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星拱 頁數(shù):201 字數(shù):171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作者作為二十世紀初“科玄論戰(zhàn)”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書中深入探討了自嚴復以來中國科學主義傳播和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特別對“科玄論戰(zhàn)”中的主要哲學問題予以重新思考,由此建構起一個相當完備、系統(tǒng)的科學宇宙論體系。作者明確劃分科學與哲學的界限,重申哲學發(fā)展的科學化、實證化方向,并主張以感覺經(jīng)驗為基石的、立足感覺經(jīng)驗認識現(xiàn)象的科學宇宙論,反對以超感覺經(jīng)驗追求本體,鮮明地表現(xiàn)出拒斥形而上學的傾向。
作者簡介
王星拱(1887~1949),字撫五,安徽懷寧人。著名哲學家、化學家、教育家。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和中山大學校長。著有《科學與人生觀》《哲學方法與科學方法》《科學概論》等。
書籍目錄
聯(lián)續(xù)和無限
附時間與空間之相對觀
物質
能力
生物進化與球面沿革
科學與哲學
科學與美術
科學與倫理
章節(jié)摘錄
(乙)依實驗哲學講來,天下就沒有真正純粹的理論科學。一種科學之最近的發(fā)源,和最近的效果,可以和應用毫不相關;但是它的最初的起源,和最后的效果,還是和應用有密切的關系,——不但有密切的關系,并且就是應用的本身。試舉一例而言,一個野蠻人摘谷果而充饑,完全是應用的。但是因為要增加谷果的收入,于是乎要研究土壤之肥磽,要研究氣候之涼暖,前一層就牽涉到化學,后一層就牽涉到氣象學。到了化學分析各處的土壤,又牽涉到地質學;到了氣象學說明四季之中,地球與太陽之關系,又牽涉到天文學。到了地質學研究化石,又牽涉到動植物學;到了天文學計算恒星之出沒,又牽涉到數(shù)學。所以一種科學,其純粹之程度,無論如何底高,總是間接和應用有關系的。野蠻人類和文明人類之不同,就在此點。野蠻人類只能直接滿足維持生命的欲望,文明人類能夠間接滿足維持生命的欲望。野蠻人類必定耕而后食,織而后衣,文明人類可以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但是他們所做的工作,卻是都和耕織有聯(lián)貫的關系。這就是分工的原理。這樣說來,不但科學中所用的方法和普通應用相同,而且科學的本身就是應用。至于美術則不然,它的任務,是宣發(fā)我們的濃熾的美感。美感原是一種情感,情感是盲目的;它只知道——或是不知道——愉快、悲哀、雄壯、纏綿。它決說不出來:愉快何自而來,悲哀底于何境,雄壯之內(nèi)涵如何,纏綿之外延奚似。倘若你能夠把這些答案源源本本底說出來,那是你的智慧說出來的,不是你的情感說出來的。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