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化

出版時間:2009-0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迪克·赫伯迪格  頁數:216  字數:186000  譯者:胡疆鋒,陸道夫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亞文化,特別是青少年亞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引起社會的關注,成為文化熱點。如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所說:“在任何時期,青少年首先意味著各民族喧鬧的和更為引人注目的部分。”二戰(zhàn)至今,從歐美的無賴青年、光頭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雅皮士、搖滾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爛掉的一代到國內的知青亞文化、流行歌曲、搖滾樂、美女寫作、棉棉等另類作家、春樹等80寫作、戲仿經典、小資、漫畫迷、網絡文化(木子美現(xiàn)象、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玉米、涼粉、筆迷等)、惡搞文化、山寨文化,一代代青年亞文化讓人眼花繚亂?!? 《(亞文化:風格的意義》是亞文化研究的經典著作,文筆優(yōu)美,雅俗共賞。該書出版后受到了高度重視,是文化研究著作中接受最廣泛的作品和影響最大的作品。僅英文版就重印近30次;截至2005年,該書被翻譯為9種文字出版發(fā)行。

作者簡介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1-),著名當代文化批評家和理論家,早年在文化研究的發(fā)源地——伯明翰大學的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攻讀碩士學位,師從伯明翰學派的靈魂人物——斯圖亞特.霍爾。目前,赫伯迪格擔任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電影研究與美術工作室的教授與跨學科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除《亞文化:風格的意義》一書外,他的著作還有《切割與混合:文化、認同和加勒比海音樂》(Cut’n I Mix:Culture,Identity and Caribbean Music)(Methuen,1987),《躲在亮中:形象和物品的研究》(Hiding in the Light:On Images and Things)(Routledge,Methuen,1988)等?! ∽g者簡介:  陸道夫:文學博士,南方醫(yī)科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胡疆鋒: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博士后。

書籍目錄

中譯本序導論:亞文化與風格第一章 從文化到霸權第一部分 個案研究 第二章  陽光下的假日:羅頓先生一舉成名  巴比倫的沉悶 第三章  返回非洲  拉斯特法里的解決方案  雷鬼樂與拉斯特法教義  出埃及記:雙重挫折 第四章   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和無賴青年   土生土長的酷:摩登族的風格   白皮膚,黑面具   華麗搖滾、白化病者的搔首弄姿和其他轉向   漂白的根源:朋克和白人的“種族特征”第二部分 文化解讀  第五章   亞文化的功能   具體特性:無賴青年的兩種類型       風格的來源  第六章   亞文化:反常的斷裂   兩種收編形式  第七章   風格:有意圖的溝通   作為拼貼的風格   反叛的風格:令人厭惡的風格  第八章   作為同構的風格   作為表意實踐的風格  第九章   就算亞文化是文化,但它算藝術嗎?結語參考文獻建議進一步閱讀的書目 亞文化理論 青年文化 音樂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 無賴青年 摩登族 光頭仔 嬉皮士 雷鬼樂、拉斯特法里與粗野男孩 朋克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個案研究  第二章  陽光下的假日:羅頓先生 一舉成名  1976年,英國的夏天異常酷熱,干燥難耐:這樣的天氣可謂是聞所未聞。從5月一直到8月,倫敦終日陽光明媚,空氣里不可避免地彌漫著汽車排放的廢棄煙霧,人們被曬得口干舌燥,昏昏沉沉。一開始,報刊和電視還是一片歡呼,說這是上帝的恩賜,是一荊全國性“補藥”[英國的“天譴”(curse)終于被擊破了?],整個冬天,對世界末日憂心忡忡的標題喋喋不休地占據著通俗小報的頭版,而陽光則帶來了季節(jié)性的慰藉,讓人們得以解脫。大自然履行著它法定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取代”了所有其他的“壞消息”,提供了“改善”的確鑿證據,罷工和爭吵的消息被置之不理。按照慣例,出現(xiàn)在《十點新聞》節(jié)目最后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是:沿著牛津街,那些“活潑的年輕人”大模大樣地招搖過市,他們手里拿著伊斯蘭教婦女的提袋,身著沙灘短裙和比基尼上衣,戴著太陽鏡。陽光給危機添上一條“厚顏無恥”的附言:這是一份無憂無慮的補遺,充滿著酷熱天氣的預兆。危機本來也會有其終結之日。隨著日復一日的推移,熱浪依舊持續(xù)不退,關于世界末日與災難的古老神話再次被斷言為是一種報復。“神跡”很快就變得平淡乏味,成了庸常事物。直到7月中旬的某個早晨,它突然被重新命名為一種“反常的騷亂”:在大不列顛衰落的過程中,一種令人恐懼的、最后的、出乎意料的因素出現(xiàn)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亞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7條)

 
 

