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許建良 頁數:533
Tag標簽:無
前言
1992年9月,我離開故鄉(xiāng)到日本大阪大學做訪問學者,跟隨日本著名倫理學家琢崎智教授學習西方倫理。首次出國,仿佛一切皆新。日本雖跟我國比鄰,但無論是政治體制還是教育文化體制,都與我國有很大的差異,大學里的哲學、倫理學專業(yè)幾乎是西方的代名詞,以西方哲學倫理為中心,傳統(tǒng)哲學倫理則隸屬于日本思想史或中國文化專業(yè)。所以,在日本研究西方倫理最多也仿佛進身“西方二手貨”市場?;谶@一現狀,一年后我轉到著名文學家魯迅曾留學過的東北大學,它與大阪大學都是僅次于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的著名學府,師隨著名漢學研究家中島隆藏教授,先后在美麗的仙臺度過了七個半春秋,雖同樣以漢學為研究平臺,但日本與我國無論在研究方法還是在學風上都有很大差異,它對我來說,仿佛又是一個嶄新的天地。這是九年日本生活給我留下的最深影響之一?! ∥业牟┦空撐脑媱澮哉麄€魏晉玄學為研究對象,但由于種種原因,最后只得以西晉作結。好在就佛教從東晉才大量傳人這一點而言,客觀上使論文在內容上也不失其完整性。由于我的博士論文是用日語寫成的,所以,自加重年回國后,我在對原論文邊翻譯邊修改的過程中,補充完成了當時剩下的東晉的部分研究內容,結成當下的形式。可以說,這主要是我留學成果的凝聚和縮影?! ≡谧霾┦空撐牡倪^程中,得到了我導師悉心的指導,他付出了許多心血和汗水。我的一些研究方法等都深受日本研究風格的影響,這在論文內容的確定等方面都能看出來。當然,研究是在借鑒其他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筆者尤其在實踐倫理的方面傾注了全力,比如對“因循”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性等至今仍為學犬界遺忘的問題,作了分析。而這些都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自然得出的結論,這也正好符合我以史引論的學術追求。值得慶幸的是,迄今為止,在漢學圈里,還沒有同課題的研究成果問世,這也一直是我致力于本課題的原動力,而完成本研究就是我的理想之一。 毋庸懷疑,它最多只能是階段性的研究成果,缺陷在所難免;我相信,它必將成為我通向研究新生的切人點?! ≡敢源藭I給我的家人,是他們養(yǎng)育和支持了我!同時也獻給我的日本朋友,是他們在我的博士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了無盡的幫助!最后,對在校對原文的過程中付出辛勤勞動的程鳳琴、張有才、龐俊來、龐俊來、李國鋒、孫琴、彭艷梅,表示真心的感謝?! ?002年仲夏于南京
內容概要
就學術思想和學術思潮而言,魏晉時期是“玄學”盛行時期;從內容上說,玄學倫理思想是魏晉時期思想家關于“名教”與“自然”關系問題展開辨析的結晶。本書以魏晉時代“玄學”的倫理道德思想為自己的研究坐標,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通過道德根據、道德范疇、道德教化、道德修養(yǎng)、理想人格等五個方面,梳理和分析了魏晉時期主要思想家的倫理思想,清晰地呈現出高誘、劉邵、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裴頠、葛洪、張湛、韓康柏、王坦之、支遁等為人所關注的具體人物的倫理思想行程、基本內容、特點,從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發(fā)展的概貌。
作者簡介
許建良 博士。1984年7月大學本科畢業(yè)后在高校工作;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倫理學研究生班學習;1992年9月至1993年8月赴日本大阪大學做訪問學者;1993年9月至2001年5月到日本東北大學進修留學,分別于1997年3月和2001年5月在該校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01年6月回國工作,現任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副教授,為日本東北中國學會會員、日本倫理研究所會員,美國《世界弘明哲學季刊》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倫理、中日倫理比較、社會應用倫理等。已出版專著《道德教育論》,主編《修身學》等5部,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
