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到人文

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知識  作者:位夢華  頁數(shù):25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他,一進南極,九進北極,置身于塵世之外,搏擊于冰雪之中,站在世界邊緣,展望天地蒼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從宇宙的起源,到地球的生成;從大氣層的重要。到南北兩極的作用;從生命世界的演化,到人性真諦的反思;從自然規(guī)律的探索,到人類文明的追蹤;上下求索,今古馳騁,在時空隧道里漫游,到科學王國中旅行。    1982年,《從自然到人文》作者位夢華從美國赴南極,是最先登上南極大陸的少數(shù)幾個中國人之一。1983年回國后,位夢華率先對南極進行綜合研究,先后出版《奇異的大陸南極洲》《南極政治與法律》等著作并發(fā)表大量科普文章。1991~2005年,先后9次進入北極進行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與愛斯基摩人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5年,位夢華作為總領隊。率領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勝利進入北極中心地區(qū),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北極點。這一活動被評為1995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之首,并為中國加入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創(chuàng)造了條件。1998年,位夢華第6次進入北極考察,在北極連續(xù)工作8個月,成為第一個在北極越冬的中國科學家。  《從自然到人文》將科普知識寓于作者進行兩極考察的經(jīng)歷之中,從而生動有趣地介紹了這些知識,書中還包括作者了的一些考察隨感。

作者簡介

  位夢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美國探險家俱樂部國際成員,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0世紀70年代,位夢華重點研究中國大陸的重力場及其與地震活動的關系,并對唐山地震前后重力場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討用重力變化預報地震的可能性,論文發(fā)表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刊物《JGR》上。1981年,位夢華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進修,對美國密西西比灣地區(qū)的重力變化進行了觀測和研究,論文以中英文發(fā)表在《科學通報》上。上述研究成果曾經(jīng)引起國內(nèi)外地質(zhì)和地球物理界的關注與重視?! ?982年,位夢華從美國赴南極,是最先登上南極大陸的少數(shù)幾個中國人之一。1983年回國后,位夢華率先對南極進行綜合研究,先后出版《奇異的大陸南極洲》《南極政治與法律》等著作并發(fā)表大量科普文章。1991~2005年,先后9次進入北極進行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與愛斯基摩人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5年,位夢

書籍目錄

前言我的科普之路自然物語大洋禮贊兩極的由來與大陸漂移無名的大洋火山與干谷冰川的啟示植物漫淡從北極熊想到的狗史追蹤人與狗我與狗誰來救救愛斯基摩狗螞蟻的世界螞蟻的來龍去脈螞蟻的種姓制度螞蟻的家庭分工螞蟻的婚配螞蟻的生育螞蟻的社會回歸大自然人文雜感上帝的影子東西方文化之不同科學家與文學家之異同道德仿生學《西游記》里的關系學在老言老風語與風語者撒謊的職業(yè)抽煙、喝酒與打仗地球制高點人類的天敵從大法官的性騷擾到肯尼迪強奸案兩個世界世外桃源與伊甸園辯生命的過程與含義天堂與地獄千年寄語鄉(xiāng)情、鄉(xiāng)思及其他從齊長城到墻文化媚外基因科學漫游從牛頓和愛因斯坦看科學精神達爾文和魏格納的異同及其他文明透視馬爾薩斯對與錯拉馬克與進化論關于進化論的反思牛頓的預言科普雜感誤入歧途談科普七步詩與砍頭術科學與科普再思索英雄也需要引導在2000年中國國際科普論壇上的發(fā)言思維的超前與滯后科學沒有權(quán)威天涯風情查理和他的“第四世界”愛斯基摩人的性格愛斯基摩文化與白居易的詩捕鯨者說愛斯基摩人的土地查理斯的故事皮特的故事文明的思索雙重文化的壓力道德考古書者說書“四維”、“四極”與文化基因開啟科學之門對《可怕的科學》說不《成語中的古代科技》述評“書托”有約《從北極到夏威夷》前言代序《從宇宙到生命》前言代序《從宇宙到生命》引言:眼睛與宇宙《NEWTON一科學世界》——獲獎之外的收獲《最偉大的獵手——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簡介《最偉大的獵手——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后語《南北極探險史話》前言橋說代序——寫在《兩極紀實》的前面《北極日記》前言《海兒》,漫畫小人書我的作家之路老師的回憶啟蒙老師懸念地理的回憶永遠的老師——憶馬杏垣先生二三事

