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德)洪堡 頁數(shù):190 譯者:林容遠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嚴格地講,有社會就有統(tǒng)治,有國家就有壓迫。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的實質就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進行專政的工具。恩格斯指出:“國家無非是一個階級鎮(zhèn)壓另一個階級的機器?!鄙鐣慕y(tǒng)治階級只有依靠國家機器才能先例國家權力,在對整個社會進行領導和管理時,強迫被統(tǒng)治階級服從自己的意志,人的自由和尊嚴也不能像洪堡那樣建立在理念的空中樓閣上,而是與社會群體的具體情況息息相關。
作者簡介
作者:(德)威廉·馮·洪堡 譯者:林榮遠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單一的人及其存在的最終目的第三章 國家對公民的正面福利、尤其是物質福利的關心第四章 國家對負面福利即安全的關心第五章 國家對外部安全的關心第六章 國家對公民內部安全與教育的關心第七章 宗教第八章 改良社會習俗第九章 對國家安全責任的正面界定第十章 國家通過警察法律對安全的關心第十一章 國家通過民法法律對安全的關心第十二章 國家通過以法律裁決公民爭端對安全的關心第十三章 國家通過刑法法律對安全的關心第十四章 國家通過確定未成年人的關系對安全的關心第十五章 結束理論分析:維系國家大廈的必要手段與前述理論的關系第十六章 前述理論的實際應用附錄:威廉·馮·洪堡生平年表
章節(jié)摘錄
不過我認為,錯誤似乎在于法律的發(fā)號施令,因為上述這樣一種關系只能產生于喜好,不能產生于外部的指令,在外來的強迫或領導違忤人的喜好的地方,喜好更不會返回到正道上。因此,我認為,國家不僅應該放寬管束,而且國家根本不應該插手婚姻這種事情,并且在更大程度上把婚姻這種事情完全聽任個人和由他們訂立的形形色色的契約去自由隨意處置,不管這是一般的契約也好,還是各種契約的變化形式也好,國家都以免開尊口為好——我在這里不是一般地談論婚姻,而是談論發(fā)揮限制性作用的國家機構的個別的、在婚姻問題上十分引入矚目的害處,如果許可的話,請讓我僅僅根據(jù)在上文中大膽提出的斷言,作出這種國家不該插手婚姻的決斷。有人擔心,這樣一來會破壞一切家庭關系或者也許甚至從根本上妨礙家庭關系的產生——在這樣或那樣的地方環(huán)境中,這種擔心可能是有道理的——不過,只要我一般尊重人和國家的本性,這種擔心是嚇不倒我的。因為經驗往往表明,恰恰是法律放手不管的事情,就由習俗來管制;外在強制的理念,對于像婚姻這樣一種僅僅建立在喜好和內在的義務之上的關系,是完全陌生的;進行強制的機構設置的后果恰恰是事與愿違的。 4.此外,國家關心公民的正面福利是有害的,因為這種關心必然是針對情況錯綜復雜的大眾,關心措施就要適應其中的每一個人,它們只能具有明顯缺陷,因而損害著一些個人?! ?.國家的這種關心阻礙著個人在道德生活、尤其是在實際生活中個性和固有特點的發(fā)展,即只要人在這里似乎也僅僅是注意這些規(guī)則(但是,這些規(guī)則也許僅僅局限在法的原則上),處處都注意以最具有特色的方式培養(yǎng)自己和他人的最高眼界,處處都為這種純潔的意圖所指引,首先是把任何其他的利益都服從這種沒有夾雜任何感性的動機而得到認識的準則。不過,人在有能力進行文明開化的一切方面,都處于一種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之中,如果說在智慧的領域里,這種相互聯(lián)系比在身體的領域里倘若不是更內在一些,那么至少更明顯可見一些,那么在道德的領域里,這種相互聯(lián)系則還要遠為明顯可見。因此,人們必須相互結合,但不是為了喪失固有的特點,而是為了摒棄排他性的孤立狀態(tài);結合不必把一種本質變?yōu)榱硪环N本質,但是仿佛是打開由一種本質通往另一種本質的入口通道;每個人必須把自身占有的東西同從其他人接受的東西進行比較,并據(jù)此進行修正,但不必因此令其受到壓制。這是因為正如在知識的王國里,真實的東西永遠不會同真正值得重視的東西相沖突一樣,在道德的領域里,真正的東西也永遠不會同真正值得重視的東西相沖突;因此,為了消除不能相互并存、因而也不會為自身帶來偉大和美的東西,各種具有固有特性的性格進行密切和多種多樣的結合是必要的,保持和滋養(yǎng)其存在互不相擾的東西,并孕育為新的、更加美麗的東西,這也同樣是必要的?!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本書不失為17世紀末德國啟蒙運動向普魯士專制制度發(fā)出的一份挑戰(zhàn)檄文,它在德國的政治思想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意義,對我們了解近代德國政治思想史乃至德國自由主義的發(fā)展仍然具有認識價值。因此,盡管它誕生在200多年之前,但仍值得把它翻譯介紹給中國的讀者,以豐富我們對西方主要思想流派的認識。編輯推薦
《論國家的作用》(精裝)不失為17世紀末德國啟蒙運動向普魯士專制制度發(fā)出的一份挑戰(zhàn)檄文,它在德國的政治思想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意義,對我們了解近代德國政治思想史乃至德國自由主義的發(fā)展仍然具有認識價值。因此,盡管它誕生在200多年之前,但仍值得把它翻譯介紹給中國的讀者,以豐富我們對西方主要思想流派的認識。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