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上海交大 作者:鄔孝煜 頁數:287
前言
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8年來,國際商務領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國際貿易為例,1978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為206億美元,而2007年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已達21738億美元。經濟社會迅速發(fā)展的形勢要求高等院校培養(yǎng)出一大批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熟悉和掌握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國際慣例及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方針政策及法規(guī),能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勝任涉外企業(yè)相應崗位的各類復合型人才?! 轫槕獓H商務領域對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2005年上海市教委批準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主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商務英語專業(yè)(獨立本科段)。該專業(yè)于2005年10月開考以來,報考課程已迅速上升到近3千門次,報考人數超過千人,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2006年以來國家教育部先后批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試辦商務英語本科專業(yè)。這標志著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躍上了新的層次?! 『螢樯虅沼⒄Z?我們認為商務英語的內涵和外延應該隨著商務領域的變化而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商務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國際貿易為例,貿易事業(yè)的運行對象、政策領域、體制環(huán)境、管理方式和運行平臺等方面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一是貿易的運行對象已經從傳統(tǒng)的貨物貿易向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貿易在內的“大貿易”拓展;二是貿易政策涉及的范圍已經從過去單純的貿易政策領域向與貿易有關的領域延伸;三是貿易的體制環(huán)境已經從計劃經濟條件下封閉的國內貿易體制環(huán)境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開放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環(huán)境轉型;四是國家對貿易的管理方式已經從傳統(tǒng)的內外貿分割管理向內外貿一體化管理的方向轉變;五是貿易運行平臺已經從傳統(tǒng)的貿易運行平臺轉向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貿易運行平臺。本教材力圖反映國際商務領域的最新發(fā)展?! ≡谛滦蝿菹?,“國際貿易就是跨境商品買賣”這一傳統(tǒng)定義已經難以涵蓋當前國際貿易活動的豐富內涵。人們開始把任何為了滿足個人和機構需要而進行的跨境商業(yè)交易稱之為國際商務。具體地說,國際商務包括商品、資本、服務、人員和技術的國際流通,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技術、版權等)的跨境交易,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投資,用于當地銷售或出口的來料加工或組裝,跨國的采購和零售,在國外設立倉儲和分銷系統(tǒng)等。由此可見,國際商務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以及與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有關的方方面面。就所涉及的領域而言,國際商務涉及了跨文化交際、國際營銷、國際金融、國際會計、國際審計、國際稅收、國際結算、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物流、知識產權、電子商務和貿易法律等領域。就所涉及的行業(yè)而言,國際商務不僅包括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還包括物流、旅游、銀行、廣告、零售、批發(fā)、保險、教育、電信、航空、海運、咨詢、會計和法律服務等行業(yè)。我們認為在上述環(huán)境下使用的英語都應納入商務英語的范疇。
內容概要
