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諾曼?麥克林恩 頁數(shù):295 字數(shù):163000 譯者:陸谷孫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江流過水悠悠》是芝加哥大學(xué)文學(xué)教授麥克林恩七十多歲時寫就的自傳性小說,也是他的處女作與成名作。
美國西部小城密蘇拉,山林環(huán)抱,大河流淌,河中鱒魚肥美。長老會牧師的兒子,諾曼和保羅,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長大,并習(xí)得了一門被他們奉若宗教的蠅釣技藝,弟弟保羅更是此中高手。兄弟情意甚篤,工作后分居兩地,仍不時相約垂釣。但性情剛硬又嗜賭的保羅偏離了生活的安全軌跡,終致盛年早逝世,也令摯愛卻無法理解和幫助他的親人哀痛不已。
多年后,退休的諾曼再次來到古老的大泥腿河畔,回憶起兄弟二人和老父一起垂釣的情景,往事悠悠,哀思逐水流。諾曼似乎在巖石下喁喁細語的水聲中聽到了逝者的話語。
水,如今是他的魂夢所牽。
作者簡介
諾曼·麥克林恩 1902-1990
芝加哥大學(xué)文學(xué)教授,教授莎士比亞和浪漫派詩歌。退休后,年過七旬的他出版了自傳性小說《一江流過水悠悠》,獲得意料之外的成功。該小說被提名1977年普利策小說獎,暢銷多年,如今已被認為是美國文學(xué)的不朽經(jīng)典。1991年,芝大將一座改建的教堂建筑命名為“麥克林恩樓”。
書籍目錄
一江流過水悠悠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我們家,宗教和蠅餌投釣這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我們住在蒙大拿州西部幾條盛產(chǎn)鮭魚的河流的交匯處,父親是長老會牧師,又善垂釣,會自制蠅餌,并以漁技傳授他人。他告訴我們關(guān)于基督門徒都擅垂釣的故事,還讓我們,譬如說我弟弟保羅和我,自己去推想,加利利海最出色的漁夫,都是使用蠅餌的,而最得歡心的使徒約翰,是使用浮餌[手工結(jié)扎的假蠅餌中一種浮于水面的蠅餌?!g者注,下同]的。 不錯,每周一天全花在宗教方面。星期天早上,弟弟保羅和我要上主日學(xué)校,過后參加“早禱儀式”,聽父親傳道;夜晚去做“教會勤工”,完事之后去“晚禱儀式”,再聽父親講道。兩次之間,星期日的下午,我們得花一個鐘點學(xué)習(xí)《威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瑯瑯背誦之后,才能跟著他去爬山,讓他在兩次布道儀式的間隙,稍事放松。可是他只考問我們對答辭中的第一問:“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我們齊聲回答,這樣要是有一個忘了,另外一個仍可應(yīng)付:“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榮耀上帝,并以他為樂,直到永遠?!彼犃撕孟窨偸秋@出滿意的樣子,對如此美妙的答辭焉能有別的反應(yīng)?再說,他急著去腳踏青山,在那兒重新充注靈魂,以便晚上講道時思若泉涌。他重注靈魂的主要方法,就是對著我們大聲誦出晚上就要宣講的內(nèi)容,晨課中的精華語句被不時充實其中,增色幾分。盡管如此,從保羅和我度過的童年中取一最具代表性的星期為例,在蠅餌投釣方面所接受的教育,以鐘點而論,可能并不少于其他精神熏陶。兄弟兩人精于釣技之后,這才認識到父親投竿拋餌其實并不高明,只不過瞄準技術(shù)尚可,動作也瀟灑,投餌的那只手上還戴只手套。