孔直接放到筆記本上,還能方便復印。
      這個筆記本用來記錄各個事件以及相應的策略和結(jié)果,比如公司某一個活動的策劃、預想效果和實際結(jié)果,比如考會計證的計劃等等。一些來自記事筆記本的靈感也可以貼到這個筆記本上來進行擴充。
      3,日程筆記本
      在航母筆記本上做好活動安排之后就要把具體的日程寫到日程筆記本,其他的一些日程安排也要寫道這個筆記本。
      但是,我覺得這個筆記本用電子日歷會更靈活些,用紙質(zhì)的筆記本改動起來太麻煩,而且電子日歷有提醒功能。
      4,靈感筆記本
      把記事筆記本上記錄的,但是暫時還用不到的點子記錄在這個小本本上,如果以后對某個點子有能實施的計劃在記到航母筆記本上。
      
      ---------------------------------------
      本書提到的一些技巧:
      技巧1:一頁只記錄一個主題,或者一跨頁只記錄一個主題,主要方便日后擴充。
      技巧2:
      航母筆記本右側(cè)貼上日期便利貼,起提醒作用;下面是書簽便利貼;上面是常用資料的檢索便利貼。
      技巧3:
      PDCA,做一件事情的順序是計劃-執(zhí)行-檢查-改善。
      技巧4:記錄會議的技巧
      在航母筆記本上,先寫上會議名稱和這個會議要決定什么。
      可以用圖畫的方式畫出會議的出席者并記錄每個人的發(fā)言內(nèi)容。
      然后記錄會議決定了什么(3w法則,who what when)
      科內(nèi)爾會議記錄法:
      將筆記本的一頁分為三個部分,中間大區(qū)域、左\右邊欄、下部區(qū)域。
      中間區(qū)域用來記錄會議內(nèi)容
      左\右邊欄用來記錄疑問事項、關鍵詞、點子
      下面區(qū)域用來記錄會議要點。(該頁的內(nèi)容總結(jié))
      技巧5:名片管理
      把名片放到名片夾之前先復印,貼到航母筆記本上的相應事件區(qū)域。這樣做會便于回想。
      技巧6:筆記本的電子化
      作者說可以把筆記本一頁一頁的掃描,圖片保存,文件夾用時間命名,文件夾中放個文本文件寫上這個筆記本中的關鍵事件,便于搜索。
      名片也可以這樣電子化管理。
      不弄成pdf是因為圖片更便于手機等設備的查看。
      
  •     Chapter 1
       工作中,工作筆記是為了“遺忘”而準備的。
       準備三種筆記本:①記事筆記本②航母筆記本③日程筆記本
       堅持用記事筆記本準確地記錄信息和記錄靈感,再將記錄信息的紙張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充實航母筆記本后,再用日程筆記本隨時提醒自己工作進度,最后用電腦整理成文檔,打印出來。
      
      Chapter 2
       航母筆記本是三個筆記中的絕對主角。
       在做筆記時,一個主題用一頁紙或者是一個跨頁。
       即使主題內(nèi)容寫不滿,在開始記錄下一條內(nèi)容時,也一定要換頁記錄。
       筆記要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時間整合。
       工作最重要的是效率,把現(xiàn)成的資料原封不動的貼在筆記本上,是一個好方法。方格紙在黏貼資料時特別好用。
       航母筆記本和便利貼搭配使用:
       A日期便利貼——提醒截止日期;
       B檢索便利貼——方便查找,粘貼在筆記本頁面靠上的位置;
       C書簽便利貼——粘貼在筆記本頁面靠下的位置。
      
      Chapter 3
       PDCA流程:Plan、Do、Check、Action四個步驟。尤其是檢查和改善。
       用不同的筆對工作流程的三個階段區(qū)別登記。(三階段為:設想階段、實施階段、收尾階段)并用便利貼輔助管理工作:流程實施前使用日期便利貼,實施后使用檢索便利貼。
       筆記本激發(fā)創(chuàng)意:①腦力激蕩→思維導圖②主題+白紙:想點子
       會議筆記的記錄:把會議記錄變成訓練能力的方式;預測會議主持人的決定;從差異中領悟領導做決定的訣竅
       做會議記錄的流程:① 明確會議目的哦:這次會議要決定什么?
       ② 寫下列席人員名單,畫個圖
       ③ 記錄每位與會者的主要觀點
       ④ 明確會議流程圖(自己記錄,找會議發(fā)起人,參考會議安排的mail)
       ⑤ ”誰—什么時候—做什么“結(jié)構
       ⑥ 及時反饋會議記錄
       ⑦ 寫在白板上的東西拍張照就好啦,不用抄
      Chapter 4
       日程筆記本,最好是以月為單位進行記錄。月例行筆記本空間狹小,所以書頁內(nèi)容必須簡潔。做到3W原則(when、what、where)。
       大致做好日程安排之后,可以通過電話、郵箱、團隊日程安排、網(wǎng)站將日程確定下來。在日程安排上,要給自己安排緩沖時間,做好任務清單。(為避免任務累積,可利用3*3 or 4*4的小方格紙將任務細化)
      
      Chapter 5
       在工作中,自我投資非常關鍵。而自我投資,用的時候自己的時間(投資期一年左右最為合適)和金錢,所以明確回報很重要。因此,要明確學習的目的。
       For 證書
       ①明確以下三大事項:目的明確化→資格證書的運用→設定期限及制定計劃
       ② 把學習計劃做成detailed的策劃案,導入日程表中
       For 讀書
       作者認為讀書是為了學以致用,用于工作之中,出于功利心而讀
      暫不考慮此處涉及的讀書方法。
       書可以分為實用型和理論型兩種,作者指的是實用型的書,而Joyce指的是理論型的書,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培養(yǎng)閱讀習慣時理應區(qū)別對待。
       For 研討會
       ① 研討會前明確:所面臨的問題,想要帶回去的東西
       ② 注意積累人脈:不需要可以做自我介紹,以研討會的議題作為引子
       For 人脈管理
       ① 參考上4-②
       ② 記錄“名片+相逢場合+主要交流內(nèi)容”
      
