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1 出版社:中國少兒 作者:法布爾 頁數(shù):318 譯者:王光
Tag標簽:無
前言
昆蟲母性 代序 筑窩造巢,保護家庭,這是集中了各種本能特性的至高表現(xiàn)。鳥類這靈巧的工程師,讓我們領略到這一點;才能更趨多樣化的昆蟲,又讓我們領略了這一點。昆蟲告訴我們:“母性是使本能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之源?!蹦感允怯靡跃S持種的持久性的,這件事比保持個體的存在更要緊。為此,母性喚醒最渾噩的智力,令其萌發(fā)遠見卓識。母性是三倍神圣的泉源,難以想象的心智靈光潛藏在那里;待其突然光芒四射,我們便于恍惚當中頓悟到一種避免失誤的理性。母性愈顯著,本能愈優(yōu)越。 在母性與本能的關系表現(xiàn)方面,最值得重視的是膜翅目昆蟲,它們身上凝聚著深厚的母愛。一切得天獨厚的本能才干,都被它們用來為后代謀求食宿。它們的復眼將絕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家族了,然而憑著母性預見力,它們對這家族有著清醒的意識。正由于心中裝著自己的家族,它們使自己成為身懷整套技藝的各種行家里手。于是,在它們當中,有的成了棉織品或其他絮狀材料縮絨制品的手工廠主;有的成了用細葉片編制簍筐的篾匠;有的干起泥瓦匠,建造水泥宅室和碎石塊屋頂;有的辦起陶瓷作坊,用黏土捏塑精美的尖底甕,還有壇罐和大肚瓶;也有的潛心于挖掘技術(shù),在悶熱潮濕的工作條件下,掘造神秘的地下建筑。它們掌握許多與我們相仿的技藝;甚至連我們都仍感生疏的不少技藝,也已經(jīng)在昆蟲那里實際應用于住宅建設了。解決了住宅問題,還要解決未來的食物問題:它們制作蜜團,制作花粉糕,還有那巧為彰:化的野味罐頭。這類以家庭未來為頭等大計的工程,閃耀著由母性激發(fā)出來的那種最高本能的光輝。 昆蟲學范圍內(nèi)的其他各類昆蟲,母愛一般都顯得粗淺草率。它們把卵產(chǎn)在良好的地點,這之后就靠幼蟲自己,冒著失敗的風險,面對喪生的威脅,去尋找棲身處所和食物。幾乎絕大多數(shù)的昆蟲,都是這樣對待后代。養(yǎng)育過程既然如此簡單,智能也就無關緊要了。里庫格把藝術(shù)從他的斯巴達共和國里統(tǒng)統(tǒng)驅(qū)逐出去,他指責藝術(shù)使人委靡。按斯巴達方式養(yǎng)育出的昆蟲,自身那些最高級的本能靈性就這樣消失泯滅了。母親從照料搖籃所需的諸種溫柔細膩的操持中超脫出來,其一切特性中最為優(yōu)越的智能特性便隨之逐漸削弱,直至最終消失。所以,無論就動物而言,還是就人類而言,家庭都是產(chǎn)生對精益求精、盡善盡美追求的一種根源。這一點千真萬確。 J·H·法布爾
內(nèi)容概要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散文作家法布爾的傳世巨著。世界一代又一代讀者從中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哲理和思想。 我國法布爾研究專家,《昆蟲記》翻譯名家王光先生完成的這一選譯本,既忠實于原著的特質(zhì)和整體風貌,又適合于中國最年輕一代讀者的普遍情趣、知識結(jié)構(gòu)和接受能力?! ”緯杖刖x精譯佳作五十篇,話題廣泛,意味深長,是一份對兒童和青少年心靈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糧。
作者簡介
作者:(法)法布爾 譯者:王光1823年-1915年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1823年出生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圣萊昂的一戶農(nóng)家。此后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xiāng)間的蝴蝶與蟈蟈兒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29年,法布爾回到圣雷恩開始上學,但那一段兒時歲月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中?! ?833年,法布爾一家來到了羅德茲,其父靠經(jīng)營一家咖啡館維持生計?! ?837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圖盧茲。法布爾進了圖盧茲的神學院,但中途退學,出外謀生,曾在鐵路上做過工,也在市集上賣過檸檬。后來,他通過了阿維尼翁師范學校的選拔考試,獲得獎學金,并在三年的學習后獲得了高等學校文憑。畢業(yè)后,時年十九歲的法布爾在卡本特拉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所教授的課程就是自然科學史?! ?849年,他被任命為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師。