當他按下紐扣,戴好手套,準備給我們上一課時,他常說:“這是種藝術(shù),講究的是節(jié)奏,從鐘面十點到兩點的位置,你得從一默數(shù)到四。”作為蘇格蘭人和長老會牧師,父親相信,人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雜亂無章的,已從原先的受天恩眷顧狀態(tài)墮落。不知道為什么,我從小就覺得父親是從一棵樹上墮落下來的。就父親本人而言,我從來拿不準他是否認為上帝是位數(shù)學(xué)家,可他一定相信上帝是會數(shù)數(shù)的,而惟有按上帝的節(jié)奏行事,我們始能重獲力量與美。跟很多長老會的人不同,父親常用“美”這個詞兒。戴好手套,他會平直地持竿于身前,任那釣竿隨著他的心跳而微微顫動。釣竿長8.5 英寸,重量只有4.5 盎司。用剖開的竹竿做成,而竹子取材于遙遠的北部灣。釣竿外面纏繞著紅藍雙色的絲線。絲線之間的分隔是很花了些心思的,使得難以吃力的竿子非常強固,可又并非僵直得不能抖動。這物件只能叫做釣竿。要是有人把它叫做長桿子,父親就會像海軍陸戰(zhàn)隊的班長看新兵一樣,投去不滿的一瞥,因為新兵把來復(fù)槍叫做了槍。弟弟和我寧可跑到河邊抓幾條魚,從實踐來學(xué)垂釣,寧可完全免去高難度或技術(shù)性強的準備工作,須知那只會減少捕魚之樂。然而,跟著父親學(xué)藝,可不是讓你享受樂趣。要是一切都按父親的心意辦,不諳捕魚的任何人都不得信手抓來一條就是,那可是對魚的大不敬。也就是說,你也得以水生生物學(xué)和長老會的方式去逐步接近這門藝術(shù)。你要是從未碰過蠅餌釣竿,那么很快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論從事實上還是從神學(xué)角度說,人就其本質(zhì)而言,確確實實就是該死的雜亂無章。那重4.5 盎司、用絲線纏繞并會隨著體內(nèi)肌肉運動而抖動的東西,也就因此成了沒有頭腦的一根竿子,連最最簡單的要求都不肯替你辦到。釣竿要做的只不過是把釣線、鉤頭和蠅餌拽出水面,撩過頭頂,接著,再往前一揮,讓三者次第入水而點滴不濺:蠅餌、透明的鉤頭,然后是釣線——不然的話,魚兒會看出是假. . 餌而棄之遁去。自然,還有手法特別的拋擲,誰都知道那是很不容易的,需要高超的技藝。用這種拋擲法時,釣線往往因為投釣者身后就是峭壁或大樹而無法越頂而過,而為了使釣餌從垂柳之下穿越,就得側(cè)拋。如此等等。那么,拾起連著釣線的釣竿,直直地越過河面拋出去,又有什么特別的難處呢?這么說吧,直到人類得救,釣翁總是只會把蠅餌釣竿遠舉頭頂后方蓄勢,就像一個不脫本性的人運斧或揮桿打高爾夫時,總會用力過度,以致氣力會在空中耗盡。惟一不同在于拋擲釣竿時情形更糟,釣餌會糾纏在身后遠處的矮樹叢或巖石當中。父親說到投釣是一門到得鐘面兩點的位置才結(jié)束的藝術(shù)時,常常補充一句:“更接近十二點而不是兩點”。也就是說,釣竿只能舉在頭部稍稍靠后一點的位置(直對頭頂就是鐘面上的十二點)。人一味追求力量,而不設(shè)法找回天賜優(yōu)雅,這也符合人的本性。因此,他來回嗖嗖揮舞釣線,有時甚至讓魚餌從鉤頭脫落,而那原本只求將小小魚餌送過水面的力量,也因此異化作將釣線、鉤頭和蠅餌糾結(jié)成鳥窩般雜亂一堆的蠻力,使三者越過空中,在垂釣人身前約十英尺處入水。不過,如果你把釣線、透明的鉤頭和蠅餌離水回歸的軌跡設(shè)想在先,拋擲就變得容易一些。離水的時候,自然是最重的釣線打頭,輕的透明鉤頭和蠅餌隨后。只是三者經(jīng)過頭頂?shù)臅r候,必有一拍子的小頓,后面二者才能趕上向前移動的最重的釣線,可立刻又得再次后隨。