      Chapter 6
       運用數(shù)字化工具來管理筆記本。
       隨著筆記本變多,查找筆記上的內(nèi)容成為了困難。利用電子產(chǎn)品的檢索功能,來改善這一問題。用掃描儀、數(shù)碼照相機等進行圖像管理。并且將電子化的筆記內(nèi)容,按照jpg格式建立相應的電子文件夾。不要試圖一下子建立一個龐大的數(shù)據(jù)庫,慢慢來,由易至難!
      
      Chapter 7
      被作者種草??!日期印章、可擦圓珠筆。點狀膠帶······
      
      不少內(nèi)容來自: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7380032/。這篇筆記總結(jié)的太棒。Chapter 3和Chapter 5 直接按照對方的筆記來做了!
      
      
  •     作者推薦的書評寫作方法是A書評,即在書讀完以后,馬上從書本內(nèi)容中篩選出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讀書筆記等同于行動計劃。
      據(jù)此,關于本書的A書評:
      1.開始使用記事筆記本,記錄靈感。
      2.結(jié)合便利貼,管理好日程筆記本。
      3.多寫A書評。
  •     一直很喜歡日本的設計,所以今年也早早地入手了MUJI2014的Schedule Book,可是面臨著就業(yè)的壓力還是不能像學生時代一樣隨心所欲地安排時間。
      
      朋友推薦下讀了這本書,覺得日本人還真是變態(tài)的,民族?。ㄐΓ?,書里面會有很多在我看來有點過了的行為,作為職場新人,將幾乎所有的材料剪切粘貼掃描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許能夠讓各種各樣的材料都有存案,但是會加大無形的工作量,所以,結(jié)合自己這么多年做計劃的習慣,我只推薦這本書的70%,關于筆記方法的一些內(nèi)容還是很不錯的,比如康奈爾筆記法等等(雖然我還是覺得這種記筆記的方法更適合學生時代上課),比如日程記事本和航母記事本的安排等等。
      
      綜上所述,如果是對于日程完全沒有掌握的人來看的話,這本書作為入門還是不錯的,就是太繁復了。如果是已經(jīng)做了很多年計劃和日程的人,那不是很建議,提升的空間并不是很大。
      
  •     書中主要記錄平時作者記筆記的一些方式以及自己記筆記的一些心得。書本細節(jié)內(nèi)容太過詳實,反而感覺有點廢話頗多,有些地方似乎也不太符合國人的工作方式。盡管如此,書中還是有很多可借鑒的地方,挑自己受用的內(nèi)容去把握即可。首先,書中介紹了三本筆記本一起使用,分別為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記事筆記本將平時想到的事情順手記下,然后在航母筆記本上進行擴展,形成成果輸出。日程筆記本用于安排日常工作。航母筆記本的使用讓我很受啟發(fā)。平時的想法最好是能直接在航母筆記本上形成可實現(xiàn)的計劃,否則很容易流失,另外對想法的策劃擴展其實也是自己運用經(jīng)驗知識的檢查驗證。另外本書介紹了筆記本記錄會議的方法。會議記錄這方面的經(jīng)驗知識平時比較少見,之前搜過相關內(nèi)容,沒得到什么啟發(fā)。書中給出了許多建議。首先確定會議要確定什么內(nèi)容,還有就是會議確定了什么內(nèi)容。然后在筆記本上記錄會議中的想法,做好會后項目的處理安排。也可預先設想會議的決策,然后與實際決策對比,觀察領導決策的方向與側(cè)重,可鍛煉自己的大局觀。抱著這樣的想法可以避免會議上的無聊與昏昏欲睡。
      書中一些平時與我工作內(nèi)容不太相關的經(jīng)驗,另外有些內(nèi)容太過仔細。個人覺得工作方法應該是因人而異的,不存在完全適合的方法。書中的經(jīng)驗只能借鑒適合自己的內(nèi)容,照搬的話反而是種累贅。個人日程表的安排尤其如此。書里面廢話稍多,不夠精簡,經(jīng)驗倒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給個三星。
  •     全書介紹了工作上使用筆記本來進行時間和效率管理的方法。
      個人感覺對自己唯一有用的幾點:
      
      1. 筆記本建立索引:右側(cè)日期索引,上側(cè)事件索引。
      2. 一個主題一頁紙的記錄原則。
      3. 把原始資料貼在筆記本上。
      4. 及時電子化;記錄是為了遺忘。
      
      
      相比價格而言實在太不值得了。不建議購買。建議搜索免費的電子版閱讀。
      
  •     接到個新項目之前沒做過我不想接手,不過那個老阿姨是絕不會自己做的。熬到這份上終于可使喚年輕人,終于可以享用別人的工作收益,怎么可能還自己動手?
      她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紅色塑料皮本子,被各種剪貼紙賽的滿滿的要吐出來的樣子。
      她說,其實也簡單,我以前做過,我給你找數(shù)據(jù),你按我以前做的做就好了?!憧催@些都是這么多年我做過的,我都記著呢。
      我的個親娘啊,您這是什么年代了都,她合上本我看清了封面,居然是黨徽!
      
