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郭英德 頁數(shù):803 字數(shù):61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王國維先生有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睔v經(jīng)數(shù)千年的中國文學,各種文體、流派、理論、思潮層出不窮,異彩紛呈,它們既是文學史的組成部分,又有各自相對獨立的生發(fā)、演進、成熟、衰微的過程。相較于文學通史,以斷代文體或?qū)n}為內(nèi)容的文學史,有利于做深入的討論和詳盡描述,對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學科成熟,功莫大焉。為此,特選擇二十世紀以來,學術(shù)界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學某一時期,某一文體之興衰歷史的代表著作,精心編輯,匯為叢刊,把這些經(jīng)過時間檢驗、在學界有定評的經(jīng)典之作,集中呈現(xiàn)給讀者。同時,我們還將繼續(xù)跟蹤學術(shù)發(fā)展,隨時吸納高質(zhì)量的學術(shù)專著,收入《中國斷代專題文庫叢刊:明清傳奇史》。
《中國斷代專題文庫叢刊:明清傳奇史》采取開放的形式,按系列陸續(xù)推出。既回眸歷史,總結(jié)過去,也放眼長遠,瞻望未來。希望學界同仁惠賜大作,使這道學術(shù)長城能蜿蜒萬里。
書籍目錄
緒論 明清傳奇和明清傳奇史
第一節(jié) 傳奇:從小說到戲曲
第二節(jié) 明清傳奇界說
第三節(jié) 明清傳奇的歷史分期
第一編 從戲文到傳奇(明成化初至萬歷十四年,1465-1586)
第一章 風起于青蘋之末
第一節(jié) 明前中期社會與劇壇
一、明前期社會與劇壇
二、明中期社會與劇壇
第二節(jié) 元末至明中期戲曲的發(fā)展動向
第二章 傳奇體制的確立
第一節(jié) 審美趣味的文人化
第二節(jié) 劇本體制的規(guī)范化
一、戲文劇本體制的三種樣式
二、規(guī)范化的傳奇劇本體制
第三節(jié) 語言風格的典雅化
第三章 昆腔新聲的崛起
第一節(jié) 四大聲腔及其變遷
第二節(jié) 昆山腔的改革
第三節(jié) 昆腔新聲與傳奇
第四章 傳統(tǒng)主題的變異
第一節(jié) 有益風化的教化劇
一、丘濬和邵燦
二、惟有孝義貞忠果美哉
第二節(jié) 虛實相半的歷史劇
一、嘉靖以前的歷史劇
二、張鳳翼及其歷史劇
第三節(jié) 情理和諧的風情劇
一、《南西廂》和陸采
二、鄭若庸和高濂
第五章 時代主題的先聲
第一節(jié) 《寶劍記》:忠奸劇的定型
第二節(jié) 《浣紗記》:歷史劇的新篇
第三節(jié) 《鳴鳳記》:時事劇的發(fā)軔
第二編 傳奇的風行(明萬歷十五年至清順治八年,1587-1651)
第六章 晚明社會與劇壇風氣
第一節(jié) 舉國如狂的劇壇風氣
第二節(jié) 心學思潮與傳奇風行
第三節(jié) 實學思潮與傳奇風行
第七章 湯顯祖的文化意義
第一節(jié) 厭逢人世懶生天——湯顯祖的人生追求
第二節(jié)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牡丹亭》的思想意蘊
……
第三編 傳奇的繁盛(清順治九年至康熙五十七年,1652-1718)
第四編 強弩之末的傳奇(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慶二十五年,1719-1820)
第五編 漂泊無依的傳奇(清道光元年至宣統(tǒng)三年,1821-1911)
附錄:明清戲曲研究書目舉要
后記
再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唐有傳奇。宋有戲曲、唱諢、詞說。金有院本、雜劇、諸公(官)調(diào),院本、雜劇,其實一也。國朝(按,指元朝),院本、雜劇,始厘而二之。 在他看來,小說、戲曲與說唱文學是同出一源,一脈相承的。直至晚清民初蔣瑞藻作《小說考證》及《小說考證續(xù)編》時,還將小說、戲曲、彈詞等混為一談,并指出: 戲劇與小說,異流同源,殊途同歸者也。 既然如此,以小說之名“傳奇”來指稱戲曲,不正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第二節(jié) 明清傳奇界說 以“傳奇”作為戲曲的通稱,這是廣義的稱呼。但明清以來人們更多地以“傳奇”作為明清時期一種特殊的戲曲體裁的專稱,這種狹義的“傳奇”又具有什么樣的本質(zhì)特征呢? 在狹義的“傳奇”一詞的實際運用中,人們賦予其三種不同的含義: 第一,傳奇是與雜劇相區(qū)別的長篇戲曲的通稱。這一含義始見于明后期,以呂天成《曲品》卷上所述最有代表性: ……金元創(chuàng)名雜劇,國初演作傳奇。雜劇北音,傳奇南調(diào)。雜劇折惟四,唱惟一人;傳奇折數(shù)多,唱必勻派。雜劇但摭一事顛末,其境促;傳奇?zhèn)涫鲆蝗耸冀K,其味長。無雜劇則孰開傳奇之門?非傳奇則未暢雜劇之趣也。 在這里,呂天成是以金、元北曲雜劇與明代新、舊傳奇作比較的。其實,自從明中葉南雜劇興起以后,在音樂體制上,雜劇用樂已不局限于“北音”,而大多采用南曲或南北合套;在劇本體制上,雜劇折數(shù)已不拘泥于四折,而是少至一折(或稱“出”),多至八九折不等;在演唱方式上,雜劇早已打破“一角主唱”的舊套,劇中各種角色皆可司唱,并有輪唱、分唱、對唱等演唱形式;所有這些,從明代萬歷年間開始都已成為慣例,在這些方面與傳奇并無二致。因此,呂天成的文體比較顯然缺乏科學的準確性。但是,呂天成以外在體制的長短和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的繁簡作為雜劇與傳奇相區(qū)別的本質(zhì)特征,則可謂獨具慧眼。其后明人祁彪佳、清人黃文旸和近人王國維、吳梅等戲曲評論家和研究家,皆準此將元明清戲曲分為雜劇與傳奇兩種體裁。 此說的最大缺陷是未能對古代長篇戲曲內(nèi)部“戲文”與“傳奇”二體加以區(qū)別,因此在文體分類學的意義上就不免過于粗疏。
編輯推薦
《明清傳奇史》相較于文學通史,以斷代文體或?qū)n}為內(nèi)容的文學史,有利于做深入的討論和詳盡描述,對推動學術(shù)發(fā)展、學科成熟,功莫大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