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肯·威爾伯 頁數(shù):336 譯者:許金聲
Tag標簽:無
前言
6年以前,即1989年,我動身環(huán)游美國,開始了我的探求智慧之旅。在旅行中,我拜訪了心理學家、哲學家、醫(yī)學家、科學家和神秘體驗論者等共200多位,我和他們共同探討了問題,他們都聲稱自己知道我所追問的那些問題的答案。到我寫《何者為重:尋求美國智慧》(What Really Matters::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一書之前,我已確信:肯·威爾伯是獨樹一幟的。我認為,在新近出現(xiàn)的美國獨有的智慧中,肯·威爾伯的思想毫無疑問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的思想之一。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氣魄宏大,內(nèi)容豐富,觀點既融合了東西方在該領域該學科中研究的精華,又貫穿了作者獨特的個性和不凡見解。本書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娓娓道來,對我們?nèi)松闹卮髥栴}。對我們面臨的困惑和不安給予了富有創(chuàng)見的解釋。這些問題包括男女地位和角色的變化、環(huán)境的持續(xù)破壞、差異性和多元化、受壓抑的記憶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在信息時代的地位.等等。
作者簡介
肯·威爾伯(Ken Wilber)。目前被公認為“后人本心理學”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論家和發(fā)言人,其影響已經(jīng)跨越了心理學領域,波及哲學和神學領域。由于肯·威爾伯在意識領域的研究極富基礎性和開創(chuàng)性,他甚至獲得了“意識領域的愛因斯坦”的美譽作為心理學家,有評論認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學和東方智慧方面已經(jīng)超過了榮格。肯·威爾伯23歲時發(fā)表《意識譜》,此后著述不斷.迄今已有20余部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譯到20個國家名列美國同類作家之首,被稱為美國“最暢銷的學術(shù)類著作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沒有疆界》、《阿特計劃》、《來自伊甸園》、《眼對眼》、《恩寵和勇氣》、《性、生態(tài)、靈性》、《科學與宗教》、《一味》、《整合心理學》。
書籍目錄
前言致讀者導言第一編 演化中的大精神第一章 聯(lián)結(jié)的模式第二章 神秘的沖動第三章 人類社會的幾個階段第四章 偉大的后現(xiàn)代革命第五章 大宇宙的四隅第六章 上帝的兩只手第七章 順應大宇宙第八章 善、真、美第二編 演化中的大精神所達到的境界第九章 意識的進化第十章 走向全球意識(之一)第十一章 走向全球意識(之二)第十二章 超意識領域(之一)第十三章 超意識領域(之二)第三編 平地第十四章 上行和下行第十五章 “大宇宙”的崩潰第十六章 私我和生態(tài)第十七章 下行者的統(tǒng)治第十八章 對上帝的解讀主題詞中英文對照人名中英文對照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聯(lián)結(jié)的模式問:我們將從創(chuàng)世大爆炸本身開始論述,接著再描繪出從物質(zhì)到生命,再從生命到心智(mind)的進化過程。然后,我們將考察隨著心智或者說是人類意識的出現(xiàn),人類進化的五個或六個主要時期。而且,所有這一切都是放置在一種靈性(spirituality)的背景之中的:也就是說,靈性的含義,它在歷史上曾經(jīng)采取的各種不同的形式,以及在今后可能采取的形式。是這樣的嗎?肯·威爾伯:是的,這是一種關(guān)于萬事萬物歷史的簡要的論述。這聽起來有一點冠冕堂皇,但卻是建立在我稱之為“定位概括”(orien-ting generalizations)的基礎之上的,這種“定位概括”極大地簡化了所有事物。問:準確地說,“定位概括”是什么含義?肯·威爾伯:如果我們看一下人類知識的各個不同領域,從物理學到生物學再到心理學、社會學、神學和宗教,當某一個廣泛的(broad)和普遍的主題出現(xiàn)時,事實上關(guān)于它的分歧是很小的。例如,在道德發(fā)展的范圍之內(nèi),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同意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對道德階段的敘述,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同意卡羅爾·吉利根對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體系所做的修改。