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季乃禮 頁數(shù):26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論述了哈貝馬斯政治思想的源流、當代社會的批判思想,以及如何解決當代社會的弊端、實現(xiàn)政治理想等。哈馬貝斯主要吸收了馬克思、弗洛伊德以及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對當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危機以及公共領域的扭曲作了詳細的論述。哈貝馬斯認為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出路在于交往理理論,具體到政治上來說就是話語政治,即試圖在公眾領域通過理解的方式形成團結的力量,從而制約行政權力。面對未來,哈貝馬斯試圖建立一個基于人民權利的世界共同體。哈貝馬斯恢復了大眾民主力量在當今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因此又被稱為大眾民主思想的典范代表。
作者簡介
季乃禮,1970年生,山東高青人。求學于山東師范大學、湖南大學、南開大學,相繼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F(xiàn)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已出版《三綱六紀與社會整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新論》(與李瑞蘭教授合著),發(fā)表論文二十多篇。近年來主要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心理學、當代中國社會政治分析。
書籍目錄
導論 一、哈貝馬斯簡介 二、哈貝馬斯研究概況 三、哈貝馬斯政治思想的發(fā)展歷程 (一)以前學者對哈貝馬斯學術歷程的劃分 (二)哈貝馬斯政治思想的發(fā)展階段第一章 哈貝馬斯政治思想探源:馬克思、弗洛伊德與法蘭克福學派 一、哈貝馬斯的馬克思主義觀 (一)馬克思學說的貢獻 (二)對馬克思學說的批評 (三)對哈貝馬斯馬克思主義觀的評述 (四)對各個馬克思主義學派的評判 二、對弗洛伊德思想的評價 (一)弗洛伊德學說的優(yōu)點 (二)弗洛伊德學說的缺點 (三)弗洛伊德與馬克思 三、哈貝斯與批判理論 (一)哈貝馬斯與法蘭克福學派中人的關系 (二)對批判理論的評價第二章 對當代社會的批判:公共領域的扭曲與社會系統(tǒng)危機 一、對以前社會的批判 (一)原始社會 (二)傳統(tǒng)社會 (三)自由資本主義社會 二、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 (一)公共領域的扭曲 (二)晚期資本主義的危機第三章 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交往行為理論 一、何為交往行為 二、交往行為的條件 (一)言語的有效性基礎 (二)生活世界的補充 (三)群體與自我同一性的確立 三、交往行為理論的意義 (一)交往行為理論是評價社會的標準 (二)交往行為理論彌補了生產力對社會作用的不足,強調了人與人的相互作用 (三)交往行為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是根本的,其所具有的反思性學習體現(xiàn)了社會的發(fā)展水平 (四)交往行為理論能夠增強社會的團結,成為權力和貨幣之外的第三種基本資源第四章 話語政治 一、對其他政治方案的批評 (一)合法主義 (二)新保守主義 (三)經濟增長的批判者們的不同政見 二、對自由主義和共和主義的比較 ……第五章 理想的社會:超越民族結構第六章 社會現(xiàn)象的政治評價:克隆、婦女權利、教育第七章 結論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