  •   本書內容分兩部分,個案研究與文化解讀,具體內容在本書目錄中可一目了然。據說,本書詞語流暢,我沒看原著,但陸道夫與胡疆鋒的翻譯確是流暢。由于文化解讀安置于本書的后部分,我在閱讀個案研究時,常茫然不知其用意,直至讀第二遍或參照著閱讀時,才略微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是先讓我們有感性認識,再作理論提升。并以豐富的個案間接地論證了亞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相比較而言,文化解讀部分被引述的概率高些。
    文化解讀部分里,作者主要分析了亞文化的風格,風格可以拼貼、同構等方式呈現(xiàn),同時拼貼、同構、反叛等也成為風格的種類。作者對亞文化風格的界定、分類似乎纏夾不清,事實是從眾多青年亞文化中提煉共同特征的復雜。
    作者傾心于亞文化的抵抗功能,憂慮其商業(yè)和意識形態(tài)收編的命運。但于我自身經驗而言,消費時代中的青年亞文化并不必然具有抵抗功能。也許我是某類亞文化的跟隨者,于某類亞文化的開創(chuàng)者而言,或許他們就是要抵制父輩文化或主導文化。
    讀這本書的作用并不止于了解青年亞文化,對于我們理解一種時尚也諸多裨益。
  •   真沒想到這本研究青年亞文化的經典著作在西方很流行,印刷多達30多次,影響真的很大。北京大學出版社有眼引入版權,在國內有了中譯本,為從事亞文化研究的國內讀者提供了便利。本書裝幀很漂亮,紙質也好。就是字體有點小。從前言和后記來看,由于2位譯者都是從事專業(yè)研究的博士教授,所以譯文相對比較流暢準確,特別是選配的插圖,對理解亞文化理論有很大幫助。贊一個先!
  •   陸道夫翻譯的水平挺好的,看上去通順易懂,主要是讀懂了風格的意義。
    個人觀點,亞文化不是主流文化,所以總會受到各種抨擊及媒體的道德抨擊。讀了這本書,可以更好地理亞文化。
  •   從21世紀的學術理論發(fā)展上來看,亞文化的一些觀點和視角已經有了過時的痕跡,但無論如何,作為伯明翰學派的一部重要著作,對于進行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讀者,其學術意義和價值還在!值得拜讀!
  •   不知不覺又到了寫畢業(yè)論文的時候了,老師推薦這本書。果然有參考價值。我寫的是80后和90后粉絲亞文化方面的題目,赫氏的這本《亞文化:風格意義》寫得很有才氣,偶要好好模仿學習他了。這個中譯本是目前國內唯一適合我們閱讀的版本。推薦。
  •   對青年亞文化問題進行了比較客觀的分析 當然主要針對外國的一些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亞文化 對國內的青年亞文化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   亞文化的經典之作。原書英語作者赫伯迪格年輕時寫的書,有才華,有銳氣,中文譯者陸道夫和胡疆鋒是專業(yè)人士,其的中文譯著流暢通順,特別是配了圖片,便于理解抽象的亞文化理論。很好!
  •   非常好的角度,應當有更多更豐富的書籍研究亞文化,年輕的未來和歷史。書籍裝幀規(guī)矩,但略感遺憾是某些片段翻譯還是有些散,不過現(xiàn)階段它可以給滿分。
  •   值得一看,尤其是亞文化領域
  •   詳細講述了20世紀影響最大的一支文化的起源,與主導文化的抗爭,最終又被主導文化收編的發(fā)展歷程,具有普遍意義,從中你既可以讀到歷史又能讀到社會
  •   很經典的一本書,是研究亞文化必讀書目!而且北大出版,質量不錯,翻譯也很順暢!
  •   這本書讀起來較晦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原因,不過讓我了解了一些非主流文化的東西
  •   對于高中生來說,這本書似乎專業(yè)性過強了點,理解起來有難度。這本書涉及著作較多,涵蓋的領域也較廣,對于寫論文的朋友來說是本好書。書本的紙質、排版都挺好的,而且有配圖幫助讀者理解,同時翻譯也很好,注釋十分簡明清晰,對于翻譯中的一些中西方思維作了詳細的解釋,客觀性較強。完全尊重作者和讀者的翻譯,盡職盡責的翻譯啊?。。?!
  •   看了簡介,發(fā)覺書內需要深挖的意義是挺深的,需多次閱讀細細品味
  •   學習研究問題的態(tài)度,無論巨細的深入才有真正的理解,理解才能言之有物。好像我們習慣空談很久了。
  •   一會兒就可以讀完的書。
  •   理論性很強的書,很適合我要寫的論文,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   感覺有點看不懂,太深了,好多專業(yè)名詞都不懂
  •   很好的角度,值得學習。
  •   本書算得上青年亞文化研究的經典之作,能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基礎性的概念起源和框架知識。但是翻譯略顯晦澀。
  •   亞文化,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一個與產生只是意義大不相同的詞語。能從書中看到幾十年前學者的新鮮心態(tài),也應該作為當下學者的自省,我們究竟向前推進了多少?
  •   翻譯的水平很棒,看文這本書,對伯明翰學派的亞文化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
  •   個人對那段歷史 以下及文化比較感興趣
    感覺還不錯
  •   看了一點,還沒看完,看了個案研究一部分,還不錯,長知識了。
  •   封面是我喜歡的。充充電
  •   對初學者來說,有些許晦澀
  •   本來這書是替人家買的,后來忙暈了頭,在淘寶上又買了一本。這書還沒看完,收獲有一點就是好多現(xiàn)象不能光看表面,亞文化的出現(xiàn)和社會、國家都息息相關,要挖掘一些深層次的原因,才是研究的目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