《進出口英語函電》從語言、業(yè)務、跨文化研究、商務禮儀等層面對49封幾乎涵蓋進出口業(yè)務中詢購、報價、訂貨、保險、包裝、運輸、付款等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的經典信函,不僅提供了難點注釋,而且進行了透徹、詳細的分析、講解,以真正起到指導學習的作用;適用于41個不同的商務情景、分布于10個單元的由131個句子組成的“句型菜單”可供學習者“臨摹”,或相應改寫以適應具體業(yè)務之需求;通過495個內容涉及商務活動的典型例句對64個在進出口函電中出現頻率最高、組句能力最強的單詞,從詞義、搭配等多方面、多角度,以實例具體、生動地提供了這些詞匯在商務溝通中的靈活用法?! 哆M出口英語函電》還將“信函范例”、“詞語應用”、“句型菜單”中出現的500多個專門術語,以及總共近400個動詞賓語搭配、定語名詞搭配、短語動詞及其他各類在商務寫作中常用的短語經系統(tǒng)地整理,分列在各有關單元,以方便學習者掌握和應用。每個單元(第一單元除外)后的“語言實驗室”各含有8種題型、共70多道題目針對各單元內容進行復習、操練,以提升學習者對各類商務英語書面考試的適應能力以及在國際商務工作崗位上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因此,《進出口英語函電》適用于一切有志從事國際商務工作或商務英語教學、有意提高自己的商務英語寫作、解讀、翻譯技能的學習者的自學、參考和使用。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單元 商務信函的格式及有關要點第二單元 詢購第三單元 復函與報價第四單元 訂購與確認第五單元 保險第六單元 包裝第七單元 運輸第八單元 信用證付款第九單元 其他付款方式第十單元 投訴與處理第十一單元 代理業(yè)務
章節(jié)摘錄
在一般情況下,語句不用重新編排了,但是由于刪減詞語、省卻字母,使單詞的拼寫殘缺不全,文本的可讀性大打折扣,與傳統(tǒng)信函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在電報和電傳“時代”,由于電子通信手段費用昂貴,在國際貿易交往中,一些不很緊急的信息,以及那些無法用電文作為正式文件的信函,還是通過郵政等渠道傳遞的,傳統(tǒng)信函在國際商務溝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當時,“函”與“電”由于各自的長處和不足,分別擔負著各自特有的通信使命。不僅在格式上而且在行文的形式上,“函”與“電”也不盡相同,從而在文字通信的寫作上出現了兩種形式并存的局面,后一種形式挑戰(zhàn)性地影響著前一種形式。尤其因為電傳機的普及率高,使用方便,傳輸信息迅速,致使以傳統(tǒng)信函進行書面溝通的人群受到了分流;電傳寫作中養(yǎng)成的任意刪減詞語、字母,以數字代替文字等不規(guī)范的寫作方式嚴重沖擊著傳統(tǒng)信函的寫作規(guī)范。商務人士在文字拼寫、遣詞造句方面的“不良”名聲已不囿于商界。 再后來發(fā)明的傳真機(fax machine)使上述局面開始發(fā)生了峰回路轉的變化。傳真機猶如遠程復印機,它將文件當作圖像發(fā)送,雖然同樣使用國際電話線,但是其費用是以被發(fā)送文件所使用的時間計算的,因而人們就不用再在縮減語句長度和詞匯數量上動腦筋了。今天我們所使用的電子郵件,除了其收發(fā)迅疾、操作方便外,由于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展,網絡費用在經營成本中幾乎降到可忽略不計的程度。使用這兩種電予通信手段發(fā)送的文本,除了在格式上與傳統(tǒng)書信有些差異,在文字的使用方面沒有本質的不同。例如,上面列舉的兩句電文無論用傳真件、,電子郵件,還是傳統(tǒng)信件來傳送,均不必作任何改動?! 』谏衔奶岬降囊幌盗袃?yōu)點,電子郵件的廣泛使用為傳統(tǒng)信函的寫作方式“奪回”了其在國際商務溝通領域中的“失地”。如果說以前“函”“電”文本由于擬寫方法不同而大相徑庭,那么,今天“函電”已幾乎合二為一,尤其在文字的使用上,傳統(tǒng)書信與電子郵件沒有明顯的界限。由于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能夠即時傳達,文本能夠方便、有效地保存和查尋,今天的函電堪稱國際貿易中最佳的語言溝通手段??梢赃@樣說,僅靠現代函電的文字溝通就能夠有效地進行并完成國際貿易的磋商活動?! ”M管電子郵件憑借電腦技術的優(yōu)勢而具有迄今為止任何一種書面溝通手段所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但是,由于業(yè)務運作和電腦技術層面上的原因,傳統(tǒng)信函在當今的國際商務交往中仍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 1)在寄送樣品或原始單證的郵件中,業(yè)務人員常會附上一封英文稱為cover letter或coveringletter的信函,以說明有關情況,并在信函中向對方致以禮節(jié)性的問候; 2)邀請函、證明信等要起到行政或司法憑證作用的書信,必須以傳統(tǒng)信函的形式,經有關負責人簽名后方能生效: 3)雙方企業(yè)的高層為磋商重大事宜而交換的信件,常常打印在各自企業(yè)的公箋上,由責任人親筆簽署后,用傳真或電子郵件發(fā)出,隨即再將信函的原件寄送對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