書籍目錄
結論第一章 初期的玄學倫理思想第一節(jié) 高誘《呂氏春秋注》和《淮南子注》中“天本授人清凈之性”的倫理思想第二節(jié) 劉邵《人物志》“偏材之性不可移轉”的人物評價的道德思想第二章 正始時期的玄學倫理第一節(jié) 何晏“性者,人之所受以生”的倫理思想第二節(jié) 王弼“性其情”的倫理思想第三章竹林時期的玄學倫理思想第一節(jié) 阮籍“立仁義以定性”的倫理思想第二節(jié) 嵇康“性動則糾之以和”的倫理思想第四章西晉時期的玄學倫理思想第一節(jié) 郭象“性各有分”的倫理思想第二節(jié) 裴頠“保生存宜”的道德思想第五章東晉時期的玄學倫理思想第一節(jié) 葛洪《抱樸子》“自然之有命”的倫理思想第二節(jié) 張湛“生各有性”的倫理思想第三節(jié) 韓康伯“順萬物之情”的道德思想第四節(jié) 王坦之“敬修至德”的道德實踐思想第五節(jié) 支遁“明萬物之自然”的倫理思想末論:玄學倫理的特征與淵源辨析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顯而為易見,玄學雖是特定時代的哲學現象,但是,在中國哲學史的長河中,它并非孤立的現象。換言之,中國哲學史的長河中,波浪雖有大小之分,但它們是互相緊密關聯(lián)、缺一不可的。玄學可謂長河中的一個大波浪。基于這一設定,有從“清議”、“清談”、人物評價與“玄談”的關系出發(fā),把劉邵的《人物志》作為魏晉玄學先驅的研究。但是,這不過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絕不是全部?! ∽鳛橐环N哲學現象的玄學,在形式上,主要是依據《老子》、《莊子》、《周易》的一些思考方法來展示自己的想法;在內容上,則以老莊釋易,或以儒明道;在本質上,可謂儒道融合的產物。當然,這僅指思想的特征,而不在于強調儒道發(fā)展的自然結果這一事實本身。實際上,玄學是許多流派思想整合的結果,關于這一點,筆者想通過體味王弼以下的論述來進行分析: 然則,《老子》之文,欲辯而詰者,則失其旨也;欲名而責者,則違其義也。故其大歸也,論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極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為,損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賤夫巧術,為在未有;無責于人,必求諸己;此其大要也。而法者尚乎齊同,而刑以檢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愛,而譽以進之。墨者尚乎儉嗇,而矯以立之。雜者尚乎眾美,而總以行之。夫刑以檢物,巧偽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譽以進物,爭尚必起;矯以立物,乖違必作;雜以行物,穢亂必興。斯皆用其子而棄其母。物失所載,未足守也。然致同途異,至合趣乖,而學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觀其齊同,則謂之法;睹其定真,則謂之名;察其純愛,則謂之儒;鑒其儉嗇,則謂之墨;見其不系,則謂之雜。隨其所鑒而正名焉,順其所好而執(zhí)意焉。故使有紛紜憒錯之論,殊趣辨析之爭,蓋由斯矣。(《老子指略》) 在王弼看來,法家“刑以檢物”、名家“名以定物”、儒家“譽以進物”、墨家“矯以立物”、雜家“雜以行物”的行為,必然導致“巧偽必生”、“理恕必失”、“爭尚必起”、“乖違必作”、“穢亂必興”的結果,其原因是它們都“用其子而棄其母”。對此,只有道家的“因而不為,損而不施”,才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不難推論,王弼自身推重儒道融合的思想特征本身,也是在批判吸收眾多學派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絕不限于儒道本身極小的范圍,而有著深廣的思想淵源。 在理論的層面上,其次,想探討人性(性和情)、“義”與“利”、“公”與“私”、“富貴”與“貧賤”、“死”與“生”等范疇問題。當人對天人關系或萬物的相互關系的思考達到較深的地步時,自身就自然成為思考的對象。事實上,天人關系中的重視人、以萬物自身作為一切存在之本的觀點就是這種情況的反映。具體地說,例如,人為“天”所決定的因素是什么?其本性或本質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在價值判斷上,本性是善還是惡等,從對外在物的認識轉向對自身內在方面的認識,這是人認識的深化。