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評傳

出版時間:2006-03-01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潘桂明  頁數(shù):57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智顗 是陳隋之際杰出的高僧,也是中國哲學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偉大哲學家,穎川(今河南許昌)人。本書以豐富翔實的原始資料為依據(jù),通過智顗 時代的佛學背景、他的生平和著述以及構成他止觀學說體系主要內(nèi)容的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性具實相、性具善惡等哲學命題的闡述和辨析,對智顗 的政治態(tài)度、佛學淵源、哲學性質(zhì)和特色,以及判教原則等問題,發(fā)表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許多新的學術觀點,力圖客觀、公正地對智顗 及其天臺學說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的系統(tǒng)的評價。

書籍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序第一章 智顗生活的時代一、南北朝后期的政治二、迅速發(fā)展中的中國佛教三、南北佛教風格的差異四、佛學統(tǒng)一的歷史趨勢第二章 智顗生平及其著述一、出家修學時期二、弘揚佛法時期三、石城遺書四、智顗的著述第三章 智顗佛教思想的淵源一、慧文及其禪學思想二、慧思的止觀實踐三、《法華經(jīng)》及其諸法實相說四、《大智度論》的實相涅槃說第四章 智顗的止觀學說體系一、止觀學說的建立二、三種止觀三、天臺止觀與《大乘起信論》第五章 “圓融三諦”學說一、“次第三觀”的確立二、“一心三觀”及其要義三、“圓融三諦”實相說第六章  “一念三千”的性具實相說一、“一念三千”學說二、“性具實相”述評第七章  “性具善惡”學說一、“性具善惡”的內(nèi)容和特色二、性具善惡與止觀修習第八章 止觀實踐法門一、四種三昧二、十乘觀法三、二十五方便第九章 智顗的判教體系一、判教思潮的興起二、五味根機說三、三種教相說四、藏通別圓四教義五、教觀統(tǒng)一論第十章 智額對儒、道兩家的態(tài)度一、儒家思想的吸收二、道教思想的影響第十一章 智顗在佛教思想史上的地位一、杰出的佛教哲學家和實踐者二、教觀體系的廣泛影響三、湛然“無情有性”說述評四、宋明天臺思想的演變附錄智顗年譜索引一、人名索引二、文獻索引三、詞語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智顗評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