但是,大家卻有一種普遍而廣泛的共識,那就是人類道德的發(fā)展至少經(jīng)歷了以下“三個主要階段”。最初,人類并未形成任何形式的道德體系:這是“前習俗”時期。在這之后,人類得到了一種普遍的道德體系,這種道德體系代表他們所處社會的基本價值:這是“傳統(tǒng)”時期。隨著進一步的發(fā)展,個人可以反思他(或她)所處的社會,與之拉開一定的適度的距離,有一種能力去批評或改革它:這種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后傳統(tǒng)”的了。這樣,盡管對于發(fā)展層次的事實敘述和準確含義的辯論仍舊在熱烈地進行,但大家都承認三個主要階段是確實存在的,而且是普遍發(fā)生的。這就是“定位概括”:很多人都能夠就那些重要的森林坐落在什么位置達成共識,盡管大家并不能就森林里有多少棵樹達成一致意見。我的觀點是,如果我們從知識的各分支:從物理學到生物學,從生物學再到心理學、神學:中采用那些獲得廣泛共識的“定位概括”,而且如果我們把這些“定位概括”(的結(jié)果)串在一起,我們就會獲得一些令人吃驚的而且通常是復雜的結(jié)論,這些結(jié)論卓越非凡,然而又不過體現(xiàn)了我們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的知識。這些珍珠般的知識早已經(jīng)被我們接受了,但把它們串成一條項鏈還是必要的。問:這樣,在這些討論中,我們將要串好某一條項鏈?肯·威爾伯:是的,在某種意義上是如此。在致力于主要的定位概括時,我們可以使人們想象出與大宇宙、生命和大精神有關(guān)的,關(guān)于男人和女人位置的一幅廣闊的定位地圖。我們可以按我們的想象來勾勒這幅圖畫,但是其主要線條確實有著大量的支掙性證據(jù),這些證據(jù)來自于定位性概括,簡單然而完整,還來自于各種各樣人類知識的分支。大宇宙問:進化過程通過各個領域(domains)展開,我們將跟隨這一過程,從物質(zhì)到生命再到心智。你把這三個主要的領域稱為物質(zhì)、生命以及心智。而這三個領域又被你統(tǒng)稱為“大宇宙”(Kosmos)?肯·威爾伯:畢達哥拉斯引人了“大宇宙”(Kosmos)這個詞,我們現(xiàn)在通常把它譯為“宇宙”。但是“Kosmos”最初的意思是“有結(jié)構(gòu)的自然”(patterned nature),或者是各種存在領域必經(jīng)的過程,即從物質(zhì)到心智再到上帝的過程。它并不是僅僅指“物質(zhì)的”(physical)宇宙,即今天由“cosmos”和“universe”所表示的那種含義。因此,我愿意重新引人“大宇宙”(Kosmos)這個詞。而且,正像你指出的那樣,“大宇宙”包含了物質(zhì)的宇宙(cosmos)(或物質(zhì)世界)、生命(或生命世界)、精神(psyche,精神世界)和神(theos,神性世界)。例如,我們可能會喋喋不休地爭論物質(zhì)究竟在何處變成了生命:或物質(zhì)世界變成了生命世界:但是,正如弗朗西斯科·瓦拉(Fran-cisco Varela)所指出的,自動復制(或自我復制)只有在活的系統(tǒng)中才能發(fā)生。這種情況只在生命世界中發(fā)現(xiàn)過,在宇宙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重要而深奧的現(xiàn)象:新奇得令人吃驚:而且我還描述了大宇宙在進化過程中的幾種復雜的、深奧的變形和現(xiàn)象。問:那么在這些討論中,我們所感興趣的就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宇宙”(cosmos),而是“大宇宙”(Kosmos)??稀ね柌菏堑?。許多宇宙理論都有一種唯物論的偏見。不知為什么,物質(zhì)的宇宙被認為是最真實的一維,萬事萬物都必須參照這種物質(zhì)平面才能得到解釋。那是一種蠻不講理的方式!它以簡化論的手段粉碎了整個大宇宙,除去物質(zhì)之外的所有領域都在你面前慢慢流血而死。難道能夠這樣對待“大宇宙”嗎?我認為,不能夠這樣。我們需要探討的是大宇宙理論(Kosmol0-gy),而不是物質(zhì)宇宙理論(cosmology)。20條原則:聯(lián)結(jié)的模式問:我們可以通過回顧各個領域進化的特點開始這種大宇宙理論。你已經(jīng)分離出20種模式,它們看起來對于無論在哪里發(fā)生的進化都是真實的,從物質(zhì)到生命,從生命再到心智(mind)??稀ね柌菏堑模沁@樣。問:讓我們舉例說明這20個原則所包含的內(nèi)容。第一個原則是說,實在(reality)是由“整體/部分”(whole/parts)組成的,或者說是由“全子”(holons)組成的。那么,實在真的是由全子組成的嗎?肯·威爾伯:難道那會有什么錯嗎?這還是令人困惑的事嗎?阿瑟·凱斯特勒發(fā)明了“全子”這個詞。它是指一個實體(entity),它本身既是“整體”,同時又是其他某一整體的一“部分”。如果你留意在實際上存在的事物和過程,你會明顯地發(fā)現(xiàn)它們不僅是整體,同時也是其他事物的一部分。它們是“整體/部分”,是“全子”。