若非如此,回收的釣線必與猶在騰空而起的鉤頭和蠅餌發(fā)生糾繞,這雜亂的一堆,也就是前面說的鳥窩,只能撲通一聲掉進身前十英尺處的水里。然而,就在放線時將三者前后次序重新排順之際,馬上就又得倒轉(zhuǎn),因為蠅餌和透明鉤頭必須先于最重的釣線著水。如果魚兒看見的是那觸目的釣線,那么釣魚人將會看見的就是黑乎乎的東西飛快游走。于是乎,他最好還是換個地方去蹲守,再次核準頭頂高處的位置(鐘面十點左右處)去重新拋線。從一到四計數(shù)以確定節(jié)奏,當然有其實用性。數(shù)一的時候,將釣線、鉤頭和蠅餌提拉出水;數(shù)二的時候,把三者看似筆直地拋向空中;數(shù)到三,按父親的話說,就是達到最高位時,鉤頭和蠅餌必須有一小拍的略頓,以便跟上前行的釣線;數(shù)到四的時候,就得用力,將釣線收進釣竿,直到十點鐘的位置。接著,就是對準了拋擲,讓蠅餌和鉤頭先于釣線,以最理想的柔和方式著水。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得瞎用力氣,有時更講究在哪個環(huán)節(jié)用力?!坝涀?,”父親老是這么說,“這是種藝術(shù),講究的是節(jié)奏,從鐘面十點到兩點的位置,你得從一默數(shù)到四?!备赣H對于有關(guān)宇宙的某些事情,都有確定的看法。對他來說,所有的好事——鮭魚也好,永久得救也罷——都來自天賜優(yōu)雅,而優(yōu)雅來自藝術(shù)。藝術(shù)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習(xí)得的。就這樣,弟弟和我學(xué)會了用上節(jié)拍器,以長老會方式投竿釣魚。那節(jié)拍器是母親的,由父親從城里的鋼琴上面取來。母親偶爾會從小屋門庭處,看一眼下方的埠頭,心頭忐忑,不知道節(jié)拍器如果掉進水里,能不能浮起。過分緊張時,她干脆踏著重步走下埠頭,把東西要回去。父親于是就雙手合十,敲打出從一到四的節(jié)奏。最后,他推薦我們閱讀有關(guān)垂釣的文獻。每當摁上手套紐扣,準備投竿時,他總要說上幾句入時妙語?!鞍_克?沃爾頓,”弟弟十三或十四歲那年,他曾這樣告訴我們,“可不是什么值得敬仰的作家。他是圣公會教士,釣魚時用活餌?!北A_雖然幼我三歲,但事涉投釣,他樣樣都走在我前頭。是他先弄到一冊《垂釣大全》來說給我聽的?!斑@家伙居然不知道怎么拼寫‘complete’[艾薩克?沃爾頓在《垂釣大全》里用的是17世紀拼法“compleat”]。而且,他還給擠奶女獻歌呢?!蔽野褧鑱碜x了,對他說起讀后感:“有幾支歌很不錯哩。”他說:“這兒誰見過大泥腿河邊有什么擠奶女?”“我倒想,”他接著說,“請他到大泥腿來釣上一天魚——此外還要賭一把。”這孩子說時狠狠,我敢肯定,他準能賺到圣公會教士的錢。在你十幾歲那些年——整個一生也說不定——比弟弟年長三歲,就會讓你感到,他只是個孩子。不過,我已經(jīng)預(yù)感到,弟弟定能成為投釣高手。除了訓(xùn)練有素,他還有其他資質(zhì):天賦、運氣以及滿滿的自信心。即便是小小年紀,他就喜歡跟包括我這個哥哥在內(nèi)的任何一個一起釣魚的伙伴一賭高下。看著這么個孩子把自己作賭注,而且?guī)缀鯗时D苴A,有時候我覺得好玩,有時候又不那么好玩。我雖然年長三歲,可覺得自己還不是大人,不該賭博。在我看來,下注這類事是后腦勺上覆一頂草帽的男子漢們干的。所以說,開頭兩次當他問我要不要“外加小賭一場增添點興味”時,我有些不知所措;待到第三次他又提出同樣要求時,我準是發(fā)怒了,就此他再也不跟我說起錢的事,即使真正缺錢的時候,也不會向我伸手借貸。
后記