章節(jié)摘錄

  大洋禮贊  你鳥瞰過太平洋嗎?那浩瀚的雄姿總是令人敬畏;你瞭望過大西洋嗎?那神奇的力量總是使人折服;你飛越過南大洋嗎?那環(huán)狀的水體給地球披上了一條銀白色的哈達;你俯視過北冰洋嗎?那潔白的冰蓋給地球戴上了一頂巨大的冠冕?! ∈堑?。我曾橫跨過太平洋,從中國飛到美國;我也曾縱穿過太平洋,從阿拉斯加到南極;我曾經(jīng)眺望過大西洋,不禁想起了百慕大三角的神話;我也曾遙望過南大洋,面對奇麗的景色贊嘆不已?,F(xiàn)在,我又來到了北冰洋,與之朝夕相處,無論走到哪里,視野總也離不開它那浩渺的身影。有時候,風平浪靜,海面如鏡,那大洋仿佛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有時候,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那大洋似乎發(fā)起了脾氣;有時候,波濤滾滾,浪花飛濺,那大洋仿佛正在細聲訴說;有時候,冰山如林,銀裝素裹,那大洋似乎穿上了御寒的冬衣?! ∥页3*氉耘腔苍诖笱笾疄I,久久不肯離去。飛鳥忽而從面前一掠而過,在蔚藍的長空翱翔而去;海豹偶爾從水中伸出圓滑的腦袋,對著蒼天喘上一口粗氣:傘狀的水母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在透明的海水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倘若幸運,還能看到巨大的鯨群從遠處緩緩游過,不時地噴射出高高的水柱。彩霞映紅了大海,像一把無名之火,在天邊熊熊燃燒;波濤震撼著大地,像是有千軍萬馬,正在向岸邊沖鋒,搏擊;太陽不落,每天繞行一周,周而復始;月亮卻有升有降,有圓有缺,走著一條完全不同的軌跡?! ∫苍S是觸景生情的緣故吧。這樣地朝思暮想,久而久之,就對大洋產(chǎn)生了一種敬慕之心,或者也可以叫做“大洋意識”?! ∥覀冑濏灤蟮?,稱她為人類的母親,這是對的,因為人類確實是從大地上演化而來。而且是在大地上生存繁衍至今的。但是,據(jù)古生物學家說,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如細菌和藻類等,卻只能在海相沉積的巖石里才能找到它們的化石。這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首先是在大洋中孕育和發(fā)展起來的。當然,這種發(fā)展經(jīng)歷了幾十億年的漫長歲月,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無脊椎到魚類,從水生到兩棲,從卵生到哺育,從哺育到人類。才有今天我們這些最高級的生物?! ”娝苤覀兠恳粋€人,都是從一個單細胞開始,逐漸發(fā)育成熟起來的。所以,這十月懷胎,正好反映了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歷史。而那包裹著胎兒的羊水,似乎也說明了原始生命是從水里開始的。因此,當人們懷著虔誠之心,對著大地母親頂禮膜拜的時候,也不應忘記大洋的功勞。事實上,大洋正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如果沒有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低級生命,人類就成了無本之木,只能是像圣經(jīng)上所說的那樣,是由上帝造出來的。  我們謳歌大地,稱她為人類文明的搖籃,這也是對的,因為大地確實賜給我們賴以生存的沃土。但是,你可曾想到,如果沒有雨水,這沃土只能是不毛之地。而這寶貴的雨水,則是通過大洋水分的蒸發(fā)而源源不斷地提供出來的。大洋就是這樣。通過自己無私的奉獻,給大地以綠色,賜萬物以生機,維系著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從自然到人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