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年6月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葉志衡 頁數(shù):4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編年史籍由來已久,但完整地為戰(zhàn)國學術文化鳊年尚無前人?!稇?zhàn)國學術文化編年》發(fā)凡起例,從學術背景、學術活動、學術成果、學者生平四個方面,將紛繁的戰(zhàn)國文化資料排比系年,對舊有史料中相互抵捂的記述在考辨的基礎上作出評斷?!稇?zhàn)國學術文化編年》充分利用了古今學人的研究成果及近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從縱向看,此書全面地展示了各學派及個人的學術活動始末;從橫向看,則全方位地展示了同一時期各學術流派的文化爭鳴現(xiàn)象,是一部涉及資料極廣,有重要文獻價值的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葉志衡:杭州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全國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兩項,獨自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兩項。參與編寫《古代文學專題史》等書11種。在《文學評論》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
書籍目錄
前言緒論戰(zhàn)國學術文化編年正文(前475-前221)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周元王二年前474年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周元王五年前471年周元王六年前470年周元王七年前469年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周貞定王二年前467年周貞定王三年前466年周貞定王四年前465年周貞定王六年前463年周貞定王七年前462年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3.關于“文化”“文化”一詞,人人都很熟悉,甚至沒上過學的人都知曉“文化”一詞如何使用,如何造句,如“學文化”、“沒文化”、“文化程度”、“文化娛樂”等等,但使用歸使用,真正要給“文化”下個讓人信服的定義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古今中外一批批的專家學者對此探討再三,爭議不休?;蛉眨何幕侨祟悇?chuàng)造物的總和;或日:“文化”即“文明”;或日:文化是并列于政治、經(jīng)濟、軍事的獨立體;或日:區(qū)別于自然的就是“文化”;或日:文化是意識形態(tài),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還有人認為:文化是社會狀態(tài)的改善,文化是科學和藝術,文化是對外部與未知世界的征服,文化是人類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是教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表現(xiàn),文化是工具和制度的制作等等。不一而足。其實,我國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最初,“文化”一詞也是“文”和“化”單獨出現(xiàn)、單獨懈釋的。但二者的意義又有相關性,因而也常常結(jié)合起來使用。許慎《說文解字》日:“文,錯畫也,象交文。”故“文”的本義是指各色交錯的符號、紋理。后來逐漸引申出文字符號(識文斷字、花紋)、倫理修養(yǎng)(文雅、文氣、文斗)等義項。“化”的本義是改易。這種改易既包括從無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生命的化育以及各種現(xiàn)象的“演化”和“分化”。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的第一個字是“一”,許慎解釋說:“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边@就是牛國古代的宇宙發(fā)生說,“造分”與“化成”就是造化。在宇宙發(fā)生之后的變化中,又分自然之演化與人為之教化。儒學著作《易·系辭》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茍子·不荀》說:“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睏铙@注釋說:“化謂遷善也?!庇终f:“駢至于善謂之化?!?/pre>編輯推薦
《戰(zhàn)國學術文化編年》是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