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9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齊洲 編 頁數(shù):237 字數(shù):201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提起圣人,人們可能會肅然而有敬畏之感。因為在人們心目中。圣人是品德極高而又無事不通的人,仰之彌高,我們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們腳下誠惶誠恐。千百年來,大家不就是這樣頂禮膜拜文圣孔丘、武圣關羽的嗎? 其實,圣人原來也是凡人,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同樣品嘗過凡人的酸甜苦辣,同樣體會過凡人的喜怒哀樂,同樣有對現(xiàn)實的不滿,同樣有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們完全應該以平等心態(tài)對待他們。他們與凡人逐漸拉開距離,既有歷代統(tǒng)治者出于某種需要不斷將他們神化的原因,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他們身上的結(jié)果?! ‘斎?,他們既被尊為圣人,就必然有不同于凡人的地方。他們的思想境界,他們的道德人格,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他們的歷史功業(yè),往往超出了凡人所能達到的水準,人們由衷地對他們表示敬佩。在中國古代,凡是能精通一事、身懷絕技的人,也被人們尊為圣人。詩圣杜甫、史圣司馬遷、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兵圣孫武、茶圣陸羽、醫(yī)圣張仲景、藥圣李時珍,都是在某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足以代表中國古代這一領域最高水平的人物。
內(nèi)容概要
提起圣人,人們可能會肅然而有敬畏之感。因為在人們心目中。圣人是品德極高而又無事不通的人,仰之彌高,我們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們腳下誠惶誠恐。千百年來,大家不就是這樣頂禮膜拜文圣孔丘、武圣關羽的嗎?
書籍目錄
一、引言
二、在貧賤中成長
1.孔氏家族
2.孔子出生
3.遷居曲阜
4.生活磨練
三、學而不厭
1.不恥下問
2.好學深思
3.學海無涯
4.三十而立
四、誨人不倦
1.私人辦學
2.有教無類
3.學而優(yōu)則仕
4.誨人不倦
五、為政以德
1.避難人齊
2.待價而沽
3.初露鋒芒
4.夾谷之盟
5.墮三都
6.棄官離魯
六、君予固窮
1.軍旅之事未學
2.君子諱傷其類
3.君子固窮
4.名不正則言不順
七、不知老之將至
1.述而不作
2.刪詩書
3.訂禮樂
4.韋編三絕
5.獲麟絕筆
6.寂寞的晚年
八、千秋功罪
1.儒分為八
2.孔學的兩種走向
3.是圣人還是巧偽人
4.尊孔與反孔
5.真實的孔子
九、偉大的數(shù)育家
1.萬世師表
2.教育平等
3.孔門四教
4.因材施教
5.舉一反三
十、杰幽的入文學者
1.不語怪力亂神
2.仁者愛人
3.修己以安百姓
4.人文化成
十一、中庸的思想家
1.大同與小康
2.大順境界
3.人道敏政
4.修齊治平
5.君子而時中
十二、傳統(tǒng)文化的奠基者
1.軸心時代與哲學的突破
2.何謂傳統(tǒng)文化
3.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
4.孔子的貢獻
十三、我們?yōu)槭裁葱枰鬃?br />(代結(jié)語)
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前文已經(jīng)揭示,在社會相對穩(wěn)定、國家處于統(tǒng)一狀態(tài)時,尊孔崇儒成為主要社會思潮。在國家處于分裂狀態(tài)、社會處于變革時期,反孔批儒則成為主要社會思潮。這是就社會大局宏觀而言。如果從微觀的角度,任何時期都有尊孔反孔的思想斗爭在進行,在發(fā)展。例如,漢代是尊孔崇儒的第一次高潮期,仍然有桓譚、王充等對經(jīng)學的批判,王充還撰寫有《問孔》、《刺孟》等很有戰(zhàn)斗氣息的反孔批儒文章。在宋明理學禁錮人們思想的年代,明中葉的李贄同樣大膽舉起批孔的旗幟。明確指出:“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意思是說,社會正是由于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所以千百余年才變得沒有是非,他質(zhì)問道:“千古以前沒有孔子,難道人們就不是人嗎?” 反孔批儒最為激烈的要數(shù)“五四”運動,而實際上在反孔批儒斗爭中思想家們所持的立場也不完全一致。當時主張徹底打倒孔子的也只有吳虞、胡適、錢玄同等少數(shù)人。許多人批判的孔子實際上不是春秋末期那個充滿人情味的真實的孔子,而是被歷代統(tǒng)治者畫歪了嘴臉的孔子偶像,特別是宋明理學所宣揚的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理論。李大釗還在“五四”運動爆發(fā)之前,就在《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一文中明確指出,孔子已經(jīng)不是一個個人的名稱,而是“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所以他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之本身,乃掊擊孑L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