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6-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弗里德曼 頁數:280 譯者:高鴻鈞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美國著名法學家勞倫斯·M.弗里德曼的得要著作。作者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對當代美國的法律文化進行了系統(tǒng)和深度描述,論述了當代西方法律文化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考察了現(xiàn)代西方法律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社會背景和觀念基礎,闡釋了人們關于這種法律文化的不同理解和爭論,并指出了當代美國法律文化的現(xiàn)狀以及未來走向。作者眼光敏銳,特別關注生活中的法律;想象豐富,善于從法律現(xiàn)象中見微知著,持論中肯,頗多創(chuàng)見,本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流暢,是一部全面系統(tǒng)了解當你西方法律文化的重要著作。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師生以及法律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適用于對法學特別是法律評論經學、法律社會學、外國法和比較法學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書籍目錄
鳴謝中文版序言(弗里德曼)譯者導言(高鴻鈞)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法條主義與個人主義第三章 現(xiàn)代性與個人的興趣第四章 技術與變革第五章 選擇的共和國第七章 神靈、國王與電影明星第八章 犯罪、性和社會分裂第九章 選擇生活方式的社會第十章 尾論:一個評價的嘗試附錄 關鍵詞的社會含義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臨近1985年冬天,紐約的天氣很糟。氣溫降至零下,露宿街頭的人們飽受寒夜的折磨,苦不堪言。為了應對此種局面,紐約市政府發(fā)布了一項政令,命令把無家可歸者、流浪者和被遺棄者全部集中起來,然后帶到城市的指定居所,并授權執(zhí)法者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采取暴力手段。這樣做的動機也許是善意的,但卻受到了某些無家可歸者的抵制,他們不想走。有些人擔心城市居所的環(huán)境不好;有些人對這種做法感到糊里糊涂,迷惑不解;還有些人出于其他原因。在這些人中,有一位頭戴綠色編織帽的白人,當時住在棺材一樣的紙板盒子里。他面對記者的采訪高談闊論“自由”,并毅然決然地聲言:“除非我做錯了什么事,否則他們別想把我?guī)ё?”①當晚,美國的新聞媒體播放了一位無家可歸的黑人與一位記者之間的對話,這是一段十分令人矚目的對話。這位黑人抱怨城市當局過于生硬蠻橫。他說:“他們不應這樣對待我們?!彼炎约旱挠^點提升到這樣一種高度,“我們享有權利!” 挑剔的電視觀眾觀看了這段報道后,卻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驚奇。不過,如果當年的里普·萬·溫克爾②在一個世紀的長睡之后突然覺醒過來,他可能會對這種報道感到十分驚奇。紐約市政府試圖幫助無家可歸者,這本身并不足為奇,他們可以拒絕這種幫助,而這類事時常發(fā)生。但是,如此潦倒落魄的一個人竟提出了一種奇異的權利主張,并且以這樣的法律口吻來進行辯解,則令人費解并使人感到不可思議。無論如何,上述上兩位無家可歸者所發(fā)出的聲音,確實在某種方式上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他們的聲音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地體現(xiàn)了當代美國文化的核心特征,至少是這種文化的一個縮影。他們做出這樣的反應似乎顯得很獨特,但事實上卻是事出有因,這種做法與其他因素密切關聯(lián)。首先,西方社會是一個權利的社會,這意味著,除了其他事務之外,這些社會是被一種剛性的、無所不在的法律框架連接起來的,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那些賦予、界定和保護權利的法律。其次,這些社會中的公民認為自己是自由的、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范域,有自由選擇的珍貴領地。權利、法律以及自由選擇,這些都是現(xiàn)代西方社會中至關重要的話語和理念。之所以說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是因為在過去并不存在這些話語和理念,在世界的其他地區(qū),也可能不存在這些話語和理念。 …… ……P1-2
編輯推薦
本書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對當代美國的法律文化進行了系統(tǒng)和深度描述,并指出了當代美國法律文化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及其發(fā)展趨勢,論述了當代西方法律文化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作者眼光敏銳,特別關注生活中的法律;想象豐富,善于從法律現(xiàn)象中見微知著,持論中肯,頗多創(chuàng)見。本書是關于美國法律文化領域最值得一讀的晚近之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