島上旖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物種,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動物的熱情。阿維尼翁的植物學家勒基安向他傳授了自己的學識。此后,他又跟隨著莫坎-唐通四處采集花草標本,這位博學多才的良師為法布爾后來成為博物學家、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53年,法布爾重返法國大陸,受聘于阿維尼翁的一所學校,并舉家遷進了圣-多米尼克街區(qū)的染匠街一所簡樸的住宅里。 1857年,他發(fā)表了《節(jié)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昆蟲學祖師萊昂·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這期間,法布爾還將精力投入到對天然染色劑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當時法國士兵軍褲上的紅色,便來自于茜草粉末?! ?860年,法布爾獲得了此類研究的三項專利。后來,法布爾應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的邀請,負責一個成人夜校的組織與教學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課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于是,他辭去了工作,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這這十余年里,法布爾完成了后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期間,他多次與好友一同到萬度山采集植物標本。此外,他還結(jié)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大不幸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有六個孩子,其中惟一與父親興趣相投、熱愛觀察大自然的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后,法布爾將發(fā)現(xiàn)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對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爾的愛好之一?! ?878年,他曾以沃克呂茲的真菌為主題寫下許多精彩的學術(shù)文章。他對塊菰的研究也十分詳盡,并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們聲稱能從真正的塊菰中品出他筆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并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鐘愛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jīng)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法布爾一生堅持自學,先后取得了業(yè)士學位、數(shù)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致的菌類圖鑒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贊不絕口。法布爾晚年時,《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由于《昆蟲記》中精確地記錄了法布爾進行的試驗,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慣中的許多秘密,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當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時,不少學者、文學家們紛紛前去拜訪他。法布爾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國哲學家米爾等學者,但與他們的通信并不頻繁。公共教育部長維克多·杜盧伊將法布爾舉薦給拿破侖三世,后者授予他榮譽勛位勛章。法國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萊途經(jīng)塞利尼昂,特意繞道荒石園向他致意。