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古羅馬) 塞涅卡 頁數(shù):438 字數(shù):345000 譯者:袁瑜琤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包括《論憤怒》、《論仁慈》、《論個人生活》和《論恩惠》四篇關于道德和政治的論文。它們精彩地展現(xiàn)了公元1世紀中期,一位處于羅馬帝國權力中樞的斯多葛學派思想家的社會觀與道德觀。 斯多葛學派的思想是自然法的起源。對那些要了解、要學習斯多葛派哲學和生活態(tài)度的人來說,塞涅卡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一種不容錯過的資源,本書也可以幫助讀者認識受其影響頗深的加爾文、蒙田和利普西斯。 塞涅卡具有演講天賦,語言華麗,加之譯者的努力,本書的閱讀將是一個享受的過程。編者從眾多的文本中擇選,并將拉丁文用英文譯出,加以內容豐富、研究精深的導讀,給學習者提供了方便和有價值的指引。
作者簡介
盧基烏斯·安涅烏斯·塞涅卡,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新斯多葛主義的代表。曾經(jīng)是年輕的尼祿皇帝的老師和政治顧問。
書籍目錄
全書導讀論憤怒論仁慈論個人生活論恩惠
章節(jié)摘錄
而后來用拉丁文寫作的作家們,尤其是基督教作家們,則看起來更為推崇塞涅卡,尤其是在他的故鄉(xiāng)伊比利亞(Iberia),他在那里至今仍然被尊為首屈一指的西班牙作家。在16世紀的時候,葡萄牙布拉加(Braga)的樞機主教圣馬丁(公元580年)寫了一部關于主教美德的小著作,它的材料幾乎都是從塞涅卡那里拿來,而它(通常就冠以塞涅卡的名字)也成了中世紀流行最廣的著作之一;并且,圣馬丁主教也在塞涅卡著作的基礎上寫了一篇《論憤怒》。塞涅卡的格言和雋語——它們的出處不甚明了——也以匯編的形式,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也曾廣泛流行。隨著古典文化的復興,從14世紀中期一直到17世紀中期,在所有古代哲學家中,塞涅卡成為最受人們推崇、并有著最廣泛的讀者的作家。彼特拉克(Petrach,1304-1374年)稱他為最偉大的道德教師,并在借鑒塞涅卡式的斯多葛派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他自己的生活哲學。伊拉斯莫(Erasmus,1467-1536年)在1516年第一次出版了塞涅卡的著作全集,接下來又在1529年出版了全集的第二個版本(在文獻學方面有許多改進)。年輕的加爾文(Calvin)曾給《論仁慈》寫了一篇評論(1532年)。在16世紀后半葉和進入17世紀的時候,塞涅卡的聲譽和影響達到了巔峰。蒙田(卒于1592年)盡管信守皮浪的(Pyrrhonian)絕對懷疑主義,但是他的《隨筆集》頻頻引用并發(fā)揮塞涅卡的見解(主要取自他的《書札》(Letters)。
編輯推薦
《道德和政治論文集》寫給那些并非十足完美、并且自知不能變得十足完美、卻又誠心希望盡可能活得更好的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