例如,原子是整個分子的一部分,分子是整個細胞的一部分,而細胞又是整個器官的一部分,等等。每一個這樣的實體既不僅僅是整體也不僅僅是部分,而是一種“整體/部分”,是全子。在這里,關(guān)鍵之處在于,每一個事物基本上都是另一種或另一個事物的一個全子。在原子論者和整體論者之間有一個已經(jīng)有2 000多年的哲學爭論:究竟哪一個最終是真實的,是整體還是部分?答案是:“都不是”?;蛘?,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說“都是”。在所有的方向和所有的途徑上,只有“整體/部分”。有一個古老的笑話。一個國王去請教一位哲人:“是什么使地球不會墜落?”哲人回答說:“地球被一頭獅子托著?!薄澳敲矗{子被什么托著呢?”“獅子被一只大象托著?!薄按笙笥直皇裁赐兄兀俊薄按笙蟊灰恢缓}斖兄??!薄昂}斢直皇裁赐兄??”“就在這兒停住吧,陛下,”哲人打斷說,“海龜就是一切?!焙}斁褪且磺?,全子就是一切。無論我們走多遠,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全子依賴于全子。在一種無限的可能性的波浪中,即使是亞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也消失在一種泡沫內(nèi)有泡沫與全子內(nèi)有全子的云煙里。全子就是一切。問:正如你所說,全子就是一切。我們永不可能達到一種終極的整體??稀ね柌簩?。任何整體同時也是另外某一整體的一部分,這是相對的,無窮盡的。時光川流不息,今天的整體就會是明日的部分。相對而言,即使大宇宙的“整體”也僅僅是下一時刻整體的一部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擁有整體,因為根本就沒有整體,這個世界上永遠只有“整體/部分”。所以,第一條原則就是,實在既不是由物質(zhì)或過程組成的,也不是由整體或部分組成的,它是由“整體/部分”或全子所組成的,自始至終都是如此。問:所以實在并不是由亞原子粒子之類的東西所組成的?肯·威爾伯:當然不是。這種說法是一種極度的刪減,因為它是要給予物理宇宙以特權(quán)。按照這種說法,萬事萬物:包括從生命到心智再到靈性:都不得不起源于次原子微粒了,這是絕對講不通的。但是請注意,亞原子粒子本身就是一種全子。細胞也是一樣。同樣,符號、意象和概念等都是一種全子。所有這些實體在它們是其他東西之前,就是一種全子。因此世界不是由原子、符號、細胞、概念等組成的,而是由全子所組成的。由于大宇宙是由全子所組成的,如果我們能發(fā)現(xiàn)所有全子所具有的共同點,也就能發(fā)現(xiàn)在各個領域里的進化的共同點。發(fā)現(xiàn)在物質(zhì)世界、生命世界、精神世界、神性世界中全子是如何展開的,以及它們所顯示的共同的模式。問:所有全子所共同具有的特點一一這就是你總結(jié)出20條原則的依據(jù)??稀ね柌菏堑?。自主性與共享性問:那么,原則1是說,大宇宙是由全子組成的。原則2是說,所有的全子都具有一定的特征。肯·威爾伯:是的。因為每一個全子是一個“整體/部分”,它有兩種“傾向”或者“驅(qū)力”,我們可以說:它不得不既保持其“完整性”,又保持其“部分性”。
后記
大概是2001年12月底一天的晚上,我坐在電腦前修改《萬物簡史》的譯文第二章“神秘的沖動”。這一章主要是在論述一種進化觀??稀ね柌乃枷牒驼撌龇绞剑乙郧昂懿皇煜?,所以感到不大適應,有一些似懂非懂。我繼續(xù)工作下去。在修改到第二章的結(jié)尾處時,我忽然有所悟,理解了他所講的“進化”的含義,由于這一理解,以往所思考的不少問題也一下豁然貫通。我起身離開電腦,走到樓下的花園。那天天氣較冷,我下樓時穿了羽絨服,并且把帽子戴上。當時已經(jīng)是夜里11點。我在花園里繞著圈散步,消化肯·威爾伯的論述給我的啟迪。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肯·威爾伯是獨樹一幟的。在新近出現(xiàn)的美國獨有的智慧中,他的思想毫無疑問是其中最令人信服、最具有穿透力者之一。我沒有見過任何人比他更詳細和系統(tǒng)地描述過人類的發(fā)展以及意識的進化。 從整體上看,本書內(nèi)容精練而且緊湊。題為“萬物筒史”,十分宏大,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陳述了它所承諾的內(nèi)容,它有著寬廣的歷史跨度,從創(chuàng)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后現(xiàn)代的今天。沿著這條道路,肯·威爾伯采用一種簡單的、讓人容易接受的對話體娓娓道來,試圖弄清楚人類在物質(zhì)、感情、智力、道德、靈性上經(jīng)常被困擾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久馈客心帷な嫱叽?/pre>編輯推薦
《萬物簡史》氣魄宏大,內(nèi)容豐富,觀點既融合了東西方在該領域該學科中研究的精華,又貫穿了作者獨特的個性和不凡見解。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