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作為博物學家,他留下了許多動植物學術(shù)論著,其中包括《茜草:專利與論文》、《阿維尼翁的動物》、《塊菰》、《橄欖樹上的傘菌》、《葡萄根瘤蚜》等;作為教師,他曾編寫過多冊化學物理課本;作為詩人,他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語寫下了許多詩歌,被當?shù)厝擞H切地稱為 “牛虻詩人”。此外,他還將某些普羅旺斯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法語;閑暇之余,他還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譜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這部作品不但展現(xiàn)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編輯本段]法布爾一生大事記 小時候的法布爾 1823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國南部魯那格山區(qū)的古老村落——撒·雷旺,村中的利卡爾老師為他取名為約翰·安利。父親安東呢奧(生于1800年),母親費克瓦爾(生于1805年)。 1825年(兩歲)弟弟弗朗提力克出生。 1827年(3歲)由于母親要照顧年幼的弟弟,所以他從3歲一直到6歲,都寄養(yǎng)在瑪拉邦村的祖父母家;這里是個大農(nóng)家,有許多比他年長的小孩。他是個好奇心重,記憶力強的孩子,曾自我證實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樹葉里的鳴蟲是露螽。睡前最喜歡聽祖母說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則常抱著綿羊睡覺。 1830年(6歲)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由動物圖書記下A、B、C……字母,對昆蟲和草類產(chǎn)生興趣,發(fā)現(xiàn)黑喉鴝的巢,取得巢中青藍色的蛋,經(jīng)神父勸說,把鳥蛋歸還原處,為增加家庭收入,幫忙照看小鴨,負責趕到沼澤放養(yǎng),因而發(fā)現(xiàn)沼澤中的生物和水晶,云母等礦石。 1833年(9歲)全家搬到羅德斯鎮(zhèn),父親以經(jīng)營咖啡店為生,進入王立學院,擔任望彌撤儀式助手而免交學費。在學校期間,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歡讀古羅馬詩人維爾基里斯的詩。 1837年(13歲)父親經(jīng)營咖啡店失敗,舉家遷往托爾斯。進入埃斯基爾神學院。 1838年(14歲)父親的生意再度失敗,搬到蒙貝利市,又開了一間店,獨自離家,以賣檸檬、做鐵路工人等自力更生。曾用超過一日工資所得購買《魯布爾詩集》,攜至原野上閱讀,以認識各種昆蟲為最大樂事,第一次抓到歐洲云鰓金龜時,感到特別高興。 卡爾班托拉時代 1839年(15歲)以公費生第一名考進亞威農(nóng)師范學校。在學校住宿。由于上課內(nèi)容太枯燥,常乘自習時間觀察胡蜂的螫針、植物的果實或?qū)懺姡诶住と龈駹柕纳角鹕?,第一次看到神圣糞金龜努力推糞的情景,內(nèi)心感動不己。 1840年(16歲)因成績退步被師長責罵而發(fā)憤圖強,在兩年內(nèi)修完三年的學分,剩下的一年自由學習博物學,拉丁語和希臘語。 1842年(18歲)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成為卡爾班托拉小學的老師,年薪700法郎,因熱心教學,深獲好評。父親經(jīng)商失敗,由蒙貝利市搬到波爾多鎮(zhèn)。 1843年(19歲)上野外測量實習課時,由學生處得知涂壁花蜂。也由于這種蜂而開始閱讀布蘭歇、雷歐米爾等人著的《節(jié)肢動物志》,從此傾心“昆蟲學”。 1844年(20歲)和同事瑪利·凡雅爾(23歲)結(jié)婚。自己進修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父親的咖啡店又關閉,暫時在卡爾班托拉稅務署工作。 1845年(21歲)長女艾莉沙貝特誕生。 1846年(22歲)艾莉莎貝特夭折。通過蒙貝利大學數(shù)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弟弟弗郎提力克成為小學老師。 1847年(23歲)取得蒙貝利大學數(shù)學學士。長男約翰誕生。 1848年(24歲)取得蒙貝利大學物理學學士。 長男約翰夭折。十分欣賞托斯內(nèi)爾(法國文學家)有關鳥類的著述。希望能到大學教書,但苦無機會。
書籍目錄
