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楊慶茹等 頁數(shù):213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傳統(tǒng)文化對廣大現(xiàn)代人來說既遠(yuǎn)在天邊,又近在眼前,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日趨升溫,大眾對一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話題產(chǎn)生了興趣。如:關(guān)公怎么從戰(zhàn)神成了財神?俗語“女大十八變”中,“十八”是指年齡還是指變化之?dāng)?shù)?為什么稱帝王君臨天下稱為“南面”呢?一柱香的時間有多長?……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shí)都隱藏著豐富而有趣的內(nèi)容。本書采用“提問、回答并鏈接拓展”的形式,精選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101個趣味小問題,以輕松活潑而又嚴(yán)謹(jǐn)準(zhǔn)確的語言娓娓道來。各篇相對獨(dú)立,信手翻來就會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休閑文化讀物。 本書采用“提問、回答并鏈接拓展”的形式,精選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101個趣味小問題,以輕松活潑而又嚴(yán)謹(jǐn)準(zhǔn)確的語言娓娓道來。各篇相對獨(dú)立,信手翻來就會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休閑文化讀物。
書籍目錄
1 為什么常常稱創(chuàng)始人為“鼻祖”?這跟鼻子有關(guān)系嗎?2 為什么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古代有“臉”與“面”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3 和尚剃光頭與印度的氣候有關(guān)嗎?4 勾手指表示對自己說的話負(fù)責(zé),那么勾手指是怎么來的?5 手的二個指頭為什么叫“食指”?6 把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為什么叫翹“二郎腿”?7 “足下”在古代是下對上或同輩之間的尊稱嗎?8 “打千”就是請安的意思,這是什么樣的禮節(jié)?9 為什么古代大臣稱皇帝為“陛下”呢?10 為什么唐代之間的皇帝我們用謚號稱,唐宋的皇帝卻用廟號稱,而清朝則是用年號稱呢?11 為什么科學(xué)考試中的三名被稱為“探花”呢?12 “大夫”本來是個官職名,怎么后來指醫(yī)生?醫(yī)生這個說法又是什么開始的呢?13 為什么將出家的僧人、道士稱為“方外人士”呢14 古代為什么稱媒人為“冰人”、“伐柯人”?15 為什么用“桃李”來指代學(xué)生?16 為什么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17 公主的丈夫稱為“駙馬”,駙馬是稱號還是官職?18 為什么做官的女婿被稱為“金龜婿”?19 古人用“東床”來稱呼女婿,這是否僅僅與“東南西北”的方向有關(guān)嗎?20 岳父為何被稱作泰山?21 古代中國只允許丈夫休妻嗎?有沒有可以離婚的?22 “義結(jié)金蘭”與“蘭花”有關(guān)嗎?23 銅錢常被稱為“孔方兄”,難道是因為與錢“稱兄道弟”有什么好處嗎?24 我們?yōu)槭裁凑f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25 為什么稱帝王君臨天下為“南面”呢?那么“北面”又有什么特指呢?……
章節(jié)摘錄
為什么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面”?古代的“臉”與“面”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 為了宣泄對某人的憤怒不滿之情,常會罵“不要臉”,意思是說這人不顧顏面,不知羞恥。但卻不會罵“不要面”,這是為什么呢?這主要是因為書面語和口語的不同?!懊妗睂儆跁嬗谜Z,多用于文學(xué)作品之中;相對而言,“臉”是口語,時常出現(xiàn)在口頭對話之中。比如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會說洗臉、擦臉,卻很少說洗面、擦面。俗語說某人臉比城墻還厚,如果說成面比城墻還厚,便失去了口語生動活潑的效果。口語所要表達(dá)的意思,也可在書面中采用文學(xué)化的語言表達(dá):比如不要臉在文學(xué)作品中,可以說成不顧顏面;洗臉亦可說成凈面等等。另外,“不要臉”在發(fā)音上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鋵?shí),臉最早并不完全是口頭用語。明代之前的“臉”和“面”都是書面用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學(xué)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岑參有詩:“岸花仍自羞紅臉”,李清照詞云:“香臉半開嬌旖旎”,自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護(hù)“人面桃花相映紅”都將臉、面用進(jìn)了文學(xué)詞句。后世才逐漸有了口語和書面語的區(qū)別?! ∧樅兔娆F(xiàn)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卻是有差異的。臉是晚出的字,大約是魏晉以后才產(chǎn)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頰,常常指婦女目下頰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指的就是這個部位。除此之外,“臉”在古代還有“瞼”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边@里的“臉”就指眼皮。而面的范圍要比臉大,包括整個頭的前部,臉只是面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演進(jìn),臉的語義逐漸擴(kuò)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R鏈接 俗語常說的“面子”,是指表面嗎? “面子”的確有表面的意思,在有的方言中就將被褥面稱為面子,另外還有衣服面子、鞋面子等說法,意思相似,都是指物體的表面。面子既然有了表面的意思,逐漸發(fā)展出事情表面的意思也就不奇怪了,如《孽?;ā分袑懙溃骸拔骱箅m然退居頤和園,面子上不干涉朝政……”這里的面子,就是事情表面的意思?! ∨c此同時,面子的詞義沒有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它還發(fā)展出了體面、顏面的意思。面本來就指頭的前部,上面長著五官。人長得美丑,主要就看這張臉了,因此尊嚴(yán)、體面跟“面”掛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上古時代五刑之一的墨刑,就是在罪犯的額頭刺上黑字,為的就是讓罪犯“沒面子”,是一種恥辱刑。 自古就有好面子的人,石崇與王愷斗富就是一個爭面子的典型故事。石崇與王愷是晉武帝時人。石崇是靠著在荊州當(dāng)?shù)胤焦贂r,指使屬下?lián)尳偕倘硕l(fā)家致富的。他后來一路高升,還位列九卿之一。王愷的姐姐則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母親,他也就是晉武帝的親舅舅。作為皇親,王愷自然看不上平民出身的石崇,而石崇也不服憑借貴族身份而高人一等的王愷,因此二人暗中較勁兒,非要壓倒對方。王愷家用麥糖水刷鍋,石崇家就用石蠟當(dāng)柴火煮飯;王愷用紫紗做成40里的屏障,石崇就用錦鍛做成50里的屏障;比來比去,總是石崇略占上風(fēng)。王愷很不服氣,于是搬來武帝做后盾。為了幫助王愷獲勝,晉武帝贈給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十分得意地拿到石崇家向石崇炫耀,誰知石崇順手拿出鐵如意,幾下就將珊瑚樹擊成碎片。王愷以為石崇是妒嫉所致,要抓他去見武帝。沒想到石崇卻輕松地說:“這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我現(xiàn)在賠給你就是啦?!彼蛷娜〕鲎约业纳汉鳂?,別說二尺多高的了,就連三四尺高的也有六七株之多。王愷看得目瞪口呆,自知不是對手,這場面子比拼也就此告一段落。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有關(guān)中國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
編輯推薦
以輕松活潑而又嚴(yán)謹(jǐn)準(zhǔn)確的語言娓娓道來,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休閑文化讀物。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