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敘事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凌逾 人民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凌逾  頁數:33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從跨媒介視角人手,探究西西的文體革新精神,這是已有研究尚未開掘的新領域。《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tài)》探究西西創(chuàng)造的跨媒介敘事新生態(tài),重點研究其成因、類型、風格和意義,希冀探討西西的敘事突破,如何體現(xiàn)出文學轉型的前沿趨向,為消除文學終結的陰影提供思維指向和創(chuàng)作實例?!犊缑浇閿⑹拢赫撐魑餍≌f新生態(tài)》同時也探討其實驗的局限性:她在各藝術門類中左奔右突,如何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不能抵達的疆域,并逐漸領悟藝術中不能跨越的疆界,“看見晨光漸顯,便謹慎地歸于緘默”。

書籍目錄

緒論一、文學新形態(tài):跨媒介敘事二、已有的西西研究綜述三、西西的跨媒介創(chuàng)作視野與實驗歷程第一章 腳本式影像敘事小說第一節(jié) 西西影像敘事探源第二節(jié) 影像敘事小說的開山之作:《東城故事》第三節(jié) “括號”式影像敘事小說第二章 “比興”式影像敘事小說的建筑空間第一節(jié) 蒙太奇主導的“比”影像敘事小說:《哨鹿》第二節(jié) 長鏡頭主導的“興”影像敘事小說:《候鳥》第三節(jié) 心理獨白群像的影像敘事小說第四節(jié) 西西影像敘事與略薩結構寫實的空間敘述第三章 圖文互涉敘事第一節(jié) 西西圖文互涉敘事探源第二節(jié) 《我城》的圖文互涉敘事第三節(jié) 《我城》的手卷、電影和戲劇敘事法融合第四節(jié) 難以敘述的敘述:《浮城志異》與馬格列特的繪畫第四章 蟬聯(lián)想象曲式第一節(jié) 西西蟬聯(lián)想象曲式探源第二節(jié) 西西與卡爾維諾的想象增殖比較第三節(jié) 讀者參與互動創(chuàng)作的蟬聯(lián)想象曲式第四節(jié) 反線性的網結蟬聯(lián)想象曲式:《飛氈》第五章 跨媒介視閾中的女性主義敘事第一節(jié) 女性主義敘事學文體學與中國本土化發(fā)展第二節(jié) 從《哀悼乳房》看女性主義敘事文體學的本土發(fā)展第三節(jié) 女性的自我賦權話語與敘述聲音第四節(jié) 中西棄婦詩學經脈與西西的反棄婦詩學話語第五節(jié) 反叛性別偏見與重構女性敘事文體的美學標準結語挑戰(zhàn)傳統(tǒng):跨媒介敘事的意義參考文獻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五)女性視角研究有不少研究者從性別視角分析西西,其原因在于西西有不少作品討論了女性成長,如《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敘述了戀愛女人的掙扎,《母魚》描寫了一年輕女子未婚先孕的焦慮,《感冒》書寫陷于婚姻與自由困境的女性,《玫瑰阿娥的白發(fā)時代》以嬰孩的成長與老人的衰老作結構性的對比。此外,《母親與濕火柴》、《候鳥》、《哀悼乳房》、《飛氈》等作品都是女性題材作品。香港中文大學徐霞的碩士論文研究《哀悼乳房》。她指出,西西的知識論述體系是從藍色抒情到灰色存在主義,從亮麗童言到斑斕知性;西西的女性論述體系,是從朦朧少女情懷到尋路青年女性,再到成熟中年女性?!栋У咳榉俊窂纳硇詣e過渡到文化性別,從受禁錮壓抑的邊緣來挑戰(zhàn)中心,從乳房書寫回歸女性的本質,即人類的生命和文明之源。她的語言和文類層次具有顛覆性,她在書寫女性身體時,不是站在對抗男性中心霸權的思想基礎上,而是站在關懷全人類的角度上。①陳麗芬也研究《哀悼乳房》,她首先批駁了王德威認為女性寫作風格陰沉抑郁、鬼話連篇、彰顯幽閉癥的觀點,然后指出:《哀悼乳房》是女性原始大敘事之外的平凡文本,它破除了對疾病的迷思,具有后設自覺的特點,能傳遞資訊來安慰醫(yī)治自己和他人。小說的顛覆性不在于對父權的控訴,而在于其破除二元對立困局的能力。西西拆解既定的男女素質,形成了獨特的女性文體,她作品中的顛覆性甚至連最前衛(wèi)的女性主義者都不及。有人批評西西故作天真,陳麗芬反駁說,“天真”恰恰可以作為西西的美學客觀性,因為她質疑了文學界“閱讀成規(guī)”和“價值假定”。②

后記

第一部專著即將誕生,苦熬的艱辛似乎不復記憶。眼下,陽光般的暖意在心頭充盈。本書在博士論文基礎上歷經三年修改而成。2003至2006年,我在中山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攻讀博士學位,完成了博士論文《跨藝術、跨文化的創(chuàng)作視野——論西西小說的文體創(chuàng)新》。過去,研究香港作家西西的學者多以臺港地區(qū)為主,大陸研究西西的文章并不多,大陸也沒有出版西西作品的單行本。所以,大陸很多文學愛好者也壓根沒聽說過西西。到目前為止,該文仍然是兩岸四地中第一部研究西西的博士論文。當然,我們都希望,這一記錄最好能盡快被改寫。為什么選擇西西作為研究對象?一方面,因為慣性使然,長期關注華文文學領域,并在學院講授《臺港澳文學》已有若干年,這個方向是熟悉的選題。另一方面,因為導師艾曉明教授的點撥。她不僅是比較文學和性別文化研究名家,還是香港文學研究專家。我在她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xù)前行。首先,我逐字逐句地閱讀西西作品,然后,追隨西西海量的閱讀而閱讀,并堅持寫閱讀筆記。蝸居斗室,伏案爬梳——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才拋開了以西方理論套論西西的思路,切實地從西西創(chuàng)作本身出發(fā),進而找到了論文寫作的思想框架,找到了研究的突破角度——跨媒介和跨文化比較的視角,真正發(fā)現(xiàn)了西西的創(chuàng)作價值和意義。曾經就為一個短篇小說《永不終止的大故事》,足足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研究,因為要閱讀其中涉及的九部外國經典長篇小說及相關評論。經過反復揣摩比較,最終才發(fā)現(xiàn)了該小說的創(chuàng)意。

編輯推薦

《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tài)》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跨媒介敘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快遞很給力,速度快,內容很豐富,對研究西西的人很有參考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