      沒想到,她居然會把做過的項目都記下來。
      也沒想到,其他年紀大同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MD怎么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
      院長在做,副院長在做,不論他們是不是記的亂成粥,但他們確實人人時刻都抱著一個小本子。
      
      所以記筆記還是很重要的。至少看起來像個成功人士。
      這本書還不賴,沒看過原文,中文是夠啰嗦的??催^兩遍,按書上寫的實行了,效果不錯!
      
      花錢買一本,也行……
      
      信就有用,不信連看都不用看。
      
      書里有句話寫的不錯——不要太貪心,一次想掌握好幾樣東西是不太現(xiàn)實的。
      
      有收獲就是可以推薦的。
      
      
      
  •      這本書我前后讀了幾遍,從草草讀完,到細細致致的做出思維導圖。我為什么會推薦它?
      
       第一,這本書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如何記筆記,一個職場人士的筆記之術,寫的內(nèi)容不高深,卻很實用。當天讀完了去買兩個本子,就能讓自己的生活稍稍變上一變。
      
       第二,更深層次呢?想來讓我真正觸動的是這幾個地方。
      
       序言中談及為什么要記筆記,其中一條是讓生活“可視化”,理論是當你看清了的時候,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減肥筆記法也是這個道理,每天記錄自己攝入的能量,再記錄自己的消耗,自然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發(fā)現(xiàn)了問題,離解決問題也就不遠了。而我們的生活,又是多么的蒙昧,深陷于自身莫名其妙的偏見中,卻還不自知,被積習所左右??梢暬鞘裁??是把自己的生活擺出來,是騾子是馬遛一遛,就像巴金在回憶里里寫的,把那些瘡疤那些膿血亮出了自己看一看,當然還有那些生命中的感動與靈機。這是一種視角,把自己的那個我跳出來,跳出紅塵三千里,讓自己的靈魂慢慢上升,慢慢上升,在星河燦爛里往下看,密涅瓦的貓頭鷹,三省吾身,都是這個道理。患不自知也。
      
       為什么要記筆記?為了積累自己獨特的經(jīng)驗,google出來的東西都是別人的經(jīng)驗,不是自己的。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其實都有自身獨特的感悟,可往往不思考,不整理,都隨時光之風而散失在遺忘之河了。積累與記錄,也是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存在感的一種方法吧,有時候積累一些記憶也有其用處,比如成功日記。可最重要的還是積累吧,記錄是為了減少遺忘,最終還是為了積累。剛出生的嬰兒最美好,因為他們有無限可能,純潔的可怕,可一旦入世,染了紅塵,那點純凈也就消磨的差不多了,那個真的境界,非但不合適,也著實做不到啦。我曾經(jīng)開玩笑說,剛出生的嬰兒是白紙,經(jīng)歷就是用筆在紙上涂畫,漸漸的當白紙變成黑紙的時候,嗯,也就到了另一個境界了。如何到另一個境界啊,靠修行,靠積累。哪有什么一步登天,都要靠一點點的走,急也急不得。都得從猶疑,忐忑,恐懼之中一點點的磨。
      
       PDCA流程工作法。這個并不怎么新鮮,可又有哪個真的把這個融入到生活,我一直覺得生活跟工作根本就是一體的,都是生命罷了,都是修行的一部分,PD是為了do good,CA是為了do better,生活中有什么不是這樣,先盡力做好,再努力改善。也許說這個流程有些死板,可讀書做人不都是先死后活么。我覺得這是一種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如果自己不認真,那就套進流程去,逼自己認真,不許躁,不許毛,老老實實的磨性子。就像當時讀書的時候,我并不覺得抄書是浪費時間。人有時候太聰明了也不是好事情。
      
       Action書評。這也是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我本身也有這樣的毛病,讀書讀了不少,可讀了也只是讀了罷了,古人讀書,一輩子也就讀那些書,反反復復看,反反復復讀,直到把書化入自己的血脈?,F(xiàn)代人要好很多,這個世界上好看的書,有意思的文章實在是太多了,比古人幸福的也太多了,想想宋代的人就讀不了紅樓夢,真為他們惋惜??烧驗槟茏x的,可讀的書太多了,往往就不認真了,往往就走馬觀花了,就算認真記筆記了,可筆記又能代表什么?陽明先生有言,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Action書評也就是這句話的實踐罷,讀一本書,就把書中的道理用到生活中,讓自己的生活有變化,這才是讀書真正的意義呀。
      
      
       以上就是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理由。不單單因為它講了實用的技巧,也是因為在這些技巧中含著生活的真義。只要細想,細琢磨,生活妙不可言。
  •     1.去買3本筆記本(計事筆記本可以,航母筆記本可以打印復印的資料貼到上面,行程筆記本一些車票什么的可以留下貼到上面)
      2.買一只好點的鋼筆,可以培養(yǎng)寫東西的欲望。
      3.養(yǎng)成整理筆記的習慣,學習和工作的可以放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學習。
      4.筆記本可用照片拍下來,電腦里按時間建個文件夾放在里面。
      5.電腦資料不在多在于整理。
  •     1 “具體做法是:根據(jù)具體情況和目的,靈活搭配使用三個筆記本(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和日程筆記本),并以便利貼作為輔助?!?br />    日程筆記本中只需要記錄who, when, what.
       My thoughts: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體系,可以很好的整理日常要做的事情。個人認為最后的整理還是要電子化,不然查找起來很麻煩。在書的最后作者用掃描的辦法把整理好的航母筆記本圖像化。到底是先電子化好呢還是后電子化好呢?
      2 “我自己把這種讀書筆記法稱為“A書評”( Action書評.即應用書評),也就是從讀過的內(nèi)容當中節(jié)選出可以活用在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內(nèi)容作為行動計劃。說是書評,但并沒有“評”的內(nèi)容在里面。我每讀完一本書,都會從書本中受到啟發(fā),決定做一件事.因為這樣可以把濃縮他人經(jīng)驗的書本內(nèi)容轉(zhuǎn)變成自己的經(jīng)驗。”
       My thoughts: 我很喜歡這個想法。針對這本書的A書評:踐行以上兩點,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調(diào)整。
      
