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0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南懷瑾 頁數(shù):933
Tag標簽:無
前言
回首十五年的歲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墒俏覍τ跁r間,生性善忘,悠悠忽忽,真不知老之將至,現(xiàn)在為了出版這本《論語》講錄,翻檢以前的記錄,才發(fā)覺在這短短的十五年歷程中,已經(jīng)講過三四次《論語》。起初,完全是興之所至,由于個人對讀書的見解而發(fā),并沒有一點基于衛(wèi)道的用心,更沒有標新立異的用意。講過以后,看到同學的筆記,不覺灑然一笑,如憶夢中囈語?!把酝鰬]絕,事過無痕?!毕雭硇U好玩的。 第一次講《論語》,是1962年秋天的事,當時的記載,只有開始的六篇,后來出版,初名《孔學新語——(論語)精義今訓》,由楊管北居士題簽。有一次曾經(jīng)在有關單位講了半部《論語》,沒有整理記錄。再到1974年4月開始,又應邀固定每周三下午講兩小時,經(jīng)過近一年時間,才將全部《論語》講完。而且最可感的是蔡策先生的全部筆錄。他不但記錄得忠實,同時還替我詳細地補充了資料,例如傳統(tǒng)家譜的格式,另外還有對傳統(tǒng)祭禮的儀范,可惜他事情太忙,未能全部補充。蔡君在這段時間,正擔任《中央日報》秘書的職務。一個從事筆政工作的人,精神腦力的勞碌,非局外人可以想像,而他卻毫無所求地費了十倍聽講的時間,完成這部記錄,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此外,這本講錄,曾經(jīng)承唐樹祥社長的厚愛。在《青年戰(zhàn)士報》慈湖版全部發(fā)表(自1975年4月1日開始到1976年3月16日止);同時《人文世界》刊登大部分。又蒙李平山先生見愛,資助排印成書。不過,這部《論語》的講述,只是因時因地的一些知見,并無學術價值。況且“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更談不到文化上的分量。今古學術知見,大概都是時代刺激的反映,社會病態(tài)的悲鳴。誰能振衰補敝,改變歷史時代而使其安和康樂?端賴實際從事工作者的努力。我輩書生知見,游戲文章,實在無補時艱,且當解悶消愁的戲論視之可也。 至于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qū),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后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于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現(xiàn)在正當此書付印,特錄宋儒陳同甫先生的精辟見解,以供讀者借鏡。 如其告宋孝宗之說:“今之儒者,自以為正心誠意之學者,皆風痹不知痛癢之人也。舉一地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頭供手以談性命,不知何者謂之性命。”而于《論語》,則說:“《論語》一書,元非下學之事也。學者求其上達之說而不得,則取其言之若微妙者玩索之,意生見長,又從而為之辭:日此精也,彼特其粗耳。此所以終身讀之,卒墮于榛莽之中,而猶自謂其有得也。夫道之在天下,無本末,無內(nèi)外。圣人之言,烏有舉其一而遺其一者乎!舉其一而遺其一,是圣人猶與道為二也。然則《論語》之書,若之何而讀之,日: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學,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則他日之上達,無非今日之下學也。于是而讀《論語》之書,必知通體而好之矣?!北緯麨椤皠e裁”,也正為這次的所有講解,都自別裁于正宗儒者經(jīng)學之外,只是個人一得所見,不入學術預流,未足以論下學上達之事也。歲次丙辰(一九七六)年三月 南懷瑾記于臺北
內(nèi)容概要
《論語別裁》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是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lián)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 ∮煽鬃拥牡茏蛹捌浜髮W編集的《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jīng)典。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論語別裁》,就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lián)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內(nèi)容新穎,蘊意深邃而又妙趣橫生!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年誕生于浙江溫州樂清一個世代書香之家,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投筆從戎。后赴臺灣執(zhí)教,執(zhí)教于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又遠赴歐美國、歐洲等地,考察講學。門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長期精研國學,讀書數(shù)十萬卷,于佛、道、佛皆有精深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養(yǎng)生諸學,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堪稱一代宗師,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聲望。
書籍目錄