芝加哥大學(xué)文學(xué)教授諾曼·麥克林恩,半生時間都在研究與講授莎士比亞和浪漫派詩歌,退休后,他回到西部群山中的家鄉(xiāng),黃昏時獨自去林中大河垂釣,聆聽水聲如喁喁人語,寫慣了論文的筆悄然梳理起了記憶。人至暮年回望時光無垠生而有涯,自然所思良多,感慨深長。1976年,年已七旬的他出版了小說處女作《一江流過水悠悠》,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如今,他的作品也成為他當年的學(xué)術(shù)研究對象一樣的經(jīng)典;也因此,芝大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將一座校園建筑命名為麥克林恩樓。 這些散淡悠然的記憶片段和家庭故事之所以沒有被當成回憶錄,而是被歸入小說一類,不在于細節(jié)的虛構(gòu)或真實,而在于它的寫法:敘事的風(fēng)格、素材的拈擷、情感的匯融、意象縫合的完整。它完全不同于看似充實卻松散無力的流水賬或相冊式回憶錄,而是一件獨立而自足的藝術(shù)品,一旦生成便聲光流動,用安妮·普魯?shù)脑捳f,它能將人帶入深沉恍惚之境。 細想起來,整篇小說的情節(jié)主線不過四次垂釣而已,場景中湯湯流淌的大河每每是心念寄寓的具象,進而成為貫穿始終的主題意象。對于牧師家的父子三人,釣魚決不是簡單的釣魚,大河也不僅僅是大河。蠅釣是一門哲思深蘊、必須經(jīng)過嚴苛的訓(xùn)練才能洞悉其規(guī)則的幽玄技藝,如同宗教,需要寧靜、虔誠與頓悟;如同宗教,可以在世俗之界外另辟一重天地。冰川鑿就的古老大河奔騰不止,粼粼波光中大石盤踞,大石之下有鱒魚棲息,也可聽到逝去的人們的話語,只是,你須是能聽懂河語的人。譬如,知曉彼此心中對大河的眷戀之情的父子三人。 小說的中心事件,是末尾處隱諱且約略提及的弟弟保羅的死,仿佛經(jīng)過前面大量的情緒鋪陳而稀釋,變得不再那么苦澀的核,決定了整本書的傷逝主題,以及淡淡哀愁的氛圍。人生之中的悲劇轉(zhuǎn)折早有預(yù)告,再次隱含在對大河的想像中: 水上熱氣激起的蜃樓幻象在我面前分合蕩漾不止。 我能感到自己的生活軌跡與幻象交接。就是在這兒,等 候弟弟那工夫,我開始講這個故事,自然,那時候我并 不知道生活故事時常更像一江流水,而不是一本書。在 那潺潺水聲旁,我意識到故事已經(jīng)開篇,或許早已開始。 我還感到,前方將會出現(xiàn)某種永難沖蝕的事物,因此那 里會有急劇的轉(zhuǎn)彎、深沉回流、沉積和靜水。 “永難沖蝕的事物”,是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失落、沒有再見的告別,必死之生無法回避的苦痛。在電影《大河戀》的結(jié)尾,失去愛子的牧師帶領(lǐng)教眾齊頌: 感謝我們賴以依存的人類之心 感謝它的柔情、歡欣與畏懼, 于我,最卑微花朵的綻放也能觸發(fā) 淚水也無法洇及的深埋思緒 浪漫派詩歌研究者麥克林恩也許親自參與了羅伯特‘雷德福德對原著的改編,沒有比華茲華斯的名篇《永生頌》更契合這本書的了。生命在于時間里,時間如同大河流淌,我們?nèi)绾蔚钟??永生之彼岸在哪里?在于我們展現(xiàn)過的柔情、歡欣與畏懼,在于最卑微的記憶之花,它們永生于河水之中,河水喁喁似人語,那是逝者的言語?;蛟S,我們可以說,某種意義上,《一江流過水悠悠》就是小說版的《永生頌》。 以流水為時間和生命中種種過往的譬喻,也令熟悉的古代詩行在我們心中浮現(xiàn)。與它經(jīng)常被類比的《瓦爾登湖》一樣,書中那種會意于景,融情自然的沉靜與恬淡氣質(zhì)也不無東方色彩。除去大河,書中偶有對群山幽境的描繪頗顯林泉之致。