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宏志 編 頁數(shù):346 字數(shù):351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翻譯史研究(2012)》主要內(nèi)容包括: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的譯者、下篇:英方的譯者、大英帝國、漢學及翻譯:理雅各與香港翻譯官學生計劃(1860-1900)、19世紀至20世紀的英華辭典與英和辭典的相互影響——中日近代新詞往來的渠道之一、廣告與跨國文化翻譯:20世紀初期《申報》醫(yī)藥廣告的再思考、宮崎滔天與20世紀初期中國的“革命想象”:以章士釗“譯錄”的《孫逸仙》為中心、臺灣日治時期的譯者群像、譯學新芽、外國翻譯史論文選譯等。
作者簡介
王宏志,香港大學文學學士及哲學碩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哲學博士,主修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及翻譯。現(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翻譯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兼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院長、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主要研究范圍為20世紀中國文學、晚清以來中國翻譯史、香港文化研究。出版專著包括《重釋“信達雅”:二十世紀中國翻譯研究》、《魯迅與左聯(lián)》、《文學與政治之間》及《翻譯與文學之間》等共十余種。
書籍目錄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的譯者
下篇:英方的譯者
The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In the First Opium War,
1839–1842
Part Two: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of the British Camp 王宏志
大英帝國、漢學及翻譯:
理雅各與香港翻譯官學生計劃(1860–1900)
British Empire, sinology and translation: James Legge and
the interpreter Cadetship in Hong Kong (1860–1900)
關詩珮
19世紀至20世紀的英華辭典與英和辭典的相互影響
——中日近代新詞往來的渠道之一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and
Chinese-Japanese Dictionary through 19th to 20th Century
陳力衛(wèi)
廣告與跨國文化翻譯:20世紀初期《申報》醫(yī)藥廣告的再思考
Medical Advertis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Shenbao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黃克武
宮崎滔天與20w世紀初期中國的“革命想象”:
以章士釗 “譯錄” 的《孫逸仙》為中心
Miyazaki Toten and the Revolutionary Imagination in Modern China:
An Inquiry of Zhang Shizhao's translation of Miyazaki's
autobiography My Thirty-Three Years' Dream 潘光哲
臺灣日治時期的譯者群像
A portrait of the interpreter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Rule
楊承淑
譯學新芽
“上帝” 的爭端——理雅各與譯名之爭的余波(1877–1880)
A Controversy on the Chinese Name of “God”:
James Legge and the Term Question, 1877–1880 潘琳
《愛的教育》前一章:從Cuore到《馨兒就學記》的轉譯史
Predecessors of Aide jiaoyu (Education of Love):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from Cuore to Xin'er jiuxueji (Xin's Journal about School
Life) 陳宏淑
外國翻譯史論文選譯
近代早期歐洲的多種翻譯文化
Cultures of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彼得 ? 伯克(著)
關詩珮(譯)
馬來世界里的翻譯——不同的群體,不同的議題
Translation in the Malay World
——Different Communities, Different Agendas 多麗絲 ? 葉杰姆斯基(著)
章節(jié)摘錄
隨著理雅各于1875年獲得首屆法國漢學界儒蓮獎(Prix Stanislas Julien)殊榮,在19世紀中期才緩緩起步的英國漢學,終獲歐洲大陸承認。理雅各的成就,令英國人驕傲不已。在一百年后亦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1945年,在一片解殖民的呼聲中,大英帝國外交部( Foreign Office)檢討英國東方學、遠東學以及漢學發(fā)展時,討論到繼承自19世紀倫敦大學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中文課程而來的倫敦大學亞非書院(School of Orientaland African Studies)的定位,有內(nèi)部文件就指,“在傳教士當中,馬禮遜——特別是(“more particularly”)理雅各,是這國家培養(yǎng)出來最優(yōu)秀的漢學家。” 長期以來,學術界只關注理雅各翻譯經(jīng)典的工作,但卻忽視了理雅各另一項重要貢獻。對于中英關系、對于大英帝國如何部署及規(guī)劃在東方的長遠利益、穩(wěn)定亞洲各地事務及政情,理雅各其實有更大的影響。這在于他提出了影響中英關系甚深的香港翻譯官學生計劃(Hong Kong interpreter cadetship scheme)。這個計劃為大英帝國在亞洲最龐大的跨國譯員培訓計劃,培訓的對象,均為英國頂尖大學最優(yōu)秀的學子,英國社會中精英中的精英。就計劃跨度及幅度而言,涉及地方之廣、人員之豐、規(guī)模之大,今天看來仍令人震驚。整個香港翻譯官學生計劃以香港為基地,然后由南到北伸展,派員到廣州及北京接受訓練;計劃實施對象,跨越了亞洲最重要的城市,并從香港南下到海峽殖民地(檳榔嶼[今稱檳城]、新加坡、馬六甲)及鐋蘭(今斯里蘭卡),演變成囊括更多亞洲地區(qū)的“東方翻譯官學生計劃”(Oriental/Eastern cadetship scheme),這實在有可能是世界翻譯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譯員培訓課程。而由這計劃培訓出來的翻譯人才,從1861年每地區(qū)每年2-3人計算起,人數(shù)之多,也是史上難找到匹敵的。 ……
編輯推薦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讀者推介中國文學,自1973年起出版《譯叢》半年刊,專門刊登中國文學英譯作品。近年著力推動中國翻譯史研究,除每年舉辦一次“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評選活動外,每兩年舉辦一次“書寫中國翻譯史: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及“閱讀中國翻譯史:中國翻譯史研究暑期班”,并出版《翻譯史研究論叢》及《翻譯史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