      
      
  •     ●三本筆記本:
      A4:項目本,靈感完善,系統(tǒng)建立,為blog做準備
      A5:日記本,經(jīng)驗管理,自我反思
      A6:任務管理+靈感+待查事項
      ●會議:
      1,會議決定什么
      2,3W:Who+When+What
      3,在場人座位表(方便會后記憶)
      4,發(fā)言人的觀點。
      ●講座:
      1,可操作性要點
      2,預先思考:
       1)參加講座為了獲得
       2)我面臨什么問題
      3,講座人脈結(jié)交:
       1)怎么了解講座信息的。
       2)了解講座這么?
       3)想來聽講座的哪方面內(nèi)容?
       4)不提自己的經(jīng)理。
      4,演講者結(jié)交:
       1)了解他的背景。
       2)為他制作一份小禮物。
      ●要點:
      1,不斷對比【預想】和【實際】,不斷修正。
      2,落實下來才是現(xiàn)實。
      3,不斷對比【想要】和【怎么做】,去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4,不斷預想,打腹稿,做聯(lián)想,左右手互搏。
      reference:
      ●科內(nèi)爾筆記法
      
      
  •     作者使用筆記本很熟練,里面記載了很多小細節(jié),比如:本子的選擇,便利貼的使用等等。而且經(jīng)驗豐富,對于如何利用筆記本進行學習、開會、日程安排都有了詳盡的記錄。
      其中作者的A書評,對于我這個看不完很多書的人來說,很有幫助。A書評,就是看完一本書,或者沒看完書,只要提煉出一個可以對自己有幫助的觀點,然后立即實踐,之后在總結(jié)實踐的體驗。這樣就是A書評,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而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
      
      我的觀點,速讀。一二章提點全文,其余各章分類介紹??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精讀??傊痪湓挘磿獙ψ约河袑嶋H用處。
      
      習慣記筆記的同學,可以略略的看,彌補不足;需要養(yǎng)成這個習慣的同學,可以立即實踐。
      
      速讀,會有利于快速實踐和總結(jié);但是也會讓人覺得有些浮光略影的感覺。
      
      其實這本書,就是要學以致用的。學會了。就可以轉(zhuǎn)送他人,節(jié)省了他人學習的成本,也讓你的心意傳遞給他人。
  •     通常來說,對于書名中包括“別告訴我你會”的書,我都滿懷敬意,我覺得我肯定就是那種不會的人。
      
      讀完這本書,我打分是“還行”,然后我看了一下豆評,有點驚住了。
      
      當時是因為京東大促,買這本書有點湊單的意思,當時沒看豆評目錄什么的,看書名就買了。
      
      對于買書本身,不值得后悔,反正每本書都有收獲,只是多或少的問題。
      
      我之所以驚住,是因為,作者介紹的方法雖然不錯,但工具肯定有問題:一個手機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要弄到那么復雜?
      
      比如我是用印象筆記來記筆記,搜索根本就不成問題,也就根本不需要去想筆記本的封面、視覺化等,而且,手機反正總是在身邊的,除非完全斷電又找不到充電的地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所以身邊會帶筆和紙,但一般不會是筆記本那樣子。
      
      至于日程,我當然是用手機管理,google日歷足夠了,為什么要用日程筆記本呢?能搜索么?可以提醒么?
      
      要知道這是移動互聯(lián)時代。
      
      可以從書中學習方法,但必須選擇更好的更簡單的工具。
      
      書寫得很啰嗦,有些地方其實可以一筆帶過,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這本身來說并非解決問題的好態(tài)度。
      
      我從中受到的啟發(fā)是一些簡單的點:
      記筆記的時候,如果單頁不夠,可以90度翻轉(zhuǎn),是的,這很簡單,但以前沒想到,當然也是因為用筆記本不夠多的緣故。這條,知道了也用不上。是思維上受啟發(fā)。
      在筆記本上用雙面膠貼上小袋子。這個辦法妙,我覺得也可以貼在書上,比如公司的圖書館,可以用這個辦法,粘個小袋子,然后里面放上小紙片,有人愿意的話可以寫感想在里面。
      書后面的文具,有些很讓人開眼界,比如造型打孔機和虛線切割刀,原來還有這種東東。
      
      也就僅此而已。
      
      
  •      最近買了不少雜書,其中一本叫《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名字很吸引人,內(nèi)容也比較輕松,于是,最近下班坐地鐵時,不往捧著它翻翻。
       整本書翻下來,作者給人一種非?!皠諏崱钡幕{(diào),無論是在討論做筆記運用的工具,還是做筆記時遵循的原則,作者都不忘提醒讀者,做筆記是為了防止遺忘,而不是為了記憶,因而過于繁瑣的方法,或是過于全面的記錄,都是作者所摒棄的。
       書中很多技巧非常實用,比如作者推薦的“記事筆記本+日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的模式,就非常有效,自己也在工作實踐中運用了。又如,作者在“與自我投資相匹配的筆記法”中,他推薦了“A(action)書評”,強調(diào)做筆記的目標是學以致用,因而做筆記時,應該記錄與自己直接有用的東西,并且立即督促自己實踐運用。
       雖然真本書的實用基調(diào)過于強烈,有時會讓人反感,但無論如何,其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     書很薄,個人認為有用的有以下幾點:
      1、筆記一頁一個主題。
      