同時,將一門釣魚閑技作為藝術(shù)不惜時間去修煉、懸想與參悟,也暗合東方審美態(tài)度。這樣一來,《一江流過水悠悠》這個譯名就顯得不僅忠實,而且傳情達韻。 敘述是一次梳理。寫下這篇后記時,我才更加確定,所幸譯者陸谷孫先生的堅持,這個譯名被我們采用?;叵胍荒甓嗲埃s請陸先生翻譯此書,是帶著一些僥幸和湊其巧的心理的。僥幸在于:翻譯是日漸卑微的行當,一般大學(xué)教師或年輕學(xué)者都不愿意攬的辛苦差事。陸先生是眾所尊崇的大學(xué)者,他有時間嗎?會愿意嗎?試試吧。想湊的巧在于:一位七十歲的文學(xué)教授翻譯另一位文學(xué)教授七十歲時的成名作會怎樣?(兩人還都曾教莎士比亞課。)日常經(jīng)驗里,表面細節(jié)的巧合總是一些更深層的未顯之事的暗示。這一次的巧合又會印證什么? 僥幸的目的達成,可一開始,湊巧的目的似乎遭遇了反諷。陸先生動手翻譯后沒兩天,就來信請辭,理由是,他對釣魚一竅木通也無興趣(陸公嘛,不諳水邊技藝可以理解),翻到前十五頁,通篇都是在講釣魚,讓他十分苦惱,建議我去找黃源深老師翻,說他喜歡釣魚,連名字都是水汪汪的。接著,他又寫了篇博客做民意調(diào)查,我記得當時勸他不要翻下去的回復(fù)居多。不過一番思想斗爭后他還是接著翻下去了,后來又看到他在博客里寫:翻譯的過程中開始喜歡這本書了。我很欣慰,繼而驚奇:因為,他一個月就交稿了!電子稿字數(shù)統(tǒng)計七萬多字啊??!怪不得人家叫他老神仙!湊巧的目的也成果斐然:陸先生典雅靈逸的譯筆與古典文學(xué)教授麥克林恩細膩婉轉(zhuǎn)的原著風(fēng)格相得益彰,整篇譯文既精準又優(yōu)美耐讀,許多段落詩意盎然,堪稱經(jīng)典。篇幅所限,好處也無需盡言,留待讀者自己去品讀吧。 最后,我要借機表達一下對于陸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心。六七年前,輕易不問俗務(wù)的他接受素不相識的我的邀請,為《芒果街上的小屋》作序,只因為他認為我是個認真的、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其后幾年間,作為編輯或譯者,我又得到他很多幫助。這一次,他接下翻譯,也是因為,翻譯一門需要支持。在我眼里,陸先生博學(xué)睿智,卻謙虛謹慎;世事洞明,卻絕不勢利;霸氣外露,卻童心燦爛:是一位可敬可愛的長者,混蒙時代里的明燈,有涯之生里的欣慰相逢。但我還沒見過他,甚至沒有電話和短信過他?,F(xiàn)在想的是,書要趕緊出來,好讓我不至于空手去拜會他。 2011年8月4日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情感的力量如此美妙動人,筆毫所及,絲豪不遜于梭羅和海明威。 ——《芝加哥論壇報書評》 麥克林恩的書——銳利、簡明、不動場色——蕩漾著一個包括馬克·吐溫等人在內(nèi)的豐厚美國文學(xué)傳統(tǒng)的回響。 ——《紐約時報書評》 很少有書能把讀者帶入如此深沉的恍惚之境。麥克林恩的書具有這種力量。它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罕有的、真正偉大的作品之一?;貞浐蛡胖鈩e有寓言色彩。只要書籍尚存,蠅釣技藝尚存,麥克林恩就會被人銘記。 ——安妮·普魯
編輯推薦
《一江流過水悠悠》:陸谷孫教授新譯,電影《大河戀》原著,學(xué)者暮年講述親情,感人至深的美國文學(xué)新經(jīng)典,《瓦爾登湖》之后回返自然,細膩真淳的哲思佳品,典雅文字詠嘆似水哀愁,簡素插圖追摹林壑清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