昆蟲記(上冊) 昆蟲母體(代序) 圣甲蟲出世的關鍵條件 南美亮甲蟲的精湛技藝 埋糞蟲與環(huán)境衛(wèi)生 食尸蟲埋肉 西緒福斯蟲的父性本能 不吃蜜的蜜蜂嬰兒 三齒蜂孵化室的出路 樹蜂的導向羅盤 三種壘筑蜂 隧蜂 天牛吃路 螢火蟲備餐 堅果象的手鉆 巖石片史書中的象蟲 胭脂蟲的酒窖卵匣 金步甲的婚俗 蟬卵的遭遇 幼蟬的漫長經(jīng)歷 為寓言中的蟬澄清事實 綠螽斯 蝗蟲也是美食 狼蛛母親的執(zhí)著 幼蛛傾巢而“飛” 肉體食糧與精神食糧 《昆蟲記》境界·法布爾理想——致少年讀者昆蟲記(下冊)
章節(jié)摘錄
有一種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需要在最短期限內(nèi)把一切腐敗物清除干凈。巴黎至今沒有解決令人生畏的垃圾問題,這早晚要成為那座特大城市生死攸關的大問題。人們甚至產(chǎn)生這樣的疑慮:照此下去,會不會在某一天,土壤中的腐敗物質(zhì)已達到飽和程度,臭氣散發(fā)出來,將那座光明中心熄滅。這樣一座人口數(shù)百萬,而且擁有財力智力寶庫的大城市都一籌莫展的事,鄉(xiāng)間小鎮(zhèn)卻無需花錢,甚至不必經(jīng)心,便輕而易舉地辦到了。 大自然為農(nóng)村清潔衛(wèi)生傾注大量心血,對城市福利卻不屑一顧,當然,這種無視并不是敵視。大自然為田野安排了兩類凈化器,它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會疲勞、報廢。第一類凈化器包括蒼蠅、蜣螂、葬尸蟲、皮蠹和食尸蟲類,它們被指派從事尸體解剖工作。它們把尸體分割切碎,用嗉囊細細消化肉末,最后,將其再歸還給生命。 一只鼴鼠被耕作機具劃破肚皮,已經(jīng)發(fā)紫的腸肚臟腑玷污了田間小道;一條橫臥草地的游蛇被路人踩爛,此人還以為做了件大好事;一只沒毛的雛鳥從樹上的窩里掉下來,落在曾一直托舉著它的大樹下,慘不忍睹地摔成了肉餅;成千上萬的類似角色,出現(xiàn)在田野的各個角落。如果誰都不去清理它們,污穢和臭氣就要使環(huán)境遭到破壞。然而你不必擔心,這類尸體剛剛在哪兒出現(xiàn)一具,小小收尸工便蜂擁而至了。它們處理尸體,掏空肉質(zhì),只剩骨頭;至少,也可以把尸體制成風干的木乃伊。不到二十四小時,鼴鼠、游蛇、雛鳥,一切都不見了,衛(wèi)生狀況著實令人滿意。 第二類凈化器,工作熱情同樣高漲,以致村鎮(zhèn)上幾乎見不到有氨氣刺鼻的茅廁。這種凈化器如果能在城市出現(xiàn),我們的難言之苦也就頃刻之間消除了。當農(nóng)民忽然想獨自一人待一會兒的時候,隨便一道矮墻,不管是一排籬笆還是一排荊棘叢,都可以成為他所急需的一處避人場所。不言而喻,在這等無拘無束的地點,你會撞見什么東西。陳年石堆上那些苔蘚花飾、青苔靠墊和長生草吊穗兒以及其他那些美麗的裝飾,吸引著你走過去,來到一堵加固葡萄樹根土的裝飾墻前。好家伙!就在布置得如此優(yōu)美的掩蔽所的墻腳一帶,有一大攤可怕的東西!你拔腿便走,什么苔蘚、青苔、長生草,一切都再也吸引不住你。不過,你明天再來。當你再度光顧這里,那攤東西不見了,那塊地方干干凈凈。原來,食糞蟲已經(jīng)光顧過此地。 對忘我工作的食糞蟲類而言,防止屢屢出現(xiàn)的有礙觀瞻的場面被人們撞見,這僅是次要職責;它們還肩負著更崇高的使命??茖W證明,人類最可怕的災禍,都在微生物中埋有自己的禍因。這類微生物與霉菌相近,屬于植物圈的最外緣生物。流行病發(fā)病期內(nèi),病菌在動物的排泄物中迅速大量繁殖。它們污染著空氣和水,而這些都是生命的第一食糧;它們散布在人的臟衣物、著裝和食品上,將傳染病傳播開來。為此,必須用火焚燒,用腐蝕劑消毒,凡是染上病菌的東西務必深埋于地下。 為慎重起見,連垃圾也絕對不能積存在地面。垃圾是否無害與是否有害?不管問題的結(jié)論如何,都以令其消失為上策。古代人的頭腦似乎已經(jīng)領悟到應該這樣做,他們所處的年代,遠遠早于細菌開始教導我們保持警惕的年代。比我們更易于受流行病威脅的東方人,早已在這方面認識到某些不容置疑的法則。摩西顯然是傳播古埃及這方面科學的人,他在自己的人民游走阿拉伯大沙漠之際,便以法典形式,規(guī)定了處置這種污染物的方法。“當你產(chǎn)生自然而然的需要時,”摩西說道,“走出營地,帶上一根尖頭棍,在土中剜一個洞,完事后,再用剜出的土把污穢之物掩蓋起來?!? 正可謂,解決的是重大問題,采取的是天真對策。可以相信,如果大規(guī)模朝覲克爾白圣廟期間,伊斯蘭教也采取這項預防措施或類似措施,那么,麥加就不再會年年發(fā)生霍亂,歐洲也無需再沿紅海諸河設防,阻止從那里蔓延開來的瘟疫。 P28-P30
后記