      2、參加會議,假裝自己是決策者對會議流程展開設想。對于決議事項記下來,再與會議結(jié)果對照,培養(yǎng)預測未來的能力。
      作策劃案時可分為設想,實施,收尾階段。
      作會議紀錄畫座位表,有趣。
      
      3、科內(nèi)爾筆記法,一頁紙分為會議紀錄/疑問/會議要點三欄。
      
      對于作者提到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日程筆記本,最難理解的是日程筆記本。目前的電子日歷同步在手機上比較方便
  •      作者像一個同齡的朋友,一點一滴地告訴我們?nèi)绾巫龉P記,如何高效地利用好做筆記這個絕好的提升效率的方法。對于筆記的總總,我們接觸得多了,能夠如作者這般,將做筆記做到了藝術的境界,簡直是令人驚訝。許多經(jīng)驗的傳授,可為我們省去不斷嘗試的必要,也令我們能夠做事事半功倍,好東西,以后職場上一定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法寶。
      
       其實本人自己便有做筆記的習慣,一種介于筆記與日記之間的記錄。或多或少是希望能夠為將來留下一些記憶的證據(jù)。對于初中的記憶,失去了相關物據(jù)的支持,開始變得模糊不堪,仿佛那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更自己沒啥干系。如此度日,豈不枉費生命了。于是開始著手記錄每天的生活感想、重要事情,備忘錄等等。選用的是一款叫做efficiency manual的記事本。有年份,月份,日期,方便記錄,且很有層次,用起來得心應手。書皮厚重,還有扣合用的詞條。12年尾開始使用,如今2013年的這本,已經(jīng)快過半了。翻看會過去的記錄,心理是相當?shù)挠械?,很是舒服?br />   
       剛見到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正是自己尋找已久的輔助類書籍,假如能夠早些看到此書,大概從那時起我就能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了吧。真心認可那句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讀過的什么書,看過的什么電影,心理的什么煩心事兒,統(tǒng)統(tǒng)記錄到里面,仿佛一個樹洞,給自己釋放不悅,記錄心聲,相當好用!作者的這本書,其方法相當精華,鑒于如今還為步入社會,對于職業(yè)需求方面的筆記仍然未有需要,但在學習方面的筆記,確實能夠從書中收獲不少。有其是其對于電子與紙質(zhì)筆記的結(jié)合應用,是一種很好的技巧。
      
       此書將是一本職業(yè)技能與人生技巧的實踐寶典,收著,價值重大。
  •      之前零散的接觸過一些筆記常識,在“記事本圓夢小組”里也看了一些精華帖,所以這本書不到一個小時就翻完了。
       對需要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職場可能實用性強一些,對學生們來講可能只能取其中的一些理念參考。
       “不能帶來回報的學習沒有意義。”
       “參加會議的目的不是記錄或整理要點,而是要從中領悟可以為自己所用的東西。”
      
  •     1、為什么做工作筆記?
      (1)管理進度。
     ?。?)記錄靈感。
     ?。?)總結(jié)會議要點。
     ?。?)把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成果。
     ?。?)防止遺忘。
     ?。?)提升效率。
      
      2、工作中如何使用筆記本?
      使用三個筆記本:
     ?。?)記事筆記本:存儲靈感。
     ?。?)航母筆記本:集合信息。
      (3)日程筆記本:管理日程安排。
      首先使用記事筆記本記錄零散的信息,然后利用航母筆記本進一步充實,間或利用日程筆記本管理行程,最后使用電腦整理成文檔。
      記住,保管資料不是目的,通過利用保管的資料讓工作更高效才是最重要的。
      
      3、工作筆記本的使用方法
     ?。?)記錄原則:一個主題一頁紙。
     ?。?)按時間順序記錄與整合信息。
     ?。?)標注日期更便于日后查找。
     ?。?)把原始資料貼在筆記本上。
     ?。?)善用便利貼。
      a.筆記本上方——檢索便利貼:以關鍵詞幫你馬上翻到要查找的一頁。
      b.筆記本右側(cè)——日期便利貼:讓截止日期和任務可視化。
      c.筆記本下方——書簽便利貼:立即翻到最新的一頁。
      
      4、以筆記本為工具的時間管理法
     ?。?)養(yǎng)成以月為單位安排工作進度的習慣。
     ?。?)安排“緩沖時間”處理臨時任務。
     ?。?)列出任務清單,科學確定日程安排。
      
      5、利用筆記本進行自我投資
      自我投資,最重要的是明確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是為了取得什么成果。
      要做到這一點,不妨在筆記本上把目的和成果寫下來。
      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期限,是不可能學到什么東西的。
      一年左右的短期投資最為合適。
     ?。?)“A書評”讀書筆記法
      對職場人士而言,讀書筆記法重在“活用”二字。
      讀完一本書后,再也沒有必要像學生時代那樣寫讀后感,或者對內(nèi)容進行整理概括。
      在書讀完以后,馬上從書本內(nèi)容中篩選出“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讀書筆記等同于“行動計劃”。
      書,是作者經(jīng)驗的濃縮,對我們來說,是他人的經(jīng)驗。如果能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失為一種積累自我經(jīng)驗的高效手段。
      但是,只學理論,不付諸行動,等于紙上談兵。因此,必須將學到的理論概括成關鍵詞,擬定行動計劃。
     ?。?)讀書的價值在于學以致用
      
