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良志 頁數(shù):364 字數(shù):4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tǒng)??粗剡壿嫿y(tǒng)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xiàn)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 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作者簡介
朱良志,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出版有《石濤研究》、 《八大山人研究》、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中國美學十五講》等中國藝術和中國美學研究的著作。
書籍目錄
美學的散步(代總序)引言前編 第一章 由幻境入門 一、幻化:關于變幻的思想 二、幻有:關于形式即幻象的思想 三、幻相:關于幻與真實的問題 第二章 超越美丑分別 一、以丑來質疑美 二、以丑來規(guī)避美 第三章 水不流花不開的世界 一、寂寞的云林 二、活潑在何處 三、總非人間所有,即是人間所有 四、至靜至深的宇宙 第四章 最高的巧是天巧 一、超越機心 二、超越機巧 三、蕩滌機鋒 四、存養(yǎng)生命 第五章 蕭散之謂美 引子:由《石門頌》談起 一、關于“蕭散”的概念 二、文人意識與蕭散 三、蕭散之美 第六章 生命的態(tài)度 一、是造境,不是比喻、象征 二、“生命的態(tài)度”的特點 三、發(fā)現(xiàn)意義的“生命態(tài)度” 第七章 以心源為洪爐 一、心源為本 二、妙悟玄道 三、造化心源不二 四、心源即生知后編 第八章 頑石的風流 第九章 假山是真的山 第十章 盆景的生意 第十一章 篆刻的天趣問題 第十二章 明清印學的南北宗問題 第十三章 瓷器的天青去破 第十四章 中國畫的荒寒境界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由幻境入門清畫家戴熙論畫每有驚人之語,他說:“佛家修凈土,以妄想入門;畫家亦修凈土,以幻境入門?!边@個“以幻境入門”,為畫道一大因緣,也是中國藝術的一大關鍵。它反映了中國藝術獨特的思想,這一思想至今仍然有價值。它和西方藝術史中討論的幻覺是不同的(如貢布里希),后者主要指人的感覺中出現(xiàn)的虛假現(xiàn)象,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而傳統(tǒng)哲學和藝術論中的“幻”則是一個有關存在是否真實的問題。佛教從幻相、幻有、幻化三個方面看“幻”的特點。從性上說,一切法(包括可見的事象和大腦中的概念)都無實體性,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又由因緣離散而滅,所呈現(xiàn)的是假相,這叫“幻相”。故幻是與真相對而言的。從存在形式上說,萬事萬物以及人們的心念,都是幻的存在,不是真有,而是假有,佛教稱此為“幻有”?;糜惺窍鄬τ跓o而言的。從萬事萬物的產生過程看,一切顯現(xiàn)的現(xiàn)象,都是幻象,就像魔術師點化一樣,所以稱“幻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幻是虛,是相對于實而言的。這種幻化現(xiàn)象,既是一種“乍現(xiàn)”——剎那剎那,忽生忽滅,都無暫?。挥质且环N“詐現(xiàn)”——以不真實的面目來迷惑人。如遼代僧覺苑《演密鈔》卷四說:“幻者化也:無而忽有之謂也。先無形質,假因緣有,名為幻化。
編輯推薦
《真水無香》是朱良志教授近年來研究中國藝術觀念的一本新著,通過對中國藝術和審美生活的考察,突出師法造化、逃避人工秩序是中國藝術的根本法則,圍繞這個中心,全書對中國藝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饒有興味的探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