《昆蟲記》境界·法布爾理想 ——致少年讀者 明天是國際兒童節(jié),首先替法布爾老人問候中國小讀者。法布爾一貫重視兒童教育,保護兒童少年的創(chuàng)造精神,主張青少年應得到身與心的全面發(fā)展。他珍視孩童特有的純樸,將“天真”視為昆蟲學工作者的“品質(zhì)”。如果此時法布爾得知,這樣一本為孩子們選譯的《昆蟲記》即將在中國問世,他一定會借六一兒童節(jié)到來之機,表達他一百年前就想向中國小朋友表達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至于我本人,研讀、翻譯法布爾作品二十春秋,這是經(jīng)過數(shù)年思考和準備之后,第一次決心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在內(nèi)的中國少年讀者選譯一本《昆蟲記》。法布爾撰寫《昆蟲記》,“內(nèi)容主干”是反映自己的科學成果和研究歷程,學術(shù)性相當強。換句話說、它的確不是什么“兒童讀物”或“幼兒讀物”??闪硪环矫?,這部巨著生著浸透人性的條條“精神支干”,長著富于藝術(shù)性的簇簇“言語枝葉”,具有獨特的氣質(zhì)與魅力,可以優(yōu)化美化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如何做到使譯作既忠實于原著的特質(zhì)和整體風貌,又適合于中國少年讀者的普遍情趣、知識結(jié)構(gòu)和接受能力,的確是件需要費盡琢磨的事。如今,為中國小讀者精心選譯一本法布爾佳作的愿望總算實現(xiàn)了。愿把這本書當作節(jié)日禮物,獻給渴望精神食糧的最年輕一代中國人。 《昆蟲記》十大卷,原著書名為《昆蟲學憶札》,也不妨譯作《昆蟲學記》;它還有一個副標題,即“有關昆蟲本能及習俗的研究”。這部出自昆蟲學家之手,匯集自然科學成就的巨著,獨樹一幟地采用了與眾不同的寫法。關于這種寫法,法布爾自己其實說過:撰寫《昆蟲記》是在“寫作散文”。法布爾將科學素材寫成散文,其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散文化”。他這種散文化的基本要領,擇其要大致有如下幾條:其一,講究語言風格,筆調(diào)流暢、輕松、幽默、親切;其二,調(diào)動多種創(chuàng)作手法,記、述、描兼?zhèn)?,析、議、抒并舉,正、倒、插敘皆宜;其三,“我”隨時進入文內(nèi)書中,引來人言人行、人心人情,自然科學平添人文氣象;其四,最大限度地運用模糊蟲、人界限的技巧,書寫蟲界精于“擬人”,關照人間長于“比蟲”,既以人性觀蟲,又以蟲性鑒人。昆蟲學被寫成高超的散文,科學價值沒有喪失,因為其學科精髓依舊,只是沖淡些濃度而“散”于“文”中了。大量科研工作被如此撰寫成文,公諸于世,昆蟲學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無數(shù)普通人對昆蟲學產(chǎn)生興趣,有所認識,抱以尊重。 扼要介紹法布爾將科學研究及成果寫成散文的方法,不僅僅是在做幾點總結(jié),更重要的是想鼓勵小讀者們借此萌發(fā)志趣,樹立志向。也許將來某一天,你們當中會出現(xiàn)法布爾式的科學家作家,甚至能令人驚嘆地寫出了散文巨著《植物記》。不過,只掌握法布爾的寫作方法還遠遠不夠。必須懂得,《昆蟲記》之所以成為傳世佳作,是因為它被寫出了境界,一種相當高的境界。作者使一部反映自然科學的著作得到了升華,而且是不只一個層面的升華。法布爾筆下,昆蟲學升華到知識百科境界,學術(shù)報告升華到言語藝術(shù)境界,研究資料升華到審美情趣境界,蟲性探究升華到人性反省境界。一言以蔽之,科學升華到了文、學境界。這是一種蟲、人互映,人性、蟲性交融的文學境界。這種境界,就是我們所說的“《昆蟲記》境界”。正因為如此,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讀者,從法布爾的書中獲取知識、趣味、美感、哲理和思想。 包括少年朋友在內(nèi)的廣大讀者領略《昆蟲記》境界,心性得到某種陶冶,心靈得到某種凈化。領略人寫的書,也應該領悟?qū)憰娜?。即使未曾研究作者的有關生平資料,精讀細品《昆蟲記》也可以悟出,寫書的是一位執(zhí)著追求的人。家境貧寒,他要堅持讀完初中;早年分享不到良好學校教育,他立志當一名能給人知識的老師;成為一家之父,他希望自己的加倍辛勤能夠讓全家溫飽;自感學歷不深,他決心靠長期自學拿到博士學位;城市沒有研究條件,他盼望在鄉(xiāng)村擁有一處昆蟲學實驗基地。諸如此類經(jīng)過艱苦奮斗可以實現(xiàn)的階段性理想,鍛造著他的意志品質(zhì)。此外,他主張人要正直、真誠,社會要公正、公平,人類要友愛、和平。這類寄托了善良信仰的理想,涵養(yǎng)著他的道德情操。與意志品質(zhì)和道德情操相通,他將自身價值的重心落實在“真正”二字上:做真正的人,干真正的事。這一價值觀具體轉(zhuǎn)化為他的理想,那就是:做真正的科學家,以探求真相真理為天職的科學家;從事真正的科學,以人類命運為意志的科學。這是《昆蟲記》作者為之奮斗不息、實踐終生的至高理想,也是召喚得出更多具備人文精神的自然科學家的“法布爾理想”。親愛的小讀者們,眼下我們已不缺各式各樣的《昆蟲記》譯本,也不缺或詳或略的法布爾故事,但仍感特別需要的正是《昆蟲記》境界和法布爾理想,以及它們所昭示的信念——事做出境界,人追求理想。當然,有理想才有境界,有崇高理想的人才做得成有高尚境界的事。這一點,千真萬確,值得牢記。 王光 2006年5月31日
編輯推薦
《昆蟲記》(上下)(美繪版)收入精選精譯佳作五十篇,話題廣泛,意味深長,是一份對兒童和青少年心靈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