      6、與數(shù)字化工具結(jié)合使用的筆記法
      1、用數(shù)字化工具按時間順序快速檢索過去的筆記。
      2、用相機或手機給筆記封面拍照存檔。
      3、筆記本內(nèi)容的數(shù)字化管理。
      4、每個筆記本都有一個電子文件夾(NOTE/2013/0615)。
      5、圖像文件在電腦中的管理方法(NOTE/2013/0615/緊急促銷會議)。
      6、將圖像文件上傳到網(wǎng)上。
      7、名片的數(shù)字化管理方法(NAME CARD/2008/1108/相逢于大學特別講座)
  •     耳目一新的書,有助于理清思路。
      
      1. 有的人能將積累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成果,變成自己的薪酬,有的人則不能。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呢?我認為,這種差別源于這兩類人做筆記的方法不同。具體來說,就是“積極記錄”的人和“不記錄”的人的差別。善于總結(jié)和積累的人,可以將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豐富的資歷,而這種資歷與個人的未來發(fā)展有著直接且密切的關聯(lián)。
      
      2. 工作筆記是為“遺忘”而準備的。工作,不是僅圍繞一件事情展開的,它要求我們每天處理很多事情。而要想把所有工作都出色地完成,必須集中精力先處理眼前的事務。因此,一個好方法就是你把后面要做的工作先寫下來,然后把它暫時忘掉,這樣你才能集中精力處理眼前的事務。工作成果以及工作中的靈感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存儲。把所有的事情都記在腦海里是不現(xiàn)實的。唯有記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你才可以放心地“遺忘”。如此一來,你就少了許多負擔,可以輕松地處理眼前的事務。這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3. 即使大腦會遺忘,但是筆記本上有記錄,這就好比把創(chuàng)意鎖進了“保險箱”。不僅是創(chuàng)意,每天的體會、工作上失敗的教訓、從成功中得出的經(jīng)驗等,都可以鎖進你的“保險箱”。
      
      4. 準備三個工作筆記本: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日程筆記本。靈活搭配使用三個筆記本,并以便利貼作為輔助。
      
      5. 記事筆記本有兩個用途:任務管理和記錄靈感。所謂任務,是指需要做的工作。也就是說,我會把應該做的工作盡可能細化到最小單位,然后進行分類,記錄在筆記本上。
      
      6. 在與上級確認之后,就可以把該頁撕下來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如果再將決定和與之對應的策略一并記錄在航母筆記本上,就可以保證不會有任何信息被遺漏。
      
      7. 記事筆記本是記錄零散信息或尚未成熟的想法的筆記本,它終究只是開始做筆記時使用的工具,千萬不要認為想法還不成熟就不記錄。總之,無論如何,先記下來再說。如果認為日后能用得著,別猶豫,馬上記下來就對了
      
      8. 集合信息的航母筆記本:將寫有靈感、思緒的記事筆記本上的有用信息粘貼到航母筆記本上,在航母筆記本上進一步提升、擴充。通過航母筆記本,零散的信息將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將復印了重要郵件或者網(wǎng)頁資料的紙張、宣傳材料等貼到航母筆記本上。事先做好剪貼整理,就可以省略搜索資料的時間,規(guī)避資料丟失的風險。航母筆記本是工作上需要的重要筆記本。作者的航母筆記本是最常見的裝訂式筆記本。
      
      9. 管理日程安排的日程筆記本
      
      10. 全天候的工作筆記法:記事筆記本、航母筆記本、日程筆記本這三個筆記本可以互相搭配,靈活運用在工作上。同時為了有效使用每一個筆記本,還可以輔以便利貼、電子產(chǎn)品等。堅持用記事筆記本準確地記錄信息,再將記錄信息的紙張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充實航母筆記本之后,再用日程筆記本隨時提醒自己工作進度,最后用電腦整理成文檔,打印出來。這就是我的工作流程。
      
      11. 同一策劃案的相關內(nèi)容要記在同一頁。我在工作中一定會遵守“PDCA”這一流程。PDCA 是指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改善)這四個步驟。無論做什么工作,只要按照這四個步驟進行,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12. 對于必須立即執(zhí)行的任務,應該立刻將其內(nèi)容逐條記錄在記事筆記本上,因為記事筆記本可以隨身攜帶,而且可以經(jīng)常翻閱,這可以幫助你記憶。任務完成后,從記事筆記本上撕下該頁內(nèi)容,貼在航母筆記本上,并將該任務的執(zhí)行內(nèi)容、注意事項一并記在航母筆記本上,以累積經(jīng)驗與知識。最后,實施階段中的注意事項與結(jié)果,用紅色筆記錄下來。這就進入了所謂的收尾階段。
      
      13. 寫截止日期的日期便利貼。日期便利貼的粘貼位置是筆記本的右側(cè),并且要露出頁面一些。如此一來,只要一翻筆記,就會看到貼在右邊的日期便利貼,自然而然也就會提醒自己必須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務。
      
      14. 策劃的第一個階段是提取關鍵詞。這時候,請將所有能想到的關鍵詞都寫出來放到桌上。規(guī)定一個時間范圍,10~30 分鐘。限定時間是為了給自己壓力,使自己盡快寫出關鍵詞來。之后我用思維導圖先理清自己的思緒,再串起來。策劃的第二個階段是利用外出的時間來想點子。一邊欣賞車窗外的風景,一邊思考。邊看風景邊思考,能夠有效地刺激大腦,點子就會很神奇地產(chǎn)生了。
      
      15. 會議筆記:做會議筆記重要的一點是,一開始就要寫明“本次會議要決定什么”。會議讓人覺得無聊的原因在于,沒有作出任何決定,沒有任何成果,當然就會有徒勞無功的感覺。另一個重點是“本次會議決定了什么”。在開會之前,必須將會議的具體內(nèi)容在開會時解決了。許多會議都是沒有結(jié)果的。若明確了這一點,開會才有意義。開會時,在設想和收尾階段,思考三點:① 何時(when)② 誰(who)③ 做什么(what)
      
