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黃珍德 頁數:254
前言
孫中山在翠亨村誕生,并由此走向世界。翠亨村及其附近,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產生了這里的特色文化,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涌現出以孫中山為杰出代表的一批風云人物,這絕非歷史的偶然,這個區(qū)域的歷史人文值得深入探尋與研究。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把“孫中山與翠亨”作為業(yè)務工作的主要聚焦點,亦是必然?! O中山故居紀念館從1956年成立至今已50周年。近年來,本館圍繞“孫中山與翠亨”這一業(yè)務工作的主要聚焦點,堅持“保護文物及其環(huán)境求發(fā)展”的宗旨,堅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在文物及其環(huán)境保護方面堅持“守舊”——守護價值,在管理理念和手段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我們建立了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立體和多元化的陳列展覽體系,并以現代管理理念及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運用現代系統(tǒng)理論、IS09001國際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和IS014001國際環(huán)境管理標準體系實行科學管理?! ≡趯O中山故居紀念館的業(yè)務基礎上,我們組建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館”、“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所”、“逸仙圖書館”以拓展業(yè)務,相關的研究不斷取得成果。本館與相關部門合作建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孫中山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實踐基地”,對本館業(yè)務研究工作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我們在努力實現本館科學研究職能的同時,發(fā)揮自身的社會教育職能,積極開展普及性的社會教育工作,建設好“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我們注意處理好博物館學術研究與普及教育的關系,注意處理好博物館業(yè)務職能與旅游服務的關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內容概要
《官辦自治:1929~1934年中山模范縣的訓政》是關于研究1929-1934年官辦自治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中山模范縣的樹立和區(qū)域背景、中山模范縣訓政的區(qū)域背景、舉辦自治事務的實績、“建設新中山”的虛聲和實績、多方角力與訓政實施的挫折等內容?! 豆俎k自治:1929~1934年中山模范縣的訓政》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中山模范縣的樹立和區(qū)域背景第一節(jié) 中山模范縣的緣起第二節(jié) 中山模范縣“特別的制度”第三節(jié) 中山模范縣訓政的區(qū)域背景第二章 籌備自治及其實效第一節(jié) 初步設計和籌備第二節(jié) 重新規(guī)劃和籌備第三節(jié) 舉辦自治事務的實績第四節(jié) 籌備自治的實際成效第三章 “建設新中山”的虛聲和實績第一節(jié) 發(fā)展教育及其不足第二節(jié) 唐家開埠及其夭折第三節(jié) 民眾造產及其變異第四章 多方角力與訓政實施的挫折第一節(jié) 唐紹儀從國務總理到中山縣長第二節(jié) 唐紹儀與陳濟棠沖突不斷第三節(jié) 整理沙田和清理公產公款的糾紛第四節(jié) 倒唐運動的不斷高漲第五節(jié) 1934年兵變與訓政實施的挫折結語參考文獻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有關地方自治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許多論著論及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在各縣實施訓政的情形,較具代表性的如梁漱溟的《中國之地方自治問題》(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1931年)、鄭必仁的《地方自治理論與實施》(文明書局,1934年)、趙如珩的《怎樣實施地方自治》(上海華通書局,1934.年)、董修甲編著的《中國地方自治問題》(商務印書館,1937年)、陳念中的《地方自治簡述》(商務印書館,1942年),等等。它們大多檢討了南京國民政府地方自治的政策和實踐,不約而同地批評南京國民政府以縣為單位推行地方自治的實踐問題頗多,成效甚微。不過,這些成果論述的重心多在于地方自治的理論,對于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實踐往往略作交代,故內容必然顯得比較簡略。以董修甲的《中國地方自治問題》為例,該書上、下兩冊,運用西方有關地方自治的理論探討在中國實行地方自治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對抗戰(zhàn)前各縣舉辦自治的情形略有涉及,并認為多年推行自治的結果“或則中途停頓,或則成績微少,不能適如人意”。②該書的一大特色是對于南京國民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介紹比較詳盡,書后并以近兩百頁的篇幅羅列南京國民政府和西南反蔣時期廣州非常會議有關地方自治的法規(guī)和條例,可謂一部集研究和資料匯編于一身的學術著作?! 。ǘ?949年以后 由于政治因素,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里,中國大陸關于南京國民政府訓政的研究成果較少。相比較而言,臺灣地區(qū)學者對南京國民政府訓政的研究頗有進展,其中較有代表性的論著有羅志淵的《中國憲法與政府》(臺灣正中書局,1968年)、董霖的《戰(zhàn)前之中國憲政制度》(臺灣世界書局,1968年)。上述兩書均比較系統(tǒng)地考察了南京國民政府的訓政體制、立憲活動,特別是關于南京國民政府黨治體制、《訓政時期約法》和《五五憲草》制定的背景與內容的記述非常詳細,對于訓政和立憲的分析和評述反倒不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