《論語別裁(上冊)》目錄: 學而第一 三言四語 語文的變與不變 四書五經(jīng)的假面目 被忽視的道家 三家店賣的是什么 冤枉的一打 再論《論語》 學而有何樂 真人和假人 寂寞的享受 誰來了解你 愛與罪 孝道是這樣一個東西 禿頭的十字架 誰能忘情 花言巧語 三面鏡子 可愛的小學生 呂端大事不糊涂 飲食男女 沒有朋友的上帝 種瓜者 孔子的素描 五字串通五經(jīng) 善知識與惡知識 老鼠生兒的孝道 無所適從的禮俗 上帝的外婆是誰 《三國演義》的幕后功勞 多才多藝的子貢 詩的人生 為政第二 孔子不談政治 大政治家的風范 星辰知多少 劉備上了曹操的當 從臺風了解人生 圣人也勢利嗎? 悠美的情歌 詩的偉大 窮哉法治 孔子的自剖 車上的一課 以孝治天下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晚娘面孔難為人 孔子也會看相 是什么東西 異端與偏激 由養(yǎng)士到考試 天下英雄人彀中 千里求官只為財 治國難!齊家更難!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八佾第三 禮樂衣冠 泰山之旅 志在春秋 秉筆直書罪罪惡惡 承讓領教 淡泊以明志 窮源溯本 心香一瓣 誠則靈 拍灶君的馬屁 量力而為謙虛好學 儒冠錯換八卦袍的諸葛亮 孔子的換心術 追的哲學 傳統(tǒng)歷史上的精神堡壘 責備賢者 敲響了的活禮樂 衰世的通病 里仁第四 那“仁”卻在燈火闌珊處 月是故鄉(xiāng)明 照臨萬類的仁道 兼收并蓄見仁心 了知生死不相關 富貴不淫貧賤樂 敝屣功名尊道義 孔子四字禪 吉光片羽稍縱即逝 仁義值千金 孝子仁人不二門 仁者之言 …… 《論語別裁(下冊)》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沒有朋友的上帝 下面講到學問態(tài)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話: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講到這里,說句笑話,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們,都該打屁股三百板,亂注亂解錯了,所以中國文化,給自己人毀了。我們怎么看出來的呢?不知道諸位是否跟我一樣都見過的,清朝末年,老一套的學者,大體上許多都是這樣的,他們讀了這句“君子不重則不威”的書,就照宋儒他們的解釋學樣起來,那樣子,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對于年輕人真是“代溝”。那時老頭子們在那里談笑——你不要以為老頭子們談笑會有第二個方式,還不是一樣談飲食男女,人事是非。再不然就談調(diào)皮話,不管他學問多高,都是人嘛!人很普通,都是一樣。可是那些老頭子明明正在談笑不相干的事,看到我們年輕人一進去,那個眼鏡擱在鼻尖上,手拿一根煙筒的老頭子,便憋起嗓子道:“嘿!你們來做什么?好好念書去!”一副道學面孔。他們認為對年輕后代要“重”,可是他們不知道“重”是怎么解釋,以為把臉上的肉掛下來就是“重”,為什么呢?“君子不重則不威”,硬要重,“學則不固”,不重呀!學問就不穩(wěn)固了。 接著“無友不如己者”,照他們的解釋,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們的。這句話問題來了,他們怎么注解呢?“至少學問道德要比我們好的朋友”。那完了,司馬遷、司馬光這些大學問家,不知道該交誰了。照他這樣——交朋友只能交比我們好的,那么大學校長只能與教育部長交朋友,部長只能跟院長做朋友,院長只能跟總統(tǒng)做朋友,當了總統(tǒng)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無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這樣講,那孔子是勢利小人,該打屁股。照宋儒的解釋,那么下面的“過則勿憚改”又怎么說呢?又怎么上下文連接起來呢?中國文化就是這樣被他們糟蹋了。 事實上是怎么說的?“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是自重,現(xiàn)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則不威”,拿現(xiàn)代話來講,也可以說是自己沒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國外學哲學的青年,由他父母陪來找我,這青年說:“我覺得我自己不存在?!蔽艺f:“你怎么不存在?”他說:“我覺得沒有我。”我說:“現(xiàn)在我講話你聽到了吧?既聽到了怎么會不存在呢?根據(jù)西方哲學家笛卡兒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你能夠思想,你就存在,你怎么沒有?”他說:“沒有,我覺得我什么都不行?!蔽艺f:“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笔聦嵣线@個孩子是喪失了自信心,要恢復他的自信心就好。 我們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時候,對事情的處理,一點自信都沒有,這是心理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心理。比如交代一個任務給諸位中間任何一人,所謂“見危授命”,你有時候會喪失了這個信念,心理非??仗?,在這地方,就需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所以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wěn)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論語別裁》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是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lián)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
編輯推薦
《論語別裁(套裝共2冊)》講述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學編集的《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jīng)典。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論語別裁(套裝共2冊)》,就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lián)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fā),內(nèi)容新穎,蘊意深邃而又妙趣橫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