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培訓提高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幾何精度設計、制造、檢驗和標準化等工作的能力為編寫目的,以機械幾何精度設計和檢驗的系統(tǒng)理論為主線,以機械工程技術人員應該掌握,,ISBN:9787118042931,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3 出版社: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何永熹 頁數(shù):352 字數(shù):409000
內容概要
本書以培訓提高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幾何精度設計、制造、檢驗和標準化等工作的能力為編寫目的,以機械幾何精度設計和檢驗的系統(tǒng)理論為主線,以機械工程技術人員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為內容,從設計理論、應用方法和標準規(guī)范等主要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機械幾何精度的專業(yè)知識和方法。 本書理論系統(tǒng)、方法實用、內容全面、文字簡潔,適用于從事機械產(chǎn)品設計、制造、檢驗和標準化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機械工程技術學科的高等學校師生閱讀與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幾何精度基礎 1.1 幾何精度的基本概念 1.1.1 幾何精度的作用 1.1.2 幾何精度設計的基本原則 1.1.3 幾何精度設計的主要方法 1.1.4 幾何精度的表達 1.1.5 幾何精度的標注 1.1.6 幾何精度的實現(xiàn)與檢測 1.2 互換性與標準化的基本原理 1.2.1 互換性 1.2.2 優(yōu)先數(shù)系 1.2.3 標準化 1.3 幾何規(guī)范 1.3.1 幾何要素 1.3.2 基本幾何精度 1.3.3 幾何技術規(guī)范第二章 表面精度 2.1 表面缺陷 2.1.1 表面缺陷的特點 2.1.2 表面缺陷的分類 2.1.3 表面評定區(qū)域和基準面 2.1.4 表面缺陷的參數(shù) 2.2 表面粗糙度 2.2.1 表面粗糙度的特點 2.2.2 基本術語 2.2.3 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shù) 2.2.4 表面粗糙度圖樣表示 2.2.5 表面粗糙度的設計 2.2.6 新國家標準與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差異 2.3 表面波紋度 2.3.1 表面波紋度特征 2.3.2 表面波紋度參數(shù)第三章 尺寸精度 3.1 線性尺寸精度 3.1.1 尺寸 3.1.2 尺寸偏差 3.1.3 尺寸公差和尺寸公差帶 3.1.4 統(tǒng)計尺寸公差 3.2 極限制(孔、軸公差) 3.2.1 標準公差 3.2.2 基本偏差 3.2.3 公差帶代號與標注 3.2.4 優(yōu)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帶 3.2.5 一般公差 3.3 角度尺寸精度 3.3.1 角度尺寸 3.3.2 角度公差 3.3.3 一般公差 3.4 圓錐公差 3.4.1 基本術語 3.4.2 圓錐公差的表示第四章 形狀與位置精度 4.1 概述 4.1.1 形位誤差 4.1.2 形位公差 4.1.3 形位公差帶 4.2 形位公差的圖樣表示 4.2.1 形位公差框格 4.2.2 被測要素的標注 4.2.3 基準要素的標注 4.3 形位公差與公差帶定義 4.3.1 形狀公差 4.3.2 任意形狀要素的形位公差 4.3.3 定向公差 4.3.4 定位公差 4.3.5 綜合公差(跳動公差) 4.4 延伸公差帶 4.5 形位公差數(shù)值 4.6 形位公差設計第五章 公差原則 5.1 基本術語 5.1.1 作用尺寸 5.1.2 實效狀態(tài) 5.1.3 邊界 5.2 獨立原則 5.3 相關要求 5.3.1 包容要求 5.3.2 最大實體要求 5.3.3 最小實體要求 5.3.4 可逆要求第六章 光滑結合精度 6.1 孔、軸結合 6.1.1 基本概念 6.1.2 配合制 6.1.3 配合精度設計 6.2 滾動軸承結合 6.2.1 滾動軸承配合尺寸的公差 6.2.2 滾動軸承配合件的公差 6.2.3 滾動軸承與配合件的配合 6.2.4 滾動軸承與配合件配合的表示 6.3 圓錐結合 6.3.1 圓錐配合的術語 6.3.2 圓錐配合的一般規(guī)定 6.3.3 結合圓錐公差注法第七章 螺紋精度第八章 齒輪精度第九章 尺寸鏈第十章 幾何檢測基礎第十一章 測量檢驗第十二章 量規(guī)檢驗附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