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路遙 頁數(shù):39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研究”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是一個跨學科的課題,它涉及宗教學、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五個學科。該書吸納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如:1、民間信仰與宗教的關系;2、民間信仰與民間社會的關系,民間社會的群體構成,士民社會與民間社會群體的關系;3、民間信仰在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中的表現(xiàn)形態(tài);4、中國民間信仰目為迷信始于何時等等。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章:中國大陸地區(qū)
中國傳統(tǒng)社會民間信仰之考察
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以大陸地區(qū)為中心
第二章:臺港澳地區(qū)
臺灣民間信仰研究評述
香港之中國民間信仰研究綜述
澳門“民間宗教”研究述評
第三章:海外其他地區(qū)
在中國發(fā)現(xiàn)宗教——日本關于中國民間信仰結社的研究
東南亞華人民間信仰、宗教之研究
西方學界研究中國社區(qū)宗教傳統(tǒng)的主要動態(tài)
章節(jié)摘錄
西來庵事件是臺灣漢人自1902年后,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所作的最后且規(guī)模最大的武力抗爭。這一事件又被稱為礁吧哞事件(該地在今臺南縣玉井),其主要領導人是余清芳。余清芳自稱為“大明慈悲國大元帥”,利用臺南西來庵此一齋堂作為根據地以聚集同黨。他和羅俊等人藉神明降鸞誘惑大眾參與,宣揚日本占臺二十年氣運將終,并以《轉天圖經》為依據傳播“易世革命”思想。由于事前泄露風聲,余清芳逃至礁吧哞投靠江定,以“神圣仙佛下凡、天兵助陣”鼓動農民。終不敵日本軍隊和警察圍剿而被殺害,另被捕服刑者近九百人。此一宗教活動所引發(fā)的抗日行為,迫使日本政府考慮如何面對當?shù)刈诮虇栴}。時為民政長官的下村宏向總督安東貞美提出了“利用善導”的策略方針。西來庵的所在地臺南,由主管機關的臺南廳命令管轄區(qū)的公學校開始進行寺廟調查。從該年10月至翌年3月,并逐步實施擴及全臺。1916年3月之后,還連續(xù)進行兩次全臺調查公報,并于1918年初完成。 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后碰到的第一個宗教問題,就是官方系統(tǒng)的孔廟。清代原則上每縣都要有一座孔廟,因為它是官方必備的祠廟,修建孔廟乃是每位縣官的當然責任。再就是對鄭成功的注重。同治年間,劉銘傳因鄭成功開拓臺灣有功,呈請清廷立廟奉祀,光緒初年官方設立廟宇。日本政府認為鄭成功是臺灣的最早統(tǒng)治者,再加上他母親是日本人,因此希望鄭成功廟能成為日臺融合的媒介,花了很多資金重修鄭成功廟,并將其升格為縣社、開山神社。這是臺灣有史以來唯一將寺廟變成神社的例子。鄭成功廟變成神社后,產生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即其游賽活動帶有臺灣寺廟的色彩,這在臺灣神社絕無僅有。也就是說只有開山神社才有像媽祖廟般的游行繞境活動,并在1915年時和北港朝天官、臺南大天后宮的媽祖一起出巡。日本的傳統(tǒng)神社因要保持它的嚴肅性和純粹性,則較少有這種游行方式。還有吳鳳廟,吳鳳因公忘私,凡事以公眾利益為先,其生命犧牲事跡相當符合公務人員精神,因此被日人取材作為公務員效法及學生學習的典范。還有媽祖廟,修建朝天宮是臺灣公認的最重要媽祖信仰中心。此后吳鳳廟與朝天宮“恩寵不斷”,散見《臺灣日日新報》中相關報道。到了“皇民化時期”,總督府的態(tài)度開始有了轉變,日本政府還是努力獎勵吳鳳廟,但不扶植朝天宮了,孔廟則未受影響。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