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鄭義 頁數(shù):24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先秦時,《詩經(jīng)》被稱為“詩”或“詩三百”;到了西漢,由于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詩》被官家正式定為五經(jīng)之一,從此,《詩經(jīng)》的名稱才確定下來。 《詩經(jīng)》共305篇。最早的是《周頌》,創(chuàng)作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紀);最晚的是《曹風下泉》,已經(jīng)是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前后相差約五百年之久?!对娊?jīng)》產(chǎn)生的地域,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和漢水上游一帶,包括今天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和湖北的北部,為當時周人統(tǒng)治勢力所及地區(qū)。 《詩經(jīng)》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帮L”,就是各地民間的曲調(diào),即民間歌謠,共160篇,總稱為十五國風?!把拧笔侵芡蹒芩诘氐那{(diào),雅是正的意思,王畿的音樂被周人當做是正聲,稱為雅樂;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绊灐笔怯糜谧趶R祭祀的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合稱“三頌”,共40篇。由于要祭祀娛神,“頌”是既有歌唱,也有樂器演奏,更有舞蹈與之相配合“風”、“雅”有韻,分章疊唱;而“頌”詩大多無韻,且大多不分章。 《詩大序》說:“詩有六義焉;一日風,二日賦,三日比,四日興,五日雅,六日頌?!痹谶@六義中,人們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三種類型,而賦、比、興則是詩的三種表現(xiàn)手法。對于賦、比、興的解釋也是很多的,以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所作出的解釋最為流行:“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薄芭d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庇梦覀兘裉斓脑拋碚f,賦就是直接敘述描寫;比就是比喻、比方;興復雜一點,指的是借助某種觸動了詩人感情的景物來作為詩歌的發(fā)端,以引起所歌詠的內(nèi)容,所以又叫“起興”。《詩經(jīng)》的這三種基本藝術手法后來一直為我國詩歌所沿用,并不斷發(fā)展豐富。 《詩經(jīng)》以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深刻的思想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無比生動的社會歷史畫卷,是我國文學藝術的重要源頭,為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又為我國文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詩經(jīng)》對于我們推究詩旨,講求音義,考證禮樂,解釋名物,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書籍目錄
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桃夭 召南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摽有梅 邶風 柏舟 綠衣 日月 終風 擊鼓 凱風 北風 靜女 二子乘舟 鄘風 柏舟 墻有茨 桑中 鶉之奔奔 衛(wèi)風 淇奧 考槃 氓 竹竿 伯兮 王風 黍離 君子于役 中谷有蕹 兔爰 采葛 大車 丘中有麻 鄭風 緇衣 將仲子 叔于田 大叔于田 遵大路 女日雞鳴 有女同車……小雅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