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北京發(fā)行部(原地震出版社) 作者:山隱真人 頁數(shù):344 字數(shù):34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修身做人、處世安身、人際關(guān)系、生財創(chuàng)富、成就大事、仕途為官、顯身揚名以及結(jié)合當代職場的現(xiàn)實等方面來闡釋忍術(shù)之道,所述忍道幾乎涉及工作和生活的各個層面。 成大事,必須學會忍;謀生存,必須學會忍;保平安,必須學會忍;解困境,必須學會忍;發(fā)大財,必須學會忍;為大官,必須學會忍;升職加薪,必須學會忍;朋友相處,必須學會忍;家庭和睦,必須學會忍;情侶互愛,必須學會忍…… 本書力圖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語言來把這門中華民族的國粹生動有趣而又深入淺出地推介給廣大讀者,是集權(quán)威性、經(jīng)典性、實用性、思考性于一體的當代闡釋“忍學”的第一本書。讓您在輕松、愉快的文化氛圍里領(lǐng)悟這門國學的要訣和精髓。
書籍目錄
第1章 眾學智慧,“忍學”為上 一、“忍學”是什么 二、“忍學”中的“道”智慧 三、“忍學”中的“法”智慧 四、“忍學”中的“度”智慧第2章 修身做人的九個“忍學”境界 一、驕矜之忍:成功做人“第一理” 二、頑囂之忍:“忍學”做人的厚與黑 三、浮躁之忍:忍浮戒躁是中國文化的精要 四、狷狂之忍:忍狂制傲,方可立大身成大己 五、偏狹之忍:博采眾長,集中天下智慧 六、言辭之忍:強者之言貴在于精 七、口腹之忍:欲望是一種毒 八、聲色之忍:漂亮的“迷惑”是老虎 九、安逸之忍:忍貪戒逸,做人的基業(yè)才長青不倒第3章 處世安身的九個“忍學”心策 一、喜怒之忍:忍喜是種處世的修養(yǎng),忍怒是種安身的學問 二、好惡之忍:好惡左右一生的命運 三、得失之忍:天下事決定于“理”和“當” 四、利害之忍:見利思害,是聰明人處世的智慧 五、福禍之忍:福禍不是天降,而決定于忍者 六、貧富之忍:貧不失志,富不失仁 七、貴賤之忍:賤不易其節(jié),貴不忘其廉 八、苦樂之忍:窮苦是種磨煉,快樂是種考驗 九、生死之忍:生有正理,死有正道第4章 新職場“忍學”生存之道 一、上司之忍:上司的威嚴和智慧是忍于內(nèi)在,而不是炫耀于外 二、下屬之忍:低姿態(tài),做一個職場的“忍學”能者 三、同事之忍:親密“有間”,是同事間多贏的“忍學”之道第5章 人際關(guān)系的九個“忍學”精華 一、君臣之忍:君忍是表率,臣忍是氣節(jié) 二、親子之忍:家和,方能萬事興 三、兄弟之忍:為兄之道在于誠,為弟之道在于義 四、夫婦之忍:夫忍以義,婦忍以德,這是家庭和諧關(guān)系的精華 五、長幼之忍:忍長幼,就要有“張良替人拾履”的精神 六、尊卑之忍:尊者有尊者的品貴,卑者有卑者的尊嚴 七、賓主之忍:賓有賓的禮儀,主有主的職責 八、鄰里之忍:雞毛蒜皮,就一個“忍”字了得 九、群己之忍:君子之交淡而能成功,小人之交甜卻壞大事第6章 成就大事的九個“忍學”智典 一、挫折之忍:成就功業(yè),就要屈伸自如、不服輸 二、成敗之忍:成不驕,敗不餒,這是做成大事的忍道 三、危急之忍:堅忍不亂,以智略取勝 四、恐懼之忍:做事如觀虎,看穿其本質(zhì)就沒“怕”字了 五、仇爭之忍:把個人的恩怨放置一邊,去做應該做的大事 六、變亂之忍:臨變通達決定事業(yè)的輸贏 七、疏忽之忍:看不到細微的差錯,就會造成全局的失敗 八、剛愎之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是成大事者的氣度 九、強悍之忍:忍強不露,忍弱自強,是一種共贏的智略第7章 生財創(chuàng)富的九個“忍學”謀略 一、貪欲之忍:忍貪是生大財、創(chuàng)大富的條規(guī) ……第8章 仕途為官的八個“忍學”方術(shù)第9章 顯身揚名的九個“忍學”要訣
章節(jié)摘錄
容易急躁、心浮氣盛的例子還不止這一個。不少人辦事都想一揮而就,一蹴而成。應該知道,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有一定步驟的,欲;速則不達?! ?zhàn)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條柔軟的皮帶來告誡自己。魏文侯時,他做了鄴縣令。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自己克服暴躁的脾氣,要忍躁求穩(wěn)求安求靜,才在鄴縣做出了成績?! √瞥嘶矢︶裕殖终?,是一個出了名的脾氣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兒子抄詩,兒子抄錯了一個字,他就邊罵邊喊邊叫人拿棍子來要打兒子。棍子還沒送來,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兒子的胳膊,以至咬出了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寬容別人?這樣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來他也意識到這樣急躁,氣性過大,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便開始學習忍耐?! ∠喾?,忍躁而不亂行事,于人于事有從容風度的例子則有東漢時的劉寬。劉寬字文饒,華陰人,漢桓帝時,他由一個小小的內(nèi)史遷升為東海太守,后來又升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寬容他人。夫人想試試他的忍耐性,有一次劉寬正趕著要上朝,時間很緊,衣服已經(jīng)穿好,夫人讓丫環(huán)端著肉湯給他,故意把肉湯打翻,弄臟了劉寬的衣服。丫環(huán)趕緊收拾盤子,劉寬表情一點不變,還慢慢地問:“燙傷了你的手沒有?”他的性格氣度就是這樣。其實湯已經(jīng)灑在了身上,時間也確實很緊,即便是把失手灑湯的人罵一頓,打一頓,時間也不會奪回來,急又有什么用處呢?倒不如像劉寬那樣,以自己的容人雅量,從容對事,再換件朝服,更為現(xiàn)實和有用?! ≌磧擅娴睦?,我們都看到了,從中我們也能總結(jié)一些經(jīng)驗。中國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靜制動,處安勿躁。浮躁會帶來很多危害。想有所作為,而又不能馬上成功,會產(chǎn)生急躁情緒;本以為把事情辦得很好,誰知忽然節(jié)外生枝,一時又無法處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為他人的過錯,給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心氣不順,也會產(chǎn)生急躁;望子成龍,盼女成風,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兒女不爭氣,心中也同樣急躁;受到別人的責難、批評,又無法解釋清楚,心中也會產(chǎn)生急躁的情緒。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產(chǎn)生的急躁,其實對己對他人都沒有好處。浮躁之氣生于心,行動起來就會態(tài)度簡單、粗暴,徒具匹夫之勇,這樣不是太糊涂了嗎? ……
編輯推薦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蕓蕓眾生,迥然各異。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個體發(fā)生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事物總是相互制約的,人在社會上同樣不能夠隨心所欲,無拘無束。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顯身揚名于史冊,就必須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流常人不愿流的汗,忍常人不能忍的事。歸根結(jié)底,要想成功,成大氣候,就要知道如何運用并發(fā)揮一個“忍”字。 忍是修身養(yǎng)性的先務,忍是平安做官的坦途,忍是眾生和諧的樣品,忍是顯身揚名的津梁,忍是生財治富的妙門,忍是成就大業(yè)的利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