      16. 把無聊的會議變成展現(xiàn)自己能力的良機。假裝自己就是決策者,對需要決定的事情進行設想。不管你是新人、骨干還是管理層,你都可以這樣做。年輕的時候,常會厭煩老被逼著參加各種無聊的會議。其實,不妨在會議中設想一下決議事項,將設想內(nèi)容寫下來,再與會議結(jié)果對照,看自己預測到了哪些事。這可是讓自己不會在開會時睡著的秘訣。培養(yǎng)預測未來的能力,以賽馬的心情猜測誰的意見跟自己相同,抱著這樣的心情開會就能讓無聊的會議現(xiàn)場變成刺激的賽馬場。而且,如果你的設想與結(jié)果不同,還可以從差異中領悟出作決定的竅門。
      
      17. 會議記錄的秘訣:作會議記錄關鍵是要列出席次,并記錄下出席者姓名及發(fā)言內(nèi)容。因此,你要畫出會議室的座位安排圖,然后在座位上寫出參加者的名字。不同人的發(fā)言內(nèi)容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下來。
      將一頁紙分為筆記記錄、關鍵詞、概要三欄,上課時僅需在“筆記記錄”一欄書寫。復習時,將重點部分與疑問寫在“關鍵詞”一欄里,最好再整理上課內(nèi)容,記在“概要”一欄里。這一做筆記的方法不僅能在上課時派上用場,在復習時也助益良多。
      三欄內(nèi)容如下:① 會議記錄;② 疑問事項、關鍵詞、點子;③ 會議要點。
      
      18. 自我投資最關鍵的是明確回報。時間和金錢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所以,只有把學到的東西真正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經(jīng)驗與資歷,才算學有所成。不妨在筆記本上把目的和成果寫下來。一年左右的短期投資最為合適。
      
      19. 職場人士為參加資格考試而學習時,最重要的是要明確以下三大事項:① 思考為了什么而考資格證書(目的明確化);② 想象考取之后的自我價值提升(資格證書的運用);③ 設定考取資格證書的時間并制訂計劃(設定期限和制訂計劃)
      把取得資格證書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清單的形式列在記事筆記本上。把設想和結(jié)果用不同顏色的筆區(qū)別記錄,如果進展不如預期順利,就要思考原因,迅速改進。另外,職場人士的學習和學生時代的學習不同,沒法拿出充分的時間,因為總有工作要做,所以必須靈活運用有限的時間來高效學習。
      秘訣是把工作筆記本和學習筆記本合而為一。為了把工作中的零散時間當成學習時間來用。在工作上,個人是無法完全掌控時間的,必定會有等待的時間。
      背誦之類的學習作業(yè),最重要的是反復進行,而工作上的零散時間正好可以用來背誦。我在同一個筆記本上記錄著許多內(nèi)容,在等待的時間里,既可以學習,又可以復習研討會的內(nèi)容,甚至還可以就讀過的書籍作深入思考。筆記本也是一個剪貼簿,可以把參考資料上必須記住的內(nèi)容復印下來貼上去
      
      20. “A 書評”讀書筆記法。讀書是自我投資的重要途徑,無法直接獲取的知識可以通過讀書間接獲得,讀書是提高自身價值的重要手段。讀書要活用!在書讀完以后,馬上從書本內(nèi)容中篩選出“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讀書筆記等同于“行動計劃”。因此,我自己把這種讀書筆記法稱為“A 書評”(Action 書評,即應用書評)。
      比如,以我讀的《請將讀后感整理在一個筆記本上》這本書為例,我讀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高效的讀書技巧。讀完以后,我寫在筆記本上的A 書評主要有兩點:封面建檔(為讀書會準備)、學與用筆記法(從現(xiàn)在開始)這兩點僅僅是記錄下關鍵詞。后期嘗試實踐。
      
      21. 讀書的價值在于學以致用。“A 書評”這種方式整理讀書筆記的,我都是按逐條羅列的簡單方式記錄的。為什么要寫得如此簡單呢?因為實行的時候,要盡量把該做的事情簡單化。越簡單越好。記住一點,最終留在記憶中的其實只有關鍵詞而已。勞心勞力,在筆記本上洋洋灑灑寫下很多字,回頭查找起來麻煩不說,閱讀起來也是一項大工程。但是,只要在筆記上列舉幾個關鍵詞,反而能夠輕易喚醒自己的記憶。
      
      
      22. 最簡單的剪貼筆記法??傆幸恍旧系恼Z句讓人愛不釋手,總想寫在筆記本上。這時,把書本內(nèi)容記錄在筆記本上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剪貼
      
      23. 研討會上如何做筆記。因為對職場人士而言,不能帶來回報的學習就沒有意義。我們參加會議的目的不是記錄或整理要點,而是要從中領悟到可以為自己所用的東西。
      參加研討會或培訓時,首先要想好自己打算從中“帶回什么東西”,并寫在筆記本上,如果內(nèi)容不多的話也可以寫在日程表欄外。原因就在于,大腦對你決定要從研討會上“帶回去”的內(nèi)容特別敏感。當演講者講到你一開始就設定好的主題的相關內(nèi)容時,人的注意力自然就會集中起來,大腦也會下意識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對于要帶回去的東西,一兩項就足夠了。不要太貪心,一次就想掌握好幾樣東西是不太現(xiàn)實的。哪怕這次研討會只能提供一項有用信息,那也是把別人經(jīng)過多年摸索得出的經(jīng)驗或成功模式輕松轉(zhuǎn)化為自身知識的一次機會,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24. 研討會人脈資源。要將這些人變?yōu)樽约赫滟F的人脈資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對方對自己產(chǎn)生興趣。即便是資歷很深的演講者,要一次就記住陌生人的信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提問者給人的印象能與演講者自身的信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就比較容易讓演講者記住了。他會因此記住那個在會場上提問的人。我制作了一些獨具特色的筆記本,作為禮物送給一些書的作者和演講者。
      
