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德勝 頁數(shù):1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社會學的詮釋》原名《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于1989年由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乃筆者開授“中國社會思想史”多年來教學相長的結晶,主要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中國社會思想的孕育和發(fā)展大勢,與八年后由同一公司出版的《思人風云》是姐妹篇。前者處理傳統(tǒng)時代的思想概況;后者跟蹤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變化脈絡。 儒家思想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價值來源,支配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達二千年,但自西潮掩至,加上現(xiàn)代化巨浪的連番沖擊,儒家思想在洋務運動期間(1861-1894)還是一枝獨秀,到了新文化運動之際(1915-1921),只在短短半個世紀之間,就已成為眾矢之的了。其后國共內爭,奉馬克思主義為圭臬的中國共產(chǎn)黨取得政權,儒家思想就更命途多蹇了。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勢日盛,中國共產(chǎn)黨已意識到須要由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在此背景之下,以建立和諧社會為職志的儒家思想,肯定要背負新時期的歷史任務。
書籍目錄
簡體版自序儒家倫理、社會學與政治秩序——序張德勝著《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原版自序第一章 規(guī)范的挑戰(zhàn)一、提問與思想方向二、失范的社會三、春秋戰(zhàn)國的失范情況四、失范與社會變遷第二章 儒家的回應一、規(guī)范問題與規(guī)范回應二、孔子學說的規(guī)范特色三、規(guī)范共認與禮治秩序四、規(guī)范內植與個人修養(yǎng)五、秩序自家庭開始第三章 儒家以外的回應一、法家思想的社會基礎和時代背景二、法家的霸術及強制秩序三、道家的自衛(wèi)機制與自然秩序四、墨家之草根本色及尚同秩序第四章 儒家思想與社會控制一、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控制二、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競逐三、國家意識形態(tài)與儒學全方位化第五章 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一、動亂創(chuàng)傷與秩序情結二、和而不同三、節(jié)情斂欲四、賤己貴人五、對等回報第六章 佛道倫理與秩序情結一、儒道佛三家思想之消長與交融二、道佛思想對儒家倫理之補充三、道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四、佛家倫理與秩序情結第七章 儒家思想與現(xiàn)代社會的秩序建設一、傳統(tǒng)社會秩序的基礎二、現(xiàn)代化帶來的轉變三、法治與市場的局限四、由社群主義說到儒家思想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規(guī)范的挑戰(zhàn)一、提問與思想方向梁娥(Sussane Langer)在她那本口碑甚佳的《哲學的新鑰》中,開宗明義就闡述了提問的重要性。她說:“問題的提法,不單規(guī)限而且引導答案的答法——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彼J為,一門哲學的特色,是由提出問題而不是由所認定的答案決定的。答案只是一堆事實,問題則提供一個架構,將事實的圖像顯示出來。記不起誰說過,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比找到正確的答案更為重要。的確,找答案只不過是尋寶過程,只要有了大概的圖址,你尋不到,別人可以尋到;今日尋不到,遲早可以尋到。然而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足以指引努力的方向,開辟新的活動園地。長久以來,不少人坐在蘋果樹下乘涼,看著果子掉下來,視作理所當然,有些人甚至會被果子直打在頭上,大概也只咒罵幾句了事。可是牛頓問:“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這一問,便揭開了近代物理學發(fā)展的序幕。
編輯推薦
《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社會學的詮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