從與天人關系里的宇宙萬物的本源和根源問題的緊密關系來看,首先,論述人性。此外,人為了維持生命,對物質性的東西以及利益的追求是不可或缺的,這些行為并非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切人的行為。當然,由于人們實際上是共存的,所以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問題也就產生。因此,與利益的追求相伴隨而產生的還有利益追求本身是否恰當的問題,貫穿這問題的是“義”與“利”的關系問題。再者,人由共同體那里獲取屬于自身的利益而被賦予相應的對他人的義務,因此,緊接著分析“義”與“利”的問題。主體行為以集體、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根本利益為目標,還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成功、利益,而無視集體和他人的利益,抑或以天下所有人的需要的滿足為最高價值,或以個人乃至家族欲望的滿足為最高價值,無視他人和共同利益,以天下為一己之私物等等,這是反映個人和他人、集體之間相互關系的“公”與“私”的問題,在此將進行探討。在生活實踐中,行為主體應對利益和履行的義務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對個體來說,從共同體那里獲得的利益和地位也不一樣?;诖耍纬闪爽F實生活中的“貧”與“富”、“貴”與“賤”的實際差異,那么,“貧”與“富”、“貴”與“賤”具有什么樣的實際關聯(lián)呢?接著將以此為問題。對人來說,既有“生”也有“死”;“生”是開始,“死”是終結,生死是始終。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并非無限制。所以,人對自身的生死持有特別的興趣,例如,“生”是什么?“死”是什么?人面對生死時應采取什么對策?人依據什么來使“生”有意義,“死”有價值呢?能實現生命的不朽嗎?這些是人生最高的問題,所以,在范疇的最后進行討論?! ≡趯嵺`的層面上,則究明道德教化、道德修養(yǎng)、理想人格等問題。社會共同體是個體人的集合體,離開人的存在,這共同體就不復存在。共同體本身為了成為良性的共同體,各個個體的共同協(xié)力是不可缺少的,為了實現這協(xié)力,其共同體的價值觀的養(yǎng)成就成為必須。另外,在現實生活中,要完全杜絕惡是不可能的,正因為風俗有趨壞的危險性,就有醇化風俗的必要。道德教化可謂養(yǎng)成價值觀和醇化風俗的最佳選擇。為了切實有效地施行它,就不得不考慮教化是否可能、以什么樣的人為對象來施行教化、依據什么原則來實行教化、為了獲取理想的效果,潤滑教化的方法是什么等等的問題。在此,首先分析道德教化對治世和人性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對象、原則,以及為了激活自身功能的活性化等實踐問題。 對個體來說,后天的道德養(yǎng)成是不可或缺的,這在上面已經論述。但當我們考慮具體的實踐時,在接受外在道德教化的同時,施行自我道德修養(yǎng)顯得十分重要?!抖Y記·大學》載有“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重視修身可謂人的共通點。不言而喻,道德教化的目的是通過向人解釋當為的行為,來啟發(fā)個體的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德性。這一目的的實現,除跟道 德教化本身的科學合規(guī)律性有關系外,就將系于個體能否自覺履行從道德教化處獲得的道德情報。但是,對個體來說,從道德教化處獲得的道德情報,在終極的意義上,不過是他律的東西,如不能變他律為自律,道德教化就難能實現預期的效果。接受道德教化而施行道德修養(yǎng),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則涵養(yǎng)成個體內在的道德性的重要手段。換言之,在道德教化和個體的道德性 之間,存有道德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由教化成就道德性的橋梁。而且,在動態(tài)的層面上,在具體道德實踐的行程中,個體在接受道德教化的同時,施行自我修養(yǎng),既可以配合道德教化,乃至鞏固道德教化的成果,又可提高個體道德養(yǎng)成過程的潤滑度。總之,從道德教化的相關性著眼,在此分析修養(yǎng)的原則、方法等問題?! ≡诂F實生活里,個體的精神面貌或人格形態(tài)是各種各樣、參差不齊的,這雖有人性的因素,但主要是后天道德養(yǎng)成成果的自然反映或自然凝聚,換言之,在道德的層面上,這實際上也就是現實人格的問題。