      25. 在研討會上獲得的人脈資源是自我投資的最大成果,因為人脈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在構建工作上的人脈網(wǎng)絡時,可以用筆記本來管理名片。同時使用筆記本和名片夾來管理名片——縮印。對于工作上頻繁聯(lián)絡的人,可以把他的名片復印貼在筆記本的封面內(nèi)頁
      
  •     ● 記事本
       --- 隨身攜帶(建議A6尺寸)
       --- 記錄零散信息(未成熟想法、記事、靈感等)
       --- 細化后的任務執(zhí)行單(便利貼寫“簡略任務單”貼到日程本上)
      
      ● 航母本
       --- 資料大集合(建議A5尺寸)
       --- 記事本上的事經(jīng)過整理,貼進航母本
       --- 網(wǎng)絡、報刊資料,打印剪貼進航母本
       --- 會議記錄、進度管理、策劃底稿、匯報材料...
      
      ● 日程本
       --- 日程本輕薄化(建議A6尺寸)
       --- 日程安排把握3W(When/Who/What)
       --- 與航母本結(jié)合使用(我認為,日程本應與記事本合一)
       --- 以月為單位安排工作進度
       --- 安排“緩沖時間”(一天中最后2小時,或每周一整天)
      
      
      ● 記錄原則和技巧
       --- 兩個主題不要寫在一張紙上
       --- 按時間順序記錄與整合信息
       --- 標注日期便于日后查找
       --- 用不同的筆區(qū)分記錄的內(nèi)容(補記的用其他顏色)
       --- 原始資料剪貼在航母本上
       --- 不方便粘貼的情況下,把資料收入“收納袋”
       --- 電話留言條:記下對方姓名、號碼、來電內(nèi)容(3W)
      
      ● 便利貼使用技巧
       --- 記事便利貼,隨時記錄,日后貼到航母本上
       --- 日期便利貼,貼在內(nèi)頁右側(cè),提醒截止日期
       --- 書簽便利貼,貼在內(nèi)頁下側(cè),可代替書簽
       --- 檢索便利貼,貼在內(nèi)頁上側(cè),檢索功能,永久保留
      
      ● 項目工作方法
       --- PDCA流程(計劃→實施→檢查→改進)
       --- 設想/實施/收尾 三階段用不同的筆記錄
       (項目較大時,一頁容納不下,但頁面要連續(xù))
       --- 同一個項目寫在連續(xù)的頁面上
       --- 補充資料與原始資料在同一頁上(可用便利貼粘貼)
       --- 激發(fā)創(chuàng)意:寫下所有能想到的關鍵詞,用思維導圖清理思緒,把關鍵詞串起來
      
      ● 會議記錄
       --- 3W會議記錄法(關注:When / Who / What)
       --- 本次會議要決定什么?(3W)
       --- 本次會議決定了什么?(3W)
       --- 假裝自己是決策者,把3W設想寫下來
       --- 會議不包含全部3W,自己的想法用另外顏色寫上
       --- 座位圖,記錄現(xiàn)場
       --- 拍照(白板內(nèi)容)
       --- 科內(nèi)爾筆記法(三欄:①詳細記錄、②重點,疑問,想法、③概要)
      
      ● 自我投資
       --- 明確目的、回報、成果
       --- 想象自我價值提升后的場景
       --- 評估目前狀況、差距
       --- 工作/學習設想、任務分解、安排學習時間
       --- 遵照計劃,在確定時間內(nèi)學習
       --- 檢討進展,若不順利,思考原因,改進
       --- 讀書筆記法:讀書心得=行動計劃。讀完書,馬上篩選“要做的事情”記在筆記上。
       --- 研討會筆記法:“想學到什么東西”?帶著問題參加研討
      
      ● 擴充人脈資源
       --- 研討會是“人脈資源”的寶庫
       --- 讓對方對自己感興趣
       --- 針對對方特長,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 制作滿足對方“自我感”的特別的禮物
       --- 縮印名片,邊上寫上對此人的印象或交談時的內(nèi)容
      
      ● 用數(shù)字化工具快速檢索過去的筆記
       --- 圖像檢索法(筆記本封面設計)
       --- 筆記本封面數(shù)字化管理(封面拍照)
       --- 筆記本內(nèi)容數(shù)字化管理(逐頁拍照,一頁一個JPG,一本一個文件夾)
       --- 名片的數(shù)字化管理(名片掃描,以相遇時間和地點命名文件夾)
       --- “點子寶庫”文件夾,空閑時常看,需要創(chuàng)意時查看
      
      ● 文具推薦(記下比較新穎的)
       --- 可擦寫圓珠筆
       --- 虛線切割刀
       --- 波浪紋切割刀
      
  •   一篇長文就可以交代清楚的內(nèi)容,他們出了一本書。。。
  •   因為有像我這樣不喜歡用手機或谷歌日歷的人,O(∩_∩)O哈哈~
  •   這本書我只看了別人的筆記和目錄。想法正如你標題所說。+_+
  •   是顯得有點籌字數(shù)的意思
    抑或?qū)憰臅r候網(wǎng)絡還沒這么發(fā)達?
  •   一種心情
  •   把工作的靈感記在本子上。這樣可以為自己做事之前有目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