另一方面,有效地把握道德教化和個體自我修養(yǎng),提高道德實踐的功效,給個體提示一定的理想目標是必不可少的?;诖耍剿骼硐肴烁袷潜匾?。換言之,理想人格既是來自教化和修養(yǎng)效果的具象,又是理想的道德境界,所以,最后論述至人、圣人、大人、君子等具體人格?! 【C上所說,劉邵以仁、義、禮、智、信為人性之常,顯示著性善論的特點,從他關于人性總體的構造來看,“中和之質”是其性情論的哲學基礎,“愛敬之誠”則為其心理機制。本性之常既離不開“中和之質”的決定,也不能沒有“愛敬之誠”的支撐,兩者的共作互動才是其價值實現的關鍵。從兩者的內在關系來看,“中和之質”離開“愛敬之誠”的附麗和支撐,就無法對來自性情“處上”的危險性進行合理調節(jié)而實現五常本性的價值;另一方面,“愛敬之誠”如脫離“中和之質”的根基,也難以開出人性的絢麗花朵。 概言之,在個人的道德實踐上,阮籍強調“保身修性”,其目標設計是“長生”,具體的修養(yǎng)方法則是“逍遙”和“齊萬物”。這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個人人格境界的精神窗口,但畢竟有逃避現實、抹殺萬物之間客觀存有的差異的嫌疑,因此,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都缺乏積極的意義。所以,在社會的層面上,這種逃避現實型的思想正好符合統(tǒng)治者的口味。另一方面,審視當時積極性的行為方式本身危及生命這一事實,逃避現實無疑是當時社會保身的最有效的手段。誠然,阮籍思想酶理論和現實的價值判斷,存在著二律背反,這也是不能無視的。 以上對“真”、“性”、“命”、“禮”、公私等道德概念分別進行了分析,顯然,它們并非孤立的概念。在郭象道德概念的系統(tǒng)中,“真”是基本的概念,對“真”來說,在個人方面有“性”和“命”等概念,在社會方面有“禮”和公私,“真”的精神貫穿于其他一切概念 之中,其他概念不過是“真”的本質的具體展開。在個人方面,本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無法改變的自然性,它要受本分的制約,本分是生來就有的,本性必須在本分的軌道上運作,守分是全性和實現個體價值的條件。本性具有“感物而動”的特性并持有仁義的素質,這賦予“習以成性”以必要性以及“成性”在本分范圍內的可能性。無疑,這具有消極被動性。另一方面,“各令自得”又給人們展示了賦予個體以積極主動性的圖畫。這也體現了激發(fā)客體踐行自得的責任性。從“物離性以從其上而性命喪”來看,本性是生命的本質和源泉,生命則是本性的具體展開。要言之,本性是內容,生命是形式,守分則是統(tǒng)一兩者的橋梁。關于命運的“命”,人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只能接受它的安排,這是來自外在的對于人的先天的限制?! 】傊拘灾械谋痉趾兔\的“命”都是先天賦予人的規(guī)定,兩者的相異處在于本分制約著本性,命運的“命”則超越性分直接制約個體。換言之,個體的本性受著本分的限制,個體自身則受著命運的制約。也就是說,本性必須在本分的范圍內運作,個體則必須在命運的領域里努力。本性決定于本分,個體左右于命運?! ∪毡緷h學家中島隆藏認為,郭象的自得有高低兩個層次,高層次是用自己的自得去成就他人的自得,低層次是借助于他人的自得才能實現自己的自得。郭象在兩種自得中強調的大概是 后者,這也成為東晉思想界流行的傾向。從中島引用的資料來看,高層次的自得即“體神居靈而窮理極妙者”(《逍遙游注》,頁30),也即圣人的自得。低層次的自得是個體“各得其實”(同上,頁26)的自得。這不得不說給郭象的自得研究注進了一股新風。可以說,這是分析基于不同個體的自得而得出的結論。筆者在此分析的是同一主體在不同場合的自得具象,即內在性的自得(足于所受)和外在性的自得(安其所司),貫徹自得行為始終的是自然無為的精髓?! 」笳J為“生以養(yǎng)存”,強調道德修養(yǎng),多少給他性分自足的圍墻開了一個供人實現自身價值的窗口。修養(yǎng)也就是養(yǎng)生,包括養(yǎng)身和養(yǎng)心兩個方面。對個體來說,身不屬于自己所能有,它是自成的。人雖無法改變生死的事實,但可通過養(yǎng)生來豐富人生,完全實現生命的價值,即“盡年”。而養(yǎng)心的關鍵是不用心。養(yǎng)生的具體操作方法是“任樸而直前”、“靜于性而止”、“坐忘任獨”、“守其自得”,貫穿于這四者的一條紅線是自然無為。這四者自然構成實踐的操作鏈,自得是其主導鏈,由它連接其他鏈,其他鏈則為分子鏈。換言之,自得的精神貫穿于三條分子鏈中,分子鏈是主導鏈的具體體現。但是,自得的良性運作和價值的完美實現離不開其他鏈的共作?!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